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
谢邀~这问题问的有点奇怪了,不知道小编是怎么看出淮扬菜发扬的最差的?现今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档餐饮会所主打都是以淮扬菜为招牌,走的是精品路线,融合了西式摆盘已精致为主。
淮扬菜流派形成于淮安、扬州、镇江一带,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长江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白汤河豚
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红扒整猪头、大煮干丝、文思豆腐、三套鸭、虾籽蒲菜和呛虎尾、炒软兜等。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即淮菜,以淮安为代表的淮河区域,“扬”即扬菜,以扬州、镇江一带为代表的扬子江(长江)区域。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远看历来土豪盐商宴请都会摆一桌淮扬菜,近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宴也是淮扬菜,它也中国第二大官府菜系,著名的代表宴席叫红楼宴。
国宴菜单
淮扬菜大多都是手工菜也叫功夫菜,没个七八年学习是做不出全席的,对厨师的技能要求很高,所以家庭式普及难度大,高昂的人工成本也让各个城市没有开拓大众化消费市场,给大家造成了错觉,觉得淮扬菜不行了,但是达官贵人们的圈子里都知道哪家会所的淮扬菜比较正宗。
杏仁虾
白汁扒芦笋
银杏虾仁
清炖鮰鱼狮子头
长江刀鱼饺子
百叶包蒸江鱼
蟹粉澳带
绿杨春烧肉
画舫船点
看了以上几款淮扬菜,小编和各位还觉得淮扬菜发扬的最差吗?菜系走的路线不一样,别让贫穷误导了思路。
夏季如何养生排毒?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电脑族
以绿茶(抗辐射作用强)、枸杞茶(枸杞10粒,开水浸泡频饮,可缓解眼睛疲劳)、菊花茶(杭菊花5~6朵,开水冲泡,酌加少许蜂蜜以提升口感,可防止干眼症)等为宜。
2、上班族
上午喝绿茶,绿茶有强效抗氧化剂及维生素C,既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又可分泌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另外,其所含的少量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提升工作效率;下午喝菊花茶,菊花清肝明目,能缓解眼睛疲劳干涩。加入蜂蜜或枸杞则有抗疲劳之功;晚间喝决明子茶,决明子清热、明目、补脑髓、益筋骨,对付便秘有奇效,且无干扰睡眠之弊。
3、应酬族
推杯换盏者喝“三花茶”,葛花解酒,白菊花护肝,玫瑰花疏肝理气,“三位一体”抵御酒精之害。吞云吐雾者饮罗汉果茶,罗汉果清咽利喉,能“清洗”尼古丁对口腔咽喉的污染。
4、免疫力低下者
绿茶(富含茶氨酸,可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增强5倍)、大枣茶(大枣5个,红茶2克,姜5克。大枣对半切开,姜切成片状,加水250毫升,用开水煮6分钟后,倒入红茶,拌匀饮用)、金银花茶(清热解毒,提神解渴,预防流感效果佳)等效果不错。
5、胃不好者
可选择薄荷茶(可缓解胃痛、胃胀和腹泻,体虚多汗者不宜多饮)、红茶(适合肠胃虚弱)等。
6、夏季养生,祛湿排毒很重要。一到夏天,很多人都会觉得身体乏力,没有精神。其实,这是体内湿气太重在作祟,夏天容易出汗,很多人喜欢冲凉,喝冷饮、吃凉食、吹空调...这就需要在生活中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排毒祛湿。很多朋友会选择用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来进行排毒,其实,生活中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简单疗法,也一样能达到排毒的效果。
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
大暑是夏天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气,到了大暑,夏天也就进入巅峰了,此时,温度上升,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
明日就是大暑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想要身体安康少生病,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大暑,吃三食一吃:绿豆芽
进入”三伏”天后,人们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睡眠不足等多种“上火”症状。而绿豆芽具有清热滋阴、润肠排毒的功效,是公认的消暑佳品。
推荐吃法:豆芽猪血汤
材料:绿豆芽300克,猪血250克,姜片、葱末、蒜末、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绿豆芽洗净,沥干水分;猪血洗净后切块。油锅烧热,将姜片、葱末和大蒜末加入油锅中爆香,再注入足量清汤,用大火煮沸,下入猪血块煮沸,加盐、味精调味,最后下入绿豆芽,稍稍焖煮3分钟,淋入香油即成。
二吃:西瓜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能祛暑热、止渴、利尿,是盛夏佳果。
推荐吃法:凉拌西瓜皮
材料:西瓜皮适量。
调料:白糖、醋、香油、盐各适量。
做法: 西瓜皮洗净,去掉最外层绿色的皮,余下的切丝,入沸水中氽烫片刻,捞出过凉,然后加白糖、醋、香油、盐,拌匀即成。
三吃:苦瓜
民间常有“苦味食物度苦夏”的说法。苦瓜就是“苦味”食物的代表,大暑节气适量食用,能预防中暑、消除心火。
推荐吃法:清炒苦瓜
材料:苦瓜一根,蒜3瓣,豆豉10粒,糖,盐
做法:苦瓜去内瓤后,切薄片,用2小匙盐腌10分钟后,用手把苦瓜水挤干。大蒜切片,豆豉用刀稍微剁下。锅中入油,6成热后下蒜片和豆豉,炒香后倒入苦瓜爆炒2分钟,调入糖和盐炒匀即可。
大暑,忌三事一忌: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夜。
