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的症状图片,还是拒绝高钙食物?
补钙可以使骨骼变得健康,补钙同时还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之一。不过很多人会有疑问,补钙会不会导致肾结石的发生?补钙与肾结石的关系大不大?这可得从头来说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定的参考,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你身边的人!欢迎关注【结石科医生何明刚】,我会为您解答更多的结石疑惑!
孩子枕秃是儿童缺钙的现象吗?
宝宝枕秃啦,就是后脑勺稀稀拉拉的没几根毛,当妈的一开口就是“医生,我们家宝宝是不是缺钙?”
好吧,那我再说一次:几个月大的宝宝有枕秃很!正!常!而且十有八九都不是缺钙!几个月的宝宝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里头都有钙,虽说母乳里的钙含量没有配方奶多,但更容易被宝宝吸收,算是打平手吧。
如果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辅食里也有很多钙,只要正常饮食一般都不会缺钙。
那为啥宝宝一有枕秃,粑粑麻麻第一反应就是“缺钙”呢。
我前面说枕秃的宝宝十有八九不缺钙,另一层意思就是十之一二的宝宝会缺钙。加上涉及宝宝的事情,再小的数据粑粑麻麻也很关注,慢慢就放大了。那些小概率缺钙的宝宝呢,非常容易出汗,一出汗后脑勺就痒痒,但小家伙们太小了呀,自己不会挠,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本宝宝自己的方式”也就是摇晃小脑袋来止痒,有点像动物们蹭树洗澡的调调。当后脑勺和枕头摩擦摩擦,大部分时间又都在床上……头发还能不被磨掉?枕秃就是这么来滴(习惯侧睡的宝宝有单侧枕秃也同理)。不过缺钙的宝宝肯定多汗,但多汗的宝宝未必缺钙,很多都是生理性的,各种发育都良好,正常着呢。比如有的宝宝是睡觉时被子太厚了,捂出了一脑袋汗;有的是对环境太好奇了,不停地转动脑袋东张西望;还有的是目光锁定麻麻,麻麻走到哪头就跟着转到哪……何况几个月大的娃,本来代谢就很旺盛,体内大量的热没散发出去,睡觉时就会通过出汗的方式释放出来,就容易多汗了。甚至还有一些睡前喝了奶,入睡后产生的热会通过皮肤出汗来散发。这些都是上半夜出点汗,熟睡之后汗慢慢就少了。
与其自己琢磨,最省心的办法就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查血液中的钙含量就能知道缺不缺钙?不过,我并不推荐哦,它只代表血液中的钙含量,而人体中98%的钙都贮存在骨骼和牙齿里,血液表示无能无力。
再说,就连血液中的这点钙,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波动性大,可能早晚分别验的数值都不一样,吃奶前后也不一样。那怎么查?通过检测微量元素来判断,这个比较专业。
说了这么多,最后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盲目给宝宝补钙,因为盲目给宝宝补钙的危害性太大啦。祝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大白菜缺钙会出现什么情况?
大白菜在种植的过程中对钙营养元素十分敏感,当环境条件不适宜大白菜生长时,就会影响大白菜对土壤中钙的有效吸收。
譬如种植大白菜的土壤严重盐碱化,土壤中氮钾钠离子含量偏重,偏施氮肥时等外界不利条件出现时,都会对大白菜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致生理机能失调,使土壤中的钙不能被大白菜有效利用。此外,由于钙在大白菜体内的流动性差,老叶上积累的钙不能被新生的幼嫩组织输送利用,所以,大白菜缺钙往往表现在幼嫩的新生部位。如"焦边"(叶缘变干黄化)"烧心"(大白菜外观正常,叶球内幼嫩组织出现干纸状或湿腐,叶球中空不实),感病大白菜易感细菌性病害。
那么,菜农要采用哪些措施才能避免大白菜不缺钙呢?清江鹤建议:一是在种植大白菜之前,不选土壤盐碱化严重地块,不选酸性偏重的洼地种植大白菜。
二是在大白菜种植过程中,除科学管水之外,还要合理施肥,做到肥水协调。如根据大白菜不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结合地块的肥力状况,遵循大白菜生长发育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看菜施肥看天气施肥看肥料种类施肥看种植模式施肥。
此外,就是在大白菜营养生长期适时预防与治疗缺钙。可用百分之零点七的氯化钙与萘乙酸于大白菜莲坐期复配使用。或用络佳钙中量元素水溶肥一千至二千倍液,于大白菜移栽后二十天内喷施一次,然后每隔十天一次,连喷三次完全可以解决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缺钙的"干烧心“"夹边烂"现象。芋的缺素症表现有哪些?
