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手足口病怎么治疗,如何让口腔里的疱疹好快点?
听医生的,给孩子喝点清粥,或者汤类。孩子病了 ,大人都容易着急。但疱疹在口腔,孩子又小,如果给涂抹什么小宝贝容易咽下去,听医生的,科学治疗才是首选。
祝宝贝早日康复
宝宝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又来了!相信许多爸爸妈妈们都对其谈之色变,避之不及。
请大家莫要慌张,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正确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及发病特点,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一、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多发病于婴幼儿,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绝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道系统的损害,引发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性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和心肌炎等。个别病情严重的重症患儿,甚至可能死亡。因此,有效预防手足口病非常重要!
二、发病原因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多种肠道RNA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和埃可病毒等。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三、临床症状
1、急性起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前期症状有低热、全身不适和腹痛等,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水疱(绿豆大小),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最开始一般是斑丘疹,然后转为疱疹。这些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比较少。当皮疹消退后,不会出现瘢痕或色素沉着。
2、皮疹除了出现在手足口外,也可出现在臀部或肛门附近,偶尔还能出现在躯干和四肢。一般数天后就会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和疼痛感。
3、个别患儿可能会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无菌性脑膜炎以及心肌炎等,还可伴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头痛等症状。
4、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脑脊髓炎以及循环衰竭等。
四、传播方式
1、接触传播。日常接触就能传播。
2、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咳嗽和打喷嚏等。
3、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等传播。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五、居家护理
1、及时治疗。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自愈。但是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一旦严重要及时就医。
2、首先要隔离患儿,接触者也要消毒隔离,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3、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手足的护理。
4、衣物被褥要柔软舒适,并经常更换。
5、剪短宝宝指甲或给宝宝带上服帖的手套,防止抓破皮疹。
6、患儿臀部若有皮疹,要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六、如何预防
1、饭前便后和外出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者。
2、大人外出回来接触宝宝时,最好换衣服、洗手,做好清洁工作。
3、宝宝使用的玩具、餐具尤其是奶瓶和奶嘴,要充分清洗消毒。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去人群密集且空气流动差的场所,同时要保持居家环境干净卫生,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勤洗衣物等。
6、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尤其是已经上学的孩子,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最好去医院就诊,并做好隔离。
总的来说,洗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宝宝洗手,还是大人洗手。各位宝妈、宝爸真的会洗手吗?为了孩子的健康,赶快学起来!
自费疫苗有必要打吗?
自费疫苗要不要打?感谢提问,我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首先,划重点:1、一类疫苗孩子必须打,二类疫苗基本上医生提倡打;
2.疫苗是预防重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有些传染病比如天花,凭疫苗基本消灭;
3.除了一类疫苗,其它疫苗并非不重要,它们也能预防很多传染病对人类的严重伤害;
4.二类疫苗虽然没有强制接种,但对孩子、老年人、甚至成人,也是意义重大。
1、哪些疫苗是孩子应该打的?一类疫苗孩子必打,二类疫苗提倡要打
一类疫苗孩子是必打,二类疫苗医生会提倡去打。一类疫苗、二类疫苗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打,重点人群、高风险人群就面临极大的风险。流感、水痘,不好说必打,但我强烈建议去打。
2、打进口苗还是国产苗?选择可以多样,核心的问题是打不打疫苗
中国相关部门对疫苗的质量要求是极高的,现在全球对疫苗的质量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同等情况下,国产疫苗供应链比较大,单位价格比较低。进口的疫苗,价位比较高。现在进口苗比较多采用了一种联合苗的技术,几个苗一起打。比如说,有些价格低的苗可能要连着打几针才能得到免疫,但是联合针一针把几个苗里所含的成分都打掉了,价格会高很多。
这些我认为都不是接种疫苗核心的问题,核心的问题还是你打不打疫苗。至于打哪种疫苗,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些衡量的体系。所以我也希望在疫苗接种点的医生能够妥善介绍现在可以提供的疫苗接种的类型,让家长自己去选择。
3、孩子咳嗽发烧可以延迟接种吗?延迟一两个星期没有大的问题
疫苗如果需要打,总归是越早打越好,打得早,保护得早。如果小孩子最近几天有咳嗽发烧头痛,可以延迟一下接种疫苗。延迟接种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没有大的问题。最好不要拖的时间太长。
现在开始复工复产了,孩子开始上学了。我认为你出去第一个礼拜应该找个时间把孩子的疫苗接种掉,如果实在没空就第二个礼拜。有聚集就有风险,因此尽量把疫苗及早接种。
4、别人都打了疫苗我没打也很安全?不建议冒险
经常有人这么想,别人都打了,我没打,有个免疫屏障。如果长期以来大家都这么去做,免疫屏障率会越来越低。只要有人没打疫苗,你自己的风险、还有群体的风险都会升高,这跟不接受疫苗率是有关系的。不建议大家冒这个险。
自费疫苗推荐接种——重点考虑这几种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
张文宏医生重点强调了流感疫苗,虽然流感治愈率高,但后果很严重,特别是对儿童,孕妇,老人威胁很大,所以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感染季节性流感,重症病例可能会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肌炎、心力衰竭、脑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死亡。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
接种时间每年9-12月接种
接种次数每年一次
接种方法6月龄-8岁宝宝首次接种注射两针,间隔1个月
8岁以上首次接种注射一针,之后每年一针
提醒:每年流感疫苗都有差异,要有效预防建议每年接种
*具体接种方法不同品牌流感疫苗存在差异,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要提醒妈妈们的是:
①流感病毒会变异,WTO每年都会对下一个流行季节的病毒进行预测,提出疫苗株推荐,因此不同年度流感疫苗会有所差异。所以流感疫苗最好每年都打。
②打了流感疫苗接种部位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红肿,发热,一些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不舒服,但不会很严重,家长们要观察孩子的状态。
