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人群,黄芪和西洋参有哪些区别?
黄芪和西洋参都有补气的作用,而西洋参是补气生津,其性偏寒滋阴效果很好,黄芪则是补气固表止汗,有升阳举陷和托毒生肌的作用,可以治疗气机下陷和阳气不足,热性体质和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用,防止上火和加重病情,西洋参则是适应于阴虚火旺的体质服用,滋阴生津止渴的作用较好。
黄芪补气、补虚、行气升阳,应用非常广泛,体虚、阳虚的人可以用,畏寒肢冷、气血不足的人可以用,虚症、气机下陷者可以用,血压高和血压低的人也可以用,能够双向调节血压,长期服用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很好的抗肿瘤和抗感冒、抗疲劳作用,经常食用就能起到延缓衰老、美容养颜和延年益寿的效果,肥胖的人配伍祛湿的药就能起到减肥作用,体内郁热的人可以配伍清热解毒的药,就能增加其清热力量,使其清热而不伤正,体内有瘀阻的人可以配伍活血化瘀的药材,使其起到补气活血的作用,体质虚弱感受风寒的人,可以用黄芪再加辛温发散的中药材,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黄芪还可以和很多药材配伍,可以治疗很多不同的疾病,并且疗效都非常好,是补气药中首屈一指的药材。
西洋参是补气生津不上火,适应面很广,长期服用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有抗肿瘤和健脑、抗疲劳的作用,可以用于心慌气短、心悸失眠、增强人的记忆力,有美容养颜和延缓衰老的效果,适应于体内有热和阴虚火旺的人用于补气生津,是一个阴阳双补、气阴两补的药材。
黄芪、西洋参可以一块吃,也可以根据体质的不同配伍相应的药材来治疗不同的疾病,体质偏热兼有气血不足的人可以用黄芪、西洋参、生地、白芍、黄芩、麦冬、等治疗,这里黄芪的用量可以减少,让其起到行气的作用,体质虚弱、肠胃虚寒的人用于补气养血时可以用:黄芪、西洋参、熟地、当归、炒白芍、炙甘草、川芎、白术等治疗,阴虚火旺的人用于补气生津可以用:黄芪、西洋参、玄参、黄柏、白茅根等治疗,这里面黄芪的用量也要减少,也是用于行气作用,在用量和配伍上就可以使其达到不同的效果,使其即能补气又能不上火,黄芪和西洋参配伍得当就可以适应于不同体质的人服用,只要坚持服用都会有很好的效果,最后介绍一个可以防病治病的方子:黄芪、西洋参、三七粉、丹参、炒山楂,这个方子配伍得当即可以治病又可以防病,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枳壳的药性是什么?
枳壳为常用的理气宽中类药。古有桔生南方为桔,生北方为枳。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枳壳为芸香科小乔木酸橙,香橼或枳实以及栽培变种的的未成熟果实。7月份果皮尚绿时釆收,自中部横切为两,晒干,用时用水洗净,闷一夜变软,去瓤切片,晒干生用或炒制入药。
性味苦、辛,微寒。归肺、胃、大肠经。与枳实相比作用较缓和。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常用量3一6克,入汤剂。
功效: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消胀的作用。中医多用于治疗以下疾患:
1、治五积六聚。
2、加补气之黄芪、党参治疗阴挺。
3、加入补中益气汤可治疗脱肛。
4、胃下垂。
5、胸胁气滞。
6、胃脘胀满疼痛。
7、食积不化。
8、痰饮内停。
《本草求真》评价枳壳:“苦酸,微寒。功耑下气、开胸、利肺、开胃。凡人或因风寒食滞,热积、湿停、气郁,而见咳嗽胸满、便闭、痰癖、癥结、呕逆、水肿、胁痛、泻痢、痔肿、肠风、湿痺等症治皆能除……专除胸膈以下滞气。”
枳壳主含挥发油、橙皮甙、新陈皮甙、柚甙、黄酮甙、苦橙酸、柠檬酸等物质。
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的咨询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赞评。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本图片来自网络,首先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刻删除。】
不经过炮制直接泡水喝有效果吗?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工作之余一直在做中医健康知识的普及。今天和大家聊聊淫羊藿这一味中药,淫羊藿是一味补阳药,主要有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的淫羊藿,朝鲜的淫羊藿的干燥的叶子,主要生产于我国的山西,四川,湖北,吉林,在夏天和秋天的季节,茎叶茂盛的时候来采收,只要晒干或者是阴干就可以使用了。
淫羊藿另外一个名字叫仙灵脾,其“益气力”具体作用及行动有力,所以,《药性论》云:“主坚筋益骨”,《圣惠方》“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宜服仙灵脾浸酒方:用仙灵脾一斤,好着细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以后只重重密封不透气,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旋开,每日随性暖饮之常令熏熏不得大醉!
