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推荐小儿化痰药,宝宝咳嗽会引起肺炎吗?
要讲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我们先从它们常见的表现——咳嗽说起。
咳嗽,是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者胸膜受到炎症、异物、物理或者化学刺激,引起的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
这个概念说得太专业,不容易懂,其实家长自己都有过咳嗽,知道那个感觉,就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引起的“咳咳咳”的咳嗽反应。
咳嗽,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咳嗽,都非常紧张。
其实咳嗽本身是一种症状,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表现,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影响到睡眠和进食等日常生活,就不用过于担心,也不建议止咳。
咳嗽能清除异物和分泌物
因为从下面这两个角度来说,咳嗽本质上还对我们有好处。
咳嗽能清除呼吸道的异物
家长自己都有经验,当我们呛了东西以后,就会剧烈咳嗽。
只有把异物咳出来,才会觉得舒服,异物才不会进入到气管里面。
咳嗽能清除痰液
比如我们得了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可能就会有很多痰。
这些痰在气管里积攒着,我们就会特别不舒服,疾病也不容易好,也需要咳嗽把这些分泌物清除出来。
清楚这些,家长大概就能理解了,如果孩子咳嗽不是特别严重,就不需要太紧张,更不需要盲目“止咳”。
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是位置不同说完咳嗽这个常见症状。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下呼吸道的解剖图,简单了解一下气管在哪里,支气管在哪里,以及哪个是肺泡。
先了解这些,再来理解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就会容易多了。
我们的气管上端与喉相连,向下又分为左、右支气管。如下图:
从这张图中就可以看到,中间比较粗的为气管,向下分叉为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再往下分成树枝状的、较小的支气管,然后是更细的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末端连接的,就是肺泡了。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吸入或过敏等所导致的下呼吸道炎症,根据部位的不同,分别诊断为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有可能发展为肺炎出现下呼吸道炎症时,气管和支气管一般同时受累,可以具体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患支气管炎的孩子,可以有咳嗽、发热等表现,家长通常都能发现。
而医生在给孩子查体时,可以发现孩子胸部可闻及不固定的中、粗湿啰音。
“不固定”的意思是,变换体位或咳嗽后,啰音可能会有变化。
“中、粗湿啰音”就表明炎症在气管和支气管。早期胸部X线检查可正常,或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
在治疗方面,如果是病毒感染,只要对症治疗即可,病程大多在7-10天。
但如治疗不恰当,孩子自身抵抗力又较差,有可能发展为肺炎。
育学园提醒你: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家长护理时可以注意几点:
以保证充分休息为前提
保持室内湿度为50%-60%,补充足够液体
控制体温
不严重的咳嗽不要用止咳药,用药遵医嘱
注意变化体位或拍背,帮助痰液排出
如出现咳嗽严重影响睡眠、进食,或伴随喘息等情况,及时就医
肺炎不要怕,轻症两周就能好典型的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肺部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肺炎的啰音与支气管炎不同,区别在于:
“固定”。支气管炎的啰音不固定,而肺炎的啰音是固定的。不论孩子什么体位,咳嗽前、咳嗽后,啰音始终固定存在。
“中、细湿啰音”,表明炎症的位置靠下,在肺泡里。
肺炎通过胸部X线检查也会有典型表现,可以表现为小斑片状浸润影、大片状浸润影或条状、网状阴影。
医生可以听到肺部啰音
前文说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有可能发展为肺炎,家长先别害怕。
肺炎也分轻症和重症。
轻症肺炎
轻症肺炎给予适当的治疗后,多数都能较快痊愈,按医生的建议在家或在门诊治疗即可,大多数不需要住院。
在家护理要注意:保证休息、摄入充足液体、注意体温、保持室内湿度50%-60%。
病毒性肺炎多在2周内痊愈;
细菌性肺炎或支原体肺炎,口服相应的抗生素后,大多也在2周内痊愈。
在家护理时,要注意控制宝宝体温
重症肺炎
如果是重症肺炎,通常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
治疗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进行日常护理,保证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
适当镇静,以免孩子烦躁不安加重缺氧等;
饮食,保证足够的入量和营养,注意维生素的合理摄入;
退热、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
不能进食时,可进行静脉输液;
严重的细菌性肺炎,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可以加用激素;
腹胀、肺气肿等并发症的治疗等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还应遵循医嘱。
另外,经常遇到家长咨询雾化治疗的问题。
雾化吸入对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很多呼吸道的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因操作方便,局部用药安全性高、起效快,雾化吸入疗法如今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用于雾化吸入的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激素、帮助稀释痰液的药物等,都有雾化剂型。
雾化治疗应在医生的诊断及指导下使用。
●●●
最后总结一下,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都是下呼吸道感染。
其中,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轻症肺炎,除了感染部位不同,在表现和治疗方面差别不大。
只有重症肺炎与它们明显不同,需要住院给予最恰当的治疗。
但不论哪种情况,绝大多数最终都能痊愈,所以家长不要对这类疾病特别紧张。
孩子生病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医生和支持医生,并且相信孩子在恰当的治疗后能完全痊愈。
相关推荐:
宝宝咳嗽,什么情况需要做雾化治疗?应该注意什么?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有没有对医生短促的几分钟给孩子时间诊断有过担心?
首先要对医生有足够的信任和最基本的尊重,孩子生病了家长最容易着急,排队等那么久,就得到医生几分钟的诊断,觉得有些敷衍。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医生经常看病的,他通过几分钟就可以对孩子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他这是最快速最高效的处理方法。
其次,作用家长,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要对孩子的病情有所了解,知道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大家好!我是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医生陈新玲,儿童常患的传染病有很多,这次我就主要介绍几种儿童最常患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及流行性腮腺炎,这篇我们就先来谈谈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临床特点:
1.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2.重症病例: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一般治疗
普通病例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3.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4.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5.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即指EV71灭活疫苗。EV71灭活疫苗将适用于半岁以上儿童。
好了今天儿童常见传染病就讲到这里,文章看着累也可以点击文章中的视频收听。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生病?
