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炙甘草的功效是什么?
甘草,顾名思义,具有甜味的一种草。古人制作糖的工艺较差,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甜味的东西。因此,糖在古代是非常硬的通货,世界上因为糖发生的战争不在少数。古人发现了甘草,一定相当吃惊,这种草的根茎带有甜味,而且甜度较大,从此中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药九草”,就是对甘草最大的认可。在很多药方中,都会使用甘草。为什么甘草的出现频率会如此之高。
“解百毒,和诸药,甘能缓急,尊称国老。味甘入脾,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金石,一千二百种草木,有调摄之功,故名国老。”国老是一个国家德高望重的前辈,经历丰富,才智卓绝,调和上下,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一定影响,而不是大家所谓的“和事佬”,是能够起安内作用的重要人员。
《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带有甜味的药物往往可以补虚,给人体提供能量,因此甘草可以长肌肉、使人更加有力量。甘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解毒,不仅可以减轻其它药物的毒性反应,而且可以缓解人体的一些“毒”性反应。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将甘草应用得更是淋漓尽致,有用甘草一味单独使用的;有甘草和桔梗、桂枝、大黄等药物一起,两种组合的;有三味药、四味药、五味药、六味药、七味药组方的,使用非常广泛。
我们可以从甘草最简单的搭配,窥探出张仲景使用甘草的经验。一味甘草治疗咽痛,甘草和桔梗搭配治疗咽痛、化脓,和桂枝搭配治疗心悸,和大黄搭配治疗呕吐,和麻黄搭配治疗水肿,和芍药搭配治疗痉挛等等。
根据这些组合,我们很容易看出,甘草可以和很多药物搭配,单独使用能够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和其它药物搭配则有补虚缓急的作用,补虚为补充人体本身的虚羸,缓急则有两方面的功效,一是缓解症状急迫,二是缓解药物作用过于剧烈。
煮一碗水喝胜过每天吃安眠药?
以下这几方面容易引起肝火旺,应当引起注意:一方面是性格内向、爱生气、郁闷、悲忧欲哭等低落情绪变化,引起肝气疏泄功能受阻,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出现肝火旺;第二方面是脾气暴躁,一丁点事就大发雷霆,有那种怒气冲冠的架势,气性非常大,严重时能气得吐血,甚至晕厥。殊不知这种情志失常的行为很不好。大怒伤肝,导致肝气疏泄亢盛,诱发肝火上炎;还有患有慢性疾病导致的肝火旺盛。
肝火旺的危害特别大,由于肝火灼伤阴液,热扰心神,所以会出现失眠等症状。那么肝火旺导致失眠,如何调理呢?
肝火旺的人可以适当用金银花、决明子、枸杞、菊花等,煮水当茶饮,有清热解毒缓解失眠的作用。如果症状明显可能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煮水当茶饮。胜过每天吃的安眠药,而且没有副作用。从从根本上解决由肝火旺导致失眠的症状。这几种药合用,具有养阴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酸枣仁能入心、肝经,能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除烦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泻火清热除烦;川芎苕干调肝并且使疏解肝郁,使肝气畅达。甘草清热解毒、益气生津、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肝火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喜则气缓,能使气血平和,肝气得疏,并能能使肝火旺的病症得到控制;在饮食上少吃油腻,辛辣酒等食物,以免助火;平时适当多运动,及时解压。
熟地黄和黄精的功效是什么?
黄精一味带着仙气的药
我们先来说说黄精,要说黄精应该是一味很仙的药,为什么这么说呢?最初黄精是道家服用的食品,因为人们认为久服成仙。是一种帮助修炼的仙药。《神仙芝草经》这样记述:“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葛洪也曾说过,“昔人以本品得坤吐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古人认为黄精是收了自然界灵气的。《九华山志》记载了唐朝新罗王子终日以黄精为食,九十九岁而坐化成佛,人称地藏菩萨的故事。在古人长期实践中,黄精被证实确有延年益寿的价值,服食黄精比道教的历史更要长。黄精可食用,盛产黄精的地方,人们都直接拿它来蒸着吃。你们说这位药食同源的药是不是很仙呢?
