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知识,春天女生该如何养生美容?
春天到了,女生最关注的话题就是养颜美容和减肥,其实对于男人来说这两点似乎也很重要,毕竟谁都在意自己变得满脸皱纹和大腹便便,爱美是大家共同的追求。除了遗传和生活习惯,饮食对于养生美容最关键的环节,但只要牢牢地把握以下几点,还是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皮肤、预防春节多发的过敏性疾病的。
1️⃣饮食清淡、不暴饮暴食。
适当选择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色,但是如果经常吃、多吃辛辣的食物却会诱发皮肤疱疹、痤疮等皮肤疾病。春天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连肥腻的肉类都需要减少或不吃,以免增加毛囊炎的风险。暴饮暴食会导致热量摄入急剧增加、大量的热量在代谢时会消耗太多的辅酶,也是导致皮炎的因素之一。
2️⃣多选择抗氧化物丰富的食物
来自食物的抗氧化物不易导致摄入过多,而食物中丰富的花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多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都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来自于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C也是促进体内胶原蛋白合成的重要物质,对于增强皮肤弹性、减少色斑形成都有积极作用。
3️⃣多喝水、喝对水、适时喝水
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也是水做的,我们体内的水分是占比最多的物质,而且水作为营养的载体和体内代谢废物的载体时时都循环在我们的身体细胞中。春天多风干燥,多喝水有助于防止皮屑增多、预防咽喉肿痛。选择白开水、淡茶水、花果茶、矿泉水都是非常好的,但浓茶、浓咖啡、碳酸饮料、甜果汁则不是正确的选择。
除此之外,养颜美容还需要保证睡眠、少化妆、不宜多用眼、注意保湿,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好地预防皮肤松弛、增加皮肤通透性、减少黑眼圈和色素沉着、保证皮肤正常含水量,减少皱纹形成。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我的悟空问答,您有营养或饮食的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本文作者:
于仁文 三甲医院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全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9.3”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老兵方队专职营养师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营养食品分会常务理事
春季养生有哪些误区?
春季养生误区:
1.不要穿衣单薄,尽管阳气渐生,阴寒却未尽,要注意早春的温差幅度较大,早晨及晚上要注意穿多点,不要一天到晚都穿单薄的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疾病。
2.不要过度进补,春天,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上的品种多样化,保证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很多人喜欢在春天大吃大补,但这是春季养生的误区,忌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3.一困就睡,在春天,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
春季养生原则:春夏养阳,适当春捂
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所以冷空气活动频繁,要适当春捂,但是,不是随便捂捂就能达到保健的效果,捂的度就是不能出汗,如果天气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春季起居:
民俗谚语中有句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同时适当劳动和运动,人体不断活动,才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
春季饮食: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护肝一是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二是从饮食入手,因为春季本来就是肝气当令,肝气旺盛,脾胃虚弱,故春季饮食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忌酸涩辛辣之物。
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是我的荣幸,如果想和我交朋友,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分享健康养生保健常识!
春季女性养生重点是什么?
春季女人养生重点-平衡补水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本是一句农业谚语,指春耕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好坏。其实在健康养生方面,也是如此。健康长寿是每个世人所祈盼的,上至2000多年前的秦皇汉武帝王将相,下至如今的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对养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经验和方法:有滋阴的、有壮阳的、有补血的、有养心的、有吃药的、有泡酒的、有打拳的、有按摩的……,真是层出不穷,乐此不疲。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只要适当,就会对健康有促进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国人的平均寿命正在大幅提高,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平均寿命己经达到80岁,再也不是"人生70古来稀"的时代。古往今来,纵生方式虽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但唯一亘古不变、也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养生真理只有一条,那就是“平衡补水",只有先"平衡补水",打好基础,养生才会事半功倍。
生命起源于海洋,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且无可替代的营养物质。一个人如果没有食物,可以生存3周;没有水,则只可以生存3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水对人的健康究竟有什么影响?每天应该喝多少水?我们又如何正确饮水呢?下面我们就对水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1.水和人体的关系:水不仅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构成,成年人机体组成成分中,60%为水。也就是说人体体重的2/3是水,人体中的水分因年龄、性别及肥胖程度不同而有变化。肥肥者体内水分只占体重的50%左右;由于女性体内脂肪较多,含水量比男性少5%,人们总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应该说"男人是水做的"更贴切呢!随着人体的不断衰老,体内水分也将减少,因而年龄越大,越需要水,水分不足也会加速人体衰老。人体内的水每18天更新一次。
