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胃寒还是胃热,小儿推拿真的有效吗?
小儿推拿它只是中医药学治病调理形式中的一种类型!
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情程度大小和类型去选择治疗的方法
小儿推拿虽好它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局限性!
小儿推拿
平衡阴阳 行气活血
调和脏腑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减少生病😷
针对病程早期发病期以及后期康复阶段效果不错,1感冒发烧2咳嗽哮喘3呕吐腹泻4积食便秘
5夜啼磨牙6腹胀腹痛7遗尿尿频8益智助长9增强免疫力
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小儿推拿医术在承传文化中,闪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耀世光芒。
在对婴幼儿所患外感之邪、内伤之患、“时令特病”等的医治中,所运用的婴幼儿推拿手法:运、清、补、推、揉、退、按、掐、捏、捣等,施治效果确有“妙手回春”之益。
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整个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小儿的生理与病理,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其生理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腑清灵,易趋康复”。掌握这些特点,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和疾病的诊断、防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完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即说明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后来医家简称为“稚阴稚阳”。稚阴指的是精、血、津液,也包括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其皆未充实和完善;稚阳指的是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其均为幼稚不足和不稳定状态。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和发育迅速,是小儿生理的另一个特点,这是上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故又有小儿为“纯阳之体”之说。在形态增长的同时,功能也不断趋于完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总之,我国历代儿科医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关于“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的两个理论观点,正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小儿机体柔弱,阴阳之气均较幼稚不足;后者则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与成人迥然不同。
胃炎病人饮食应该注意哪些?
胃炎病人饮食注意事项?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特别在于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由于没有正确的饮食习惯,多发病,它时常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其致病因素上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其治疗过程中除了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外,更应注重的是饮食治疗。
那胃炎病人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案抢先知:
胃炎病人饮食应该注意的事项:规律饮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清淡细嫩,营养均衡,远离辛辣刺激食品。
具体的饮食注意事项,下面超哥就细细为你说。
【胃炎的病因】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损害,以致黏膜组织发生改变。[1]在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尤为高发。
在这里,我们就明白了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皮是很脆弱的。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避免摄入会再对胃黏膜产生刺激的食物和多摄入有利于胃黏膜恢复的食物。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知道胃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胃炎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1.规律饮食
胃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当进食不规律时,将破坏胃分泌的节律,从而削弱了胃黏膜的正常屏障作用,还使胃肠蠕动紊乱,消化功能受到抑制。
因此要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调整就餐时间,按时就餐,切忌过饥过饱、饥饱不均或不吃早餐。[2]
2.少吃多餐
食物的消化过程对胃黏膜造成反复刺激,食物量越多,胃的工作量和负担越重。
超哥建议少吃多餐,三次正餐食量宜少,可于餐间定时加餐,但不宜过多,保证增进营养,同时减轻胃部负担。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还会因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胃痛。
3.细嚼慢咽
胃炎病人特别禁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多过快,会损伤胃黏膜及其自我保护机制。
胃炎患者尽量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吃饭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磨碎的食物能和唾液、胃液充分混合,减少食物造成的损伤和刺激,保护有病的胃黏膜,同时有利于消化吸收。
4. 清淡细嫩,营养均衡
胃炎患者的营养也需要达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一样不能少。但是在烹饪的时候应该做到清淡,少油,细嫩。这样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胃黏膜的恢复。
因为难消化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会加重胃肠负担。适量吃水果和蔬菜,但是要选择不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易于消化。
当然也应适量摄取膳食纤维,食物多吃素菜、瓜果、菌类等。总之食物要加工得细、碎、软、烂,烹调方法中多采用蒸、煮、炖、烩、煨等,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以保护胃黏膜。
5. 远离辛辣刺激食品 避免长期进食过冷 、过热 、过酸 、过甜的食物
过凉的食物,食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
【总结】
因为胃炎与饮食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要养好病,除了要按时吃药,饮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超哥叮嘱你的以上五点注意事项,你记住了吗?
参考文献
[1]李冠男,付双超. 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原则[J]. 商品与质量,2011,(S4):243.
[2]殷艳. 慢性胃炎病人的饮食保健[J].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06):495-497.
