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野菊花的详细介绍?
野菊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称为秋英、野蒿、家蒿菊等。以下是野菊花的详细介绍:
外形特征:
野菊花高度约1-1.5米,有着束状根系,直立的茎有着细条形的叶子和舌状花头。花头呈圆锥形,由许多小花组成,花色为淡黄色或淡紫色。花期在7月至10月间。
生长环境:
野菊花性耐寒,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一般生于山间草坡、村边路旁、草丛中等环境中,分布范围较广。
药用价值:
野菊花具有药用价值。采自野菊花中央的花盘上的花瓣和花心,能制成野菊花茶、野菊花蜜汁等。
其他用途:
野菊花还被应用于染料、花束织造、观赏等方面。在韩国和日本,野菊花还是春季传统盛事的一部分,人们会聚集在野菊花田中欣赏风景、采摘花朵等活动。
菊花和甘草泡水喝好不好?
菊花甘草茶具有清凉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菊花和甘草茶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如肺部、上消化道或上呼吸道的大量炎症,可以用来清热并进行辅助治疗,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抗病毒和抗菌有很大的好处。菊花甘草茶还可以用来滋补脾胃,而且可以很好地治疗便秘。此外,由于现代工作的高压、相对焦虑的情绪、旺盛的肝火,甚至出现打嗝、气滞等情况,许多患者可以使用这种茶进行辅助治疗,这对调节情绪、改善焦虑有很大的益处。抑郁等异常情绪。
黄芩夏枯草野菊花泡水有什么功效?
特作解答。一、黄芩属清热燥湿中药。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以干燥根入药。性味苦,寒。归心、肺、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凉血、安胎。临床常用于以下疾患:1、咳嗽。2、温热病。3、少阳病。4、痢疾。5、胎热。6、吐血。7、衄血。8、崩漏。9、高血压。10、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等病的治疗。黄芩主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汉黄芩素和黄芩新素等。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抑菌等作用。
常用量3一12克,水煎服。酒炒清湿热;炒炭止血;枯芩清肺火;条芩清大肠火。外用煎水洗或研末外敷用。注意!凡脾肺虚热、血虚腹痛、脾虚水肿、肾虚溏泄、血枯经闲、妊娠胎寒欲坠者慎用或忌用。黄芩易损胃气而伤脾阴,若湿热火邪已去即停用。《日华子本草》评价:“下气,主天行热疾,疗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二、夏枯草属清热明目药。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花蕾或全草。以干燥的花穗及全草入药。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火、开郁散结功效。民间及传统医药多用于以下疾病:1、目赤。2、目珠疼痛。3、瘰疬。4、瘿瘤、5、痄腮、6、乳痈 、7、痰核等病的治疗。8、高血压。9、甲状腺肿大。10、淋巴结核。11、乳腺增生症。12、肺结核。13、淋巴肉瘤和纵膈肿瘤等。主含夏枯草甙、芸香甙、金丝桃甙、咖啡酸、鞣质、无机盐(氯化钾、硫酸钾),具有降压、利尿、抑菌等作用。
常用量9一15克,入汤剂。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本草从新》称:“治瘰疬……鼠瘘症坚,乳痈,乳岩等。”
三、野菊花属清热解毒,治疮痈肿毒病用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以干燥花序入药。性味苦、辛,寒。归肺、肝经。功能:清热解散结泻火。民间及传统医药多用于以下疾病:1、疔疖痈疽。2、喉痹。3、时行火眼。4、目赤肿痛。5、湿疹等的治疗。
常用量15一20克,入汤剂。外用鲜品捣敷患处或煎洗涤。注意!胃气虚弱者忌用。《本草求真》评价:“凡痈毒疔肿,瘰疬,眼目热痛、妇人瘀血等证,无不得此则治。”
三者泡水服用可用于高血压、肺热咳嗽、疔痈疮疡肿毒、火眼目疾、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咽喉炎、瘰疬、湿疹等病的治疗。达到清泻肺火、清肝明目、解毒散结的作用。
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不得搬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