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野生鱼类营养价值一定比养殖鱼类高吗?
您好,我是牧海,非常高兴能帮您回答这个问题。
野生鱼类的营养价值一定比养殖高吗?这是一个比较常见但又具有争议的问题。
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鱼类,我认为在评价其品质优劣的时候,要考虑到三个方面:营养价值、质量安全以及风味三个部分构成,营养价值可以说是其中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说,野生的确实比养殖的营养价值高鱼类的营养价值和鱼的种类以及与自身的营养条件相关,而与野生的还是养殖的也有一定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来说,鱼类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即EPA和DHA的含量。研究发现,养殖鱼类和天然鱼类相比,养殖鱼类的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低,很难达到保健的作用的要求。
这主要是因为养殖鱼类投喂的是人工配合饲料,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养殖场常常用植物油作为脂肪来源,而这些物质在鱼体内不能转化成EPA和DHA,致使养殖鱼类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达不到保健要求。
而在野生环水域中的鱼类,则可以通过摄食枝角类、桡足类、昆虫、藻类等水生动植物来提高自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来说营养价值较高。
有些养殖鱼类的营养价值是高于野生鱼类的鱼类的营养价值取决于饲料的蛋白含量,与养殖方式也有密切关系。
比如中山市的脆肉鲩,这种鱼是虽说普通的草鱼,但是在养殖户中过程中用蚕豆作为饲料添加剂,草鱼摄食蚕豆后肌肉中胶原蛋白质含量提高了十几倍,营养价值大大提升,这种情况下养殖的草鱼其营养价值要比野生的草鱼更高;在浙江等地有养殖户用新鲜麦芽养殖草鱼,市场价格翻了几番。
因此不能我们不能笼统的讲野生的鱼就一定比养殖的鱼的营养价值更高,而要根据养殖方式(精养还是粗养)和饲料质量(蛋白含量、微量元素)等区分对待。
其次,生产上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对养殖鱼类的营养价值进行调控,使其接近于野生鱼类的水平。比如,野生的草鱼肉质较肥,脂肪含量高,口感较差,因此可以在上市前对草鱼进行暂养,通过不喂饲料或少喂饲料的方式,使草鱼在运动过程中减少脂肪含量,经过30~60天的瘦身就可以使草鱼的口感风味改善,甚至接近于野生的鱼类,售价也会因此提高。
鱼类的营养价值还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前面已经提到鱼类的营养价值与鱼的种类有关,在鱼的种类确定的情况下,生产上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来来调控或改善鱼类的营养条件。
改善水质清水养好鱼,一般来说水质条件直接会决定鱼的品质。
我国广西地区的山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当地人们利用流动的山泉水,投以青饲料来养殖草鱼,使其品质提高,每一斤可以卖到30元左右;在湖泊、水库出产的鱼,其价格比普通池塘养殖的更高,也更容易收到消费者的追捧,也是同样的道理。
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生产中,养殖户经常通过添加不同的饲料添加剂来满足不同鱼类的生长需求,提升品质。
例如,人工养殖的鲑鱼肌肉为白色,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以后肉色才会变成天然红白相间的肉色,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销售时才会买上更好的价钱,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运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鱼类呢品质,提升其营养价值。
▼▼野生鲑鱼
提高饲料中优质蛋白的含量水产养殖三字方针是“水、种、饵”,其中饵料对于鱼类的营养价值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肉食性鱼类,其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更高,饲料蛋白含量达不到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其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除了要投喂优质饲料,在亲鱼产前培育、仔稚鱼苗种培育阶段还应补充投喂卤虫(丰年虾)、水蚯蚓等生物饵料,这对提高亲本的产卵量、提高幼苗成活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丰年虾,鱼虾蟹优质的饵料生物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野生鱼类的营养价值都高于养殖鱼类。养殖鱼类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鱼的种类、养殖方式、水质条件以及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通过合理养殖,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野生鱼类的营养水平。因此不能笼统地说野生鱼就一定比养殖鱼更有营养价值,在牧海看来,这种说法罔顾事实,也不负责任。
我是牧海,专注于特种水产的研究与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牧海 !
十一月宝宝一星期吃几次鱼最好?
鱼肉容易吸收,营养价值极高,它可以成为一岁前宝宝们的常见食物。如何让一岁前的宝宝吃的合适,要吃的正确呢?才能让其营养得到充分的吸收。
一岁以内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鱼肉,这是因为鱼肉确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小宝宝消化系统没有完成发育好无法正常处理鱼肉蛋白。再加上小宝宝的肠壁不如大人坚强比较薄弱,鱼肉蛋白中的一些小分子蛋白会由此渗透到血液里,从而导致宝宝出现过敏性疾病。为此在宝宝一岁以前,一星期只适合吃一到二次就足够了不宜吃的过多。
从食用安全性的角度来说,一些刺少的鱼类比较适合宝宝食用,比如鳕鱼、三文鱼、鲳鱼、带鱼等。因此,妈妈在给宝宝选择鱼类时,不必专挑名贵的鱼,可以就地取材,选择价格相对实惠的鱼类,与其它各种各样的适合宝宝们吃的一些蔬菜做成鱼肉泥给宝宝吃就可以了。
比如鲜香鳕鱼泥。先处理一下鳕鱼,要把它的骨去掉,然后将洋葱切块,胡萝卜也洗干净切成小块;之后再将这些食材放于蒸锅中隔水蒸熟了,通常蒸二十分钟就可以;接下来要蒸好后的所有食材都放于榨汁机里榨成泥状,然后鳕鱼泥就做好了。
比如三文鱼菠菜面。把三文鱼洗干净了切成小丁状,接下来把菠菜洗干净也切成段备用,之后在锅中烧热油把三文鱼放于锅中煎熟就可以了;然后烧开热水开始煮面,面条煮好之后再把菠菜段放到锅中;最后把面与菠菜捞出来与煎好的三文鱼放一起就可以吃了。
哪种鱼补钙有营养呢?
