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和乙流哪个更严重,如何看待1月31日国家卫健委称「新型冠状病毒治愈患者有再感染风险?
你好,从武汉封城一直到今日,在国家政府及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前线也陆续传来喜讯,有重症病例治愈出院。但是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在进展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痊愈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维持多长时间?是像甲流、乙流一样,得了以后,仍会再罹患。还是治愈以后会获得长久免疫,这些现阶段还不能明确。另外新冠状病毒行肺炎,损伤到肺,发生了器质性病变,经过治疗后,肺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能恢复的怎么样,除了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特异性有关外,也是需要我们继续观察的。
1、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后有再感染风险吗?这个问题是随着一个个病人出院后,又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刚发现疫情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它的传染性、毒性、痊愈的概率;我们知道它的传染性很厉害,毒性没有SARS强,轻症患者较多,重症患者容易发生于中老年特别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心脏疾患的病人。经过几天政府和一线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一部分病人好转出院,需要回家了,这又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冠状病毒感染治愈后,机体对这病毒会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免疫力持续多久?病毒会不会短时间内再发生变异?这暂时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的,所以我们出院后,还是要做好防护,回家后再隔离1周以上。有相关文章报道,有患者治愈回家后,自己的家属又确诊该病。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SARS治愈的病人有的因为治疗时使用大量激素造成股骨头坏死,大部分人留有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局灶性纤维化肺部后遗症 还有一部分人存在心理障碍;而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轻症患者治愈后一般不会留有什么后遗症,重症患者损伤到肺间质,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病情比较严重的,愈合后就像皮肤上长了一个疤,可能会影响到肺功能,出院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肺功能的恢复治疗。另外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这个病的恐慌、隔离后一个人的孤独、治愈后担心被歧视,这些患者心理都是需要家庭成员注意到并给予及时关怀,必要时请专科治疗。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现阶段,有治愈病人陆续出院,重症病例回家后转归怎么样,还需要我们继续随访和观察,才能有更客观的数据。
小结:在新冠状病毒的研究上,很多领域和细枝末节是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的,国家政府、一线医务工作者、研究人员都在马不停蹄、拼劲权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减少这个病对人民造成的心身伤害。患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治愈后,对该病毒会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持续多长时间,暂无数据显示。病毒会不会短时间内发生变异,也无从得知,所以会不会再感染也没有确切的说法。重症患者治愈后存在一定后遗症的可能性,肺部病变及心理影响。因为重症患者肺部病变比较严重,会影响到肺功能,但具体恢复程度如何,影不影响生活还是要继续关注随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以医院为准!用心码字,认真回答问题,感觉还可以的话,点个关注吧!春节期间有哪些高发疾病?
大家回答了这么多,怎么能够落下急性酒精中毒呢,这可是节假日最常发生的急诊急症之一呀!春节聚餐,亲朋好友难得一聚,免不了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不过饮酒一定要注意适量,超过自己耐受的范围摄取大量的酒精就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轻者昏迷不醒,重者危及生命。因此过节期间要严加注意,切忌乐极生悲。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与酒精中毒相关的信息吧。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损伤机制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人体内转化乙醇的物质叫作乙醇脱氢酶,这种酶可以将乙醇转化为对身体有害的另一种叫作乙醛的物质。乙醛需要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无害的乙酸,因此对人身体造成主要伤害的就是还没有被及时清理的乙醛。(在这里插播一个小知识:在大家的共识中一个人酒量的大小,大多数情况下是取决于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含量。)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胃肠道和肝,同时肾脏和肺脏也参与了代谢的过程,饮酒过量时这些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酒精还会对脑中枢神经细胞造成影响。