如果整夜开空调,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二忌:口渴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因为每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三忌:烈日下赤膊
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大暑,防三病一防:肝脏病
酷暑时节,人们最爱在傍晚吃点烧烤,喝点啤酒,可这也是最伤肝脏的。酒精本身就是伤肝的,烧烤更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两者同时伤肝,可诱发肝癌。
怎么防?
——喝二水
1、古古丁茶水
古古丁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被称为“八大金刚”之一,主要指的是古古丁的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可清肝火、排肝毒、消肝炎等。
现代西医研究中发现,古古丁含有蛋黄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其中的蛋黄素含量丰富,具有预防肝硬化、肝炎、增强肝胆功能的作用。
2、蓝菊叶茶水
研究表明,蓝菊叶提取物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明显,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此外,蓝菊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将其泡水代茶饮,可起到很好的保肝脏,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二防:心梗
高温下,心脏承受着很大的考验,每年夏天,都是心梗高发的季节,心梗有时会在一瞬间发生,连救治的机会都不留,所以,日常养护心脏健康很重要。
怎么防?
——吃二红
1、樱桃
樱桃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水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有效的为身体补充气血,滋养心脏。
同时,樱桃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钾元素可增加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维持心脏的功能。
经常吃樱桃,可促进血液的循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病,冠心病等异常的症状。
2、番茄
红色食物本身就可有效的提升心脏的功能,并且研究发现,番茄中含有称为P3的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血管堵塞,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番茄也可有助于心脏病人的康复作用。
三防:中风
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天气热,人却贪凉,一冷一热的刺激,很容易让脑血管堵塞或破裂,从而出现脑中风。
怎么防?
——补二物
1、补充α-亚麻酸
增加α-亚麻酸的补充,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类以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等溶解,并通过新陈代谢,代谢到体外,平衡体内脂肪酸,防止过多的脂类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达到清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紫苏仁油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66.7%左右,每天食用一点,对预防中风有益,还能预防和缓解老年痴呆。
2、补充维生素E
维生素E能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增长,维持心肌和外周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并可使动脉脂类过氧化物减少,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柑橘皮等。
果蔬包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
大暑,遵三多1、多睡觉
大暑的时候,已经进入三伏天了,此时天气十分的炎热,睡眠不足的话整天都是恹恹的,所以,晚上的时候少熬夜,多睡觉,在保证足够睡眠的前提下,一整天精神都会很好。
2、多锻炼
大暑的时候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应该要有的身体锻炼还是不应该落下,大暑的时候早晚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凉快的。
所以,早晚不妨出去锻炼锻炼,时间长了不仅有好的身体素质,也能完美塑性。
3、多喝水
到了大暑节气,天气十分的炎热,此时需要大量的为身体补充水分,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引起身体缺水等不适症状。
而且,夏天喝水的时候可以在水里放一些清热的食物,帮助身体降火,例如绿豆、薄荷等。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三伏天养生喝什么汤好?
三伏天一定要喝珈尔,只含绿豆和梨的健康饮料
二十四节气刊头?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严冬已逝,春季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五律·立春
文/地球之巅
东君唤柳丝,大地展容姿。
布谷初鸣晓,牧牛尚笛炊。
休言耕种早,莫等抚犁迟。
一夜春风暖,田园绿满诗。

