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肺炎的症状表现,小儿肺炎好后还是发烧怎么回事?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以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颜面、唇青紫等。本病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我国政府已将其列为儿保四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冬春气候变化较大,小儿体质较弱,适应能力差,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因此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儿科肺炎的诊断依据是:
1. 起病较急,有发热,气促鼻扇,痰鸣等
2. 病情加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高热持续不退。
3. 禀赋不足患儿,病程迁延,新生儿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等症状。
4. 肺部有中、小湿性啰音,伴有干性啰音或管状呼吸音。
5. 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增多。
治疗原则: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宣肺平喘,清热化痰。初起时,风邪闭肺,治在辛散外邪,宣肺开闭,应注意分清风寒风热,分别用辛温或辛凉解表。中期痰热壅肺,需查清痰热轻重,重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久病伤肺阴,应扶正祛邪,注意调养,促进正气恢复。痰热显著者,清泻肺热,如出现变症当随症诊治。
预防护理:
1. 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受凉。经常户外活动,接纳新鲜空气和阳光。
2. 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3. 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饮食清淡。
4. 注意休息,空气流通,干湿度适宜。
5. 发热到38度以上者,要给予退热处理,及时就医,及时观察,以免误诊。
山羊咳嗽死后发现肺烂了?
楼主注意隔离其他山羊,山羊烂肺病又称传染性胸膜肺炎,它是山羊支原体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咳嗽、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常在夏季发生。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发生于山羊,且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常因幼羊抵抗力差而大批发病,且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
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沉郁站立不动,不食,湿性短咳,初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病情严重时,则呼吸困难,按压胸部有疼痛感,听诊可听到胸膜摩擦音和湿性罗音;有的部位肺泡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孕羊常发生流产,有的病羊眼脸肿胀,有粘液脓性眼眵。幸免于死的病羊转为慢性,症状不明显,仅表现瘦弱,被毛粗乱以及长期咳嗽或间有腹泻等。
预防:
新引进和迁入的病羊是传播本病的疫源,因此新引进羊只时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后,经过检查证明健康时方可混群饲养。羊群中发现本病时,应进行封锁,及时对羊群进行检查;对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和治疗。因为本病常转为慢性,所以在疫病停止发生或病羊治愈后,必须再经过2个月左右的隔离观察,如不再出现病羊,才可解除封锁。对于本病流行的地区及其周围地带,每年应进行预防注射1次疫苗
如果被肺炎感染了一直没发热?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咋看这题目,我反复阅读了几遍,愣是没看懂,被肺炎感染了?我想可能是笔者打字打的太快造成语句不太好理解,从问题字面上来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定都会发热吗?会不会有不发热的情况?如果前面没有发热,但最后还会发热、呼吸困难吗?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的“肺炎”吗?①这里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很多人对这个疾病介绍时都习惯性的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意了,并非所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都会得肺炎,因为是否发生肺炎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多少、毒力大小、以及患者的免疫力强弱。
②相对来看,疫情严重的几个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毒力自然是比较强的,而外省的一些经过几代传播的毒力相对要减弱了一些,多数的患者预后良好。老年患者、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免疫力较弱者、感染后拖了很久为及时得到治疗者这几大类易发展为肺炎。
为什么很多人感染后会“发热”?①我先表明我的观点,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正常现象,理由如下,当我们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拿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举例),来自于病原体的某些物质会被人体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识别,后者就会释放出细胞致热因子。
②发热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帮助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所以发热是很多传染病的共同表现,而监测体温是有助于早期识别感染者的一种手段,即使是疫情发展到现在,测体温仍然是必备的措施。
③理论理解起来可能比较乏味,我来举几个例子,如下:
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受伤后化脓了,其实这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脓液它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混合物,炎症过程中细胞、组织在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液化坏死,加上血管的液体渗出,形成肉眼呈灰黄色或黄白色的浓稠状液体。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已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脓细胞,脓液中除含有脓细胞外,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组织液。这就是人体受到细菌攻击时安全卫士(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与它大战的结果。再例如咳嗽,正常情况下健康人是不会咳嗽的,如果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就会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并反复出现。注意了,这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它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④小结:咱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的疑问解答上来,因为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原体会入侵我们的呼吸系统,我们机体被感染,那发热也就就顺理成章了,而发热这一信号也正预示着身体在向我们求救,所以从目前感染的病人来看,发热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发热不一定都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很大部分都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前期没有发热,后期还会发热、呼吸困难吗?①针对这个疑问,我需要分开来讲解。前面我也讲到,不一定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热。所以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如果没有出现“发热”症状,接下来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如下:
第一种:这是一个轻症病人,可能并未累及肺部,或者及时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如吸氧、加强营养、抗病毒、服用中药调理等措施),这病人各方面身体素质也不错,靠着自身强大的免疫力,病情直接由症状转为好转,那病情好转了不再发热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前期确实是没有发热,但不代表疾病不会进展,顺着疾病的轨迹发展,累及肺部,接下来开始出现炎性渗出,双肺斑片状影、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甚至大面积的肺实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白肺”,那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是必然的,大家试想一下,肺部感染了,肺部实变已经影响到双肺发挥它的“通气功能”时,你们说会不会呼吸困难,随着肺功能逐渐降低,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还要进一步加剧,所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发热那是完全可以解释的通的!!!③小结:
前几天钟南山院士团队也在国外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分析了109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后,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只有43.8%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但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这是其一,其二,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而腹泻(3.7%)和呕吐(5.0%)很少见。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的疾病(即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图为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期刊网站封面。
下图为钟南山院士团队中论文对2019-nCoV ARD的临床特征 (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所以我的看法是你不能把发热当成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绝对指标,但发热仍然是这场新冠肺炎防疫战中筛查、预检、防止交叉感染、及时隔离等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肺炎治疗后体温37正常吗?
肺炎治疗后体温37通常算是正常,在肺炎感染后可能导致一定时间低热情况,结合具体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检查综合分析,这种情况的话可以考虑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肺炎没有完全康复,与免疫力差有关系,可以适当运动。
宝宝一岁四个月了?
宝宝有肺炎症状需要住院治疗观察,一般肺炎需要检查血常规,看是否病毒性或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查明病因可以针对性使用药物治疗,需要多喝温开水,注意身体不能受凉,需要注意身体保暖,一般肺炎需要坚持治疗4-7天左右会慢慢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