鸡头精
黄精确实是一味药食两用的好东西,黄精又名仙人余粮,野仙姜等,为百合科植物。品种有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这三种以鸡头黄精为最好。黄精药性平和,不温不燥,既升脾气又补脾阴,又补肺生津、益肾补精,补气养血,尤其对老年人是一味较理想的补养之品。姜形黄精我国著名中医焦树德老先生每天都喝10克黄精水,80多岁的时候还眼睛特别好。一般人用的黄精基本是生品,或生吃、清炖、浸酒。生黄精有一定的滋腻性,有碍脾胃运化。生黄精侧重于养阴生津。而生黄精经过九蒸九晒后就去掉了原来的涩味和刺咽喉感,减少了滋腻之性。九制黄精味甘性平,滋肾润肺,健脾益肾,可以延年益寿。九制黄精可以直接吃,每天早上可食一两左右,然后喝一小杯温开水,长期服用。道家养生辟谷,吃的就是九制黄精。
服用黄精也是有禁忌的
中寒泄泻、肠胃不好、咳嗽痰多是禁服黄精的。虽然有禁忌,但是对症下药以及遵医嘱就没有问题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熟地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可以治肾虚骨肉和头晕遗精,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血虚症,它能治阴血不足引起的白头发。它归肝、肾经。是补血药养阴药。生地是地里挖出来的也一种根,掰开来里面的颜色是黄色的,所以叫地黄。把生地煮熟了叫熟地。生地黄甘寒质润凉血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在中医中属心、肝、肾经。而熟地经过黄酒拌闷、晒蒸等过程,其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寒转为温,归属肝肾经。熟地
熟地为什么能补血填精呢?
肾有肾阴,肾阳,一个属水一个属火,水火济济。熟地肉质厚,熟地色黑黏腻,味道浓重,吸纳收藏的力量很大,其它的补肾药比如阳起石、补骨脂等,只补不收。熟地最大的特点就是收。把肾气收藏,慢慢用。阴虚的人用熟地一段时间,都逐渐会变胖一点。熟地和黄精一样,需九蒸九晒才能发挥最佳药效。
生地
服熟地仍有许多禁忌
一、服食忌萝卜、葱白、韭白、忌服菜菔、蒜、诸血、菜菔子降气,三白新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恐滋腻太过,故宜忌之。
二、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三、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
老人常说一两鸡内金二两金?
鸡内金是一味好中药,相信大家都没有什么疑问,无论是中医医生还是民间老百姓,对它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小时候如果哪家小孩有胃口不好,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身体瘦弱等问题,这个时候懂中医的老人都会把晒干的鸡胗(鸡内金)拿出来,研末成粉后给小孩冲服,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小孩挑食、厌食的毛病很快就能得到改善,大快朵颐地吃起米饭和蔬菜,身体也快速发育起来。鸡内金作为鸡身上的胃内壁的一部分,临床效果却不简单。
很多农村出来的朋友家家户户都会养鸡,在观察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以前养鸡,人们是很少去喂鸡粮食和谷子的,大部分时候鸡都会在野外找虫子、树叶、小石头甚至部分金属屑食用,但是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尽管鸡吃了那么多在人看来不嫩消化的沙子、小石头、小金属块,但是鸡的排泄物并没有发现小石头、小金属块,鸡的排泄物就像一滩烂泥一样,这一切说明鸡已经把吃进去的东西已经都统统消化了。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且取类比象,并把鸡胗取下来用于治疗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等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发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才把鸡内金作为一味有效的中药材记录的中医药学专著作《神农本草经》中,由于其良好的健胃消食、通淋化石的功效,并沿用至今,至于为什么叫鸡内金,也是其神奇的疗效让人惊叹,把鸡胗称作是鸡身体内部的金子。
关于鸡内金的介绍,近代著名中医大家张锡纯对其有一番经典的概述,其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要药分剂》记载鸡内金:“鸡肫皮能入肝而除 肝热,入脾而消脾积。”鸡内金不但可以消食,亦善攻瘀积。在临床实践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无论是古代医家还是近代医家,对于鸡内金的认识都是具有相似性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鸡内金是一味简便高效的好中药,在临床中除了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儿童疳积外,我还把鸡内金研末冲服加入排石中药中,在治疗泌尿系结石、胆囊炎、胆囊积石等疾病中,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药鸡内金是动物家鸡中的砂囊内壁。其别名又叫鸡黄皮、鸡食皮、 鸡合子、鸡中盎、化石胆、化骨胆等。一般我们认为色黄、质脆易碎、有光泽的鸡内金为佳。【药性】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中医功效】健胃消食,通淋化石,涩精止遗。
