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医生说若是排便出现4个异常就要留心可能是肠癌?
首先大便是人体进食后形成的食物残渣,进食后后经过胃消化,肠道吸收营养物质后形成大便,而大便的正常与否也能直接反应出肠道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肠道病变,很多人大便多多少少都有些异常,这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些暂时性的肠道功能紊乱会出现一些大便的异常。但是肠癌出现时大便异常明显,下边马医生为大家解答肠癌会出现哪些大便异常症状?
1、大便次数增多,正常人体每天大便是1~2次,但是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增多,而且便意频繁,主要多见于直肠癌,主要是肿瘤刺激出现神经反射,而结肠癌早期也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但是肠癌中晚期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甚至出现肠梗阻。2、长期出现大便不成型,大便不成型主要是呈模糊状,有时会出现腹泻及便秘交替的症状,大便不成型而且遇水就化,由于肿瘤影响肠道功能紊乱,所以对于大便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良,而且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所以会出现大便不成型,晚期由于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会出现消瘦症状。3、大便逐渐变细,而且大便表面有压痕,肠癌会在肠腔内不断生长,但是肠腔内有大便通过,所以肿瘤生长过大会堵塞肠腔,而大便在排除过程中会被肿瘤压迫出现细条状等症状,而且排便费力。4、黑便或者大便带血,黑便多见于消化道出血,也就是说肿瘤表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肿瘤生长过大表面会破溃糜烂,所以经过大便摩擦出现血管破裂出现,也就形成了黑便,肠道有感染者还会出现粘液脓血便,而血便多见于直肠癌,但是我痔疮也会出现血便。
关注马医生,为大家解答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结肠癌早中晚期症状?
结肠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晚期病人癌细胞的扩散程度较高,单纯的手术无法将病灶部位清除,多是以控制为主,延长生命,术后还需进行化疗。
身体出现三多两痛?
我们常提到的肠癌,往往指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递增,且发病年龄也在提前,罪魁祸首是高热高脂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此外,市民对大肠癌早期信号的忽视,也直接导致患大肠癌不能被及时发现。
“三多两痛”大多是肠癌 应重点筛查一般来说,大肠癌从肠黏膜增生到腺瘤病变至少需要5—10年,人们有足够的防治时间,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除非早期筛查,否则很难早期感知,也因此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济南五洲医院主任易雪春表示,临床上经常有人可能仅出现了排便习惯改变,如长期便秘、或便血等症状,去看医生,才发现患有大肠癌。
因此,出现“三多两痛”时务必及时筛查:1.排便次数增多 正常一天排便次数在1~2次,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排便次数增多,若有腹泻和便秘交替,更应警惕。
2.放屁次数太多 肿瘤发生在直肠,比较接近肛门,管腔小,极易发生阻塞,引起放屁频繁。
3.便血情况增多 早期会出现便血,并且数量会增加。
4.腹痛 腹痛的部位发生在中下腹部,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按压疼痛。
5.肛门痛 肿瘤生长在肛门附近时,就会表现为肛门痛,还可出现肛门坠胀、隐痛等。
肠道要健康 切记“一查、二少、三多”一查
肛肠镜是目前国际上早期发现肠癌的最重要方法。“在癌前病变阶段查出,就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及生存率也可大大提高。”易雪春主任指出,目前大肠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筛查的意义重大,尤其是40岁后,每年需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家族史者视为肠癌高发人群,更要引起注意。
二少:油炸食物和加工肉类
油炸食品:在高温的过程中产生一部分的反式脂肪酸,会影响肠道的健康。其次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油份,这些油炸食品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所需要的代谢时间长,对肠道额外的负担比较重,时间长了对肠道的健康有利影响。由于油炸食品影响到了肠道的蠕动,这样也会使用消化酶的器官受到重大影响。
加工肉类: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亚硝酸盐做护色剂(使肉保持红色),此外,还有防腐、增强肉制品风味的作用,虽然国家有标准,但超标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是街边店铺里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进入体内会和胃内的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而且,加工肉制品除了盐渍,还经常采取熏制、烧烤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致癌物,从而形成直肠癌。
三多
一多补充有益菌
最新研究表示,从预防肠道疾病角度而言,适量补充益生菌能抵御各种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益生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因菌群失调造成的各种疾病。它能加强肠道粘膜屏障,维持酸性环境,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抑制部分肠道疾病,可以使人体的肠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年轻。
二多喝水
如果在平时喝水量不足的话,会直接导致肠道疾病,所以在平时应该多喝水,多喝一点茶水,对肠道健康都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能够有效的预防肠癌。如果感觉喝白开水没有什么滋味的话,可以用白开水泡一些蒿坪毛尖,既能够预防肠癌,而且能够给身体补充水分。
产自陕西紫阳蒿坪富硒生态区的蒿坪毛尖含硒成分是一般食物的3倍,每100g含有15μg硒元素。硒被科学家誉为“抗癌之王”,硒能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能抑制多种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是癌细胞的杀伤剂。日常生活中,可取硒谷高山的蒿坪毛尖适量,用茶锅煮10分钟,或每日热水冲泡即可。
三多运动
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来说,预防肠癌,运动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可以每天进行慢跑或者散步来代替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但是必须要每天都坚持。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够保持体型,还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
肠癌会腰疼吗?