黑鱼,鲤鱼,草鱼,石斑鱼等一些鱼类是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也是比较营养的,但也要注意用量,如果一次吃的太多,也是会对肠胃造成一定影响,平常也可以吃一些动物肝脏,鸡蛋,豆腐,腐竹等,一些豆制品也是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钙质对人体是比较重要的。
清蒸鱼用哪种鱼做出来最有营养?
你好,我是小雅食光,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清蒸鱼是用各类鱼制作的一道家常菜,主要原材料有鱼、生姜、香蒜等,口味咸鲜,鱼肉软嫩,鲜香味美,汤清味醇,具有养血和开胃的功效。
那么清蒸鱼用什么鱼做最好?怎么做才鲜嫩好吃?
在鱼的选择上,可以用鲈鱼、桂鱼、多宝鱼等刺少的鱼。要想鱼肉蒸的不老又入味,一定要掌握几点要素。
鱼肉不老关键在于火候,一斤左右的鱼蒸6-7分钟就可以了,关键的在于关火之后再继续虚蒸几分钟,这样可以让鱼即肉嫩又不会存在不熟透的情况。在蒸的时候,在鱼身下可以用筷子或者葱段垫一下,可以让鱼得到更充分的受热哦。还有蒸出来的水要倒掉,因为比较腥哦。
下面教大家一个清蒸桂鱼的做法。
将桂鱼剖洗净,平放在砧板上。用刀从头至尾剖开,然后在鱼背部每隔25厘米斜片一刀,刀深至骨。取大腰盘。放入桂鱼,加入绍酒,姜片葱结熟火腿片,上笼蒸15分钟。出笼后拣去葱结,姜片,原汁滗入小碗内。香菇、笋片在沸水中焯熟,在鱼身两侧各放笋3片,火腿片与笋片问隔排放,香菇盖在笋片上。把原汁倒入炒锅,加清汤、味精、精盐和熟鸡煮沸,浇在鱼身上即成。
桂鱼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桂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怎么辨别鱼生长了几年了?
感谢邀请回答。
本人常年从事水产生意,虽然经营的是海鱼,没做过淡水鱼,但我感觉两者之间的区别也不是很大,我就按照我的思路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要分清鱼的年龄其实很简单,就想人的真实年龄是存在大脑里面,树的年龄是由年轮一轮一轮记忆着,这些都是共同特征的。无非鱼的年龄是刻印在鱼的鳞片上的,鱼鳞本身是起到保护鱼免于外界伤害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鱼体积的增加,肯定会在鱼鳞上留下记忆的,那么怎么从鱼鳞当中找到鱼的真实年龄的,首先就要找鱼的年轮区域。
鱼虽然一年四季都在生长,但四季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正常来说春夏季节鱼的生长速度快,秋天因为天气转冷就生长缓慢,到了冬天基本就停止生长了。鳞片也是根据鱼的生长速度也是变化不一样的,春夏的时候鱼鳞片生长速度快导致鳞片比较宽阔,秋冬季节相对来说生长缓慢,从而鳞片比较狭窄,而宽窄鱼鳞交叉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到年轮区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鱼的生长,每年都会在鱼的表面鳞片形成一到年轮,根据年轮的数目大概也能推断出来鱼的年龄。
当然并不是所有鱼就有鱼鳞,譬如鲶鱼、黑鱼就没有鳞片。对于没有鳞片的鱼来说一般采用观察鱼的背鳍脊柱或者腮盖子来看,这些地方地方相对肉体来说相对较硬,随着鱼本身的增长肯定在这些地方留下印痕,其中我们沿海比较常见的比目鱼就是要通过脊柱的环节数来判断鱼的年龄,而东北的马哈鱼则要看它的鱼腮补位,可以很容易看到鱼腮上有半圆形的条纹装,那就是鱼的年轮。
对于鱼是不是越大越好吃,这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如果是海鱼的话我比较赞成这个说法,从实际平常经营来说,个头大的鲅鱼就比个头小的价格贵1/3,个头大的银鲳鲈鱼也是比小的贵很多,毕竟这些都是海洋野生的,生长周期长,环境恶劣,肉质紧且鲜美,自然个头大的比个头小的价格要高不少。同样在淡水鱼这块如果是野生的同样符合这个道理,但人工饲养的并不是个头越大质量越好,因为人工养殖的鱼生长周期短,短时间内就要求个头增加,体重达到上市要求,随着个头不断增加,肉质本身已经很稀松,口感不是很好了。
以上观点仅仅是自己的经验之谈,欢迎大家关注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