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副作用及禁忌,肾虚可以长期吃山萸肉吗?
山萸肉既可补肾阳,又可补肾精,是治疗肾虚的一味良药。即便如此,但还是不建议长期使用。
山萸肉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在10~11月,果实成熟后釆摘,用文火烘烤或者用沸水略烫,并及时挤出果核,然后晒干或烘干而成。又名枣皮。其性微温、味酸,入肝肾二经。有补肝益肾,收敛固涩的作用。它既可补精,又可助阳,常用的六味地黄就有山萸肉。因山萸肉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粘腻,收蔹又不留邪,故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推荐肾虚患者长期使用山萸肉,应中病即止。首先,山茱萸肉是一味中药,是药三分毒,任何东西他都有个度,有量,过度超量了,多少会有点副作用。更何况山茱萸肉性温助阳,且有收蔹固涩的作用。所以有下列情况者不宜服用或者禁用:1、有表邪者不宜用;2、阳强不萎者忌用;3、湿热体质者禁用;4、小便不利者不用;5、不宜与桔梗、防风、防己同服。
不认同上述观点的,在下方留下你的建议,认同的点个赞,转发出去,多谢!更多精彩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长期吃补肾药有哪些弊端?
现在很多人一说起补肾就是壮阳,觉得肾虚就是阳虚,要吃壮阳的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你阴虚就补阴,阳虚就补阳,壮阳是指补肾阳,所以不是补肾就等于是壮阳。这是我今天首先要纠正的补肾误区。如果阴阳不分的去补,不但起不到补肾的效果,还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前几天有个人私信我说他家里有西洋参,问能不能用来补肾。因为西洋参主要是补气虚的,所以它的补脾气效果更明显一些。对于西洋参来说,首先它是一味补药,但你一直吃他的话,是起不到补肾的效果的。那个人还在问我说他家的西洋参能不能吃,我说你愿意吃就吃,但是起不到补肾作用,如果你想达到补肾的效果,就得吃其他的东西。
咱们中医博大精深,关于补肾的中药也有很多,有补肾阴的,补肾阳的,补肾精的,我们在医院里一般都这么分。像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补肾阴的,比如黄精、玉竹、龟板、鳖甲等。补肾阴和补肾精是一大类。肾阴为合,肾精亏是一类,只不过是肾阴亏,除了阴虚的表现,还有内热的表现,肾精亏了,没有内热的表现,这是它的区别。补肾阳的东西就更多了,像鹿茸、鹿血、鹿鞭、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锁阳、肉苁蓉都是补肾阳的。肾阳虚的人除了性功能降低,一般还有怕冷、尿频的症状。肾阴虚的的人就恰好相反,经常感觉到身上热,手脚心烫,但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下降等。如果是女性肾阴虚的话,就容易出现月经推迟、月经延后的症状。
有没有阴阳双补的方法,据《本草纲目》记载,顶元芝,味甘性平,益肾、利尿、通九窍、聪察、消积;主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虚不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每日用顶元芝10克,分心木5克,放入保温杯开水闷泡10分钟即可饮用,每天1剂,代茶饮,最快半个月就有明显改善。除了适用于阴阳两虚导致的阳痿早泄、不孕不育之外,对于年老体弱,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肠燥便秘、气虚便秘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肾从五行上跟四季对应的是冬天,冬天主收藏,所以跟肾脏相对应的。所以补肾最好还是在冬天,冬令进补来补肾,也是分阴阳,一定要分阴阳。有的人觉得冬天很冷,我要多吃一些温热的东西可能觉得更合适,但实际上不一定。
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秋天和冬天是在阴阳里面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所以人体顺应大自然的自然规律来养他的阴也是可以的。这个补并不指都是吃,而是通过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起居,还有运动等等方式。
从养生方面来说,冬天要早睡晚起,睡眠的时间要延长,一个是阴气晚上很充盛,让它不要耗损太多。还有阳气生发。冬天的时候因为冷,人们要御寒,可能需要的阳气更多一些,但是到夜里阳气逐渐逐渐生发的时候,所以你给它一个阳气生发有一个充分的时间,给更多的阳气生长的更好一些,所以冬天活动量不要太大。最后祝各位给我点赞的朋友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和肾虚的烦恼!
乱吃右归丸的危害有哪些?
乱吃右归丸的危害有哪些
乱吃右归丸,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便秘,其他的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明确。
右归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炮附片、肉桂、山药、酒萸肉、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和缓解以下病症:
(1)腰痛:用于治疗由肾阳亏虚,肾精不足,腰府不得温煦濡养所致的腰痛,缓解腰膝酸痛、少气、乏力、下肢痿软无力、怕冷、四肢欠温、夜尿频多等症状。慢性腰肌劳损等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可用右归丸。
(2)阳痿:用于治疗由命门火衰,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缓解阳事不举、精薄清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怕冷、四肢欠温等症状。
(3)遗精:用于治疗由肾阳亏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缓解长期梦遗或滑精、怕冷、肢体发冷等症状。
(4)泄泻:用于治疗由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的泄泻,缓解黎明前脐腹部疼痛、肠鸣后腹泻、怕冷、肢体发冷等症状。慢性结肠炎等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可用右归丸。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专业 副主任医师 李景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为什么肾虚不能吃茯苓?
茯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味药食两用的药物,茯苓饼、茯苓粥、茯苓茶等都是最为常见的食品。所以不陌生。茯苓为多孔真菌类的干燥菌核,主要含有多糖类成分、茯苓酸、卵磷脂、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多种矿物质等,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茯苓是一种利水渗湿类药,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可以说,茯苓祛湿的功效是“杠杠”的!
为什么有人说肾虚的人不能吃茯苓呢?事实上这个问题要辩证的来看,具体根据身体实际情况而定。肾虚、肾不好的患者,有的为多尿、尿频,而也有的肾虚白灼,还有的肾不好的会有水肿尿少的症状。因此还要针对性的对待。
肾虚的,有夜尿多、尿频的人群,就不宜食用茯苓,这是因为茯苓利水,以免加重尿频。尤其是饮用茯苓茶。另外,对于阴虚无湿热,滑精的也要慎用。
茯苓除了利水祛湿,还有消水肿的作用,所以对于有些肾不好,出现水肿、排尿不利,体内有湿热,尿少的人是可以食用的。
【建议】一般人群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虚、失眠不好的人群食用,肾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