很多家长都会很疑惑,自己明明也很用心的照顾孩子,可是孩子就是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容易生病,时不时就要去医院报道一次,很烦恼。那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生病,而有的孩子却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呢?这确实跟家长的照顾方式有很大关系,一些散养的孩子感觉生命力特别顽强也很少生病,而一些精养的孩子总是动不动就生病。
难道是因为自己还不够精?并不是,照顾孩子有些东西该注意是得注意,但又不能太过注意。举个吃辅食的例子,如果妈妈总把宝宝的辅食制作的太过细致,长时间不调整,那么宝宝的肠胃就会一直适应这种辅食,换一种辅食宝宝的肠胃接受能力就会变差,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等等,照顾孩子也是一个道理。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1、孩子穿太多,反而容易受凉引发感冒
很多爸妈把孩子照顾的太过细致,生怕孩子会生病,就把孩子保护的很好,天气稍微一冷就赶紧加衣服,让孩子穿的暖暖的,而孩子天性好动,这不动还好,一动起来衣服全都湿透了,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反而更容易着凉生病,所以家长不用给孩子穿的太多,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多一件或者半件,大一些的孩子更大人穿一样就行,孩子运动量大的时候,可以少穿一些也没什么事的。
2、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
老一辈人带孩子,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当孩子不吃了,老人还会唠叨,然后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又给孩子喂几口饭,这样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而且追着喂饭对孩子的肠胃消化也不好,肠胃不好的孩子吸收就差,自然更容易生病。
孩子吃饭吃到七八分饱足以,吃得过多对孩子身体没好处反而还会增加肠胃负担,甚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3、增强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户外运动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宝宝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在户外活动,能帮助孩子锻炼身体,还可以让孩子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如果总是待在家,没什么运动,体质也会比较差,而且总待在家里空气肯定也是没有户外新鲜的,再加上家里人要是感冒了,稍不注意可能传染给宝宝了。
我是饭饭妈一个集“十八般武艺”于一身的妈妈,在育儿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各种育儿心得,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带娃技巧,如果你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和我一起探讨一起解决,临走时别忘了关注我哟,么么哒。哺乳期宝妈感冒了怎么办?
母亲感冒了或者咽炎,是可以喂奶的,但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服药治疗,千万不要扛着,那样母亲受罪,孩子也不安全。很多宝妈以为不用药是最安全的法子,其实不然,用药控制住病情才可以降低传染率;2.服药技巧:在每次喂奶之后服药,这样两次喂奶之间隔着3个小时,药物副作用最小;3.戴口罩喂奶;4.喂奶之外的其他时间最好让家人照看宝宝;5.如果哺乳期妈妈感冒较为严重,还出现高烧,那就应该停止喂奶,待到病情好转后再给宝宝喂奶,不过还应定期拔出乳汁,避免乳汁分泌的减少。感冒时可使用的食疗方法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选用发汗解表的食物,而风热感冒则要加上清热的治疗,下面就是一些食疗方,供参考。一、风寒感冒1、葱白生姜汤取葱白四段、生姜五片,放入水中煮十分钟后,趁热服用,适合感冒初期的风寒感冒,表现为流清鼻涕,舌苔白色。也在煮粥时放入葱白与生姜,也有相同的效果2、白胡椒葱白面煮好热汤面条之后,放入葱白与胡椒面,然后趁热吃下,盖上被子捂汗,感冒即刻治愈。3、白菜萝卜汤准备250克白菜心,60克白萝卜,放入锅中加水煮十分钟,趁热服用。4、紫苏叶水准备紫苏叶适量,加入水中,趁热服用即可。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表现为咽喉红肿,鼻涕与痰都是黄色,舌苔白中带黄。这时可选用清凉解毒的药物,比如双黄连口服液等。风热感冒的患者饮食宜清淡,可以吃一些具有生津、清热、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甜瓜、枇杷、火龙果等。三、其它理疗方法1、热敷要治疗感冒,还可以使用热水袋放到后背热敷,帮助祛除感冒,因为后背部位穴位较多,肺腧就在其中,可以宣发肺气。2、按摩穴位太阳穴、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耳后的风池穴、脖子后面的大椎穴、腿部的足三里等,按摩都可缓解感冒症状。3、除了按摩,还可拔罐、艾灸,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哺乳期感冒选对药很重要哺乳期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既能有效地治疗母亲的疾病,又要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给予瓶装的四季抗病毒合剂,如果青霉素不过敏可以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哺乳期母亲禁止使用的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氯霉素、利巴韦林、放射性同位素、溴隐亭、环孢霉素、阿霉素等。哺乳期母亲慎重使用的药物:甲硝唑(使用时建议中断哺乳12-24小时)、磺胺类(喂哺5天之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应避免使用)、抗真菌素药物(局部用药较安全)、抗病毒药物、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等。过敏性疾病——哺乳期的妈咪如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可局部用药治疗。阴道炎——哺乳期的妈咪患有阴道炎时,建议局部用药治疗。以下是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药师们总结出来的一些哺乳期避讳的药,知道了不怕中招哟!哺乳期感冒了怎么办呢,哺乳期妈妈除了选用一些绿色疗法之外,还应该多卧床休息,多吃清淡饮食,多饮水,适当选用药物,尽早恢复健康。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