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结痂图片,手足口病可以去游泳吗?
手足口病不可以去游泳。 尽量不要去公共场合对自己和他人更加的负责。手心足心疱疹结痂了就可以去游泳,不会传染别人。游泳池是公共场所,水质或多或少有一定细菌,不建议在手足口病没有完全恢复时去游泳的。因为宝宝体内还有少量病毒游泳一冷一热,可能导致病毒再次繁殖,再次出现发热等表现。
手足口病疫苗要给孩子打吗?
手足口病,威胁致命
自 1981 年手足口病首次在中国被发现以来,在这个炎夏,中国医院儿科的手足口患儿呈明显增高趋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疾控)公开数据显示,2016 年 1 到 4 月,我国内地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数超过 40 万例,比 2015 年同期上升 27%。
其中,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区为广西、广东、湖南、安徽和浙江,手足口占传染病例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种三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的传染病,每年都持续在固定的时期爆发。虽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重症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并可致死亡。
其中,以 EV71 感染引起的病例尤为严重,可导致 80% 的重症病例、93% 的死亡病例。
中疾控的数据显示,仅今年 3 到 4 月,全国因手足口疾病致死的儿童达到了 22 人。
在广西、四川,一些重症患儿因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而死亡。在广西,两岁的孩子从发病到死亡仅五天时间;在四川省资阳市丹山镇,一名 1 岁半的留守儿童,由于未被家里唯一的老人及时发现,在送医途中死去。
已经上市的疫苗,没了
他们本可避免死于非命。
相对于卫生清洁,接种疫苗是更可靠的预防手段。
2016 年 3 月,中国的 EV71 灭活疫苗已正式获批上市。
作为唯一采用人源性细胞基质生产的 EV71 灭活疫苗产品,它填补了全球市场空白。
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下称中科院生物所)和北京科兴生物公司两家机构都分离出关键的病毒毒株,研发出疫苗并先后上市。
哭闹不止、发烧持续不退、口腔出现溃疡……2016 年 6 月 19 日,赵琴发现 11 个月大的儿子得了手足口病。在安徽合肥市,这位年轻的妈妈心疼又着急:「就在小区里转转,怎么就染上了呢?」
赵琴老家在安徽濉溪县,今年 6 月,她随父母回了老家,发现村里幼儿园的一名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同样导致周围二十多个孩子中招。
「疫苗我们肯定会打,但哪有疫苗?」赵琴在媒体上看到手足口疫苗的消息,跑去问医生,却吃了闭门羹。
「没有疫苗。」这是全国各地大部分疫苗接种医生的回答。
虽已上市三个月多,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心急火燎的父母却依然无苗可打。
自费接种停滞,一苗难卖
每年 4 到 7 月是手足口病爆发高峰期。
「我们赶在 4 月前上市,就是为了在今年流行季前能给孩子们预防上。」中科院生物所一位参与研发的专家说。
「工作全部停滞了。不仅是我们,所有生产二类疫苗的企业上个月几乎是零销售。」一位行业销售说。
「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尹卫东看着冷库里躺着 90 万支 EV71 疫苗一脸苦涩。
作为科兴生物公司的总经理,EV71 疫苗是他们研发八年的最大收获,眼看 5 月上市后就能回报丰厚,但一个多月过去,疫苗一针也没销出去。
3 月份上市的中科院生物所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仅仅在下发了少部分之后,他们的上百万支 EV71 疫苗也滞留在了库房。
这难以想象。
早在 3 月 18 日,《云南日报》就刊登了新闻预告,「3 月 22 日起全国儿童可进行 EV71 疫苗接种。」
疫苗为什么没有了?
