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脑供血不足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也是我们经常听到很多病人的描述。这种情况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眩晕、头痛、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甚至一侧肢体偏瘫、失语、失写、失读、吞咽困难、舌头强直、视野缺失等等。
由于脑组织的特殊结构和功能,血流量很丰富,对缺血高度敏感,几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脑血管病经常会造成令人痛苦的结局。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局限性脑梗死。
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微栓子脱落后,进入颅内小血管而导致微血栓,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由于栓子较小,不久就破碎了,所以一般突然发病,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分钟到一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后症状就消失了。而局限性脑梗死,一般就是栓子比较大,脱落后堵塞较大血管,症状典型,常会出现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说话、认人、吞咽等障碍,预后大多不乐观。
需要提醒的是,这两种缺血性脑血病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要注意,如果发生了那么不要觉得恢复就没事了,应该查明原因,分别查一下颈动脉、椎动脉,看看是那个系统出现毛病,积极配合医生干预治疗,避免它的再发,或者反复发作,因为如果不重视它,而由它自由发展下去,那么很可能会引起大血管的栓塞,出现不良后果。
所以说预防脑血管病就尤为重要了,身体上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积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等基础疾病,饮食上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果、水果,生活上要保持合理的体育运动,保持舒畅的心情,如果有了症状那么就要及时、快速干预,切勿不放在心上。
简单分享,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补充,感谢您的关注!
心供血不足严重吗?
如果出现了心脏供血不足,那么是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的,如果是短期内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没有明显的表现。但如果长期性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引起全身器官的一些变化,如果是头部缺血,那么会引起头昏头晕等等。如果是消化道所缺血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等。
心供血不足是什么症状呢?
心供血不足时症状表现为头痛、牙痛、腿痛,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等。考虑为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单用或者联合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积极治疗。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吸烟喝酒,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心血管供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了解心血管供血不足这个医学常识非常非常重要!
了解这个常识有时候会救我们一命,我们在医院总能遇到送来晚了的心脏病患者,其中大部分都是并不认为自己是心脏病耽误了。
我们经常举一个例子,那就是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先生,在去世前就反复发作后背疼痛,侯先生以为就是受风了,于是找人揉揉捶捶,感觉也能缓解。可是谁知这就是心血管供血不足,结果当最后一次发作持续性心血管供血不足的时候,就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结果没来得及抢救,就这样耽误了,如果他有一点这个心血管供血不足的常识,那么肯定不会……
生活没有如果,只有将来,看到的人最好把这个科普予以分享,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传播科普,救人救己。
心血管供血不足,我们一般称之为心绞痛,很多人误解心绞痛就是心脏部位的疼痛,或者是左侧胸部疼痛,因为心脏位于人体的左侧胸部。但很多时候心绞痛并不是心前区疼痛,也不是左侧胸部疼痛,结果就导致很多人不以为然,耽误病情。
心绞痛的症状:1、心绞痛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当然肯定包括心前区疼痛,包括胸部疼痛,还包括头痛、牙疼、左肩膀疼痛、腹部疼痛等等情况。
2、心绞痛不仅仅是疼,心绞痛还可能是胸闷憋气,心慌气短,恶心呕吐,咽部紧缩感,大汗不止等等情况。
3、发作心绞痛时,常常伴随压迫性、闷感,严重时伴有濒死感,有些患者疼痛不明显。
4、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会加重心绞痛,除了活动劳累,饱食、寒冷、吸烟、酗酒也会诱发心绞痛。
5、一般持续3-15分钟,所以侯先生后背疼痛,按摩也感觉有效,那不是真的有效,那是因为心绞痛本身就持续十分钟左右就能缓解,但必须尽快诊治,否则会发生心肌梗死。当心绞痛持续15分钟以上,就要怀疑心肌梗死,必须马上拨打120。
如何缓解:一般来说轻度心绞痛,会通过休息等去除诱因后缓解,也可以通过含服硝酸甘油迅速缓解。但这种缓解是临时的,每一次心绞痛都是心脏在报警,在提示心脏的主人必须尽快就诊,正规治疗,否则就会心肌梗死,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请把这条科普传递给您最关心的人,心血管供血不足,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还有很多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传递您的❤❤❤❤❤❤❤❤❤❤❤!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维权勇士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心慌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张文宏曾经说过:医学上的“字”即使你可能都认识,但是不能知道其真正的涵义。
其实,真正的医生,即使是老医生或非常专业的医生,也会对很多医学名词的内涵的理解是模模糊糊的,尤其是其间的逻辑关系更是糊里糊涂的。
大家都熟悉的中风(zhòngfēng)和卒中 (cùzhòng),当代的医生们,不论是中医或西医的医生都对其内涵和逻辑关系是糊里糊涂的。中医教科书里都糊里糊涂地写到:中风一名卒中,有图为证。
这样解释根本就不正确,看下图中风与卒中的逻辑关系:
下图中的语句错在哪里了呢?
卒,本来就是“急性”的含义,前面还加“急性”,不是画蛇添足么?
对“心慌、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脏供血不足”的理解也是如此!
心慌和心悸是中医里的概念:
心慌与心悸的含义接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与之相近的概念就是:怔忡(zhēngchōng)。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后人将捕之也。怔忡的病情重于心慌和心悸。这三个名词都是在描述 人的感觉,能够被感觉到的,也就是症状,本人称之为:己症,即只有自己能够感觉到的症状。病人不说,他人不知道。但心悸和怔忡又常被当作“疾病名”来用。在中医的脉象上描述的有:数脉、迟脉、缓脉、结脉、代脉、促脉等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是西医的概念
自从发明了心电图机后,跟着创造了非常多的与这些名词相伴生的诸多名词或病名,比如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室颤,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四联率,室上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等诸多名词,每一个名词都有其具体的内涵,有其具体的位置,也有其从属关系,也有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认知角度说的。下图中简要地列举了一部分名词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
心脏正常功能的产生,需要很多的条件,其中心脏供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心脏供血这个名词还有再分为:心肌供血和心腔供血两部分。后者常被忽略而不谈,常说心肌供血。心肌供血必须通过冠状动脉的,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多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行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几乎深入到绝大多数人的心/脑中。由此可知:心脏病的内涵大,包含冠心病。除了冠心病还有: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室扩大、房缺、室缺等诸多种心脏病。见下图:
基于此:诸多心脏疾病会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所以心脏供血不足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不齐和心率失常/不齐,不能反过来说:只要出现心率/心律失常就一定是心脏/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具体的某个病人的心率/心律失常/不齐,到底是不是供血不足引起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