酒精最主要或者最先损伤的就是我们的胃粘膜,通过胃肠道的“首过代谢”效应,摄入的部分酒精在第一时间就会被胃粘膜吸收,对粘膜造成直接伤害。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中,除了精神症状外,多数的患者还存在着急性出血性胃炎,就是由酒精的破坏黏膜作用造成的。
而急性酒精中毒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就是乙醇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影响。乙醇可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至脑中枢神经细胞膜,通过与细胞膜上的某些酶系统相互作用,影响大脑的神经功能。其毒性的表现是“先兴奋后抑制”,即饮酒前期出现大脑皮层兴奋,引发情绪激动、躁动亢奋和小脑共济失调等表现,后期通过抑制运动及呼吸中枢,引起嗜睡、意识不清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乙醇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同样不可忽视,每年因为酒后呼吸抑制或因共济失调造成意外的案例数不胜数。长期饮酒亦可导致神经元凋亡、孢体数量减少、脑皮质变性或全脑萎缩,引发更多的神经症状。
而至于酒精对于肝脏的损伤,多数都是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急性酒精中毒的死因上面介绍了急性酒精中毒对人体损伤的机制,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由于这些机制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或者不良后果是如何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的。
除了我们常说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双硫仑反应外,急性酒精中毒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双硫仑反应:由于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而产生的体内乙醛脱氢酶失活,进而造成乙醛大量堆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反应)
一是酒后误吸造成的窒息。大量饮酒后乙醇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至神经中枢,对中枢细胞起到抑制的作用,出现昏迷或嗜睡等症状,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射,如咳嗽反射,此时也趋于迟钝。由于胃内存有大量食物残渣和酒水,一旦恶心呕吐时这些胃内容物就会形成反流,一旦误吸至气管中,将会有窒息的风险,非常危险。
二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酒精对人体神经中枢的刺激常常会导致血压升高,此时如果存在着心脑血管病变的基础,则容易出现大血管的痉挛,甚至是破裂出血。常见的由饮酒诱发的心脑血管急症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脑出血等。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体死亡人数的1.3%。
此外饮酒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低血糖昏迷、肝、肾功能紊乱等危险,这些同样都可以危及生命安全。
总结每逢佳节亲朋好友聚餐饮酒是件开心的事情,但在高兴之余一定要注意饮酒适量,切不可因为寻开心而误了身体的健康。吴医生在此对预防急性酒精中毒给大家提出6点建议,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避免空腹饮酒,一定要在喝酒前吃一些菜肴铺垫一下;不要轻信民间的所谓解酒秘方,只有少喝酒、慢喝酒才是解酒秘籍;服用头孢类药物时,严禁喝酒;轻微醉酒时,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和胃粘膜保护剂(替普瑞酮等)缓解症状,但此举不是万能的;一旦醉酒,周围人应避免醉酒者仰卧位(也就是躺着),要协助其头转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物误吸;发现异样及时拨打120。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2020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如果有帮助记得关注五号医生,在这里将得到有深度、有数据的医学健康科普,同时欢迎私信咨询,有问必答。
是抗原商家的噱头还是另有真相?
近期,各地疾控机构流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一时间,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再度被推向风口,部分地方出现断货现象。
由于甲流和新冠在症状上极为相似,使得很多人无法判断自己到底得的是新冠还是甲流,无法自行对症吃药。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感染甲流?有必要囤药吗?应当如何预防?