这与一则改变疫苗行业的条例相关。
2016 年 3 月,山东疫苗案轰动全国,疫苗经营企业勾结疾控系统人员层层倒卖转手临(过)期疫苗的恶劣行径曝光。
2016 年 4 月 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第二类疫苗(即自费疫苗)的供货渠道做出重大调整。
为减少中间环节,制止借用资质和票据进行非法经营的「挂靠走票」等行为,修订后的条例规定:
将自愿接种的第二类疫苗比照国家免疫规划用的第一类疫苗,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疫苗生产企业直接向县级疾控配送二类疫苗,或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不再经过省市级原来的配送渠道。
简单地说,国家希望切断一切可能做猫腻的环节,让企业直接供货到基层区县。
自费疫苗市场,因此剧变。
大部分依托代理商销售的企业,今后只能靠企业自建销售队伍。不少药品批发企业以疫苗经营为主业,此前因要获得疫苗经营资质,软硬件投入巨大,现在终止其疫苗经营资格几乎等于让其关门。
而由于各省未出台相应的执行细则和招标平台,两个多月过去,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自费疫苗都无法采购,只能消耗库存。
「短时间应该能撑得住,但撑不了多久了。」北京市一位区疾控部门负责人说。其他地方的情况更糟,南京、南宁、深圳等多个地市直接挂出缺货通知。
艰难过渡期,没有时间表
虽然影响或为短期,但条例刚出时,没有人意识到会对整个疫苗接种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6 月 14 日,出台新条例的两部委国家食药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布公告,允诺地方有八个月过渡期,在过渡期间沿用旧办法和采用新条例都被许可。
「可能也是看到问题,试图纠偏。」但这对解决目前问题收效甚微,「大家都知道,新条例实施后,省市疾控都不参与二类疫苗接种,谁还会现在沿用旧办法多一事呢?」某省级疾控中心副主任反问。
在过去一周里,南方周末记者分别联系了北京、上海、广东、四川、云南、广西、山东、湖南、安徽等地的多级疾控系统,他们大都三缄其口。
但粗略统计全国各省二类疫苗招标平台的建设情况,可以发现:虽然近期多省出台文件,进一步收紧二类疫苗接种管理,将采购疫苗公告在政府采购网上公示,但大部分仍在征求意见中,还有一些省份迟迟未出台政策。
真正建成使用的,只有四川、浙江等极少数地区。
「什么时候恢复,没有时间表。」在东部省份一地市级疾控部门工作的李宁说。
恢复招标到底有多难?
事实上,二类疫苗平台建立很简单,一周就能做出来。
疫苗行业服务商刘永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疫苗和药品的招标平台并无二致,各省一类疫苗的招标也很完善。
推进缓慢是因利益考量。
「山东疫苗案给整个疾控系统蒙上了阴影。」
在李宁看来,因为他们被大众质疑、拒绝、谩骂,现在大家宁愿不去做,也不希望被误解:一旦积极推动二类疫苗的平台,反而被指想牟利赚钱。
这种心理在不少省份都存在。
而在一些疫情严重的省份,疾控人员则十分焦虑。
6 月中旬,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祝小平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希望能尽快用上 EV71 疫苗,6 个月以上的易感儿童,则越早接种越好。
作为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成都市今年新发法定传染病例中,一半都是手足口病。
推进不力,利益考量
除了担心被指赚钱,这其中还有更多利益考量。
一方面,这和疫苗接种的考核体系有关系。
在中国,政府对免费疫苗有接种率考核要求,同时也有接种补贴。而自费疫苗既无接种率指标,也无接种补贴。
另一方面,宣教工作和不良反应处置需要大量人力。
不管免费还是自费疫苗,都有疫苗科普宣教和不良反应需要处置,这往往耗费大量人力。「吃力不讨好的事,谁都不愿意做。」一位基层接种人员说。
「一类、二类不是按重要程度分类,需要正确引导民众的认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董小平说,世界各国政府都很难全覆盖所有疫苗,但疫苗对疾病流行的阻断是很好的保障。
尽管二类疫苗是企业销售,但需要各级政府参与,和百姓说清楚利弊,再让他们自己选择:「这不能光由企业去说。」
从企业角度考虑,配送的成本大到无法承受。
目前全国有 374 个县级市,1636 个县,852 个市辖区,总计 2863 个县级疾控中心。
面对如何庞大的基层,企业也很犯难如何去配送疫苗。
一位疫苗企业的研发人员坦承,如果都要企业承担,偏远地区的疫苗他们不愿意、也无法去送。
冷链配送成本是按体积 (对应的实际是单支疫苗) 及单次配送数量确定。对一个确定的目的地和确定的数量,每支疫苗配送费用差不多,跟疫苗价值基本无关。
这样会导致低价的疫苗其配送费占比奇高,市场规律的选择,最终或将导致低价但很可能对疫情防控很重要的疫苗,消失或很难接种。
政策将致价格飙升?
