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苏轼被称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苏轼写过婉约词,写的非常好。
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白话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撩人的诗句有哪些?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5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击鼓》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溅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73、书页翻开所有的文字四散,只留下一个数字——我的座位号码,靠近窗户,本次列车的终点是你。——北岛《白日梦》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8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8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87、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9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98、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大喜》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是真的吗?
好的,我来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提一下八月十五必备的食品——月饼。
我小的时候,月饼可是非常难以吃到的好东西,想吃到月饼,得有几个前提:首先家境要宽裕,能买得起月饼。其次得等到中秋之夜,父母或祖父母在院里摆好桌子,桌上放些祭品,长辈磕头祭祀之后,再把“月姥姥”或“天帝”吃剩下的月饼拿刀切开,视人数多少而分食。
我家兄弟们多,小时候每次总是一个月饼(当年都是半斤的大个月饼)切成四块,抢到了其中一块后,我总要先在鼻子下闻闻,再拿到灯光下欣赏一番,最后才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
而每年吃到的月饼虽然不同,但里面都有青丝和红丝,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所以我对青红丝格外留意。
曾经问过大人,这月饼馅里的美食到底是什么做的,又为啥是青色红色夹杂着呢?大人没给出答案。
年龄大了后,听到好些人说,月饼里的青红丝,是因元朝末年“八月十五杀鞑子”而流传下来的。
一,元末的残暴统治。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由蒙古人靠武力建起的,被汉人称为“鞑子”。蒙人视汉人为下等人种,向来随意摆布。有些汉人便主动反抗,跟踪独自出行的鞑子到某个僻静之地偷偷杀死。甚至采取了被动的反抗,就是生子不养。
元惠宗末年,为了对百姓进行控制,防止串联和反抗,便出台了一项政策:派一些士兵居住到各家各户,没收这家的各种铁器,监视百姓的一举一动。
这些分派下来的鞑子兵,都是没有文化的职业军人,住到了谁家,就成了这家的“祖宗”,吃要好,穿要好,玩乐当然免不了。只要看中了这家的媳妇、闺女,就得任由他奸淫,稍有反抗,轻者被暴打一顿,重者全家丧命。
更令人可气的是,谁家要是娶媳妇,必须先交由鞑子过目,新娘子如果被他看中了,那么洞房和新娘子就都属于鞑子了。对此,百姓们恨不得把鞑子碎尸万段。
在这种毫无法度的政策下,遇到这些毫无人性的鞑子,百姓们的生活暗无天日,纷纷揭竿起义,朱元璋就是这个时候参加义军的。
二,妙计除鞑子。
怎么办呢?是这样忍气吞声地将就下去,还是团结起来,想个办法惩治一下鞑子呢?
这时刘伯温出了个主意:大家都对鞑子恨之入骨,不如借民众之手除掉他们,一来百姓能免遭鞑子之辱,二来可以帮义军扫除障碍,一举多得。
他出了什么主意呢?
临近八月十五时,大街小巷都是化妆成商人的士兵,每人抱着一箩筐月饼沿街叫卖。
到了中秋之夜,各家各户都在院里摆上月饼、瓜果祭月,鞑子见有好东西吃喝,也会凑过来大吃大喝。分食月饼时,会发现月饼里有张绵条,为了便于发现,事先染成青红两色,上面都写有“请在今夜子时杀死住在你家的鞑子兵”。鞑子不识汉字,看了后会问道:“这是啥玩艺儿?”就会回答他这是饼芯子。
到了子时,有的鞑子早已入睡,有的虽在饮酒,但也毫无防备。这时,各家各户纷纷拿着木棍、绳索、农具等,或者对着住在自家的鞑子脑袋上猛击,或者挽好绳套往鞑子脖子上一套,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家伙便一命呜呼了。
天亮时,大家在大街上互相打听,倘若偶尔一家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杀死鞑子,大家便一齐拥向这户,众人合力惩治一个没有防备的鞑子,轻而易举地就把他了结了。
于是大家弹冠相庆,而月饼里的青丝红线,也随之流传了下来。
三,这一说法是真是假,史书有明确记载吗?
