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矾的功效与作用,有狐臭怎么办?
10多年狐臭的经验总结一下我遮狐臭的方法。
对一个爱美,爱打扮的女生来说,哪怕是有一点点狐臭的味道,那也是霹雳的!
我是遗传性狐臭,之前每次到夏天都胆战心惊!现在我已经找到了减轻狐臭的方法,并且一步一步地把身上的狐臭味降到别人近身闻都闻不到的地步了
我是遗传的爸爸的狐臭,从小身上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腋下的汗也是又黄又黏,耳朵几天不掏就油的不行
如果你执念于想知道自己的狐臭到底严不严重的话,这边有个简单的测试:
1级: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
2级:距离腋部1米内有轻微气味
3级:距离腋部1米以外可闻及气味(狐臭)
如果你是1级、2级这种腋臭情况,那么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勤清洁,出汗后勤换衣服。
如果是3级的狐臭,那就可以参考我下面的方法,带你们一步步减轻狐臭,夏天大大方方伸胳膊,穿短袖!
说方法之前我们得先清楚,狐臭为什么会产生,才能更好的减轻?
狐臭是因为人体的汗腺产生汗液,被细菌分解产生了臭味。
所以减轻狐臭主要还是“抑制腋窝的细菌,收敛汗液。”
说说我的方法,我就是用这些方法一步步减轻狐臭的,严重的可以参考下。
一、超平价的组合(轻度狐臭)
首先用硫磺皂将腋下清洗干净,然后将抑菌洗手液均匀地揉搓在腋下。(个人建议不要频繁地刮腋毛,可能引起毛囊炎从而加重了狐臭)
基本上白天出门前涂上一次,能维持一天无味。因为这个方法比较简单方便,日常都可以实施起来~
所以我也跟很多有狐臭的朋友也分享过,有些反应确实可以减轻,但有的朋友也说只是腋下短暂的清爽了,所以还是人而异的,毕竟抑菌洗手液不是专门针对腋下护理的产品,不能真正改善严重的狐臭,
二、除臭剂(严重狐臭)
除臭剂的原理就是以特殊成分去抑制腋窝分泌的汗腺细菌,收敛汗液,从而减少身上的体味
这些年来我用的也有很多了,挑了几个一直用的分享给大家
安利止汗露
安利止汗露是我从上学一直用到现在的。一款因为它的价格实在是便宜,容量又很足,很大一瓶。能用很长时间。
其次就是上身很温和。用过之后完全没有刺激感,肤感体验很不错。对遮味儿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用上一次能维持一到两天的无味。很适合轻中度狐臭。
狐净散灵
我回购次数比较多的一款。因为它的持久度很高,用过一次能维持三天的清爽。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喷雾的设计很绵密,基本上两泵就能均匀涂抹。上身之后味道立马就被淡化。用过之后就再也没有担心狐臭的困扰,很适合中度狐臭
桂花露
小巧便携,小小的一个外出携带也比较方便,就是使用的时候不是太方便,因为是开口的设计,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麻烦,但是它的遮味儿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基本上能维持三天左右的清爽。
对我来说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时间长了用了会有痒感,皮肤敏感的不建议用
我用止汗剂也有几年了,并没有出现网上说的那些危害,腋下的臭味能感觉到消散很多,而且出汗也少了一点,短期用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的。
这就是我所有减轻狐臭的方法了,除了这些平时的饮食也要注意。辣的火锅,洋葱和大蒜之类的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
枯矾跟明矾一样吗?
枯矾又名煅白矾。为不规则的结晶体,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易砸碎,以色白、透明、质硬而脆、无杂质者为佳。明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硫酸铝的复盐。可溶于水,不浴于乙醇。枯矾和明矾是不一样的。
温中散寒的中成药有哪些?