「现在企业没法预算新模式下的转运等运营成本,所以就大幅度提高了二类疫苗的价格。」
四川疾控的人说,二类疫苗的招标价较以往翻了一倍。
本想打破疾控渠道垄断、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自费疫苗价格,但谁也没想到,条例修订后,企业需要新增冷链系统和物流,加上招标采购环节,却增加了疫苗的成本。
多位行业人士预测,如果政府不进行相应的补贴,二类疫苗将大幅提价。
政府医药采购系统信息显示,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EV71 疫苗的商品名为「益尔来福」,分为西林瓶和预充式注射剂两种,最高挂网限价为 168 元和 188 元。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的 EV71 疫苗,分为西林瓶和预灌封注射器包装,最高挂网限价同前。
今年 3 月 28 日,昆明近五十个孩子成了首批疫苗(由中科院生产)的接种者,疫苗建议零售价 218 元 / 剂。按要求,EV71 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 6 月龄至 5 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 2 剂次,间隔 1 个月。
也就是说,EV71 这种二类疫苗全程需要自费 400 多元。
但随着新政推出,价格变得不可捉摸。
「现在企业没法预算新模式下的转运等运营成本,所以就大幅度提高了二类疫苗的价格。四川疾控的人说,二类疫苗招标价较以往的模式翻了一倍。」李宁说。
董小平担忧:一旦运输等成本加入,各地价格必然会不同。会不会变成,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二类疫苗价格反而便宜,而在偏远的西部省份,价格则会飙升?
南方周末记者将这些问题提交给国家卫计委,截至发稿前未能等来回复。
条例出台,如何善后?
「我很担心疾控和接种单位会懈怠甚至停止提供自费疫苗接种服务,就像医改中很多药品价格降了但从市场上消失了一样。」医生陶黎纳关注疫苗政策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他同时是一名一岁半女孩的父亲。在他看来,如果管理和接种自费疫苗缺乏有力的正向激励措施,接种率下降、患病人数上升,几乎已不可避免。
「这等于把今后出生的孩子置于原本可预防的传染病风险中!」李宁担忧,这些二类疫苗还包括水痘疫苗、B 型流感、W135 和 Y 群流脑以及轮状病毒疫苗。
「危机推动制度变动,总体上是好事,问题是怎么变革。」在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看来,政策一定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出来,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回应全社会关切。从学理的视角看,目前的政策并没能解决疫苗体系深层次的问题。
陶黎纳也给出建议:政府不仅需要保障对疾控渠道自行储存、配送或采购第三方服务的软硬件持续性投入,还需要保障疾控和接种单位从管理和接种自费疫苗渠道中获取收益。
但说完,他又把自己的建议给否了,「政府不太可能给接种自费疫苗提供补贴。那疾控和接种单位对自费疫苗的加价几乎是必然。」
「目前我们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让国家听到我们的声音。」尹卫东在四川的一次疾控内部会上发言,在场数百人为他鼓掌。
他引用数据佐证:
在美国,不同年龄段的公民,不管是 0~6 岁的儿童,7~18 岁的青年,还是 19~65 岁以上的成人,都有不同的免疫程序用以保护公民健康;我国儿童仅能享受到计划免疫覆盖的十几种疫苗,究其原因,是政府投入的问题。2014 年中国卫生总费用 35 378.8 亿元人民币,折合每人 405 美元,而美国是 8 000 美元,相差 20 倍。美国对免费疫苗的人均投入可达 1 214 美元,中国孩子只有 32 美元。
美国疾控中心一位政策研究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每年的经费一半以上用于购买儿童疫苗。尽管整个疾控系统的经费在下降,但近三年儿童疫苗的支出都在逐年增加。
「疫苗出事后处理了那么多官员,大家都怕,不想主动担责,这能理解。但传染病流行又是谁的责任?受害的又是谁呢?」尹卫东问。
最后讲个故事吧
