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尿毒症,肾结石会发展成为尿毒症吗?
肾结石绝大多数不会出现尿毒症,少数可以!
导致尿毒症出现的最常见两大病因是糖尿病及高血压。其它还有多囊肾、肾小球肾炎等。
因肾结石而导致患者出现尿毒症的情况非常少见。
肾结石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结石阻塞上尿路。肾内产生的尿液无法及时排入膀胱、体外,导致肾内积水,压力升高。在肾内高压下,肾单位受到破坏,肾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可导致结石所在一侧肾脏的肾功能丧失!如果双侧肾脏功能同时或先后受到严重损伤,可导致双侧肾功能丧失,从而出现尿毒症!
为什么说肾结石引起尿毒症的几率很小呢?
首先,太大的肾结石不容易出现尿毒症。
结石体积较大,一般无法进入输尿管内,阻塞尿液排出。肾积水不会太重,肾功能损伤较小,不太容易出现尿毒症!
KUB提示双肾结石,结石较大,很难进入输尿管,故积水不重,不会出现尿毒症
其次,太小的肾结石导致尿毒症的出现的几率也很小。
肾结石较小时,一旦进入输尿管内。很快被尿液冲入膀胱,进而排出体外。同样不会出现尿毒症!
结石较小,患者自行排出,不会出现尿毒症
只有结识体积不大不小(一般在6到15毫米之间),才容易进入输尿管内,堵塞输尿管,引起肾积水造成肾功能损伤。
但这样的结石堵塞输尿管时,一般会引起肾绞痛发作!患者疼痛难忍,一般都会及时到医院诊治,不至于发生肾功能严重受损,出现尿毒症的后果。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结石进入输尿管,堵塞尿流,引起肾积水,却没有任何疼痛不适的症状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可引起严重肾积水,甚至肾脏失去功能的情况发生。这样的情况王成大夫每年都见过几例。
结石进入左侧输尿管,患者无任何症状,故发现时积水已经较重,左肾功能受损较重
但是双侧结石都掉到输尿管内,又都没有肾绞痛发作的,则少之又少。
只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双侧结石进入输尿管,阻塞尿路,引起积水,又都没有肾绞痛发作,双肾积水逐渐严重,最终可致尿毒症(或者孤立肾结石堵塞尿路)!
总结:尿毒症的病因有很多,最常见于糖尿病及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肾结石也是导致尿毒症的原因之一,但很少见。太大或太小的结石都不易出现肾功能严重损害。只有不大不小的结石,双侧同时或者先后进入输尿管,阻塞尿路,又没有引起肾绞痛发作,积水才会逐渐加重,导致尿毒症出现。肾衰竭都有什么症状?
第一批90后的“肾”已经不行了
第一批90后的“肾”已经不行了
据2017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达到了1.3亿
“肾好,身体才会好,肾好,他好我也好”
各种“补肾”的广告词大家都谨记于心,导致经常有朋友来问,最近被查出肾不好,应该吃些什么?是不是该来点啥“某宝”来补补。甚至有些人因为不关注肾脏发出的信号,发展成肾衰竭。
什么是肾衰竭?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
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
①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
②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肾衰竭有哪些征兆?
那就要警惕它的征兆,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避免严重后果出现:
一、泌尿系统症状
肾脏功能衰竭,尿液会出现大量泡沫,是蛋白尿的表现形式。
而在肾衰竭晚期,会出现夜尿增多,但尿量会降低。这时肾脏体积也正在变小,随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尿量逐渐减少,直至出现无尿。
尿量的变化是肾衰竭最显著症状,切不可忽视。
二、身体中毒症状
肾衰竭出现会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进而身体会出现中毒般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夜间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搔痒和疲劳等。
三、消化系统症状
肾脏无法正常排出毒素和杂质,消化道内还会积累有毒物质,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使患者出现口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便血等症状。
四、心血管症状
血压会持续升高,人体处于高血压以及高尿毒素刺激,出现蛋白质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进而引发心肌炎和心包积液等心血管症状。
五、造血系统症状
身体贫血,也有可能是肾衰竭所致,不可忽视。
六、神经系统症状
肾功能衰竭导致的电解质紊乱,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甚至性功能减退等。
七、呼吸系统症状
肾衰竭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干咳以及鼻腔异物症状,而且随肾衰竭持续影响心脏功能,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阵发性咳嗽。
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吃盐过多
2.喝水太少
3.吸烟
4.长期饮酒
5.长期喝饮料
6.每天大量肉食
7.滥用药物
8.超重肥胖
9.长期憋尿
这些都会在无形中损伤肾脏,而这些有是多少人正在做的事?
