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艾灸燃烧释放了什么物质?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一些寒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艾灸燃烧释放了什么物质?人体吸收了什么物质?这些物质为什么能治病?这恐怕是好多人的疑问。
艾灸主要释放了两种物质:最主要的是燃烧释放出的艾烟,也是艾灸治疗过程中的附属产物。艾烟对人体的影响既含有利成分(桉油精、樟脑、桧脑),也有不利成分(戊苯、邻苯二甲酸酯类、萘类)。其中萘类还属于具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其次是热量,也就是光辐射效应,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畅通的作用,这一点,已经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到了证实,比如艾灸有利于促进创面血管生成。
人体的吸收艾灸燃烧产物一方面可经由呼吸系统使嗅觉器官产生气味感觉,在大脑神经中枢中表现出特殊的传导途径,引起机体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经由皮肤、毛孔、汗腺等外周系统吸收入人体,调节各系统功能活动。
其实,人体最主要吸收是热量,这可能是艾灸与其他植物或药物燃烧后产生热能辐射的最大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波长,艾叶在燃烧时候产生的波长是在0.8~5.6μm之间,比较能被人体吸收,所以人表面上感觉是热热的,艾灸局部的能量代谢速率比周围要高。
这些物质为什么能治病?大致上面也提到了几点,比如温通作用、温补作用等等。但是归根到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就是表皮吸收了热量,吸收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物质,加速了体表的血液循环,带动了人体自身的代谢。也就是中医说的,通经络,气血畅行。
【不药不药】简介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长期坚持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艾灸确实有用。本人坚持艾灸三年多了,因为当时是腿疼,我用尽了各种办法,过后还是疼。实在没办法就试了试艾灸,腿不在疼了。艾灸调理好了身体,感冒基本没有。身体的各种不舒服艾灸一下就好多了。这三年以来,很少吃药,我会坚持艾灸的,很受益。
艾灸整个脚底的好处?
艾灸整个脚底的好处是比较多的,首先是可以调和阴阳,平衡脏腑,而且也能够起到温经通络,祛瘀散寒的效果,一般在艾灸的时候可以着重艾灸涌泉穴,主要是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皮炎等,也可以艾灸大墩穴,太冲穴,行间穴等。
艾灸治病吗?
#艾灸##单桂敏#有的人问艾灸治病吗?我可以告诉你,艾灸不仅仅治病,而且能治疗很多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
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从而我们看出了艾灸的重要性。
大的道理我不懂,我就说临床,因为我临床从医52年,在这52年之中,我既会针灸,又会火针,还点刺放血,刮痧,拔罐,所有的治疗方法融合在一起以后,我觉得每当一个方法做完以后,都结合一下艾灸,它的效果,就会有强强联合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我们到医院去做治疗,每天都去做治疗,医生也不可能每天给你做一两个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所以慢性疾病,只有您自己学会了方法,自己给自己治疗,这样才能慢慢的体验疗效,直至痊愈。
如果你不懂艾灸能治病,甚至可以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可以学习。
我和我老伴,我俩都是70多岁的人了,我们家里几乎没有常用药,有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是用针灸点刺放血艾灸的方法给自己解决,我常常说我家里可以没有常用药,但是绝对不能没有艾条,因为他真的可以治疗百病。
艾灸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艾灸,又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点燃后火力的具有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
艾灸是用易燃的艾绒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清代针灸学家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艾灸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其二,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其三,扶阳固脱。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
其四,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灸疗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