作者:邱博泓 赵力超
中医反胃嘈杂的嘈杂指什么症状?
《类证治裁》里说:“嘈症属胃,俗云心嘈,非也。其状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脘中懊憹不安。或兼暖气痞闷,渐至吞酸停饮,胸前隐痛”。
《医学入门·嘈杂》里说:“心嘈似饥又烦杂”。
嘈杂是一种胃脘不适症状,发为胃中空虚,感觉像是饿了但又不饿,有似辣非辣、似痛非痛的表现。
严格来说的话,它是与嗳气、吞酸、恶心、干呕、心下痞、胃脘痛等同时出现的。正如《医学正传》中所言:“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也就是说,嘈杂一般不单独出现。
嘈杂有几种类型,或伤食,或胃热,或胃寒,或肝胃不和,或脾胃虚弱,甚至血虚者亦可见胃脘嘈杂表现。但不论哪一类型,都必定会出现反胃吞酸的症状。
因此,说到嘈杂的症状,也可以在胃脘“似饥非饥,似痛非痛,懊憹不安”的基础上再加上反胃吞酸症状,这些症状综合起来,形成胃脘嘈杂。
从西医的角度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说起胃烧心大家可能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胃烧心是一种胃部疾病的表现症状,因为我们的胃部内有时候会分泌一些胃酸,这种胃酸会让人们产生反胃的情况,同时也会出现胃里有烧灼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胃烧心,那么胃烧心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中医解释胃酸烧心原因
1、脾胃湿热: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谷,凡水谷无不先入胃,若受寒受热,蕴于中焦,或其人饮酒过度则化热生湿,湿热既久,伤及脾胃,则中宫如同火灼样烧灼感。
2、阴虚内热:凡人脾胃病郁久,或内伤七情,郁而化火,火郁伤阴,阴虚内热,五内煎熬,阴液不足,则心中如同火灼样感。
3、热物所伤:过食热物,饮酒过度,或食物过快,伤及食管及胃,亦可导致物理性损伤,而致进食时即有火灼样、刺破样感觉。此病程一般较短,经过饮食及药物治疗,很快即可恢复。
二、西医解析的烧心
1、胃烧心也就是指我们的心窝的地方有比较强烈的灼烧感,又或者是火辣的感觉,我们胃中的酸水往上涌,吃东西比较困难,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胃酸反流的症状。
2、有人以为烧心是心脏病的症状,其实,烧心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
3、很多疾病都有烧心的症状:
(1)肥胖和食管裂孔疝:据调查,肥胖孕妇较一般孕妇易发生胃烧心,这提示肥胖症可削弱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某些疾病也能导致孕妇发生胃酸烧心,如食管裂孔疝等。
(2)药物:阿托品、普鲁本锌、胃复安、氨茶碱、胆茶碱等抗担碱药和茶碱衍生物能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诱发胃酸烧心。
(3)饱食:特别是高脂肪食物,喝大量饮料都会诱发或加重胃烧心。饱食喝大量液体积聚在胃肠,可使胃内压力增加,使胃酸易于反流。高脂肪饮食在通过胃和十二指肠时,可引起肠内的一些胃肠激素分泌,有些激素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易于胃酸反向流入食管。
(4)烟酒:烟、酒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而增加为胃酸烧心的发生机会,咖啡、巧克力、浓茶也有类似作用。
(5)其他疾病因素:除了以上因素还可能是由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不完全梗阻这些疾病导致,所以一定要先明确胃酸烧心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
4、烧心轻的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话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出血,这些都是发生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5、烧心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在我们吃完饭之后,或者是躺下的情况下,就会有我们的胃中的食物反流到我们口中的情况,又或者是表现出口中唾液过多。
三、胃烧心的自疗方法
(1)一定要做到戒烟,注意控制体重,不要吃得过饱,特别是高脂饮食不可吃得过多。饮酒要适量,不吃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特定食物。
(2)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烧心,可使用抗酸药,吃完饭过后要注意休鼠,因为饭后运动会减少胃的供血,导致消化不良。
(3)如果你经常嚼口香糖,可暂时停止以观察其是否与你的症状有奖。嚼口香糖时会因为咽人大量气体而导致消化不良。
(4)晨起空腹吃一把生的花生米,对于时常出现烧心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您可以试试。
(5)睡觉时保持良好的睡姿,如果感觉平躺会引起烧心的话,尽量选择侧卧,也可以选择让床倾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夜间食物返流。
上述是我给大家介绍的胃烧心是怎么回事以及胃烧心的原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出现胃烧心的情况建议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秋冬季如何调理脾胃?
