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的准确位置和作用图,颈椎大椎穴周围疼痛?
首先您自己检查一下:低头摸一下自己的脖子大椎穴的位置,有没有鼓包,有没有形成富贵包。大椎穴周围疼,是颈椎压迫神经所导致的。证明颈椎是经络不通或者或者有炎症。解决此类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中医外敷奇航百年神贴,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大椎穴和肩井穴都贴上,平时工作生活中劳逸结合,临床上是可以治愈的,
感谢悟空问答给我们大家交流的平台,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睡前只要手按摩睡觉专用穴?
按摩神门穴一躺下就能睡着
神门穴的位置: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即: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取穴时,应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
【按摩摩神门穴的作用与好处】
1、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
2、辅助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
3、治疗高血压;
4、缓解胸胁痛、掌中热、便秘、食欲不振;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改善心悸,治疗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神门穴位配伍: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痛。神门穴配内关穴、三阴交穴治健忘、失眠。神门穴配支正穴主治健忘失眠、无脉症;配大椎穴、丰隆穴主治癫狂。
神门穴治疗失眠:晚上经常睡不好,容易失眠的人,不妨试试睡前点按“神门穴”。按摩此穴有泄心火、和脾胃,可以增加困意,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用指腹轻轻按揉,感觉有酸胀感为好,约5~6分钟。中午和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15-20分钟即可。点按刺激神门穴,用力不要过重,以有酸胀感为宜;对于失眠特别是轻度的睡眠功能障碍有着不错的效果。
神门穴防治老年痴呆。50岁以后可以多按神门穴预防老年痴呆。因为心主神志,聪不聪明就要看心的功能,多按神门穴可以大补心气,心气足了,老年痴呆的机会也就少了。平时看电视或等车的时候,可以抽空按揉神门穴,非常方便。
神门穴促进消化。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所以按神门可以让心脏的血液供应给脾胃,促进消化,缓解便秘。具体方法为:在神门穴上做按掐,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疗法原则: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失眠多梦,请拍打心包经直至出痧
对付失眠多梦,除了按摩神门穴还有一个非常管用的方法:拍打心包经,直至出痧。
心包经很好找,就是手臂肘关节内侧。用手掌稍稍用力,拍打,不停拍,直到出痧为止。然后,我们要花点心思仔细观察出的痧:出红点,证明你火气大,所以平时易多梦;出黑点,证明你心包经受寒,所以难入眠。就这样坚持每天睡前狠狠地拍自己,慢慢地你就很容易入睡了。
晚上这么睡,竟有补肾还阳的奇效
一、两种睡觉姿势有补肾奇效1还阳卧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
摆好姿势后,徽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2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要十指交叉并盖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二、睡觉注意事项1睡眠方向
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2睡觉姿势
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噩梦而惊醒。
3睡眠时间
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4睡觉时间段
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中医认为,子( 夜间11 时到凌晨1 时)、午( 白天11 时到下午1 时) 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当休息。
5睡眠环境
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表”、“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睡前建议
1、睡前的饮水要控制,尤其是晚上容易起夜的人睡前应少喝。
2、任何时候吸烟都有害健康,睡前4个小时吸烟,则其中的尼古丁更是会影响睡眠。
3、卧室里尽量别放发出声响和光亮的物体,睡前2个小时就把房间光线调暗。
4、经常体育锻炼有利于睡眠,但是睡前2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5、睡前小酌看似舒缓神经,但实际很容易导致你睡不安稳。可以在睡前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提高血糖有助于帮助大脑内五羟色胺的分泌,帮助安眠镇静。或者上床前洗个热水澡让肌肉放松。
6、睡前半小时花几分钟自己搞一个放松心情的仪式或听轻音乐促进睡眠
更多健康养生方法,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共同探讨;健康需要的不仅是如何解决困扰,而且需要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毅力
大椎穴在那里?
大椎:“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大处而得名。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热病、胸痛、一切头痛、咳嗽、癫痫、脑炎、头闷、出虚汗等。 这里我告诉你一个简单又准确的寻找办法: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退烧穴一按就退?
退烧穴一按就退,是真的吗
退烧穴一按就退烧,这种说法不严谨。
退烧穴通常是指大椎穴、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发热的患者通过此穴位的按揉,有降温退热的作用。
但是,发热的原因比较多,比如比如感冒、咽喉炎、消化系统炎症、泌尿系统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癌肿瘤等,可能导致机体发热。
腋下体温升高,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了解引起发热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通过穴位的按揉就可以退热。还需到医院进行检查,请医生辨证。
比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可以就诊于医院的中医科,通过按揉大锥穴,可起到辅助退热的作用。但是还需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感冒,给予抗感冒的药物治疗。
比如小儿惊厥发热,也可通过穴位的按揉,对发热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是,按揉退热一般适用于38.5℃以下的低热。对于中高热的患者,退热效果一般不太明显。腋下体温明显升高,还需到医院进行检查,对症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韩盛旺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三伏必灸哪5大穴位?
三伏必灸哪5大穴位
没有"三伏必灸5大穴位"的说法,具体灸哪些穴位取决于个人的体质以及想要治疗或预防的疾病,一般天突穴、大椎穴、肾腧穴、内关穴、足三里等为三伏天期间常用艾灸穴位。
1.天突穴:在颈部,位于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的中央,天突穴属任脉,艾灸天突穴可起到通调任脉的功效,防治呼吸道疾病。
2.大椎穴:在后颈部,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大椎穴属督脉,艾灸大椎穴可起到通调督脉的效果,配伍艾灸天突穴,则可通调任督二脉之效,调理一身之气血,可以防治感冒、肩颈疼痛等。
3.肾俞穴: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在三伏天艾灸肾俞穴,可温阳补肾,提升机体抵抗力、免疫力。
4.内关穴:在前臂掌侧,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三伏天艾灸内关穴,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5.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位于犊鼻下3寸处。足三里为人体保健之要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力,防治感冒、胃痛等疾病。
具体穴位的选择须咨询专业医师,以免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