温中散寒类中成药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祛寒、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证,临床表现多见脘腹冷痛,手足不温,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吞酸吐涎,或腹痛下利,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细弱或沉迟。即现代医学的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胃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等。下面逸仙药师为大家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较经典的温中散寒中成药。
1、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脘腹冷痛,肢冷便溏。
2、理中片
成分:党参、白术(土炒)、炮姜、炙甘草。辅料为硬脂酸镁。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3、桂附理中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炮姜、炙甘草、肉桂、附片。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
4、温胃舒颗粒
成分:党参、附子(制)、黄芪、肉桂、山药、肉苁蓉(制)、白术(炒)、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辅料为糊精、蔗糖。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5、小建中胶囊
成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嗳气吞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6、香砂养胃颗粒
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姜半夏、醋香附、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甘草。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7、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成分:三七、延胡索、香附、吴茱萸、川楝子、瓦楞子、白芍、白及、甘草、枯矾、氧化镁、碳酸氢钠、颠茄流浸膏。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理气化痰,温中健脾,收敛止血。用于胃酸过多,胃脘痛,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胃炎。
8、茴香橘核丸
成分:小茴香(盐炒)、八角茴香、橘核(盐炒)、荔枝核、补骨脂(盐炒)、肉桂、川楝子、延胡索(醋制)、莪术(醋制)、木香、香附、青皮、昆布、槟榔、乳香(制)、桃仁、穿山甲。
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寒疝,症见睾丸坠胀疼痛。
温中散寒类中成药,其用药依据是“寒者热之”,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应用时需辩清寒热之真假,对真热假寒的热厥证禁用。用药量需要因人因时调整,夏季炎热,或素体火旺者,用量不宜太大,中病即止,以防伤阴。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以及难消化的食物。因为此类药物多含附子,干姜等温热药,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虎杖有什么药效?
朋友给我拿了一种药材,俗称是“蛇总管”,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蛇的某个部位,细看才发现它就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只是名字奇特罢了!
打开我的中药学课本,原来就是虎杖,“蛇倒退”就是个别称,不了解的人还真会蒙圈,以为是个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虎杖的原植物。
虎杖和大黄一样,拿来治病的部分就是根部那一块,茎叶就少见了。
我们去医院或是药店买的中药,都是已经处理好了的成品,有的药材其实近在眼前,知道药效又认得原植物,有时候还能省了一点钱,合理利用乡间芳草。
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是蓼科植物,这种植物普遍长在村里的阴湿之地,朋友给我看的那一株就是在自家的龙眼树底下找到的。
我见过的蓼科植物很多,比方说金荞麦,何首乌等等,虎杖却不多见,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上而下,仔细打量着虎杖的原植物。
我倒是知道为什么叫“蛇总管”了,大概就是茎很有特色,分节而外观有密密麻麻的红点,成片地分布,仿佛就是在披着蛇的外皮,头次见还真感觉可怕。
这种斑点的好处在于方便识别,看过一次以后下次碰到就很快能认出来,这个特点让它有了别的称呼,比如花斑竹,斑杖根等等,碰到时还是要观察根部才行。
虎杖的根主要就是粗大,但是具体的形状也说不上是有多规律,它们会在长度和直径上呈现出不同。刚挖好的块根除掉多余的须根,经过切片晒干即可入药。
虎杖的药用价值任何药材都是以药用价值为主,虎杖的功效作用就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01.虎杖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本草图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本草图经》里的描述是不同时期的状态,而“取根,去皱皮……”就是虎杖入药的处理方式。其中就有治疗肠痔下血的方法,和民间解暑毒的用法,我觉得仅仅说到了一部分,就是解毒和止血,人们的认知不会停止,后来就归纳出了它更多的功效。
02.虎杖有祛风利湿,散瘀以及止咳等功效,人们常把它和大黄搞混。
虎杖的“解毒和止血”功效,《日华子本草》已有总结:治产后恶血不下,主疮疖痈毒,扑损瘀血……它所概括的就是出血的类型,经过外用起到解毒的效果,治疗疮毒。
在《别录》中的说到的“主通利月水”,进一步解释了虎杖的应用,一般说到祛风利湿,风湿就成了重点,却忽略了这里的“通利”从贯彻整个身体,调理女性生理问题,让每个月那几天更加顺利,减少疼痛。
在调经这方面已经包含了散瘀的功效,用于经闭以及症瘕等等。
之前我在写中药学题目的时候,多次看到大黄和虎杖的区别这样的题,他们真有那么相似吗?我对比了药性和功效,很相似,虎杖的“止咳”,大黄可没有。
在调经,治疮毒以及散瘀上,虎杖和大黄有时是能互通的,若是止咳,就不考虑大黄了,虎杖入肺经,能化痰止咳。如需要用完的话,请遵医嘱。
总的来说我收下了朋友给的虎杖,处理好它的根部留着使用,有时候治疗水火烫伤也很有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以壮坚者,且断面色黄为主,这样的虎杖质量好,用在各个方面或许帮助更大,可别把它跟大黄搞混了。
以上就是老邪对大黄的介绍了,关注老邪,了解更多花草知识,别忘了给老邪点赞,收藏或是分享给更多人,谢谢!