口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及时接种,超龄不可补
据中国疾控中心,腹泻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几乎每个五岁以下的宝宝都感染过轮状病毒,这是导致宝宝发生严重脱水腹泻的最常见原因。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是最优选择。
而五价轮状病毒是目前覆盖轮状病毒亚型最多的轮状病毒疫苗,建议有条件的给宝宝接种。
怎么接种:
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疫苗,采用三剂口服免疫程序,接种对象为6周龄-32周龄婴幼儿,6-12周龄时开始口服第1剂,每剂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32周龄内完成全部三剂次。
要提醒妈妈们的是:
①对疫苗成分过敏,不建议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②第一剂需要在12周龄内接种,到了13周龄则不可接种首剂了。
③接种疫苗后1-2周内宝宝大便可能有疫苗毒株排出,有一定传染性,建议及时清理尿布。
④国内外安全性研究显示,该疫苗非常安全,服用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一般反应。部分婴儿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包括一过性发热、腹泻、呕吐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肺炎绝对是让妈妈们最紧张的“重磅炸弹”,肺炎确实挺可怕,每一年因肺炎球菌死亡的人数在16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个人死亡。肺炎已经成为威胁我们生命的杀手!引起肺炎的肺炎球菌,还可能引起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而5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完成,肺炎球菌容易入侵!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一旦感染,出现重症的可能性较大。
世卫组织指出,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打法如下:
适用人群6周龄起
接种方法满7月龄前接种3剂(间隔1-2个月)12-15月龄接种第4剂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健康儿童不推荐接种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中国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协会,均推荐2岁以上的肺炎球菌性疾病高危人群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打法如下: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价
适用人群2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
接种方法注射一针,高危人群5年后加强一针,健康人不许加强
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极高传染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小宝宝极易中招,护理不当还容易留疤。
水痘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水痘。有些地方水痘疫苗已经划分为免费疫苗,小童应该接种两剂水痘疫苗,预防效果可达90%以上。
打法如下:
①北京18月龄后接种第一针。
②4~6岁接种加强针。
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
每年4-7月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夏季和秋季最容易爆发。患者一般为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0%左右。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表现为:前驱期开始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咳嗽、头疼、食欲下降、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等症状。然后,宝宝的口腔、手心、脚心和臀部会出现皮疹或疱疹。
手足口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我们现在接种的手足口疫苗,是专门针对其中一种肠道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虽然它不能预防所有其他的分型,但大家要知道,肠道EV71型病毒是最容易引发手足口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所以,接种这个疫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可能性。
打法如下:
①6月龄~5岁的孩子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
②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在疫苗普及之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细菌和肺炎球菌是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也是发展中国家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细菌性脑膜炎这种病一旦感染上,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有的数小时内就会死亡,而Hib疫苗可以大大减少这种脑膜炎病例的数量。
打法如下:
①6月龄以下儿童注射三针,间隔1-2个月,18月龄加强一次。
②6-12个月注射两针,间隔1个月,18月龄加强接种一次。
③1-5岁儿童注射一针。
④接种过含Hib的联合疫苗,如五联疫苗等,则无需再单独接种。
艾滋病会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今天回答一下儿童艾滋病有关方面知识,有助于大家对儿童艾滋病病人的关注。
儿童获得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与成人不同)1、宫内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者经过破损缺口进入胎儿。
2、分娩过程中传播 在分娩前或者分娩时,尤其在宫缩时被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或者会阴切开术或者人工破膜,使得胎儿的皮肤或者粘膜破损口接触母体的血液或者粘液而感染。
3、产后感染 通过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感染的孕妇可使得新生儿感染的危险高达20%左右。产后母乳,乳汁中的病毒可以痛苦新生儿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感染。
4、输血制品也会有感染的风险。
HIV感染的新生儿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1、反复细菌感染,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2、不明原因发热,常规治疗无效。
3、生长发育落后体重不增。
4、皮疹黄疸肝脾肿大。
5、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低。
6、小头畸形,脑发育落后等。
7、反复鹅口疮,霉菌,念珠菌感染等。
总之,但临床上出现反复发烧,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感染难以控制,反复肺炎等表现时,不妨要警惕有HIV感染可能性,尽量不要没有指征的输血或者为了提高孩子所谓的免疫力而滥用丙种球蛋白,HIV感染的人群在青少年人群,青年人群大幅度增加,所以为了孩子健康,请洁身自好,远离同性恋,远离毒品,远离纹身,穿耳等感染途径传染HIV。(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苏州有传染病吗?
苏州有传染病的。
苏州市疾控发布了9月疾病风险提示,提醒当前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和红眼病这五种疾病高发,需要多加注意。
手足口病、流感、红眼病高发
9月仍处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而且易在幼儿园出现聚集性发病。市疾控提醒,幼儿园开学后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家长、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于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