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会出现什么症状,检查什么项目能知道肝炎是否好了?
肝炎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组织检查,也就是通过当穿刺的方式,获取一小片肝脏组织,经过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肝细胞是否有炎症,以及肝脏的结构是否有变化。
这种直接诊断的办法,犹如警察破案时,找到了直接拍摄下来的犯罪画面和录像。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直接证据,往往很难获得。如果找不到直接证据,可能要找目击证人、现场痕迹,以及各种有关线索来综合判断。
判断肝炎是否好了也是一样。大多数人是不愿做肝穿的,害怕肝穿有损伤。医生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去做这个检查,因为有可能会加重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一些间接的依据,来判断肝炎是否好了。
第一、血液检查有关肝功能方面的检查,除了我们常说的肝功能之外,凝血功能、血脂检查、胆碱酯酶、病毒核酸、血常规、甲醛蛋白等检查,都跟肝脏功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能判断疾病的转归;另一方面,还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具体的说,肝功能指标正常,或者由异常总转为正常,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丙肝病毒RNA阴性,甲胎蛋白正常等等,这些指标足以提示目前的肝脏还能够执行其正常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
第二、影像学检查常用来判断肝病状况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磁共振等。这些检查的侧重点不一样。主要是通过观察肝脏的大小和形态、血管走行、质地,还能老毛肝脏有没有肿大或缩小,有没有肿块,硬化等等情况。
第三、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和五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械等所做的检查,叫做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巩膜颜色,触摸肝脏的大小、边缘,叩击肝区有没有疼痛感,听诊肝周有没有摩擦音,检查有没有腹水,等等等,能大致了解肝脏的病变。
第四、自我感觉的判断原有的乏力和四肢肌肉酸痛有没有减轻?尿液的颜色有没有由黄色逐渐变淡?食欲有没有改善?体重有没有减轻或增加?有没有厌油腻?肝区是不是有疼痛肝?等等。如果这些表现都没有,且与自己的正常情况下的感觉差不多,也能说明病情在逐渐好转,甚至完全康复。
总之,要判断目前的肝炎有没有好?需要自己和医生详细的互动,借住医学检查的仪器来综合判断。
欢迎评论、私信、点赞、转发!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温暖的肝病知识,请关注@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肝炎感染初期症状有哪些?
肝炎患者的初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油腻感、腹胀、疲劳和尿黄。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这些症状建议需要去医疗机构检查肝功能,看看肝功能是否导致肝脏炎症。如果发现阳性结果,可以确定肝炎的发生。患者需要及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黄疸型肝炎症状有哪些?
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黄、小便黄以及皮肤黄染。当然,黄疸性肝炎还可以伴随消化道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厌油腻、腹胀等等。还有一些常见症状就是浑身没力、浑身困倦。黄疸又分为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是肝病来袭的信号?
没有证据证明经常放屁是肝病来袭的信号,萝卜、巴豆吃多了,也会经常放屁!
乙肝有啥症状?
单纯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可表现为恶心,厌食,呕吐,乏力,嗜睡,黄疸,皮肤瘙痒等。不同的患者之间,可能的临床症状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