在中医临床云中, 我们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健胃消食:小儿疳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年轻朋友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小儿疳积是由于小儿各种其他疾病及喂养不当导致的脾胃功能受损,气阴耗伤的一种病症。其临床常见的表现有体型消瘦,面色无华初夏萎黄,头发稀疏没有光泽。在消化系统方面,表现出厌食、挑食,部分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异食癖的问题,腹部出现臌胀,大便稀溏。因此在治疗小儿疳积时,常常配伍山楂、麦芽、茯苓、使君子等药物配伍,在治疗小儿疳积的同时,也能清除体内的寄生虫。通淋化石:这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特殊用途,作为一位南方人,在我的门诊中常常遇到有泌尿系结石的病人,但是很多人不愿意行做碎石取石术,都会找我们来开中药保守治疗,一般来说对于输尿管结石,我把握还是比较高的,在治疗泌尿系结石,除了大家常用的海金沙、金钱草、石韦、萹蓄等常规的清热祛湿排石的中药外,我往往还会在中药方剂中加入一味鸡内金,往往取得不错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结石运用鸡内金时,我们并不是把鸡内金像其他中药一样,一起放入砂锅中煎煮,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鸡内金研成粉末后,最后加入熬好的中药汤剂中。其方法与三七相似,都是研末后下至中药汤药中。化瘀通经:这个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功效和作用,鸡内金功效在于健脾以助生化之源,使气血生成旺盛,上注于肺,输布全身五脏六腑,下注血海,其血海满盈不溢,自无经闭之患。 其瘀滞不通者,亦可达活血而瘀自去之目的。张锡纯认为鸡内金有化瘀通经之功效,约其:鸡内金善通血也”。因此张锡纯治疗癥瘕(子宫肌瘤)自拟创立了理冲汤: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生鸡内金,攻补兼施治疗癥瘕。临床疾病常见运用:小儿遗尿:鸡内金、桑螵蛸、益智仁、黄芪、牡蛎、,煎水服。
子宫肌瘤: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天花粉、知母四钱、三棱、莪术、生鸡内金,煎水服。
泌尿系结石:鸡内金(研末后下)、金钱草、牛膝、海金沙、石韦、滑石、茯苓、泽泻、三棱、白芍、延胡索、甘草,煎水服。
化学成分分析显示,鸡内金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角蛋白、淀粉酶、多种维生素等成分。
药理学研究显示,鸡内金具有如下的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作用:在动物实验中,鸡内金能够促进小肠蠕动;鸡内金可激活保护胃黏膜相关因子,改善胃黏膜损伤引起的不适,调整胃肠功能;此外鸡内金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
2.血糖血脂作用:研究发现,鸡内金能够调节人体血糖血脂,稳定血糖水平。鸡内金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 化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3.改善乳腺增生:在动物实验中,鸡内金能使动物的乳房的减少,小叶与腺泡的数量明显减少,上皮细胞的增殖减少。对于女性乳腺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
谢邀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所演变而来,具有滋阴降火,补益肝肾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用于阴虚火旺证,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夜不能眠,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知柏地黄丸与六味地黄丸的区别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味苦寒的药。
知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主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功效,主治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这两味药物的加入使得知柏地黄丸在滋阴的基础上具有较强清热的功效,对于阴虚阳亢或者阴虚火旺证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六味地黄丸性质偏于平和,清热效果不佳。
知柏地黄丸的临床应用知柏地黄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用于阴虚火旺证或者阴虚阳亢证,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夜不能眠,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而现代研究表明其可以用于结核病急性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炎、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中属于阴虚火旺证或者阴虚阳亢证的患者
知柏地黄丸的注意事项①知柏地黄丸是偏寒性的药物,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
②孕妇、儿童慎服
③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④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⑤知柏地黄丸的副作用较为轻微,多为腹泻、怕冷、食欲不振等,如果出现请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