淫羊藿的药理研究现在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雄激素,植物雌激素的这个活性,能够增强动物的性机能,淫羊藿还可以刺激外周的t细胞功能的同时引起胸腺的缩小,所以淫羊藿对提高免疫力调节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骨髓和造血系统的功能,对于抗骨质疏松,改善学习记忆力抗辐射,抗肿瘤都有作用。
淫羊藿的主要功效淫羊藿的药性主要偏辛,甘,温。主要归人体的肝经和肾经,作用就是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为主。之前能见到一些中老年人出现肝肾不足所引发的一些症状,会用到淫羊藿,而且在中药处方里也比较常用,日常也会有一些人直接拿它来泡水喝,代茶饮。
1、补肾阳
淫羊藿在补肾阳方面,主要用于男性的疾病较多,其主要功能补肾阳,比较善于壮阳奇尾,特别适合肾阳虚衰,引起的男子阳痿不育。一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补肾壮阳的药一起来使用,我们一般是建议大家要单独使用淫羊藿的时候,把它放在酒里面泡,如:淫羊藿酒。这样的话不仅能够解决男性的阳痿不愈,还能对男性的腰膝冷痛还有遗精,都有很好的一个作用。
2、祛风湿强筋骨
由于淫羊藿是补肾阳为主的,中医说肾主骨,肝肾同源,肝又主筋,所以淫羊藿对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不适的症状,还有风湿等问题有很好的作用。因为淫羊藿辛温能够散寒,所以可以祛风湿入肝肾强筋骨,针对一些风湿引起的骨关节的湿痹,还有长时间累积到这个肝肾功能不好的筋骨不健的,或者本身这个人体肾阳就不足的可以使用。总之慢性的风湿关节病症都有效果。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淫羊藿不经过炮制直接泡水喝有效果吗?淫羊藿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就直接生用,还有一种是羊脂油炙用。而直接用于泡水喝的话,效果可以说基本上用处不大,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淫羊藿酒,不仅减少了白酒对身体的伤害,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尤其适合肾虚的中老年人饮用
总结建议大家如果要单用淫羊藿一味中药的话,我们尽量泡酒饮之,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淫羊藿也可以入药,也可以配成处方或者跟其他的药物组成代茶饮方,当然了,具体情况还是要因人而异病症来使用药物,千万不要自己搭配药物来使用。
我是苏妮,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健康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您能为我点个赞,特别感谢您的支持!小青龙汤的配方是什么?
【方名】 小青龙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 细辛(6克) 干姜(6克) 甘草炙 (6克) 桂枝(去皮,9克) 五味子(6克) 半夏(洗,9克) 【方诀】麻桂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方组趣味记忆】马老五跪下细心烧干姜。 解:马(麻黄),老(国老,即甘草),五(五味子),跪(桂枝),下(半夏),细心(细辛),烧(芍药),干姜(干姜)。 【方剂速记法】姜五麻细辛半草药枝(想象:姜五妈细心拌草药汁;解:干姜 五味子 麻黄 细辛 半夏 炙甘草 芍药 桂枝)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亦可作为处方药减轻花粉症病状]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禁忌】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方解】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名字由来】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中药白术有哪些功效?
在紫茵所在的医院,医生比较喜欢用的中药之一就是白术了,估计有一半的处方都会用到它,那为什么它这么受医生的青睐呢?请跟随紫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术的作用白术以根茎入药,于冬季采挖,性属温,味甘、苦。味甘,就意味着它能入脾,有补脾的作用。味苦,说明它又能燥湿,而脾虽然能够运化水湿却又怕湿,白术的苦味正好能除去多余的脾湿使脾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白术又是温性的,“脾为湿土,得温则运”,也就是说脾比较喜欢温性的食物,脾温暖了,其运化功能才会正常。由此可见,白术的性味刚好都是脾喜欢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燥湿,归脾胃经,还被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我们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方面,甚至与寿命长短息息相关。所以在中医养生方面,补脾胃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方法。而白术刚好又是健脾第一要药,因此它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白术又有益卫固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这点跟黄芪很相似,但作用却没它强。
白术又能利水消肿,主要用于治疗因脾气虚弱所引起的水肿。
白术还能补气安胎,可用于治疗因脾虚所致的胎动不安症。
白术不仅能内服,外用的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它历来一直都被爱美人士所青睐,被广泛用于各种护肤品当中,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这里我们就不细说啦。
白术的用药注意白术虽好,我们在用药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补气健脾者白术建议炒过后再使用,可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另外,有下列情况的不建议您使用:肾虚之人、湿气不重者、失眠者、患有溃疡及皮肤病的患者、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具体的用药还请先咨询医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就是紫茵的回答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觉得本文还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谢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