肠癌通常是指大肠癌,是原发于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是其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此外,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包括贫血及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性症状,38%~59%的患者有贫血发生,右半结肠癌患者贫血较为显著。腹痛或腹部不适也是肠癌的常见症状,占20%~30%,其中左半结肠较右半结肠明显。直肠癌患者常有肛门坠胀感。有时患者甚至突然腹痛且出现梗阻或穿孔,经急诊手术时方明确诊断。
大约40%的肠癌患者确诊时出现腹部包块,但有包块不一定是晚期的表现,应积极手术治疗。晚期患者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或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肠癌60%~75%为直肠癌,直肠癌70%发生在距肛门口8cm以内,肛门指诊可使约50%的大肠癌获得诊断。
肠癌的临床诊断除了要有腹痛、腹胀、排便困难、血便等症状,再加上大肠X线双重造影,如果有大肠癌的影像特征,可确立临床诊断。此外,还可以通过细胞学来诊断,大肠癌脱落细胞学检查符合大肠癌的细胞学标准者,可确立临床诊断。还有病理学诊断,手术切除标本或经肠镜活检做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者,也可可确立临床诊断。
最后,腰疼并不是肠癌的典型症状,导致腰疼因素有很多,比如肌肉原因、骨骼原因、小关节脱位等等,都可能会引起。老百姓比较常见的有腰肌劳损,比如司机这种职业病,长期坐对腰肌劳损是最常见的。同样,长时间站着也会使腰部肌肉过于紧绷,出现腰肌疲劳,从而引发腰痛。再就是小关节脱位,有些人睡觉特别放松,突然起身或者扭身子会引起小关节脱位,进而引起腰痛。
早起时会有哪些表现?
肠癌能早期发现吗?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应该毫不含糊地回答,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
肠癌主要是大肠癌,是指从盲肠到肛门之间肠管的恶性肿瘤,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据统计资料表明,大肠癌诊断被延误的情况是十分惊人的,不少人曾被误诊为痔、肠炎、痢疾或其他消化道疾病,目前仍有很多晚期肠癌才检查诊断出来,甚至也有少数晚期肠癌引起穿孔才到医院就诊。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出现的症状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呢?显然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有关肠癌的知识,虽然危险的信号灯已经亮了,但是病人并未有所察觉。
肠癌的主要表现有腹泻、便血、粘液便、贫血、腹痛、腹部肿块或直肠肿块。这些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都可以出现。如果以上症状都出现了,往往提示癌肿已进入晚期。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当出现危险信号时就要有所警惕。
大肠癌早期有两个危险信号值得注意:一、大便习惯改变
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后仍有便意感。这是由于大肠(特别是直肠)受到肿瘤的刺激引起的。有些病人还出现腹泻、便秘交替。正常人每天排便次数因人而异,与饮食习惯,食物中纤维成分多少有关。我国人民膳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含纤维量较多,多数人每天排便1~2次。但对个人来说,每天排便次数是比较恒定的。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排便次数增多,且持续2~3周以上,即使粪便性状变化不大,也要考虑是否患了大肠癌。当然这要除去饮食成分变化,环境的影响和肠道感染等因素。
二、持续性腹部不适或大便隐血阳性
肠癌最初发生在肠的粘膜层,当病变侵犯到粘膜下层血管后,就可能发生出血。这时病变还属早期,虽然出血量极少,甚至不被肉眼察觉,但可以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得到证实。该方法准确、方便,哪怕是极少量的隐匿出血,也能检查出来,作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应禁食动物血,反复多次检查才有意义。上述两种情况一旦出现,就应常规作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