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有什么症状有什么表现,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有哪些症状?
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有哪些症状?
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为剧烈胸痛、胸闷、憋气症状,同时还常伴有出冷汗、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等症状。
老年人,尤其是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身材较肥胖、长期熬夜工作的人群,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可能为心梗发作,应及时就医。
原来在相同情况下才出现的胸痛、胸闷症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或者某一天突然加重且不能通过常规的休息、服药缓解时就要引起注意。 相同的诱发因素引起的胸痛发作频率增加,或者疼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诱因不明显,在安静休息时发作胸痛症状伴大汗。 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慌、低血压状态。 胸痛伴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等。 与病变不相关的咽痛、牙痛、恶心呕吐等。 老年人还可表现为精神状态差、不明原因的嗜睡、血压波动明显,脉搏减弱等。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李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41岁艺术家心梗离世?
昨日凌晨,北京人艺演员、导演班赞突发心梗离世,年仅41岁。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因为心梗突然离世的名人了,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中年人突然心梗离世的消息传出。
在极度痛心的同时,很多人也不免有疑问,为什么心梗的人这么多?
心梗高发,逃不开三个原因:
一:吃出来的心梗
不良饮食是心脏病变的重要因素,其中,太咸和太凉的食物,最容易损伤心脏,诱发心梗。
研究证实,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血压上升,同时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血管腔变窄,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015版中写道,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盐推荐摄入去在6g以内(相当于1啤酒瓶盖的量)
心脏也怕凉。中医认为:心脏有主血的功能,若凉的食物进入胃里会刺激胃部毛细血管收缩,也会影响到心脏。
因此,心脏不哈的人,也要少吃粮食,如雪糕、冷饮等等。
二:抽出来的心梗
抽烟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强烈的关联性,对于青年男性来说,吸烟人群可增加7倍的心梗风险。
尼古丁作为香烟中主要的成瘾成分之一,可引起人体多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肺癌等,而心梗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动脉粥样板块发生破裂。
三:熬出来的心梗
人从娘胎里,心脏就开始跳动,一直到人死亡。
说实话,心脏很累,如果不适当休息,经常熬夜等,会增加心脏负担,最后因过度劳累而停歇,很多熬夜猝死的人,都是因心梗突发导致的!
所以,熬夜要适可而止才好。
医生提醒:常出现四种表现,随时有心梗可能
一:胸痛
心梗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出现胸痛的情况,一般表现在胸骨的正中间或者是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会出现疼痛,还伴有压迫感,濒死感,,持续时间在5~15分钟或以上,还伴有出汗、恶心的情况。
如果以上表现持续了十五分钟以上并且含服硝酸甘油并没有得到缓解,就说是是心梗来了。
二:心律失常
在发生心梗的患者当中,约有75-95%的患者出现了心率失常的表现,多见于发病前的一到两周之间,并且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伴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所以一旦出现心率失常,还伴有易出现,焦虑等症状的患者,要注意提高警惕,可能是心梗;来了,及时通知家人。
三:拉肚子没精神
此症状在中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医院经常出现一个老人,没有什么其他的不适。
但是近期在饮食健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频繁拉肚子的症状,就一定要警惕了,可能是心梗来了。
四:其它症状
病人常常会出现全身发热、心跳过快的症状,一般会持续一周以上,并且还伴有面色发白,心悸、皮肤湿冷,出汗、甚至是尿量减少或者是休克的整张。
出现其它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突发的呼吸困难、咳嗽、白色泡沫样痰等等表现。
预防心梗,四件事情要做好:
一:补充水分,防止血液粘稠
主动喝水,日常补充充足的水分,可以防止血液粘稠,宜选择温开水,35-40℃之间为宜。
除了选择温开水,还可以选择喝点养心的茶水,补充水分的同时,更有益心脏健康。
尾参,含强心苷、生物碱和维生素A类物质及粘液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平时养心可以喝点尾参茶。
如果不嫌麻烦,还可以自己动手做点白谷丁荷叶茶,将白谷丁叶、荷叶和小叶苦丁混合,搭配饮用,可以调节血脂、血糖、血压,对心脑血管病是很有好处的。
白谷丁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可以调节餐后血糖,降低血脂。
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中的黄酮和生物碱类可以使血清的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有所下降。同时荷叶水煎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
小叶苦丁中的阿克苷可以增强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收缩,常年食用小叶苦丁的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二:补充膳食纤维
相关的研究显示,日常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减少身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预防高血脂的发生。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三:控血压
血压的失控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并且血压对温度十分敏感,一不下心就会引发心脑血疾病。
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极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四:了解急救知识
心梗发病时,如果错过了黄金的抢救时间,则生还的机会会大大降低,发病后,1小时内,打通堵塞血管,死亡率为1%。
延迟到发病后,6小时,才打通,死亡率升高到6%以上。所以心梗发病后两个小时内为“黄金120分钟”。
附近有出现心梗的人,不要慌张,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拨打120,切记!
第二件:做心肺复苏
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按压30次后进行,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人缺血会有什么症状?