很高兴能为你解答,我是奎妈,这个问题个人一些看法:
症状表现1.一缺 大麦分蘖盛期老叶叶色呈淡黄绿色,老叶尖干枯,后全叶枯黄;茎细长、直立,有时现淡紫色,分蘖少,穗小。2. 二缺磷 分蘖期、拔节期或孕穗期,叶片呈深褐色略带紫色,尤其叶鞘部紫色很明显,从叶尖向基部扩展,植株瘦小,分蘖少,抗寒力差,易受冻。3.缺钾 拔节至孕穗期,叶呈蓝绿色,老叶变黄,叶尖及叶缘黄化焦枯,孕穗期黄化更加明显,叶面出现白斑,叶下披;叶片、主茎夹角大,严重的抽穗困难或提前枯死,麦粒小、皱缩。4.缺锰 苗期新叶柔软下披,新叶叶肉条纹状失绿,由黄绿色变成黄叶脉仍为绿色。5.缺铁 下部叶色绿,渐次向上褪淡,新叶全部黄化。防治方法:防止缺氮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苗期667平方米施碳铵10—15kg,穴施或以水带肥,中期施尿素3—8kg,后期喷施25尿素液。有条件的秋季播种时基施长效碳铵1次,即可满足常规秋施底肥、春施分蘖肥、夏施催穗肥的要求。2.防止缺磷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15—25kg,酸性土可施用钙镁磷肥,后期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3.防止缺钾每667平方米施钾肥5—10kg,一次施或分基肥、拔节肥两次施效果更好。后期喷施0.5%氯化钾或5%—10%草木灰浸提液。4.防止缺锰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锰0.5—1kg混入有机肥中做基肥,也可用40—80g硫酸锰加少量水溶解后拌入10kg种子中,晾干后播种。此外也可在苗期、花前期喷施0.05%—0.1%硫酸锰溶液。5.防止缺铁基肥中施入硫酸亚铁4—5kg。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宝宝出牙的征兆时间顺序是怎样的?
宝宝出牙对宝宝和父母来说是一件大事,说明宝宝开始长大了,已经为吃做好了准备。
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大多数是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长出的,一般是6月开始长出第一颗牙,少数宝宝从3个月起开始长乳牙,有些宝宝直到一岁才开始长乳牙。关于宝宝出牙的时间,除了遗传因素,还和宝宝的营养状况、牙胚的位置有关。一般如果提前或推迟几个月,但宝宝的发育正常是没有影响的。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晚出牙急着给宝宝补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是和母体的联系,这是和母亲的孕期营养有关系,牙齿发育时期需多种矿物盐,如钙、磷、镁、氟和维生素类,若孕妇从饮食中摄取的矿物盐不足,就去造成体内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不足从而胎儿牙胚的发育,使宝宝出牙延迟,因此,孕妇应多吃绿色蔬菜和豆制品类,并经常晒太阳。
所以母亲孕期营养很关键,我有个同学她在孕期时候因为工作因素,经常在外面吃快餐,营养不足结果孩子生下来牙釉质发育不全,到孩子两三岁时牙齿开始掉一点点,像巨齿状一样。这种就是妈妈在孕期没有注意营养的关系。
出牙顺序:6-8个月:宝宝的第一颗牙门牙冒出来了,紧接着第二颗牙,在下齿槽中间,跟着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
8-12个月:上齿槽外面的两颗门牙萌出,然后下齿槽外侧的两颗门牙冒出牙龈。
12-16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
16-20个月: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了。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宝宝长牙的征兆乳牙萌出前几天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肿大。一般来说,以上现象持续3~4天,乳牙就穿破牙龈萌出了。
1.流口水
长牙会刺激口水的分泌,一般宝宝到三四个月会出现流口水现象。有些宝宝由于口水过多刺激口角周围的皮肤出现口水疹,此时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发炎。
2.啃咬东西
出牙期间牙龈感觉痒,宝宝喜欢咬手指或者硬物。比如吸母乳的宝宝,会出现用咬乳头的现象,或者吃奶瓶的宝宝也会用牙龈啃咬奶嘴,借此减轻不适感。可以给宝宝一些有硬度的东西,比如磨牙棒啊,胡萝卜条等按摩牙龈。
3.哭闹的次数增加
由于长牙不适、疼痛感所致。比如宝宝无缘无故地哭闹,多给宝宝爱抚、语言上的安慰,有空带宝宝去户外活动,借此转移注意力。
4.睡眠不好
宝宝可能在半夜间醒过来,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样子。这时候不要急着哄他或喂食,先看看他能不能自己安静下来。
5.拒绝进食
牙龈肿涨感使宝宝在吸吮过程感觉疼痛,从而拒绝吃奶。如果宝宝不愿意吮吸,可以改勺子喂养试试看。
6.发烧
有些宝宝在出牙期间会出现低烧的现象,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无需特殊处理。注意把宝宝的手洗干净,还有宝宝经常玩的玩具要清新干净,以免宝宝在啃咬过程将细菌带入嘴巴感染。
宝宝在长牙期间要家长要常带宝宝去户外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顺利度过出牙期。
我有一篇专门写婴幼儿每个年龄阶段口腔的护理和营养饮食,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我的文章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