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最有效的消暑方法是什么?
叮咚~这里有一份夏日消暑美食宝典!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用这句诗来形容春天再合适不过。惬意宜人的春天还没享受多久,暑气开始慢慢蒸腾起来。尤其是南方,春天仿佛转瞬即逝,三十多度的炎热天气早早地出现了,冬衣刚褪去没多久,夏衫马上"C位出道"。
气温的升高带走了我们的好胃口,带来了我们浮躁的情绪。在炎热的天气里,面对平时的家常饭菜胃口全无,人也蔫蔫的没有精神。别担心!快看看这份夏日美食宝典,既可以消暑,又简单易做,在家就能享受!
凉皮
凉皮是擀面皮、面皮、米皮、酿皮的统称,是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美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凉皮的特点是"筋"、"薄"、"细"、"穰", 口味酸、香、辣、鲜。麻酱凉皮是最经典的吃法。其做法较简单,把面粉调成糊状,盛入特制的金属凉皮箩里,使面糊平平地铺在箩底,然后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吃时,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宽的条,一般加辅料为黄瓜丝,调入盐、醋、酱、芝麻酱、辣椒油等即可。
越南春卷
低脂美味的越南春卷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透明的米纸包裹着五彩缤纷的馅料,看着就赏心悦目,蔬菜丝清新、水果清香、虾仁鲜甜,配上香浓的酱汁,非常清脆爽口。制作时,通过火候的变化可以去除油腻,基本保持了越南菜清淡自然的口味。而且热量很低,不怕长胖哦!
水果沙拉
水果沙拉可以算是做法最简单、受众最广的一道美食了。将不同的水果切成丁状或着方块,摆放在盘子里,浇上沙拉酱、酸奶或者蜂蜜,一口下去,一本满足。水果沙拉解渴消暑,做法简单,低脂、低热量却富含维生素和果胶,但是糖分比较高,需要当心哦。
绿豆汤
绿豆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是夏天生津止渴的佳饮。绿豆清净,清水浸泡后入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绿豆开花后关火。还可以加入薄荷一起煮,就算是炎炎夏日也能感到透心的凉爽。南方做绿豆汤时还会加入糯米饭、蜜枣、冬瓜汤等,也是很棒的代餐选择。
酸梅汤
古时候除了达官贵人,很少有人能喝到冰镇的酸梅汤,因为古代没有制冷设备,冰块的保存成本很高,平民百姓根本负担不起。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冰镇饮品了,怎么能辜负我们的冰箱呢!酸梅汤的做法不算复杂,需要选用乌黑发亮又饱满的新鲜乌梅,放在加满水的热锅里,大火熬制几个小时后,捞出乌梅过滤,加入冰糖或白糖,再冰镇一下,酸甜可口的冰镇酸梅汤就完成了。看着就口齿生津,消暑解渴,绝对是夏日健康饮品No.1!
这么多夏日美食,你pick哪一个呢?在评论区留下你消暑开胃的必备菜单吧!
老人夏季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对大部分人来说夏季是非常难熬的,天气炎热让人们心情变得异常烦躁,再加上受到蚊虫叮咬,简直是忍无可忍。特别是老年人,一定做好养生工作,平安度过夏季。
老年人夏季需注意什么?1、保持适度运动
夏季心火旺盛,需保持规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适当的做有氧运动如游泳或慢跑等,能提高心肺功能。另外老年人需有意识的控制呼吸频率,每天早晚选择环境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不仅能提高肺活量,而且可改善大脑供血情况,提高体质。除此之外,中午要有30分钟的午休,但不能在露天或大树底下睡觉,以免让风邪入侵。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运动时,需由家人陪伴且随身携带药物。
2、调整好饮食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弱,在炎热的夏季食物易腐烂或变质,所以一定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食物加热之后再吃。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能吃生冷寒凉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脾胃虚弱。每天必须保证有足够液体摄入如豆浆、绿茶或果汁和白开水。尽量生吃蔬菜,能避免营养物质被破坏。粗粮和细粮交替着吃,做好荤素搭配。夏季饮食尽量以蔬菜为主,适当的搭配肉类。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少吃油腻和肥腻食物,以免引起上火。
3、调试好心理
老年人夏季养生需注重于静心,遇到事情时需泰然处之,保持冷静,不能过于急躁。炎热夏季阳气生发,易引起心烦气躁,所以需保持平静心态,不能太劳累,也不能让情绪过于激动。另外保持居住房间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能消散除热,让人们感觉到凉快,而且可降低室内微生物浓度,避免空气污染。除此之外,夏季不能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以免患上空调病,室内外的温差不能超过7℃。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出汗多,易出现湿疹或痱子,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和清洁。
温馨提示夏季昼长夜短,气温升高,新陈代谢速度旺盛,易疲劳,所以需保证有充足睡眠。为能保证充足睡眠,需做到起居有节,保持卧室空气清新。出汗后不能立马冲冷水澡,以免因为脑部毛细血管快速收缩而导致供血不足,甚至会发生意外。
#家庭医生超能团#
如果粉丝朋友有更多健康问题,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家医君会尽快为您解答。
想了解更多夏季养生、老年人健康的相关资讯,可以关注家庭医生在线,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健康内容!
夏季如何除湿养生呢?