由于气温转暖,冰消雪化,雨水增多,
故取名为雨水。

五律·雨水
文/地球之巅
堤岸雾濛濛,残冬雪渐融。
繁花祈夜雨,翠柳盼东风。
池里天鹅荡,云端紫燕匆。
阳春多锻炼,保暖御寒攻。

蛰的本意为藏,动物冬眠称“入蛰”。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五律·惊蛰
文/地球之巅
陌上晓莺声,花开季节明。
新芽刚破土,老蛰始藏茎。
水碧无寒意,烟柔有晚晴。
仲春时令到,足踏暖风轻。

这一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昼夜长度各半,冷热均衡,一些越冬作物开始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五律·春分
文/地球之巅
馨风十里春,候鸟乐津津。
彩燕双双过,鸳鸯对对邻。
阴阳交替至,昼夜两平均。
挥笔吟诗句,怡情最养身。

含有天气晴朗、草木萌发之意。此时气温渐暖,草木发芽,大地返青,也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

五律·清明
文/地球之巅
山鹃泣断魂,孤雁绕乡村。
野陌泥清冷,茔前草湿温。
追思父慈爱,默记母仁恩。
一阕新词写,几杯浊酒吞!

由于雨水增多,滋润田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曲式七律·谷雨
文/地球之巅
杨花散落樱桃俏,鸥鹭掠河舒翅叫。
布谷催耕犁地忙,农夫备种洒肥料。
香茶沁溢燕穿梭,菡萏清幽蛙悦跳。
地沃年丰致富奔,勤劳换得秋收笑。

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视为气温升高的开端。此时万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曲式四排律·立夏
文/地球之巅
春风煦阳,夏雨清凉。
碧水台榭,红莲映塘。
天酬百果,地蕴丰粮。
紫燕欢啼,芙蓉绽香。
溪桥柳细,潋滟湖光。
月澹初夏,荷香梦长。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经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五言排律·小满
文/地球之巅
小满灌琼浆,田间菜籽香。
鱼肥荷叶俏,蚕壮帛绸光。
老燕衔泥筑,雏蛙戏水藏。
青梅悬树挂,黄杏卸枝装。
皓月如诗殿,云霞似画廊。
风调年景好,雨順国民强。

芒,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了,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五律·芒种
文/地球之巅
北国麦飘香,南疆插稻行。
荷盘经雨洗,柳叶任风狂。
村妇挑担乐,顽童斗蛐忙。
青梅来煮酒,农院笑声扬。

是全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也说明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

五律·夏至
文/地球之巅
蝉鸣迎夏时,信步赴瑶池。
绿柳柔风醉,红莲引月痴。
槐香初白树,梅子正黄枝。
蛙鼓声声晚,流萤送我迟。

属于“三伏”中的初伏,天气炎热、蒸闷。气温虽高,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

七律·小暑
文/地球之巅
雨露甘甜润夏花,长亭幽径绕蒹葭。
帘帘岸柳编青帐,泛泛荷塘绘彩霞。
自采野珍烹美味,亲尝马齿煮奇葩。
调弦谱曲张驰度。抒意人生慢品茶。

正值“中伏”前后,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五律·大暑
文/地球之巅
蜻蜓点水时,鸟雀乱鸣枝。
白雨翻腾跳,乌云密布移。
楼檐飞叶舞,街角落花离。
大暑凉生静,超然入梦池。

