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贴三伏贴超过3年的?
有人问,丹田爷爷,听说鼻炎、气管炎、哮喘这些病要“夏治”,夏治才能治本吗?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慢性调理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中医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一项重要辅助调理方法。
尤其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绝佳调理时机。
这些毛病普遍是寒邪深固,在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而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自然界的阳气很足,症状通常比较轻,天时地利再加上人和,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善症状、扶正固本。
这些毛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病机宿根常存体内(比如寒痰滞血),由于人体阳气不足,难以清理,所以并未消失,“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阳气旺盛的季节,采用适当药物,帮助人体进行清理。
夏季,在大自然里阳气旺盛,人体脏腑机能也相对强盛、阳气充盈,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邪、祛除病根的作用。
还可以为秋冬御寒打下良好基础,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容易寒邪滞留的脏腑、关节等部位,比如肺中寒邪所引起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些天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制成的穴位贴,在背部不同穴位进行敷贴调理。
亦可配合针刺、汤药、艾灸等中医方法,减轻、甚至治愈冬季发病的症状。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2018年伏天时长40天)。
丹田爷爷这里附上2018年三伏天时间表:
伏前加强时间:
2018年7月5日 至 2018年7月16日
初伏时间:
2018年7月17日 至 2018年7月26日,10天
中伏时间:
2018年7月27日 至 2018年8月15日,20天
末伏时间:
2018年8月16日 至 2018年8月25日,10天
所以难怪在每年夏季,医院里都要排起长队去贴三伏贴,尤其很多小朋友和中老人,有的地方听说要排队几个小时呢!丹田爷爷想想也挺痛苦的。
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复杂,为什么不能在家自己贴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重点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深入脏腑而产生的影响,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中医认为,在一年中最热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
传统三伏贴主要成分为:元胡(延胡索)、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姜汁等。这里丹田爷爷推荐一款升级版定制三伏贴,主要成分:延胡索、细辛、肉桂、防己、白芥子、甘遂、蚂蚁、槐花、珍珠母、吴茱萸、干姜、白芷。
延胡索:归心、肝、脾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广泛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多种痛证,为疗效确切的止痛佳品。
细辛:归肺、肾经。祛风止痛,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宣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牙痛,痹痛、风寒感冒,寒饮咳喘,鼻塞鼻渊。
肉桂: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肾阳不足,阳瘘宫冷,脘腹冷腹,寒痹腰痛,寒疝腹痛,寒凝血瘀,经闭痛经,胸痹心痛。
防己: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白芥子:归肺经。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疼痛。
甘遂: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利,痰饮积聚,风痰癫痫,痈肿疮毒。
蚂蚁:归肝、肾二经,能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
槐花:归肝、大肠经。用于血热吐衄,便血痔血,肝热目赤,头痛。
珍珠母:入心、肝两经,反佐,能平肝潜阳、定惊、止血。
吴茱萸: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干姜: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痰饮咳喘。
白芷:归肺、胃经。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痈疮肿痛,寒湿带下。
三伏贴使用方法:
1、不需要天天贴,传统方法一般隔几天贴一次,如果效果明显,可以增加贴敷频率,注意不要影响皮肤。
2、穴位可根据自己需要来配(可参考送的经络图后面配穴指南)。
3、成人每次贴的时间为4到6小时,14岁以下孩子2小时。
4、注意不要洗冷水澡、吃寒凉食品。
禁忌:
1、孕妇、特别年老体弱、3岁以下的孩子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平衡,慎食刺激、厚腻类食物。
3、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虚寒证,禁用于发热,糖尿病,结核病,若是热证,则热更盛,这是必须禁止的。
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体质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疗程。
这里丹田爷爷在推荐几种容易调理有效的情况:
(1)针对呼吸系统问题
主穴:天突、膻中、大椎、膏盲、肺俞;
配穴:足三里、中脘。
(2)针对反复感冒
主穴:肺俞、大椎、风池;
配穴:关元、肾俞、气海。
(3)针对慢性支气管炎
主穴:肺俞、膏盲、心俞、膈俞;
配穴:肾俞、关元。
(4)针对支气管哮喘
主穴:膈俞、心俞、定喘;
配穴:气海、肾俞。
(5)针对阻塞性肺气肿
主穴:丰隆、肺俞、天突、膻中、膏盲;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肾俞。
(6)针对过敏性鼻炎
主穴:大椎、外关、肺俞、天突;
配穴:足三里、关元。
(7)防治慢性鼻炎
主穴:大椎、外关、肺俞、天突;
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
(8)针对儿科疾病
主穴:脾俞、关元、足三里、涌泉;
配穴:肺俞、膏盲、膈俞。
(9)针对小儿咳嗽
主穴:大椎、肺俞、膏盲、大椎、身柱;
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
(10)防治小儿哮喘
主穴:肺俞、膏盲、膈俞、心俞;
配穴:足三里、肺俞、膏盲、膈俞
在室内种什么花对身体有好处?
