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降糖方法,降尿酸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作为一个抗痛风成功的曾经患者介绍下经验。我的痛风有家族史,由于家乡是海边爱吃海鲜喝啤酒,家里很多人都有痛风。本人尿酸长期在700以上。
2011年前做研发工作,由于久坐和劳累,每年通风都会发作4、5次。2012年转为市场工作,喝了二个月酒引发了一次超级猛烈的痛风,因此决心要根治。从饮食上戒掉了酒,海鲜,红肉,但发现效果不佳。
那时正好在海外,听从一个医生的建议,开了一种药,药名比较复杂,其实就是“秋水仙碱”类药物。但服用方法比较特别,药物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周时间,服用100mg;第二阶段是50mg,共一周或二周,如不发生疼痛,即刻转为第三阶段,服用25mg,二或一周(因时间久远,记忆可能有差错)。医生还建议从第二周开始轻微活动,到后二周最好每周出一次大汗。我坚持了医生运动的建议,在后来一年中坚持跑步,果真没在犯过。
但在2013初,痛风突然发作,还很猛烈。这时测了尿酸,不到500,这比我以往的尿酸水平低了很多。问了医生,医生就是让我吃两天“秋水仙碱”,然后停药,继续锻炼。果然,二天后不痛了。这样到现在10年了,除了偶尔的肿胀感,没有再痛过。
我自己做了一个总结,给大家分享:
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运动,加快毛细血管循环,防止结晶体在关节附近堆积。在尿酸值降的厉害时也许会发生痛风,但记住渡过疼痛的头二天,锻炼一定要坚持下去。“秋水仙碱”有副作用,但通过阶梯式用药,控制伤害程度,人体自身是有恢复能力的。但如何服用要听医生的。痛风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但无论哪种通过饮食控制都起不了决定性作用。我2012年后没有坚持忌口,海鲜,牛肉猪肉照吃不误。但啤酒喝的少了。我的观点是不能因为痛风忌口耽误营养摄入。从来都是病欺负人,而病痛最喜欢欺负身体孱弱者。很多偏方和中草药不要试,痛风是个顽疾,是富贵病,更是我们自身生理遗传缺陷。我一个前同事,敷过各类膏药,服用过各地的偏方。也进行过艾灸熏治,蒸治。但都只是好一会,没有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15年中饱受痛风摧残,用十年抗痛风成功的患者,真心呼吁大家动起来!锻炼也许是唯一的药方。
降血糖最有效的食物?
具有降血糖最有效的食物就是山药和苦瓜了,因为它们的降糖作用虽然不是很强,但是当糖尿病的患者吃的时候会有一些明显的改善。食物应该注意少吃油腻食品,少吃面粉,大米等身高血糖的食品。通常使用食疗的方式就可以作为降糖的辅助治疗,当血糖比较高的时候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
有什么茶可以降血糖?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人都有饮茶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一些茶叶的确含有调节血糖的成分,但这些成分的含量很微弱,难以真正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茶叶的作用十分有限,大家不能偏听偏信,糖尿病患者可以饮茶,但要想通过饮茶降低血糖,无异于天方夜谭。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合理用药,同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以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并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血糖水平变化的升高,会引起我们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出现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胃肠神经病变、眼病等,严重时可因血糖急性升高,导致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进而有发生死亡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总结为五驾马车,包括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如果我们诊断了糖尿病,大家需积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听从专业医生指导,切不可相信偏方,虽然糖尿病尚无有效根治办法,但只要坚持规范化治疗,我们就能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今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到老。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家应注意合理搭配,讲求营养均衡,三餐要定时定量,控制每日总热量,鼓励进食蔬菜、粗粮,适当进食瘦肉、纯牛奶、蛋类,少吃高升糖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建议大家在进食一到两小时后开始运动,避免在空腹或使用降糖药物后立即运动,以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我们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注意坚持合理用药,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关注@全科扫地僧,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有什么能够降血糖的好办法?
