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土方大全小偏方治大病,您有使用过中药的亲身经历吗?
1982年的夏秋季,当我下班时天公不作美,电闪雷鸣,大雨漂泼,我操心家里的老母亲,冒着大雨,穿着雨衣冒雨往家赶,当我刚进门,只见我上中学的小妹焦急的等着我,原来我母亲突然出现急中风症状,只见她面色青紫,牙关紧咬,两眼紧闭,高烧39度8。已不醒人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我断定为急惊风(当时已经自学中医三年)。当时雨下的太大,无法送至医院,情急之下,我果断用针灸法,取人中,十宣,等急救穴,针至十分钟后母亲啊的一声惊醒,随后邻居给安奈近服下转危为安。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深信中医神奇的魅力,更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信心。这些也只是我自学中医产生一些小插曲,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是勿容置疑的;我遵重国家医师资格证的方针规定,把学到的中医知识用于自身的晚年养生,对于亲人的健康维护也是其乐无穷。
如何对下联?
小单方,治大病,我有创新;大事情,细琢磨,你显身手。
偏方真能够治病吗?
有好有坏!最好是去医院看病!
如果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哪天有个新东东出来,就把大家担心的病老问题解决了,那真是一个大笑话(或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些新发明可以)。从这个角度你就明白,不存在大告天下的绝世秘传,不存在人人皆知的灵验秘方。很多时候,一些奇特的东西、古怪的方子,都掌握在同样奇怪的个别人手中,因为这是必须的。不同的种子只有在不同的土壤里才能发芽。中国人很相信偏方,有很多人治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偏方。偏方到底治不治病,疗效到底有多少?我们就从医学的角度来做个说明。
药物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都是要经过多期临床实验检验验证的。首先是通过细胞学的检验,发现某种药物可能对某种疾病有治疗效果。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有很多药物,经过细胞学验证,可能并不适用于机体,这时候就要用到动物学的研究了。常用的医学动物多是小白鼠或者小白兔,有时候还要用到狗(爱狗人士恐怕要抗议了)甚至猴等。这些药物用在动物身上,看看有没有疗效。如果有疗效,并证明了安全性,也不能使用于临床。毕竟动物和人虽然都是哺乳动物,但是差别也是很大的。
所以此时会招募志愿者,验证有没有疗效和特别的副作用。这些人都是勇士,毕竟也不知道吃下去的是神药还是毒药。经过一这些志愿者的实验,如果发现有任何严重的毒副作用,都不能应用于临床。如果志愿者反应疗效不错,那还要扩大志愿者的范围,这就是临床实验了。经过多期的临床实验,如果发现药物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疗效不错,这才能应用于临床治疗。
有效率和治愈率的区别
治疗疾病时的疗效一般分为4级,即临床痊愈、显效(好转)、有效、无效。
在实际医疗过程中,任何药物对疾病的治疗都很难达到100%的有效,100%的痊愈更是无法达到。一般来讲,药物临床治愈率20为%左右。用药后症状、体征、化验指标等部分改善者,根据改善程度分为好转和有效,这部分患者占60%~70%。只有那些用药后症状、体片、化验指标无改善者或加重者,才是“无效”。
所谓的有效率,药物的有效率,不只包括治愈率,还包括那些用药后,症状、体征或化验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所占的比率。也就是说,只要病人用药后,病情有所改善,都属于用药有效。通俗的说100个人,如果有90个有经过药物的治疗有效果,那有效率就是90%。但是有效率并不等于治愈率,毕竟治病追求的是治愈,可能这90个有效的人中,最后治愈的只有70个,因此这个药的治愈率也就是70%。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药物的治愈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小于有效率的。也就是说,有效率并不是痊愈的比例。如果将有效率与治愈率的概念混淆,那么,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就会过高。
人的个体差异性
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就有几十亿个不同的情况。因此一种药物很难适应所有的人。所以有的药物可能有效率和治愈率很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体质的人,反而可能更有效。这就是个体差异。虽然这些药物或偏方对某些特殊人群有效,但是能应用于临床么?不能,因为如果这些药物使用于临床,会造成大部分出现问题,危害更大。
何谓偏方?
