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知柏地黄丸的功效和副作用是什么?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是什么?有什么副作用?
很多肾阴虚患者当出现潮热盗汗,小便短赤,口干舌燥等肾阴虚症状,于是就去药店购买六味地黄丸来治疗,可是一般在服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些病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他们就会觉得中成药效果都不行。
其实六味地黄丸是一个治疗肾阴虚的良药,而且效果都非常好,但是当患者出现潮热盗汗,舌红少津无苔的症状时,明显是阴虚火旺的表现,而我们六味地黄丸在降火方面效果并不好。
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换为知柏地黄丸,它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了知母和黄柏,而知母稍微懂一点中药的就知道,它既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还可以清肺热降胃火,黄柏可以清利下焦湿热。
因此知柏地黄丸有着清泻虚火和清利湿热的功效,对于阴虚火旺或者兼有湿热所致的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小便短少,口干咽燥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那么知柏地黄丸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注意呢?第一:知柏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药,一些阳虚怕冷,手脚冰凉,喜欢热饮的虚寒性病症患者应该禁止服用,同时脾虚便溏,消化不良的人也不宜服用。
第二:同时知柏地黄丸不宜和感冒药一起服用,如果患有感冒,可以先停药。
第三:肾阴虚和肾阳虚会相互转化,因此降火功能强大的知柏地黄丸一般不能长期服用,当虚热症状明显改善即可停药。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中药山茱萸有什么功效?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平补阴阳之要药、固精止遗之要药、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临床主要用来治疗肝肾亏虚所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尿频遗尿,月经过多,崩中漏下,大汗不止等症,《药性论》言其:“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止老人尿不节”。
山茱萸既能补肝肾之阴,又可温补肾阳,且味酸、涩收敛,对于肝肾亏虚又不能收敛的病症尤其适用。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滑精,可配伍熟地、山药等;若伴有阳虚,则加用附子、肉桂温补元阳;治疗阳痿早泄,可配伍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等;治疗遗尿尿频,可配伍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等;治疗月经过多、崩中漏下,可加用当归、白芍、熟地等;治疗大汗不止、疲乏倦怠,可与龙骨、牡蛎、人参、附子等同用。
本品滋补肝肾,强阴益精,可用治消渴病,多与天花粉、生地、熟地等配伍使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茱萸还具有强心、利尿、升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能辅助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本品对金黄色葡萄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等常见致病微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同时具有抗肝损害、抑制癌细胞、升白细胞等作用。
山茱萸常用对药:
1、 山茱萸、熟地
主治:
1) 糖尿病;
2) 久病虚弱。
用量:山茱萸6-10g,大熟地6-10g。
2、 山茱萸、牡蛎
主治:
1) 自汗、盗汗等汗出病症;
2) 遗精滑精、崩漏带下;
3) 糖尿病。
用量:山茱萸10-15g,牡蛎10-25g。
文:岳增宝/王传航
黄精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的植物。葛洪《抱朴子》记载:“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黄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横生,如嫩生姜,肥大肉质,黄白色,略呈扁圆形。茎直立,圆柱形,单一,叶状似竹而短,花白色。根茎可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的眼中,是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就连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的佳句来赞美它。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黄
一、黄精的功效和作用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1、补气养阴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的功效,一般用黄精的根茎入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黄精泡茶喝,这样不仅起到补气养阴的功效,还可以帮助人健脾养胃。如果人们长期服用黄精茶,对养好肾脏也有一定作用。
2、美容养颜
黄精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这是广大女性喜欢用黄精泡茶的主要原因。因为黄精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十分突出,对缓解人体衰老有很大的帮助。
3、强健身体
黄精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用黄精能起到强健身体的功效。此外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十分有益。
4、降血压、降血糖
黄精具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糖功效,这主要是因为黄精含有黏质液、淀粉、糖类、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帮助人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未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此外黄精所含有的物质,还能抑制尿糖和血糖。尤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5、抑菌防病
黄精具有抑菌抗菌的功效,可缓解由皮肤真菌所引发的病症。能加强心肌功能,预防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二、黄精的食用禁忌
1、黄精功效虽多,但也不是所有人想食用就食用的,比如胃热的人不宜食用黄精。因为黄精性温,当胃热的人食用黄精,就极容易引起上火。如果胃热的人,平时还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就会引起腹泻。
2、黄精属于滋阴补气之药,因此脾胃虚寒的人尽量不要服用黄精。
生地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药性为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
一、功效与临床应用
1.清热凉血:可用于热入营血,舌绛烦渴及斑疹吐衄。如温病热入营血,壮热烦渴,神昏舌绛者,可配伍玄参、丹参、连翘等药物;血热吐衄者,可配伍大黄同用;血热便血、尿血者,可配伍地榆同用;血热崩漏或产后下血不止,心神烦乱者,可配伍益母草同用。
2.养阴生津:可用于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以及肠燥便秘。如阴虚内热,潮热骨蒸者,可配伍知母、地骨皮同用;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邪伏阴分者,可配伍青蒿、鳖甲、知母等药物;热病伤阴,烦渴多饮者,可配伍麦冬、沙参、玉竹等药物;阴虚内热之消渴,可配伍黄芪、山药、山茱萸同用;温病津伤,肠燥便秘者,可配伍玄参、麦冬同用。
二、禁忌证
本品性寒,可养阴生津,故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冯雷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山萸肉最佳配伍是什么?
山萸肉即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其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山萸肉酸涩微温,入肝、肾经。既温补肝肾,又收敛固涩,为温补固涩之品。或云其既补肾阳,又补肾精,为阴阳并补之品。主治肝肾亏虚、肾虚、虚汗不止及崩漏经多诸证。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肾虚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妇女崩漏及月经过多。山萸肉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山萸肉含山茱萸苷、熊果酸、齐墩果酸、5,5’-二甲基糖醛醚、5-羟甲基糖醛、没食子酸、3,5-二经基苯甲酸、马钱素、7-O-甲基莫诺苷、7-脱氢马钱素、β-谷甾醇和脱水莫诺苷元及多糖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山萸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调节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抗衰老、抗氧化、抗炎镇痛、促白细胞增加、解痉、抑菌、保护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抗局灶性脑缺血、改善认知、保护氧化应激所致神经损伤、抗过敏、利尿、降压、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滴血黏度、调节骨代谢和骨密度等作用。
在临床上,山萸肉、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山萸肉可与女贞子、枸杞子、阿胶等配用,治疗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呈现肝肾虚者;山萸肉、丹皮、茯苓、覆盆子(酒炒)、肉桂、附片 (盐炒)、熟地黄、山药、薏苡仁(盐炒) 甘草,可用于治疗遗尿症;萸味龙牡汤(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五味子) 可用于治疗多汗症。
山萸肉多与当归、白芍、熟地黄等同用,治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山萸肉常与熟地黄、山药、茯苓等同用,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山萸肉宜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用,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山萸肉常与益智仁、山药等同用,治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
山萸肉常与金樱子、芡实等同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山萸肉常与龙骨、黄芪、白术等同用,治脾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山萸肉每与莲子、芡实等同用,治带脉失约之带下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