成年人脾胃虚弱的症状和调理,5个严重的脾虚症状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脾虚只有5个严重症状吗?答案是绝对不止5个。朱大夫详细的说说脾虚的问题,脾虚一般指脾胃气虚证和脾胃阳虚证,脾胃的阳气不足,其功能势必减弱,所以脾虚证可发生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减弱。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谓后天之本意思是脾胃消化饮食,代谢分布营养物质,变化气血滋养五脏六腑,贯穿着人的一生。一旦脾胃虚弱,胃肠功能减退,对人体的能量提供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脾胃虚弱,朱大夫在诊病过程中经常发现,各种慢性疾病均伴有脾虚症状,例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症等,多有食少,腹胀便溏等脾胃症状,所以,脾胃虚弱不止5个严重症状,接下来,我将结合中医理论,为您解答脾虚的常见症状,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黄帝内经》
★脾虚的发生原因脾为五脏之一,具有消化饮食的作用,类似大地可以孕育万物,所以五行属土,位于人体中部,也叫中焦,中气,中在五色主黄。日常进食的五谷杂粮,香甜的味道可促进开胃进食,所以五味主甘(甜),在经络上,具有表里络属的关系,与胃相表里,所以,一旦脾病必累及到胃,胃病必累及到脾,二者协同工作可维持人体日常的生命活动。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水谷,注意,水和谷是两部分,水是饮用供人体代谢需要的水液,谷是指我们吃的饭菜,水谷分别体现出脾具有的运化饮食和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水谷得以正常运化,将精微物质向上输送到心肺,经心阳化赤而为血,为人体提供物质基础。由此可见,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景岳全书》
饮食劳倦即伤脾——《黄帝内经》
②情绪因素:思虑过度,急躁易怒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脾胃的运化功能一刻都不能停止,“思则气结”,“怒则气逆”,气的运行滞涩,势必影响脾胃的功能,反复影响容易发生脾气虚的问题。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③劳倦过度,慢性疾病影响:劳累多度,生活无规律常影响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过度劳累,“劳则气耗”,消耗脾的气血,可发生脾气虚的问题。患有久病或慢性疾病,例如中风,冠心病,胃肠道肿瘤等,也可消耗人体气血,导致气机阻滞,引起脾虚问题。当然了,脾虚日久也可造成其他疾病,二者常互相影响。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黄帝内经》
★脾虚的常见症状根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可将脾虚的症状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脾虚不能消化饮食而出现的食滞表现;二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而出现的湿滞表现;三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而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①食滞方面:食少纳呆(不爱吃饭),脾胃没有力量运化饮食,出现饭后腹胀,脾胃升降失调,脾不升清出现腹泻便溏,胃不降浊出现干呕恶心,打嗝嗳气,口腔异味,嗳气酸腐臭味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临证医案指南》
②湿滞方面:脾不运化水液,水液停滞,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足后,胃脘部位疼痛,怕冷,湿性粘腻,大便粘腻不爽,湿聚成痰,表现口中有痰,咽喉不利,或发生梅核气或发生眩晕,湿性重浊,阻碍气血运行,出现周身困重,头脑不清,湿性趋下,出现下肢水肿,关节肿胀,或下肢湿疹,女子带下,舌淡胖水滑或胖大,脉虚。因于湿,头如裹——《黄帝内经》
食伤脾胃,湿流关节——《金匮要略》
③气血不足方面:脾胃虚弱,气血源头不足,出现气虚血虚的问题,表现为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心悸头晕,气短乏力,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形体消瘦。脾阳气不足可出现手足不温,痛经,经期腹泻,畏寒怕冷等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黄帝内经》
★与脾虚相关的疾病脾胃功能非常重要,一旦脾气虚若可引发多种疾病,例如脾气虚可发生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胆囊炎等;脾虚气血不足可见神经症,焦虑,失眠;脾虚湿滞发生湿疹,关节疼痛等等。具体情况需要辨证分析,由于中医理论是整体观念,一个脏腑失调可累及其他脏腑,证候可出现复杂情况,不可一概而论。★专业总结综上所述,脾虚不止5个严重症状,常见的有食少腹胀,便溏,干呕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水肿,眩晕,梅核气等表现,结合脾胃的生理功能,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必要时,可请中医师给予指导辨别,不能听信谣言,就认为脾虚有某某症状表现。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发生脾虚问题,首先要从病因上入手,规律饮食,避免过量的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急躁易怒,过度忧思等不良情绪,如脾虚伴随着其他的慢性疾病,例如胃炎,胆囊炎,神经症等问题可经专业医师给予诊断,不可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儿童脾胃虚弱?
儿童脾胃虚弱,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长时间饮食不规律或者食用过多生冷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的,当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因此家长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儿童脾胃虚弱,长时间调理,会自愈吗?我认为会自愈。
儿童脾胃虚弱,比如在症状比较轻微的情况下,建议从饮食方面入手进行调理,主要就是以食疗的方法为主,不用出去就医,只需要在家即可。
如果脾胃虚弱已经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发育成长或者已经出现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建议直接到医院就诊,家长与儿童双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治疗效果都会比较良好的。
并且随着儿童年龄不断地增长,肠胃功能也不断得到增强,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依旧不能忽视日常调理。
下面,我来分享一些儿童脾胃虚弱简单的调理方法,或许对您和孩子有一定的帮助。
1、遵循“3不”原则(1)不要给孩子滥用清热泻火类的药物
因为这类药物多性味苦寒,乱吃容易伤胃,导致脾胃虚弱的问题进一步加重。
(2)不要给孩子大量吃零食
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下降,家长便会给孩子吃零食,生怕孩子饿到。乱吃零食对于肠胃依旧不会有什么益处,反而会容易加重病情。
(3)不要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抗生素也是药,乱用药物就会给身体带来危害,这一点各位家长肯定都比较了解。
2、先天性脾胃虚弱的儿童要注意及时用药调理大部分脾胃虚弱的儿童只需要通过饮食调理即可,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先天性脾胃虚弱的儿童,应该尽早在医生的帮助下用药调理,单纯依靠饮食调理效果并不理想。
3、避免“凉”首先,在中医上认为过凉的食物容易伤胃,其次,儿童脾胃虚弱的情况下,容易着凉感冒,因此在日常护理当中,这两个方面一定要特别注意。
4、捏脊除了日常饮食调理或者药物调理之外,家长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用捏脊疗法来帮助孩子进行调理,具体步骤如下:
(1)家长将双手的无名指、中指以及小拇指紧握成拳头状
(2)食指半弯曲,拇指尽量伸长
(3)保持这一手部姿势捏起孩子背部皮肤
(4)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反复捏两次
5、别给孩子吃太饱如果您的孩子处在1-7岁的年龄段,那么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尤其晚餐之后,不要再加餐。
6、喝牛肉汤、鲜鱼汤因为牛肉汤以及鲜鱼汤对于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儿童脾胃虚弱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牛肉汤以及鲜鱼汤,但切忌过量。
总而言之,儿童脾胃虚弱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调理的,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脾胃功能增强之后,脾胃虚弱的问题可能迎刃而解,但是日常的饮食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注意。
作者寄语:尽微薄之力,愿人人健康。非常荣幸也很开心为大家解答问题,我是牛小蘑医生,每天都会用自己的语言与专业知识为大家传递健康知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或者视频,请用您宝贵的双手,占用您一点点时间给我点个赞。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咨询,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各位朋友转发、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