偏方从名字上看就是不走寻常路,所谓偏方,是指组方简单,药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常流传于民间,不见于古典医学著作的中药方,对某些疾病或具有特殊疗效的方剂。但因为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实验和验证,如果就直接用于患者,很难保证安全性。另外又要扯到药物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上了。偏方在全部人群的有效率和治疗率可能不会很高,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就像没有最后走到临床应用的一些药物一样,可能效果不错。因此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这些不能正常应用的药物就是偏方了。
什么样的人追求偏方
除了一些偏执的人,就认偏方。大部分追求偏方的人多是患有难治性或不可治疗性疾病的人。这些人在正规的治疗后效果不好,不治又不甘心,因此抱着一试的态度,有希望就要试一试。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正所谓有啥别有病。如果生病的人是自己,尤其是难治疗性疾病,有希望都会试一试的。
但是现在的医疗条件,并不能满足很多人的医疗需求,而且很多疾病现在是束手无策的。所以,这也是偏方流行的因素之一。而且在中国,有很深的文化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的医疗文化的熏陶,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所以有很多人在无助的时候,会追求偏方。
偏方有没有效果
那偏方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肯定有,这些流传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东西,肯定有治疗效果。但是还是如上面所说,这些偏方的治疗可能并不适用于大部分人,如果适用于大部分人,就不能说是偏方了,那就是像本草纲目记录的正规药方了。所以偏方肯定不会适用于绝大部分人。只能适用于部分特殊体质的人。
当然有的偏方是流传了很多年,经过了很多人的验证,证明的确有效果的偏方。这部分治疗方法还称之为偏方,只是还没有经过正规的科学研究发现其科学性。因此说到底,偏方对于部分人可能有效,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效果并不佳。而且偏方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可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例如上文所说的会产生一些未知的副作用等,所以劝告大家,偏方尽量别用。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相信民间的偏方和秘方?
依据中医对人的认识,对植物、动物药物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一样,人的体质、气血、阴阳、脏腑功能都不一样;同样,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各地水土不一,气候温度、土壤成分都不一样。过去以人为采取为主,对药物的认识就不可能全部都知晓,药物入脏腑、归经、四气五味都不一定清楚,药效自然也不能全知。其二,就算是全知晓,药物在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定量化的,一切依据中医师的判断下量。如果偏方是单方的,多数药量很大。其三,偏方是复方的,药物组合,君臣佐使是正常医师的观念。可是,放在民间,常常不是这样的。民间更多地不知者无畏,少了些许框框条条的羁绊,用药组方常常出奇兵、走偏锋。一如军事战争,正与奇,可互换而取得胜利。
偏方是以奇为正取效,不是时时事事人人都可以用的,也不是平常可用的。用于不能用,在于病人、病情、执医者。
秘方,可由偏方而来,也可由有经验的医师总结而来,在传承中,因缘际会下,保留给自己的对某一方面疾病的特效方。过去,师父传徒弟,都得留一手总是会发生的。
治病如征战,用药如用兵,排兵布阵,不在于阵型、而在于因势求变,以变应敌,方是上策。很多人相信民间偏方和秘方也是这个道理。
在头条里想免费中医开方治疗?
不可以!
《头条》是网络信平台,不是医疗机构。
实话实说,虽说"大医精诚,宅心仁厚",但现代人思维混杂,意识形态各异。开方治好,皆大欢喜。稍有差错,翻脸不认人,打官闹事,要"证",要"资质",要赔钱,你受得了?????
即使有证书,对症状的患者描述与医者观看的症状,区别还是很大的,难以把握精准。
民间祖传的″秘方"″绝招",虽然风险很低,但也不行,有风险。虽然民间单方治大病,医人无数,医好点赞,也很平平。但个别的人就是没"良心",你有治病救人的理念,而他(指疑心重的个别″患者及家属")不知是否理解自己的处境?是否相信认可你的医药"功效"?
别在医院看不了了,去问民间中医,民间中医稍有差异,他又信医院的所谓"副作用"(医院的副作用,本身不叫副作用。叫"并发症",另一个病名,去治疗)。如此麻烦就来了,你难以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