缺血就是医学说的贫血,人缺血会有什么症状,如果简单的归纳,就两个字——“缺氧”;如果再详细的归纳,就是7个字——“组织缺氧的表现”;如果再进一步的归纳,就是——各组织、器官在缺氧后,产生的改变,从而表现出来的症状。
医学上的贫血贫血,其实就是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Hb)的下降。目前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男性成人Hb<120g/L,女性成人Hb<110g/L,孕妇Hb<100g/L(妊娠时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因被稀释而相对减少)。吸氧能不能纠正缺血症状?可以改善,但是效果不佳。血液只是在心血管内流动的一种流体组织,作用就是运输物质,就好比快递行业的运输车。一个快递公司,当运输车(血液)少了,货物(氧气)就运输不起来。所以,缺血时给予吸氧,但没运输的工具,效果自然就差。血液中的运输氧气的主要是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为什么会使人体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气大20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把氧气抛弃了),碳氧血红蛋白不仅不能携带氧气,而且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就是已上车的氧不能下车了)。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其实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低氧血症,因缺氧而各器官出现的症状,其中以脑部最明显。贫血的一般表现最显著的体征是皮肤黏膜苍白,一般以观察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以及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等较为可靠。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和思想不集中等,都是贫血早期和常见的症状,严重贫血时可有低热、皮肤干枯和毛发缺少光泽,并可出现下肢水肿。缺血多与少,也有不同的症状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ml的血液。因此,体重为60千克的人,血量为4.2~4.8升。包括了流动的血液和小部分滞留在肝、肺和静脉丛里的存储血量。失血量占循环血量10%以下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因为心脏活动的加强和血管的收缩,以及储存血量的释放,都可以调节、补充血量,因此身体可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失血量占循环血量10%~20%时,可有头晕、无力等症状,其中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失血量占循环血量20%以上时,则有冷汗、四肢冰冷、心慌、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失血量占循环血量30%以上时,则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贫血不是一个疾病名称,不同原因缺血还有不同的其他症状1、缺铁性贫血头发失去光泽、变脆,同时有反甲、舌炎、吞咽困难和异嗜癖。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还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皮肤弹性差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贫血,可并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黑便等。2、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可表现为末梢神经炎,行走困难,触觉、位置觉减退或消失。叶酸缺乏还合并有情感改变。3、再生障碍性贫血除贫血外,还常伴有出血倾向和感染,出血部位广泛,除常见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外,还常有深部出血,如便血、血尿和颅内出血等。4、溶血性贫血贫血的同时还会出现皮肤、黏膜黄疸。急性溶血还可伴有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和高热,甚至出现肾衰竭。慢性溶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脾大和胆色素性胆结石等。5、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贫血这类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引起的贫血,常合并明显的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有时会伴有骨痛、发热等。人缺血会有什么症状?因缺血而引起的缺氧表现是共同症状。但不同的缺血原因还有其他的不同症状,寻找诱发缺血的病因,对预防、治疗贫血,甚是关键。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谈到心梗时,想必很多朋友对它并不陌生,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通常主要是发生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会导致身体内的心脏出现缺血性的坏死问题。一旦病情发作时,身体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对此我们还是需要给予重视,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夜里睡觉时,5个身体表现,说明心梗离你已经很近了!
晚上睡觉时,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十有八九就是心梗!休克: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在睡觉时间,面容突然变得苍白、甚至感觉到烦躁不安、身体的脉搏出现较为明显的变细、血压下降、皮肤湿冷以及晕厥等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心梗风险了。这一切都是由于身体内的心肌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左心室的排出量下降。另外由于剧烈的胸口疼痛,引起神经反射作为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其中也有一些患者因为不断的呕吐,身体大汗淋漓,继而导致体内的血流容量不足,继而导致休克的情况发生。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日常生活中,当心梗问题发作时,其心脏收缩能力会有所下降,并且会变得十分不协调;所以当心梗在发作之前,患者很容易会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睡觉的过程中会出现不断的咳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无法平躺等问题。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急性肺水肿问题,其患者的嘴唇周围会发紫,甚至还可能会咳出粉红色的泡沫痰液。多数的心梗患者在病情发生前,其都会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心律失常,通常在发病前的2周前出现,患者在睡觉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又或者是由于室性心动过快或是心室颤动过快而引起猝死风险。
发热、疼痛:
日常生活中,当出现心梗时,身体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特别是在夜里睡觉时间其疼痛感会更加明显。其疼痛部位会出现类似心绞痛一般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能会长达几个小时以上,哪怕在服用硝酸甘油也没有任何的缓解和改善。甚至有些患者还可能会伴随有烦躁不安、不断的出现、恐惧感等等;也有一些患者并没有疼痛感,然而在发病之后则会出现急性肺水肿或是休克问题。另外在睡眠过程中,身体出现持续性的发热,又或者是不明原因的心跳加速,这个时候也需要警惕心梗风险;这一切都会由于身体组织出现坏死吸收而引起的,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温度达到38℃以上,体内的红细胞沉降很快、白细胞明显增高,通常这个问题会持续大约一周左右。
预防心肌梗塞,需要做好4件事,缺一不可1、少抽烟
经常吸烟的人患上心肌梗塞的几率明显要高于不吸烟者,有的男性每天抽烟甚至能达到两到三包。有研究表明,每天抽烟抽了20支以上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常人两到三倍。所以真心建议有抽烟习惯的男性还是要尽量少抽烟。毕竟抽烟不仅仅会危害到肺部,还会影响心脏的健康,比如心肌梗塞。
2、拒绝熬夜
虽然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熬夜也就成了常事。熬夜这不仅会让肝脏得不到休息,还会使身体内的肾上腺素极速上升,造成分量过多加,使得血管的压力也随之上升造成血管异常,也就特别容易发生心梗。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能少熬夜就少熬夜吧。
3、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老实说,绝大部分人还是很有压力的。尤其是那些上有小下有老的,加班熬夜都是常事,甚至连生病都不敢请假。毕竟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账户里不攒点存款显然是不太现实。正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使得很多人的压力大,神经一直绷得紧。但是有个什么苗头触及情绪大波动,便有可能引发心肌梗塞。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更应该避免这样的情绪波动。
4、三高人群注意饮食
生活条件好了,患上三高病症的中老年却越来越多了。对于身有这类慢性疾病的人来说,饮食方面特别重要。一高脂、高蛋白、高嘌呤的食物一定要少食,比如鸡皮、肥肉等都应尽量避而远之。如果自己的血脂血压太高,就容易发生心肌梗塞。此外还可补充营养元素!