元末的暴政,引起广大农民、包括朱元璋、刘福通、陈友谅等的奋起反抗,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
在元代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蒙元士兵对苏州一带百姓的虐行:“北兵之祸,杀戮无人埋,甚至缚幼童于高杆,以射中其窍者赌羊酒。城乡遍设甲主,拏人妻女,有志者,率皆自裁。欲两全者,竟出下策为舟妓,以舟妓不设甲主,舟妓不辱身云。”
可以看出这些北兵丧失人伦的暴行,令人发指。他们把幼童绑到高处,射箭取乐。派往各处的“甲主”,对于看上的女子随意凌辱,以致一些女子被迫屈身为妓。
另外,《元史》及其它史料也有士兵对百姓泯灭人性的摧残、凌辱有所描述,所以蒙元士兵对江南百姓的残暴统治,是不争的事实。
但关于“月圆杀鞑子”一说,史书并无任何记载,所以我个人认为无据可考,只是人们出于对鞑子的痛恨,口口相传所形成的美好向往吧!
后记
纵观史上各个时代,欲成大事者莫不借谶语和各种人为的”吉兆”来树立身份的正统、奠定自己的地位。比如陈胜起义时派人模仿狐狸叫出“大楚兴,陈胜王”。刘邦为自己编造了一个“斩白蛇”之典等等,无不都有自我炒作之嫌。
“八月十五杀鞑子”也是如此!元末群雄纷争,仅江南一带,在朱元璋独当一面时便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北有蒙元士兵,形势险恶。合理借用谶语或各种“预兆”,是谁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便捷路径,在民间提出这种口号,纵使不能将鞑子杀掉,但至少增强了民众对鞑子的仇恨心理,也让蒙元士兵感到四面楚歌,使他们军心涣散。
所以说,聪明的朱元璋,及时利用民众对鞑子的仇恨心理,杜撰出这样一个口号来,也未可知。
至于月饼里的青红丝,原本是古代宫廷和贵族食品中的调剂品和点缀物,是由青杏蜜饯和玫瑰蜜饯做成的。沿袭到了后期,青红丝也只是冬瓜、萝卜、橘子皮等通过加工上色,而正宗的杏丝玫瑰丝,已很少见了。
但无风不起浪,正是一些北兵的暴行引起了民众的愤恨,才有了“月圆杀鞑子”的内心渴望,也就产生了青丝红丝的美好传说。
我是@非非空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紫色大衣配什么颜色的围巾好呢?
我也比较喜欢紫色的大衣 ,在我看来起色大意是非常显气质的,但是同时他也是非常挑人的,穿不好就容易显得老气。
一般颜色的围巾其实都可以搭配,只需要注意深浅,明亮程度即可,一起来看看吧!
1.搭配黑色围巾
紫色大衣搭配黑色的围巾,我觉得非常的气质。相对来说,黑色是最深的颜色,而紫色加以提亮,两者组合在一起,深浅搭配,媚而不俗。
2.搭配灰色围巾
相比较而言,紫色大衣搭配灰色围巾比搭配黑色显得更加知性,搭配黑色会显得更加气质,就看个人喜好了。总的来说,灰色会显得人更加柔和,黑色气势更强。
3.搭配白色围巾
相比较黑色的气质,灰色的知性,紫色毛衣搭配白色围巾就活泼很多,当然也显得更加年轻。材质上可以选择羊绒也可以选择,也可以选择针织材质,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4.搭配紫色围巾
紫色的大衣搭配紫色的围巾,同一色系搭配显高级,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个人觉得紫色大衣搭配同一深浅的围巾已经更加有韵味,搭配浅一点色调,有撞色效果。
5.搭配玫红色围巾
这一套搭配相对而言很挑人,稍微穿不好就会显得很俗气,但对于那些肤白,气质好的人就大胆尝试吧,说不定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6.豹纹丝巾
紫色大衣搭配豹纹的丝巾,有狂野的元素,非常时尚的搭配。我更建议相搭配图中这样,露出一点点丝巾,而不是大面积,我个人觉得这样更好搭配。
7.搭配粉色围巾
粉色也有深浅,像这种深偏深的蓝紫色大衣,搭配一条粉色的围巾,既可以改变沉闷的气氛,又能减领。
8.搭配驼灰拼色围巾
搭配同一色系围巾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而搭配拼色的围巾相对更加特别,同时呢驼灰拼色,也是非常大气沉稳的颜色。
9.搭配蓝白拼色丝巾
紫色大衣搭配白色当然是可以的,但加一点浅蓝色的因素在里面,更加有韵味,同时小面积的蓝色又不会影响整体的搭配。
好啦,就到这里,你喜欢哪种搭配呢?
【关注我,分享美的秘密】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文字创作者:懒懒 lan-12-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