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日常饮水占50%,食物中含的水为40%左右,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占10%左右。人体每天平圴从食物中获得1000毫升的水,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代谢可供给300毫升代谢水。此外的水(约1200ml),必须以液态食物和白开水来补充,才能保证体内水的平衡。体内水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约占60%(约1500ml),其次是经肺呼出(约350ml)、经皮肤蒸发及排汗(约500ml)和随粪便(约150ml)排出。一般来说,水的摄取量和排出量每日维持在2500毫升左右,喝进去的水和排出来的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人每天直接饮用水为1500~1700毫升(相当于8杯水)。而且千万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补水。因为当人体逐渐成长并走向衰老时,对缺水的敏感度日益降低,"口渴"其实是缺水的最后征兆。 正确的饮水方法应当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时间可分配在每天任何时段。提醒注意的是,在高温和运动状况下,饮水量需相应增加。
一般食物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之后,都会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但对水的吸收要简单直接的多,喝水之后,水大部分被小肠和大肠直接吸收,通过肠黏膜吸收至肠道毛细血管或淋巴管,成为血液的一部分流入心脏,最后由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领导的地位。大脑仅占人体重量的1/50,却接收了全部循环血液的18%~20%,水的比例也与之相同。当身体缺水时,身体的"干旱管理机制"就会发出警报,人就会感到口渴,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最简单的错误:当身体缺水时,我们却随意饮用咖啡、酒或工业化生产的饮料,而不是便宜、安全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这些饮品都是以水为基础制成的,而且也含有一些对身体的有益成分。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饮品里含有过多的糖和其他脱水因子,进入人体后不但让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还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也就会越喝越渴。如果长期用饮料代替饮用水,水的新陈代谢功能紊乱,身体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的信号就可能不是口渴,而是口干、唇裂、皮肤干燥等更多、更严重的症状。
2.水中的营养: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的矿物质分布曲线与所在地的土壤、水源中的矿物元素在含量上高度一致。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5%~20%是从饮用水里获得的。水是矿物质最好的载体,而矿物质的多少又决定了水的硬度,一般来说,"水总硬度"是指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的总量。硬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一个地区水的硬度越高,当地居民心血管的发病率就越低。其原因是镁、钙等矿物元素是保证和维持心脏与血管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事实上,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诸多卫生健康机构均认为,不管饮食结构如何丰富,人体都需要从饮用水中摄取一部分矿物元素。如果长期饮用不含矿物元素的饮用水,就会带来健康风险。
人体最重要的液体-血液,在健康状态下的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人体这种PH值恒定的现象,叫做酸碱平衡。水对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喝与人体接近的天然弱碱性水不仅能补充矿物元素,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帮助。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弱碱性作为健康水的主要标准之一。我国的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值为6.5~8.5。一般来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PH值低于7.0,而天然水在7.0以上。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饮用PH值接近人体血液pH值的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人体平衡系统的负担,人就会不生病,少生病,生命活得有长度、有质量。所以,春季养生,"平衡补水“是一切任何养生方式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唯一正确打开方式。
3.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
(1)、天然水:直接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或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的水,应为首选。
(2)、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人工开采所得到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经过过滤,灭菌灌装而成。矿泉水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其中的矿化物多呈离子状态,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同水源的水中矿物质含量也不同,应注意选用。
(3)、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通过多层过滤,可将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去除,但同时也去除了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少选为佳。
(4)、人造矿化水:又称矿物质水,通过人工添加矿物质来改善水的矿物质含量,但是添加的矿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情况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应慎重选用。
春季养生的四个要点?
1、早起早睡
春天,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2、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3、少吃补品和盐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春天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4、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生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关于春天的问题有哪些?
注意过敏;注意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注意各种虫蚁的防护工作。
1、注意过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伴随着漫山遍野的鲜花。有的人天生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过敏体质,也有一部分的人会对鲜花花粉过敏,对花粉过敏的人出门应做好防护措施。
2、注意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因为早春季节乍暖还寒,正是西北风和东南风相互交替的时候,冷暖气流经常呈拉锯状态,因此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无常。这种天气很可能使人体防御功能被摧毁,导致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
3、春季要注意各种虫蚁的防护工作,冬季刚刚过去,经过一个季节休眠的虫蚁开始复苏过来,若是被这些虫蚁叮咬,会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