请问大家有什么祛头皮屑的好办法?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头皮屑分为病理性头屑和生理性头屑病理性头皮屑分为四类,先搞清楚你属于哪一类过量头皮屑的生成,事实上是属于“皮肤角质层的代谢异常现象”。头皮屑的成因就更是复杂,绝不只只是单一因素所造成,像是细菌感染、毛囊炎、自体免疫的干癣等等,而生理性的头皮屑问题,也很有可能在多项刺激因素的介入、过度清洁的二次伤害之下,而转变成为病理性头皮屑。常见的病理性头皮屑分类可以归类为四大类型:脂漏性皮肤炎、干癣性皮肤炎、接触性皮肤炎、感染性皮肤炎与毛囊炎。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肤炎的致病原因仍然不明。一般被认为主要是基因、体质的因素(就像过敏体质患者),也有部分认为与皮屑芽孢菌的增生情形有部分的相关性。不过脂漏性皮肤炎确实会因为某些因素而使发作病程延长、症状加重,其中包括了:情绪起伏、压力、生理疲劳、作息不正常、烟酒、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换季(温湿度变化),因此找出个人的加重因子并且避免之,便是解决头皮屑问题的首要关键。
干癣性皮炎干癣目前的确实成因不明,除了遗传外,其他也有许多因素会造成干癣的发作或是恶化,像是外伤、感染、情绪压力、药物、免疫状态变化、荷尔蒙变化等等。除了皮肤上的病灶外,干癣同时也是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如果没有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如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上升。
接触性皮肤炎接触性皮肤炎造成的头皮屑症状,是十分容易被忽略的病理性头皮屑问题。常见如染发剂、烫发剂的使用,这些都有产生过敏的可能。建议如果在使用清洁发品、清洁头皮时发现头皮屑的症状不减反增、同时痒感、发红的情形加重,则表示不可再过度清洁,反应该减少清洁次数、简化清洁流程与发品的选择与使用。
感染性皮肤炎感染性皮肤炎与毛囊炎,常见的感染源与疾病像是:霉菌感染造成的头癣、不同细菌造成感染性毛囊炎等等。而这些感染在皮肤、毛囊发炎后容易造成头皮屑、瘢痕性落发的情形,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优先治疗感染问题,才能有效减少头皮屑的产生。一般而言具有感染性问题的患者,笔者建议要维持正常清洁习惯、不过度使用发品、护理剂、保持头皮的清爽通风、枕套毛巾的更换与清洁,不滥用抗生素与类固醇,同时了解是否有可能影响免疫状态的相关疾病,并且正确就医寻求医疗协助。
中药治疗头屑各种皮肤炎造成的病理性头皮屑,在中医治疗上需先判别体质类型,是以脱屑干痒的表现为主,还是同时有组织液渗出较多的情形,以及是否具有严重发炎感染,亦或身体其他机能有相对应的影响,例如消化机能、睡眠作息等等变化,再依照症状表现的不同给予相应体质的治疗。在服用中药物治疗的同时,正确的头皮清洁习惯也是必须的 。在大部分病理性头皮屑发生的情况,我们都需要减少对于皮肤的刺激、保护层的破坏,在治疗身体的发炎情形之外,才能使头皮回到正常的代谢周期。因此会建议减少清洁次数、简化清洁流程与发品的选择与使用,尽量以温凉水清洗,以天然、单纯性、中性非刺激的清洁发品酌量使用,同时只针对头发本身清洗、减少头皮触碰搔抓,若有明显伤口,适当缩短洗发时间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