核酸检测可以测出甲流病毒
2月27日,“核酸检测也能测出甲流病毒”登上热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刘胜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感染甲流可以通过做核酸检测发现,但此核酸非彼核酸。刘胜说,每个病原体都有核酸,热搜中提到的核酸检测用的是针对甲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试剂。
除此之外,在医院通过专业的试纸也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甲流。
从症状上来判断,据北京市疾控中心27日发文,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专家:流感也会引起“白肺”
据央视新闻报道,感染流感后大部分患者都是轻症病例。但需要知道的是,流感也会引起“白肺”,且这种情况每年都有发生。
据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微博发文,甲流和乙流两种类型的病毒都有可能导致流感病毒肺炎。对免疫力低下、年龄较大或有严重基础病的患者而言,感染肺炎的可能性更大。感染肺炎的表现为咳嗽、咳痰持续不好转,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出现上述症状需前往医院检查胸部平片或者胸部CT,症状严重甚至需入住ICU治疗,少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治疗。胡洋说,每年都有因流感病毒导致“大白肺”去世的基础病患者,也有不少经治疗后恢复的流感病毒肺炎患者,他们肺部通常都会留下纤维灶甚至纤维化的后遗症。
奥司他韦遭遇抢购潮,专家:须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近期,由于甲流高发,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在部分药店被抢购一空。据报道,奥司他韦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体内传播以降低致病性。主要用于甲型、乙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服用奥司他韦预防或治疗甲流须遵医嘱,勿自行服用。图片来源:新华网
李侗曾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可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他建议,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病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同时,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
近期,不少人在药店抢购奥司他韦。李侗曾说,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人民网评:囤积布洛芬的闹剧殷鉴不远
对此,人民网评论称,不得不说的是,个人盲目囤药绝非明智之举。
去年年末,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曾在某些地区“一药难求”。随着我国疫情第一波流行高峰过去,不少费尽千辛万苦囤积的药物被弃如敝屣:不久前,有居民将大量未拆封的退烧药扔进垃圾桶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并由此掀起了如何对过期药品进行回收的讨论。
实际上,比药品回收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消除盲目囤积药品的习惯性恐慌?
有备无患的道理没有错,但药品终究不是普通商品,对症下药才是关键。囤积布洛芬的闹剧殷鉴不远,奥司他韦不应该重蹈覆辙。
从某种意义上说,囤药实际上也是在“囤积”恐慌。科学防护不仅应体现在日常防护的方方面面,同时应体现在科学应对的点点滴滴。其中第一步,莫过于树立起科学的健康观念与用药常识,不要盲目“囤积”不必要的恐慌。
妈妈应该怎么办?
谢谢头条邀请。
带娃原本就不轻松,如果再遭遇宝宝发烧,宝宝难受,爸妈也要累爆了!
为了让宝宝舒服一些,还是快吃点药吧?
停!先别喂!
为什么不能立即喂药?什么时候该喂药?什么程度不能在家观察?
你必须了解的宝宝发烧常识,都在这篇文章哦!
宝宝发烧,不要立即喂药
发烧是症状而不是疾病。发烧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发烧本身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
发烧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低烧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使病菌变弱,有利于战胜炎症。
宝宝一发热就吃药,将会减弱今后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掩盖真实的病情,延误治疗时间。
单纯体温≤38.5℃,不用着急吃药
这时候要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退热,注意多给宝宝补水,预防脱水现象。
如何做到发热时有效的物理降温呢?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呼吸、排便来实现。
① 保证宝宝液体摄入。
退热过程主要是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实现。若体内水分不足,退热效果受限。
② 适当提高室温,减少穿衣盖被利于皮肤散热。
③ 物理降温方法推荐洗温水澡、温热毛巾湿敷。
冰贴或冰袋让局部皮肤降温为冷降温,但退热效果有限。
虽可感到皮肤变凉,但体内温度未必降低。变凉的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会妨碍体内热量散出。
温降是在提高环境温度前提下,用温热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致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体内热量散出。
④ 排便利于散热,利于疾病好转。
孩子进食少、排便少,但肠道本身还有分泌功能,也就是体内代谢产物或毒素会积于肠内。
尽快将这些代谢产物或毒物排出利于散热,利于疾病好转。超过48小时未排便,可暂用开塞露。
体温≥38.5℃可服退热药
全球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实惠退烧药是两个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① 年龄
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3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
② 常用剂量
10~15毫克/公斤体重/次(每次<600 mg),4~6小时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
③ 代表药
泰诺林、小儿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
④ 注意
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引起蚕豆病的宝宝发生急性溶血反应,有蚕豆病的宝宝应该慎用。
布洛芬
布洛芬是另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① 常用剂量
5-10毫克/公斤体重/次(每次<600 mg),6小时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② 代表药
美林、托恩等。
抗生素
医生检查后若考虑存在继发感染,就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这时候就不是“滥用”了。
毕竟只是短期治疗,不是让宝宝长期服用。
退热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不足
宝宝生病时多数不喜欢喝水或奶,家长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喂养,以增加体内水分,利于退热,否则服了退热药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不要把大人的药物给孩子吃,因为成人的药里面,有些成分对孩子是不合适,甚至有害的。
发烧超过3天,不要在家观察了
感冒、发热超过3天,发烧症状没有减轻,咳喘、耳痛等症状相继而来,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否有继发感染。
延误时间越长,出现合并症的几率就越高。
以下特殊情况不用观察3天,就要及时去医院
① 出现脱水症状。
小的婴儿换尿不湿的次数减少,或大宝宝小便次数减少。
② 注射疫苗后体温超过39℃,发热时间超过24小时,需要找医生判断下是不是由于疫苗反应引起的。
③ 宝宝出现抽搐。
为啥宝宝会反复发烧?