1、脾胃弱
脾胃,是指脾脏和胃腑。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2、肠胃炎
胃肠炎主要是因为胃肠道粘膜细胞发生的炎症反应。从病理上看,我们如果在显微镜下看胃肠道的粘膜细胞的话,就可以看到一些炎性细胞的浸润。比如说有些中性粒细胞增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诊断有肠胃炎。
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患病人群不断增加。
4、肠息肉
肠道息肉不是大病,但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肠镜报告中的息肉,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也无须过分惊慌。对于反反复复的息肉生长,一定要注意遗传疾病的可能性,也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对发现有肠道息肉但暂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须注意日常饮食,并定期做肠镜检查。
5、消化不良
如食不过饱,定时定量,餐后适当活动等,均可使胃肠道功能自动化、程序化,从而减轻其负担。定时解便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方法,而情绪对胃肠道消化功能影响很大,愤怒、忧郁等不但影响胃肠运动,还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而久之,便会发生消化不良。
6、胃疼
胃疼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原因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毒素污染、病毒感染等。化学因素如服用阿司匹林、奎宁、抗肿瘤药、消炎痛等,可引起胃粘膜损伤;饮食因素如大量酗酒,暴饮暴食,过于粗糙的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品刺激;物理因素如胃内异物、胃石、胃部放射治疗。
7、胃胀
胃、十二指肠存在炎症、反流、肿瘤时,就会使胃的排空延缓,食物不断对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度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进一步层高,因而就会出现上腹部的饱胀、压迫感,即胃胀。
8、胃酸
胃酸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消化分解食物的蛋白质),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9、排便困难
排便是一个由多系统参与,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生理过程。其中结肠的结构、功能、肠壁神经丛(肠脑)、肠腔容积等,都可以直接影响结肠蠕动。任何造成结肠蠕动变慢的因素,均会导致排便困难症状的产生,即为慢传输型排便困难。
10、打嗝
打嗝是因为脑干、颈椎、胸膈、肠胃任何一个部位的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横膈膜痉挛收缩。特别是在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打嗝。大部分的打嗝会在数分钟后,自动停止。
最适合健脾养胃的10种食物
1、糯米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故古语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
2、苹果
苹果是一种保健佳果,具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的功效,对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均有改善作用。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3、白果
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4、山药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山药可以健脾养胃,有助于人体消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饮食不节、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山药属于淀粉类根茎蔬菜,在食用时以蒸食、煮食为好,应当避免油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5、香菇
可以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衰退,少气乏力之症。现代用于防治佝偻病、胃癌。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在挑选香菇时一定要闻一下,是否有刺鼻气味。
6、扁豆
扁豆,健脾养胃,消暑化湿,而且扁豆膳食纤维含量高,比我们常说的芹菜还要高3倍多。平时容易便秘上火的人不妨多吃点扁豆吧,但如果是因吃多了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而导致的便秘,就不能靠摄取膳食纤维来缓解了,它可能会让便秘更严重。
7、猪肚
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不妨熬汤饮用,如猪肚黄芪汤有助于改善人们秋季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时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还适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8、板栗
板栗果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是良好的补益食品。板栗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肾。果肉益肾气、健脾胃、壮腰膝、强筋骨,且活血、止血、消肿。栗子500克加白糖适量,制成糊。栗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肠道的功效。
9、高粱
具有健脾益里,渗湿止痢之功。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对于一些胃肠功能略差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银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时候放上一点点高粱,可以让原本就很营养的羹汤增加一些丰润的口感。
10、大枣
《本草纲目》说:“大枣气味甘,怕年,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大枣、糯米同煮,再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对于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的人比较适用。
喜欢小编的内容可以点下关注,关注对你们说不在意,可对小编是最大的帮助,谢谢你们啦。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