先讲个故事吧。疫苗行业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颇具意味的微小说。
一个名为「无责县」的县城,出现两例已接种疫苗居民出现乙脑病例,病人大闹指责「接种疫苗导致脑炎」。疫苗专家、临床医生、政府、媒体吵得不可开交,公共卫生专家结论是「没有理由认为本次事件是接种乙脑减活疫苗造成的」,而临床医生、媒体认定「无法排除乙脑减活疫苗导致乙脑的可能性」。最终两人起诉,政府败诉,史称「无责县乙脑事件」。无责县的群众更加坚信「接种乙脑疫苗会导致乙脑」,很多人完全拒绝接种乙脑减活疫苗。最终,全县无人接种乙脑疫苗,每年患病人数超过 150 例。无责县的领导们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一年,没有人需要为什么事负责。无责县群众认为政府决策非常英明,再也没有发生接种乙脑减活疫苗得乙脑的病例了。
如何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这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专挑五岁以下的宝宝下手。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发烧,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者疱疹,手足口病就是因出疹子的部位特殊而得名。
要知道怎么预防手足口病,还是要先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别看我们病毒小,可数量多啊!
过期的、变质的、生冷的食物上面,尤其是没煮沸的水里,满满都是病毒的身影。宝宝一吃,很容易传染。
食物传播是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所以食材要新鲜,食物要煮熟,水也要煮沸。小朋友们最好不要你一口啊,我一口。危险啊!
几个宝宝窝在一起说话,这一开口,病毒的机会就来了,在和谐号飞沫的助推下,一起聊天的所有宝宝,就都是病毒的俘虏啦。
飞沫传播也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给宝宝戴个小口罩,就能轻松挡住手足口病病毒。得病的宝宝需隔离,以防疾病扩散呦。
宝宝吃吃小手又抓抓玩具,抓抓玩具又吃吃小手。
吃吃小手时,病毒赶紧爬上小手,它可就是我们的播种机了,小手碰过的、抓过的东西,就都被我们污染了。
下一个小朋友的小手来了,我们跟着它又来到了嘴巴,进入肠道,开始新的旅程。
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都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是没有用的。紫外线、漂白粉、甲醛、碘伏,才是病毒的克星。高温水煮也是病毒的炼狱。记要点:煮、泡、晒、擦。
煮。宝宝的奶瓶、餐具,用前煮个20分钟,煮煮更健康。
泡。宝宝的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个30分钟,把病毒杀干净。
晒。宝宝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经常换洗。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病毒可是杠杠的。
擦。地面、台面等宝宝经常碰的地方,每周用消毒水或者漂白粉进行擦拭。
尤其像厨房、卫生间这些卫生重灾区,更要重点对待。
另外,手足口病的治疗,最最关键的就是两点,一个是体温,一个是疱疹。
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不超过38.5℃时,可以用物理降温,超过39℃就要用药物降温啦。
要注意观察,发现宝宝精神不好时,立即就医。
宝宝身上刚长疹子时,可以涂炉甘石洗剂,并及时为小朋友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疱疹。
如果疱疹破了,就要改涂消毒液,防止感染。
口腔内的疱疹容易破损,形成溃疡,还疼得厉害。可以往宝宝的小嘴里,喷点儿雾状消炎药,让溃疡早点儿恢复。
饮食以牛奶、蛋羹、肉糜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为了减少对溃疡的刺激,吸管是个不错的选择呦!
(想要了解更多手足口病的知识,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手足口病的起因和注意事项有什么?