宝宝反复发烧说明免疫力差、未对症治疗或合并其他感染等原因。
宝宝吃药还不退热,建议给予抗感染或抗病毒等方式治疗,最好抽血化验一下免疫及微量元素的检查。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都会引起宝宝发烧。
宝宝生病一定要对症治疗,只有找到反复感染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孩子刚退烧送幼儿园?
班主任把你拉黑,我觉得是轻了。
你孩子刚退烧,你把她送到幼儿园,你的脸不红吗?你的良心能安吗?
一、你对不起,你的孩子
我不知道你们孩子得的是什么病,但有的孩子是反复发烧,上午退了烧,下午可能就又开始发烧了,孩子也是正难受的时候,需要亲人的陪伴。你们都要上班,多么高大上的理由啊!在生病的孩子和上班挣钱二选一中,你们都选择了上班挣钱,作为爸爸妈妈,你们不对孩子内疚吗?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
二、你对不起,你孩子的同班同学
你们把刚退烧的孩子送到学校,你们这是坏良心。如果班主任直接把你们的孩子领到了班级,别的孩子得了和你们一样的病,你们的良心能安吗?
我家孩子本身就是过敏性体质,平常的时候我都是很小心的,疫情前的那一年,流感是当年痛。
那一天,孩子放学回来跟我说她的同桌发烧请假了,老师在第一节课下课之后,把他同桌的桌椅用酒精湿巾擦了一遍。
孩子跟我说的时候我大意了,晚上该上床睡的时候,孩子告诉我她肚子疼,我量个体温不发烧。我带她去医院看的急诊,医生开了流感检查条,当时我心里还不舒服,一个肚子疼拍个B超就算了,怎么还给我开个流感检查?结果出来后,我傻眼了:甲流弱阳性。
医生要求我们在家休息一星期,在这期间我家孩子发烧一回到38度。休息完后,我们又去医院重新做了检查,开了痊愈证明,拿着证明去上学了。
平安的上了一天学,第二天早上起床孩子告诉我她头有点疼,我重新带着她到医院做检查,结果:乙流弱阳性。给我们看病的医生也很诧异,问我孩子是不是接触流感患者?
在家的这一星期,除了我,她就没有接触别人,上下学的路上,他带了口罩,只有昨天上学,她能接触到她班中的同学。
三、班主任也很委屈
我很生气的给她班主任打电话,把孩子的情况告诉了老师,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个说法,又给孩子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休息的这一星期中,孩子连个低烧也没发。)
她班主任说,她也很委屈,班中一有发烧的孩子,她立刻就给家长联系让接回去。痊愈后,拿着证明才能来学校。可有的孩子生病没发烧,他也没有办法。这个班前后已有几个孩子患流感了,下午班级就开始停课消毒。
四、家长请不要那么自私
孩子再次上学后,我去接孩子放学时,听到有个家长在那说,他家孩子晚上发烧去看急诊,就是流感,然后吃了药,第二天没有发烧,直接就送到了学校…我听到了这,我上去直接给他一嘴巴子,我俩就打骂起来了,最后旁边的家长给我们拉开了。
事后我想想,我有点偏激了。这家长太自私了, 你孩子不发烧,但它是个传染源。你为自己方便了,就不把别人孩子的身体当一回事。我应该拉着他直接去找教务处,打他一巴掌便宜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