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会传染吗?,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潜伏期和传染力?
这个不需要普通居民了解,如果怀疑自己被感染了,可以主动去检测,并隔离观察7天,如果想再保险一点,就隔离观察14天到一个月也可以。费用自理。记住,第一,只要对方不咳嗽、吐痰不接触痰源,主要传播途径中的空气传播就失去效力了。第二,不和不熟悉的人聚集、保持安全距离(又叫社交距离)、饭前便后勤洗手、室内通风良好(如果是密闭的空间内,建议佩戴口罩)、不使用共用的生活的器具的话,另一个密切接触传播也失去效力了。旅游时不要凑热闹扎堆,吃饭时也不要扎堆,这样做基本没事。
疫情会不会有新的高峰?
无症状感染者与有症状患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3月最后的几天,数例无症状感染者被发现:25日合肥报告一例,系英国留学生回国;27日浙江报告的一个确诊病例,曾与境外返回的无症状感染者有过长达8小时的同机经历;28至30日,河南共发现了三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与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已经被确诊;29日湖北荆门也发布了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消息。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前已经有过披露。之前,由于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多,所以,关于无症状患者的研究成果也是一片空白。
随着研究病例的不断增多,国内的医学界大致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无症状感染者与有症状患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根据新近的研究结论我们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尽管不发烧,不咳嗽,身体也没有任何异样,但他们同样也存在潜伏期、发病期、治愈期(也或者说是自愈期),同时他们与有症状患者一样,具有感染性,传染途径和传染率基本相似。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近日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新冠病毒的特性诡异、症状又不是非常轻,比如流感它爆发厉害,但症状很轻,我们可以不理它,如果像SARS,那很重,它传播力不强,这个病毒正好介于当中,狡猾,传播力强,居然还有无症状携带,既然让有些人那么重的症状,又怎么让人无症状携带呢?所以这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钟南山院士与陈荣昌教授受《欧洲呼吸杂志》之邀,发表述评文章中指出,无症状患者可能成为人传人的重要传染源。对此,他们给出的一件事,必须重视早期争端以及隔离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已成新的重点防控对象。尽管之前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赢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但新冠疫情在全球性大爆发的背景下,中国很难独善其身。
对中国来说,如果说国内的抗疫是上半场的话,下半场则要积极应对全球其他国家疫情爆发的危机。
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既要采取积极的手段重点监控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与扩散风险,同时还要监控好境外输入问题。
目前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尽管这几天多了起来,但终究还是极少数的病例。但是,无症状感染者又由于其隐蔽的特性,给防疫工作带来性的挑战。
国内疫情会不会再次爆发?预测国内新冠疫情会不会再次爆发,的确是个大胆的问题。对此,张文宏教授在3月30日的一个论坛上也作出了一个预测,他认为,10月之后国内疫情可能还有高峰,因此她判断,今年(新冠疫情)基本上会绵延不断。”。
也许,在张文宏教授看来,新冠病毒太狡猾了,人们在应对这个病毒时,其困难度超出了我们人类的估计。
当然,只要全民提高警惕,无症状感染者就会被及时发现,及时被管控。从既有的经验来看,只要及时发现和及时隔离,基本就属于可控的范畴。不论无症状感染者,还是境外输入性病例,它们到底会不会导致国内疫情的再次爆发,应属于少概率事件。
总结一点,人类与病毒并存在这个星球上,已经几十上百万年,人类应该学会如何与病毒相处,并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找到病毒的软肋,再给予适当的控制,比如人类在应对各种病毒的过程找到了各种疫苗,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真正地遏制住新冠病毒,其标志性的成果就是疫苗研制成功和和特效药的研制成功。如何看待北京石景山无症状感染者确诊前曾多次破坏门磁报警器外出?
法律有服务公众的属性。个人行为对社会造成危险,试问哪个国家不追究这个人的法律责任。
这次疫情因为恶意传播病毒办理刑拘的新闻网上很容易搜到,什么结果法律也有规定。
至于这个明知自己携带病毒并且恶意恶意破坏门磁报警并随意外出的人。不用考虑什么理由原因,应该会被顶格处罚。不然难平民愤。
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由每个公民自律的遵守道德标准,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维护好的。觉得自己很牛,讲个人凌驾于整体社会之上的人有几个有好结局的?
无症状感染者感染之前是接触过携带病毒的人吗?
谢谢邀请!无症状感染者巳经被感染了。不可能自已生存病毒,一定是以前接触过或间接接触过携带病毒的人。这也有可能是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感染者。
目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不纳入确诊病例?
无症状?无确诊?那不是把好人也拿进去了吗?新寇肺炎病毒是否感染,是要用核酸检测,检测试剂盒来判定,成阳性,那就一定要纳入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