很多朋友在夏季都有湿气重的毛病,那么夏季如何祛湿呢?今天不如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下夏季祛湿的方法吧。
祛湿办法之一: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祛湿办法之二:食疗清热祛湿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温热服食。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薏仁茶,原料:薏米仁、赤小豆、淡竹叶、马齿笕、芡实,将一小包亦舒堂薏仁茶放置一杯开水中冲泡,3-4分钟即可饮用,每天一杯,简单易操作,淡雅飘香,清热祛湿,是居家和办公室的休闲祛湿首选
祛湿办法之三:运动祛湿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祛湿办法之四:注意饮食禁忌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祛湿办法之五:调料祛湿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祛湿办法之六:避环境的湿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祛湿吃什么好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薏仁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文中已经给大家整理出了6个夏季祛湿的方法,此外,夏季多吃一些祛湿食物也可以起到祛除湿气的作用。
我想学习推拿按摩?
谢谢邀请!
说到按摩,个人觉得掌握这门技术,其实还是挺好的。适当按摩身体,对健康有利。就拿本人经历来说吧!
几年前的夏季一个周一上午,正坐在办公室,突然接到领导一个电话,有事面谈。起身时发现鞋带开了,于是弯腰系鞋带,完事要站起来时候,猛的腰部一阵持续剧烈疼痛,同时还伴随着一声嘎嘣响的声音,声音尽管不太大,但我听出了那是腰椎骨头间发出的,这时腰真疼得要命,心想:难道腰椎断了?这下要坏事! 接着俺又发现居然站不起来了。
没办法,只好一个拳头顶住后腰,一个手扶着桌子慢慢儿,慢慢儿,一点一点才站起来,走路也是一小步一小步向前挪。 心里又想:难道是因为周末回老家干活割麦,没有歇过来的缘故,这才闪了腰?
以前割麦多是用镰刀将麦秸割倒,俺家是用那种手扶拖拉机头带的小型简单割麦机,只能像剃头推子一样,把麦割倒,相对来说比镰刀要先进点。
我们那里是黑土地,一下雨泥泞难行,联合收割机还未大面积跨区作业,有些地也进不去) 那些拉回家的麦个,也上了大垛,从下到上,堆了近一层楼那么高,然后一人在上堆,一人在下用火叉叉住麦个子向垛上扔,干下来是相当累人的。
另外,等到星期日这天,由于天又降小雨,只能赶紧把地里割的麦打捆成个,然后堆成小堆,将麦穗那头遮在里边,避免雨淋,半天慌里慌张的。
最后,腰困疼困疼的,总想圪蹴在地上的感觉。 想到这,俺就意识到恐怕是劳累过度导致腰椎出问题了。
中午下班回家,自行车也骑不了,一手推着,一手拳顶腰部。 半路正好遇到一个诊所,白牛的一个姓李的老乡开的,他给我开了些消炎药,又按摩了二十分钟,休息了几十分钟,虽然按摩时疼痛难忍,但完事后感觉浑身上下怪通和,舒服些了。坚持按摩两周,结果下疼了。听他说腰间椎间盘有膨出、突出、脱出不同程度的症状,俺这还算轻的那种。
此后,对按摩有了亲身休会后的认识,感觉按摩的效果还可以。 前不久,腰疼又犯了,就又去一家候氐按摩店按了两次。这家是个按摩培训学校,里边员工口音不同,本地省外都有,学员实习也在这里,有些学成的回家了自己也开了店。学费是根据课程及学时收取的,两三千至六七千不等。 需要的可以实地了解、考察。
秋季养生知多少?
“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也”,入秋后,天气愈发变凉,早晚温差很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秋邪入侵呢?
调整起居秋天的作息规律要从夏天的晚睡早起改变成为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天地的变化来收敛阳气,早起使得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之太过。
秋天特别讲究“春捂秋冻”,但是很多人是理解有误的,以为“秋冻”就是即使感到很冷了,也不需要加衣,需要冻一冻,实际上“秋冻”因人、因天变化而异酌情添减衣物,尤其是小孩喝老人,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
滋阴润燥秋季干燥,而燥乃六淫之泻,易耗津液,所以这个季节,养生的重点是养肺润肺。
平时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甘蔗、芝麻、菠菜、豆浆、蜂蜜、藕等,以益胃生津。
尽可能少食葱、姜、蒜等辛味之品,以免致使肺气旺盛,进而伤及肝气。
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立秋以后,瓜果不可多食,否则会损伤脾胃,容易引起腹泻等疾病,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精神调养秋高气燥,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所以这个季节还要注重精神养生。
秋天精神调养,以“收”为要,做到“心志安宁”,意识是用收敛神气的方式,使秋气平,使肺气清,简单地说,就是要“清心寡欲”,培养乐观情绪,以避免肃杀之气。
另外,秋风、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
尤其是老年朋友,常常有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如果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此时身边人也要多注意家人的情绪,多一起出外走走,登高远眺,减少过度伤风悲秋影响肺气。
运动锻炼秋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
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收”的状态,阴精阳气也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秋季运动项目不宜过猛,可采取散步、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运动项目。
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选择,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快步走、呼吸操等。
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秋季已经到来,我们无论是饮食方面或是户外的相关活动,都是希望能够使身体更好,因此一定要多多注意一些科学的方法以及小常识,不要适得其反。
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大妈聊养生】!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