时下通过莳养花草,呼吸其散发出的芳香味及其它挥发性气体,观赏不同的花色、叶色,可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慢性病。
不同种类的花香对多种慢性老年病有较好的疗效。花草的芳香油分子通过嗅觉感,被上呼吸道粘膜吸收后,能增强体内免疫蛋白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节人体植物神经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某些老年慢性病的特殊功效。
如菊花、丁香花的芳香味,能清热祛风、平肝明目,对头痛、病毒性感冒有较好的疗效;
▲菊花
▲丁香花
天竺葵、柠檬的香味,能缓和紧张、安神镇静,老人在卧室内的床前陈列一、二盆,可使神经衰弱和长期失眠的老人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天竺葵
▲柠檬
香叶天竺葵、桂花、迷迭香、薰衣草的芳香味可镇咳、平喘、化痰,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对老年气管炎、哮喘均有明显的疗效;紫薇、茉莉、松柏类分泌的杀菌素能有效杀死结核杆菌,老年肺结核病患者家中种养此花大有裨益;
▲香叶天竺葵
▲桂花
▲迷迭香
▲薰衣草
高血压患者家中种养金银花、野菊花,享用其芳香味,则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金银花
▲野菊花
气喘、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种养银杏,其叶内含双黄酮、山萘酚、芸香甙等,经常呼吸其散发出的清香气息,有益心、敛肺、化湿之功效,可缓解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哮咳等。
▲银杏
不同花卉的颜色可产生不同的功能,从而影响人脑中把信息传到神经和从神经传到肌肉细胞的一些化学物质,从而调节人的神经和情绪。
▲丽格海棠
对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视力衰退的老人,种些观叶植物陈列室内,如天堂鸟、矮芭蕉、龟背竹、春雨、橡皮树、绿萝等,可减少强光对人眼的刺激,调节人的视觉神经,保护老人的视力;
▲天堂鸟
▲矮芭蕉(地涌金莲)
▲龟背竹
▲春雨
▲橡皮树
▲绿萝
橙、红、黄色花,可给人以热烈、兴奋、温暖的感觉,能增加老人的食欲和有益于低血压患者;
▲丽格海棠
青、白、蓝色花,则给人以舒适、清爽、恬静的感受,对高血压患者有镇静作用。
▲插花
继续从事脑力工作的老人,在家居最好种养薄荷、矮葵花、白兰花、兰花、玫瑰花、茉莉等,它们的芳香味可提神醒脑集中精力、驱散疲劳、促进思维活跃敏捷,中断生物循环中的嗜睡阶段,提高工作效率。
▲薄荷
▲矮葵花
▲白兰花
▲兰花
▲玫瑰花
▲茉莉花
槐花晒以前要不要焯水?
要的,晒槐花以前需要焯水。在槐花含苞待放之时采回,焯水后放入清水里冲泡,去掉青气,然后晒干,可以做饺子馅,包子馅等。当季的槐花焯水后挤去多余水份,在冰箱里冷冻保存,可以随吃随取。
不过槐花虽然美味,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由于槐花比较甜,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而且生用跟熟用的功效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凉血止血宜炒用,清肝泻火宜生用。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干净卫生。
湿气重是怎么回事?
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回答:“湿”这个词来源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其中有一章节说到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还有一个章节有介绍“湿”由脾胃虚弱而产生!
所以“湿”从来源来说,分为外湿和内湿之分。其中外湿也就是外感六淫之一,它主要产生于以下情况:
1.长期生活于阴雨潮湿地带或所住小区楼层较低;2.职业病即长期从事水产品事业者;3.经常穿潮湿的衣服或天气冷穿衣服较少;4.夏季办公室因天气炎热空调开的太低等等情况。内湿的产生主要与脏腑有关:
1.平时偏食甜食,久而久之,甜即甘也,中医说甘为脾胃所属之味道,脾的个性是喜燥恶湿,偏食甜食会引起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从而产生湿气;2.平时经常饮酒,饮食肥甘厚腻、饮酒等容易产生内湿;3.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主水,脾运化水湿,肾主气化水湿”。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就会产生湿、痰饮等,中医又有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即湿气主要损伤脾阳、肾阳等,湿性重浊,人的身体会出现疼痛,乏力,没有精神,身体沉重,嗜睡,睡不醒,脸上长痘痘,皮肤易出油,胸闷感,肥胖等等,又有湿性粘滞,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大便粘厕所冲洗不干净,大便解不尽感,口中黏膜等表现。这类表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舌苔薄白或薄黄厚腻。著名医家张仲景说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里所说的温药就是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来说的,用温和的药物以汗或者小便的方式将湿气从体内排出。比如中药方剂苓桂术甘汤、六一散、五皮饮等。
关注橘皮半夏,关注更多中医药防治疾病小知识!谢谢大家点赞转发!
丁香茶和槐花蜜能相配吗?
丁香茶:是暖胃养胃的好手,同时也是古代用来去除口臭的良药。
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
虽然丁香茶这么多好处,但是我却发现丁香还有一些禁忌,像丁香泡水过量可引起中毒,如果用丁香泡水喝的方式等不正确,丁香里面所含有的丁香酚进入人的身体之后,会与人体里的一些物质进行合成,那么很容易导致人的肝细胞代谢出现异常。
正在发烧或者持续低烧的人群,是不能够服用丁香茶的。而且身体强壮者,如果用丁香泡茶来喝的话,偶尔一次没关系,但稍微次数多一些,就会出现体内火气旺盛的一系列症状。
槐花蜜:中还含有刺槐甙和挥发油,可抗菌、防腐和止咳;其性清凉,有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压等作用,临睡前服用槐花蜜能起到催眠作用,常服本品能改善人的情绪,达到宁心安神效果。
槐花蜜蜜还有增强免疫力,防癌功效,同时对于割伤和烧伤有特殊疗效,当你饮酒过度时,槐花蜜可是不错的解酒良药。
虽然这两种物质,没有确切的相互禁忌,但是因为丁香茶的禁忌,两者最好不要一同食用。
槐花蜜可以多喝,丁香茶却不宜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