预示着秋季即将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不过暑气并未尽散,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之说。

五律·立秋
文/地球之巅
骤雨送秋凉,难留客雁翔。
蝉声吟落寞,蛩韵诉离殇。
菡萏千株萎,梧桐满地黄。
青丝垂瘦影,冷月镀银霜。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代表暑天即将结束,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五律·处暑
文/地球之巅
处暑热难收,重山隐水幽。
初春融两岸,末伏入三秋。
诗里情无减,词中意未休。
遥观明月淡,眺览菊花稠。

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露珠,故称白露。

五律·白露
文/地球之巅
玉露送寒凉,金秋拾趣忙。
蒹葭浮水畔,陶菊绽篱墙。
万亩棉花白,千畦谷米黄。
风摇丹桂影,明月伴书香。

与春分相同,昼夜几乎等长,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

五律·秋分
文/地球之巅
清风瑟瑟凉,日夜两均长。
紫菊千重韵,红枫万里香。
桐思摇落影,兰梦吐浓妆,
笔下秋分美,吟诗时节忙。

冷空气渐强,雨季结束,气温由凉转冷,开始出现露水,早晨和夜间会有地冷露凝的现象。

五律·寒露
文/地球之巅
秋韵越山岗,东篱菊蕊黄。
枫红千岭染,苇白满头霜。
雁唳声声切,鸦啼戚戚藏。
又逢寒露重,莫忘换行装。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由秋季过渡到冬季的节气,开始有霜冻的现象出现。

五言排律·霜降
文/地球之巅
一任雨敲枝,飘零落叶离。
雾深霞气晚,雪近日光迟。
滴露三秋送,凌霜十月披。
残花呈丽句,凄草嵌新词。
再度青桐老,还生白发悲。
惊寒鸿雁去,冷暖故人知。

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田间的操作也随之结束,作物在收割后进行贮藏。

曲式四言排律·立冬
文/地球之巅
西风卷霜,节序登场。
月桂携冷,芳丛缀凉。
苍穹寂寂,大地茫茫。
瑞雨浮隐,乌云迭藏。
三畦菜旱,一片林荒。
犹对寒夜,欣闻雪翔。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地呈现初冬的景象,但还没到大雪纷飞的时节。

五律·小雪
文/地球之巅
风霜不惹身,秋尽小阳春。
雪落还余暖,梅开尚未新。
倾心观岁月,举目望年轮。
已至初冬季,何愁玉蝶巡?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天气较冷,不仅降雪量增大,降雪范围也更广。

五言排律·大雪
文/地球之巅
寒气欲来时,苍穹曼妙迟。
方临祥雪落,又遇季风吹。
银杏流金岸,红枫染墨池。
松高三丈耸,竹立万般奇。
薄酒难吟意,情酣频赋诗。
冬藏千种韵,为盼腊梅痴。

与夏至相反,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数九”。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五律·冬至
文/地球之巅
隆冬日照移,入九雪来迟。
青柏扬新韵。红梅绽老枝。
星寒栖蔓草,月素隐游丝。
四季轮回转,从容步履随。

此时正值“三九”前后,大部分地区开始天寒地冻,但还没有到达寒冷的极点。

五律·小寒
文/地球之巅
数九小寒凉,疏枝影瘦长。
飞鸿归故里,喜鹊垒新墙。
醇酒倾三盏,红梅醉一场。
敲词寻雅句,觅韵嗅幽香。

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相对于小寒来说,标志着严寒的加剧。

五律·大寒
文/地球之巅
冻笔手难伸,凌寒大雪频。
江封三尺厚,树裹一层新。
苑里红梅映,阶前弱柳巡。
楹联灯彩挂,冬去又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