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脑瘫宝宝会出现哪些怪异表现?
脑瘫是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由于病变部位是脑部,其直接影响四肢。
通常宝宝还会伴有异常行为、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诸多症状。
由于脑瘫的类型、受损部位不一从而表现也各不相同,其临床表现也是甚多,但一般来说均有下列表现:
1.运动障碍
脑瘫患儿在运动方面表现为动作少,动作量不足,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差。
严重甚至手不能拿东西,脚不可站立。
2.姿势障碍
脑瘫患儿常有各种异常姿势,并且姿势稳定性差,动作不协调。
3.智力障碍
脑瘫患儿通常由于智力不正常,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人的话,面对挑逗不笑或独自一人时傻笑,对外界反应迟钝,自身语言、动作表达困难。
4.感知觉障碍
脑瘫患儿通常对光较敏感,遇到强光刺激会闭眼。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困难,通常会出现斜视,咀嚼能力弱,吞咽困难,常会出现流口水症状。
5.癫痫
由于脑瘫患儿的大脑内异常,智力严重低下的孩子非常容易诱发癫痫。
以上是部分脑瘫患儿常有的表现,出现类似1-2种不要轻易妄下结论是“脑瘫”,可以去附近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医院为孩子做专门的检查。
确诊是脑瘫家长也不要太激动,冷静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脑瘫致残率。
关注“一路童行”了解更多儿童健康知识、育儿知识——早产儿多久能发现是脑瘫?
早产儿脑瘫发病率比足月儿高30%。一些早产儿医院会跟进。早产儿有脑瘫时,应根据脑瘫的严重程度来判断:若患儿临床症状严重,可在胎龄早期纠正至1个月时发现;若病情不严重或恢复良好,则须出现典型症状后才能发现。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要熬夜,尽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对身体的恢复有帮助。
脑瘫儿的早期症状?
诊治越早,疗效越好,远期效果越好。婴儿一个月内的主要症状是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喂养困难,常伴有溢乳。有的孩子出生后太安静,不哭或哭得昏昏欲睡,或哭个不停,睡眠困难,烦躁不安。有的孩子天生缺乏锻炼,全身柔软,肌肉松弛,有的孩子又硬又壮,经常把襁褓中的衣服用完。有些孩子在新生儿期,出现了噪音和体位变化后易休克、尖叫或频繁抽搐的现象。
其临床症状有哪些?
脑瘫是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同时还可能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
脑瘫的直接病因是在脑发育成熟前,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导致的运动异常和姿势异常。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都可能发病。
脑瘫按照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痉挛型:肌张力增高,关节运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2.不随意运动型:主要表现是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面部肌肉、发音器官受累,常伴有流涎、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3.强直型:主要表现为身体僵硬。
4.共济失调型:表现为平衡障碍,肌张力低下,不能或很难保持姿势稳定。
5.肌张力低下型:肌张力低下,肌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
6.混合型:以上类型混合两种及以上的类型。
在这边我也要顺便说一下,脑瘫并不一定就是智障,有很多脑瘫孩子,他们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还很聪明!希望大家不要误解!
家长需要警惕宝宝脑瘫吗?
您好!如果宝宝发育落后,是需要警惕宝宝脑瘫的。在早期,这些情况就应该引起父母的留心观察,比如说是两三个月的孩子出现换尿布困难,肢体不灵活,或是过于安静以及过于哭闹,其实这些都是早期脑瘫儿的症状。父母可以通过密切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来及时辨别孩子是否出现异常。或是在肢体上已经存在着肢体发育迟缓说是肢体发育异常,请不要把这些当成简单的发育问题,其次,早产也是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之一。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这就是脑瘫治疗中最关键的。
这些情况,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1、有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呼吸困难,多胎,惊厥等现象出现。
2、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存在程度不等运动发育迟缓。轻者大运动发育尚可,但有精细运动发育障碍者需要注意。
3、有一些父母以为孩子原本就是早产,身体发育落后也属于正常现象,孩子自身会随着生长发育而自行恢复,常常有一种观望和等待的态度,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早产都会患上脑瘫,也不是引起脑確的必然因素,但是新生儿早产会导致脑部神经损伤、脑部发育不良,继而引起脑瘫的发生,早产是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之一。
4、反射异常:反射异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某月龄该消失的反射继续存在,一是反射异常。
5、姿势异常:姿势分静止时与活动时两种。静止时姿势异常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偏瘫姿势等。活动时姿势异常在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与痉挛型较为常见。
儿科医生提示: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的病情,父母已经发现孩子在肢体上存在着肢体异常,父母不要以为是孩子骨骼和肌肉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就医,从而延误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机。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就诊,以免耽误孩子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