这是我之前的听课笔记,是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分享给你。
手足口病是一种有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分清轻症和重症的区别,及时正确的治疗。肠道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容易引起重症的是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传染源有患者和隐形感染者。
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分泌物、飞沫传播(喷嚏、咳嗽、谈话)
2.接触:与患者接触,手、身体的接触
3.胃肠道: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水、餐具、玩具、日常用品等
手足口病不是终身免疫疾病,就是说得了一次可能还会再得。
临床表现: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额等处为多,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
手足口病皮疹特点如下: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只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通常7—10天内痊愈,说这个病严重是因为引起的并发症,有的宝宝只是发烧、出皮疹,有些宝宝就会出现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等。
那如何如何判断是轻症还是重症呢?
1、 病程在4天内,年龄<3,特别是2岁以下,出现下列情况时;2、 持续高烧不退;3、 精神萎靡、嗜睡(这一条适合所有病);4、 头痛、呕吐;5、 肢体抖动、肢体无力;(比如说宝宝本来会走,但突然不会走了)6、 呼吸、心率加快;7、 四肢循环不好;(不发烧的情况下,四肢冰凉,要特别注意)8、 血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增高或血糖增高;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1、 不要惊慌,先到附近正规医院确诊。2、 及时通知学校或幼儿园,避免进一步扩散。3、 避免和其他小朋友接触,防止交叉感染。4、 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变化,是否有重症表现。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做到以下几点:
1、 讲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要用 或洗手液等洗手;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4、 少接触患病者。
另外,成人可能是隐形感染者,回到家也要勤洗手,换上干净的家居服,然后再和孩子接触。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强,或因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过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喂食时。
你家孩子手上长得小泡,不一定是手足口病,如果想确诊最好是去医院。
手足口病传染严重吗?
据我国卫计委统计,2009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115万例,而2015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199万例,发病例数整整提高了54.19%。
人家这基数,这增量,网红妥妥的。
手足口病的高增长量,源于它极强的传染性。
一个宝宝得了手足口病,用不了一两天,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可能被传染。
宝宝被传染了手足口病,全家人的生活都乱套了。
这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专挑五岁以下的宝宝下手。宝宝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发烧,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者疱疹,手足口病就是因出疹子的部位特殊而得名。
手足口病的发病过程吧。
潜伏期。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这个阶段,宝宝没什么症状,该吃吃该喝喝。
发烧。
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烧有两个特点,升温快,温度高。
刚才还好好的,一转眼,宝宝额头就滚烫滚烫的,一般热度是38-39℃,严重时会烧到40℃。
如果不采取退烧措施,可能会持续四到七天。
出疱疹。
发烧一两天后,嘴里、手掌、脚掌,甚至小屁屁上,就开始冒出米粒大小的玫瑰色疹子。
疹子出齐后,部分疹子会变成绿豆大小的疱疹,疱疹的周围有红晕。
身上的疱疹一般不疼不痒,嘴里的疱疹可就麻烦了,一碰就破,一破就疼。
一般两到四天后,疱疹就开始吸收、结痂,结痂基本就代表手足口病要好啦。
其实,手足口病病毒跟感冒病毒是一个德性,就算用生命在捣乱,它们大概也只能蹦跶个七天。
不过,也有极少数的宝宝在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躲过并发症呢?记重点:“两摸两看”。
“两摸”,一摸宝宝的额头,二摸宝宝的四肢,如果宝宝高烧超过39℃并且四肢冰凉,那就是危险的信号了。
“两看”,一看宝宝精神,二看宝宝有没有四肢抽搐。如果宝宝出现没精神或四肢抽搐等现象,赶紧去医院!赶紧啊!
其实,手足口病发烧不超过39℃时,基本没危险!宝宝虽然受点儿罪,但免疫力可是能增强不少呢。
手足口病之所以会反复传染,是因为他们不是一种病毒在战斗,而是二十几种病毒在作乱。
免疫细胞一次只能对一种病毒产生抵抗力,这次打败了老大,下次老二又来了。这就是宝宝会多次得手足口病的原因了。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