如果我们只享受当下,那残酷的未来也将不会太远。
关注我,分享健康每一天!#健康生活管家
如何诊断自己是不是患痛风?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师。马上就进入痛风高发的季节了,尤其是南方,随着气温的上升,大家的夜生活丰富了起来。很多人下班或者周末喜欢约上几个朋友去撸串,而啤酒+小龙虾是最受大家欢迎的组合。那么如何诊断自己是不是患有痛风呢?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什么是痛风?痛风它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为特征,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所以,你对于痛风的认识如果还仅仅是局限在“关节痛”的层面时,显然过于局限,这只是它急性发作时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
如何诊断自己是不是患痛风?痛风的诊断其实并不复杂,很多老百姓不去医院看都知道自己可能痛风患了,因为在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可显著的区别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其它关节炎性疾病。而且,大部分人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首要部位即“第一跖趾关节”,说的通俗点就是大脚趾头内侧的部位。此后,逐渐延伸至别的关节部位,如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第二个特点就是病人的血尿酸基础水平往往偏高,我们正常的范围是在360umol/l以下。根据2019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意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是非同日2次测得血尿酸水平超过420umol/l,即称之为高尿酸血症。如果人体长期处于一个高尿酸血症的状态,尿酸盐结晶就会在关节等部位沉积下来,伺机而动。
那么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主要是人体出现了“尿酸水平的波动”,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可诱发。比如突然升高的诱因有饮酒、高嘌呤饮食;突然降低的诱因有服用了降尿酸的药物,导致沉积在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析出,诱发出这种无菌性炎症。
在辅助检查方面,按说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是关节穿刺,抽取滑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滑液中可见负性双折光尿酸盐结晶,但是这是一种有创操作,还容易引起感染,也没有谁原因为诊断个痛风去做个穿刺。所以我们可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双源CT尿酸盐成像”辅助诊断,这个检查可以直观的显示尿酸盐晶体沉积,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在很多三甲医院都可以完成。
痛风,该如何应对?主要还是针对“尿酸”下功夫。吃药不是重点,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解除诱发因素才是关键,如低嘌呤饮食、戒烟酒、勤运动、多饮水、不食用果糖饮料。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尿酸仍下降不明显,那么就可以结合降尿酸治疗,如服用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药物。至于尿酸该控制到什么程度,我建议是控制在300umol/l以下,并根据实际情况巩固几个月,才是痛风防治的正确之道。
作者寄语:本文是笔者综合数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收费,无偿、免费地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没有健康保健观念的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人,感谢大家的支持。
三分之一尿毒症患者没有症状?
我是肾病主任卢志远,15年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肾病。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私信
毫无症状表现,就被诊断是尿毒症。没查出来之前,什么事情没有,查出来后2月就要透析,难道是心理作用导致肾脏伤害如此深?
其实,从没有症状到一检查就是尿毒症的患者,并不是个例,尿毒症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确诊前也是毫无症状。发生病变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导致很多人忽略了对肾脏的保护。一般都是影响到其他系统健康,出现其他病情去检查时,才发现已经是尿毒症。
像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痛风、肾结石的患者都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有肾病家族史的患者也是。需要对自己更精心细心。
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
身体不适、浮肿、贫血、血尿、高血压、蛋白尿、极度口渴、睡眠不佳等。
尿毒症的早期症状:厌食、恶心、乏力、头疼、尿量减少、高血压、面色泛黄、浮肿、贫血等。
对比肾炎和尿毒症早期症状来看,都是很普通的小变化,没有留心观察很容易就忽略了,或者以为是其他疾病带来的原因。除了出现蛋白尿,血尿这样较为明显的症状,多数人如果有这些症状,也只会认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并不会,联想到尿毒症的方面。所以需要大家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多加注意,有不适的话及时去医院就医。
我是肾病主任卢志远,15年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肾病。有问题随时评论或者私信如何分析尿常规?