首先为这位朋友的孝心点赞,母亲年龄55岁,血糖达到了8.7的水平,这个血糖如果是空腹血糖的话,那么一般是可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问题的,对于这样的一个年龄,这样的一个血糖水平,应该如何加强血糖控制,把血糖降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更年期和绝经期女性,是血糖升高的高风险人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女性都会经历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从生殖期进入绝经期的阶段,从绝经前直至彻底绝经的这个阶段中,由于女性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雌激素对于女性健康原来的一些保护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可能会发生代谢方面的一些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问题,都是女性更年期值得注意的健康风险,这种健康风险的出现,与女性更年期,绝经期的生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因此,对于45岁以上的女性朋友,建议要定期地进行体检,在检查其他相关健康指标的同时,对于血压,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指标,也要重点的予以关注,一旦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尽早地进行调理控制,就是减少病程发展,减少相关心脑血管风险的重中之重。
55岁血糖8.7,严重吗?我们看高血糖,糖尿病是否严重,当然不能只看一个血糖值就能看出来。对于55岁的年龄来说,出现血糖升高的问题,大可不必太过惊慌,如果是定期检查身体,比如每年体检的情况下,血糖忽然出现升高的状况,也还建议您再去复查一下,复查时注意一定要严格保持空腹状态,而如果是逐渐升高到这个水平的血糖值,那么血糖确实已经升高的风险可能就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建议结合自身的血糖值,评估这个血糖值为我们带来的风险高低。
如果单看这个血糖水平,并不是很高的范围,但如果想要综合评估风险高低,还应该注意患者有没有糖尿病的并发症问题,比如心血管疾病问题,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比如肾功能受损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有可能是与高血糖长期不控制有关的并发症,也是评估血糖升高风险的重要因素;除了并发症以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耐量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指标,如果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血糖却升高幅度较大,同样也是值得注意的,建议除了餐后血糖以外,也可以去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这个值能够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能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血糖升高情况。
如果没有相应的并发症问题,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都并没有异常升高,对于空腹血糖8.7这样的水平,大可不必太过担心,积极做好生活调理的同时,配合合理用药,应该能够很快地就把血糖控制到合理达标的范围内。
血糖8.7,生活调理注意事项降血糖绝对不仅仅是吃降糖药那么简单,如果是单纯的空腹血糖升高到8.7的情况,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下,轻度的糖尿病问题,建议在用药前,不妨先多试着通过饮食和运动来加强血糖控制。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控制摄入,既不过度节食导致身体缺乏影响,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其他的健康风险,也不暴饮暴食,造成能量过剩,加大血糖升高风险,才是最合理科学的糖尿病患者膳食搭配。注意低脂低糖低盐,多吃蔬菜,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和水溶性维生素的食材,注意优质蛋白的适量摄入,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饮食调理控制加强血糖的管理,往往有很好的辅助降糖效果。
比起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同样重要。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地增强肌糖原的代谢利用,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同时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绝经期骨质疏松风险等方面,有着多方面的健康获益,因此,对于血糖升高的中年女性朋友,积极加强运动锻炼,并做好长期坚持,是稳控血糖的重要方面之一,一定要坚持做好。
有些时候,对于一些血糖轻度升高,刚刚达到确诊标准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的合理控制,血糖就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甚至恢复到正常达标的范围内,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为血糖达标了,又进一步放松了生活上的严格自律,血糖就有可能进一步升高,再次超标,因此,对于血糖的调理控制,生活上做好长期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血糖8.7,用药方面建议对于空腹血糖升高到8.7的情况,通过生活上进行饮食、运动的调理干预来降糖,如果无法有效地把血糖控制下来的话,就可以考虑服用药物来加强血糖的控制。对于降糖药物的选择来说,建议还是首选经典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这个药物虽然是老药,但降糖效果明确,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都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长期服用不伤肝肾,还有一定的心血管健康获益作用,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初治,特别是没有相关并发症,也不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患者,还是首选的降糖药。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胃肠道不适的情况,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恶心等症状,都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想要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建议可以从低剂量起始用药,一开始的日剂量可以选择0.5g,在身体逐渐耐受后再逐渐加量,随着剂量的加大,降糖效果也会更好,最大应用日剂量推荐不超过2.0g。
最后说一下血糖的控制目标,对于空腹血糖8.7的情况,如果在没有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低血糖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严格自律的生活调理和合理用药,建议将空腹血糖应该尽量的控制在7.0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也应该定期检测,基本目标以控制到7.0%为准,如果身体状况比较好,血糖控制的也比较理想,控制到6.5%以下则更好。
快速降糖最好的方法?
正常人体血糖处于一个动态波动状态。一般不需要快速的降低或者升高血糖,对人体尤其是神经系统,脑细胞等影响较大。在临床上快速降低血糖,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快速降低血糖,首选胰岛素,定时定量按需给药。如短时间内血糖降低过快,而没有做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一些脑水肿等症状情况较危急。一般在没有急性并发症的情况下首选稳定,如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及运动疗法等稳定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