血管需要“抗氧化”,当人体自由基过多时,会造成血管内皮老化,引起动脉硬化、弹性变差,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尤其是未经发酵的绿茶。日常饮用,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其中,蒿坪毛尖产自陕西的富硒生态区,不仅抗氧化剂含量最为丰富,且富含硒等营养物质。而硒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血栓形成,保护心肌。硒被誉为“心脏的守护神”。
每天喝几杯蒿坪毛尖,简单方便的补充人体所需硒元素,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患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目前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困扰着上亿的人群,目前已经接近了2亿人,而且还在呈现不断上升的一个趋势,所以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及时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患高血压后都有哪些症状?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高血压?今天刘医生分享一些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血压都有哪些症状?很多人想要通过症状了解是否有高血压,其实这是不靠谱的,因为很多人刚开始患上高血压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症状,或者即便是有症状,往往都不典型,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逐渐开始增多,比较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
首先就是头晕、头痛。头晕头痛是高血压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这也是很多人发现高血压的时候出现的症状。刘医生就有亲戚,总是感觉头晕不适,找不到原因,最后到医院查了一个血压,结果血压值为165/90mmhg,后来再吃了降压药之后,头晕的症状就得到了缓解,所以可以看出他的头晕明显是因为高血压导致的。
其次,胸闷不适也是常见症状。如果一个人总是感觉胸闷乏力,那么也要注意筛查是否存在高血压;另外,像容易疲劳、双下肢总是乏力、心悸、记忆力减退等都可能是高血压的症状。
另外就是,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影响到全身的血管,进而引起心脏、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出现相应的一些症状,比如影响心脏后可能引起冠心病;影响脑部后,可能引起脑出血、脑梗塞等;影响肾脏后,可能引起高血压肾病等,总得来说,高血压长期没有控制,是可能诱发全身多个器官的疾病,进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
二、发现高血压后应该怎么办?高血压一旦被确诊,一般是没有办法痊愈的,属于终身疾病。和感冒或者肺炎这些疾病不同,高血压一般是没有明显的发病、愈合、康复、再复发的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的同时进行养生保健。一般对于刚刚发现高血压的人群,刘医生建议大家做好几点:
首先就是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因为盐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过多的盐进入人体之后,容易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进而造成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尽量控制在5g以内。所以提倡高血压患者清淡饮食,少吃重口味、腌制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其次就是建议高血压人群积极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是非常有帮助的,规律的有氧运动能够让他们的血管弹性更加好,进而让血管的外周阻力减少,从而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另外有氧运动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这对于降低血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刘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运动,很多轻度高血压患者,在坚持三到六个月的有氧运动后,往往能够让血压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再次就是注意调节情绪。情绪的波动对于血压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紧张、激动、愤怒等都是容易引起血压突然升高的,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暴怒、激动等。平稳的情绪有助于让血压更加的稳定,这也有助于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高血压人群没有症状可以不用治疗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症状,是不是可以不用治疗。在这里刘医生要明确地告诉大家,高血压没有症状同样需要治疗。只要发现血压升高,出现了高血压的表现,就要开始治疗。当然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果仅仅是轻度升高,可以先选择非药物治疗,主要就是通过饮食和运动两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而如果非药物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就需要结合药物治疗了。我们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并不是说解决它出现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等;我们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降低血压,让血压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内,避免其损伤心脏、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像脑出血、心肌梗死等。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任何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不重视,是可能引起很大危害的。因为没有任何症状,更难以判断血压究竟有多高,很容易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病情突变,诱发并发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定期做好血压的检测,了解自己血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