大家好,我是一名专业的肾内科医生,化验尿常规现在已经是非常之普遍了。不论是健康体检、入院检查等等都有这个项目,如题主所言,那如何来看尿常规的好坏呢。作为评价肾功能的重要化验项目,如果尿常规不严重,是不是就意味着肾脏很好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清楚、说明白。
如何分析尿常规?●说实话,虽然尿常规化验也不贵,才18块钱,但我告诉大家,它可是我诊断肾病患者的一大利器,为什么我这么讲,因为我们的肾脏有一大功能就是“生成尿液”。所以化验小便也能间接的反映肾脏的各方面情况如何,虽然不能达到100%的准确,但至少可以起到一个初步筛查的作用,话不多说,下面来和大家讲讲尿常规的大致框架。
●拿到一张尿常规化验单,里面密密麻麻的有20多个项目,有的项目单个看没意义,有的项目需要多个联合评估,但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即外观、干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分析。这三个大框架下面又穿插着各种小的项目,如下:
①外观:
首先就是颜色的判断,因为正常新鲜的尿液一般是淡黄色,透明的,而且还没有沉淀、浑浊等现象发生。注意了,尿液的颜色有时候也会受到当天的进水情况、排尿情况或者特殊的食物、药物影响,下面我举几个常见的颜色作一个初步分析。如出现红色(可能是肾脏原因引起的血尿);如出现白色(可能是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等);如出现棕色(可能是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如出现蓝绿色(可能是霍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其次就是尿比重的判断,在这我告诉大家,这个项目是反应我们“肾脏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一般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如果是比重降低,则可见于尿崩症、肾小管疾病、急性肾损伤的多尿期等疾病,如果比重是变高的,那可能就是高热出汗,或者脱水、糖尿病等所导致的。
②有形成分分析:
这里面包含的项目就更多了,如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等,不同的管型寓意着不同的疾病。其次就是尿酵母菌、黏液丝、白细胞、红细胞等,一般而言,出现白细胞增多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这种情况下需进一步做一个尿培养明确,如果是红细胞增多,那就需要进一步排除一下红细胞是来源于哪里,是肾小球源性的还是非肾小球源性的。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作答了。
③干化学分析:
这里面包括的常见项目有酸碱度、亚硝酸盐、葡萄糖、隐血、尿蛋白、胆红素、尿胆原、酮体等。我们正常的健康的新鲜尿液这个酸碱的范围一般在4.5-8之间,如果出现升高或降低需要引起重视;像亚硝酸盐主要是用作尿路感染的辅助参考,如果是单纯的亚硝酸盐实验阳性,那有可能是尿液标本被污染了或者放置的时间太长导致;而葡萄糖其实就不用我多说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尿液是不含葡萄糖或者仅仅是微量的葡萄糖,如果我们的血葡萄糖超过一定的数值,那即可出现尿糖阳性。
像尿蛋白其实就是尿常规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了,如果出现尿蛋白阳性,不论是一个加还是几个加,都不要小视,这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疾病引起,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像尿胆红素我们还是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所以我单个拿出来和大家讲也没什么意义,需要结合肝功能、肝脏彩超等检查综合评估。
●最后针对于尿常规来小结一下,我以上虽然讲了不少,但只是一个最初步的框架,为什么我不和大家往深处讲?因为我觉得没有意义,临床上疾病不可能是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说怎么就怎样,疾病具有个体化的特点,相同的症状可能是不同的疾病,相同的疾病可能是不同的症状。所以对于尿常规大家脑海里只要有个大概即可,究竟你尿常规里各个阳性项目提示什么疾病该怎么治疗那交给医生即可。
尿常规不严重,就是肾脏很好吗?●这个小问题我觉得太片面了,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很多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答案。对此,我的观点是尿常规不严重甚至尿常规完全正常,不代表肾脏是健康的,大家看到尿常规报告单上有密密麻麻20多个项目,其实这还远远不够。它也只能反应肾脏功能的冰山一角而已,下面我将举例论证。
●如血尿的问题,要找出血尿的来源,首先需要鉴别的就是它属于肾小球源性血尿还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那怎么鉴别呢?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但普通的尿常规是看不到的或者看的不准确不客观,这需要借助“相差显微镜”观看棘形红细胞的占比,所以这时候普通的尿常规不能满足疾病所需。
●如蛋白尿的问题,在排除生理性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尿常规蛋白阴性,那能说明肾脏没问题吗?不能,因为像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它确实是会引起蛋白尿,但是是“微量蛋白尿”,注意微量二字,这就可能普通的尿常规看不到。而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出现这个蛋白尿时其实治疗方案就要进行调整了,如血压、血糖药物的调整,相关标准值的控制范围等等,这就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干预。所以在这一点,普通的尿常规有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一个病人出现了严重的低钾血症,那在临床上我就需要寻找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了,比如会不会是肾小管酸中毒?会不会是肾性失钾过多导致?这时候我就要看24小时的“尿钾”究竟有多少,但是普通的尿常规不能满足我的要求,因为我需要24小时尿生化评估。所以这一点,普通的尿常规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再反方向举一个例子,就像尿毒症患者,虽然大部分尿毒症病人透析时间长了之后没有小便,但是在刚进入尿毒症阶段时还是有少量小便的。如果这时候拿小便前去化验尿常规,在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尿常规完全可能是正常的,那你能说他肾脏好吗?肯定不行,因为他都已经尿毒症了,肾脏都已经没有功能了。所以这一点上,尿常规又体现了它的局限性。
综合总结疾病是千变万化的,千万不要试图通过网络上某个报告单分析就给自己下诊断,然后拿药治病。治病救人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容任何马虎,如果有悬浮济世的想法,那可以,需要在医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再临床上摸爬滚打考取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才行。我以上的科普内容其实也只是肾脏疾病的冰山一角,所以了解一点医学常识可以,但生病时可千万不要反客为主,指导医生如何用药。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有病别拖着,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