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副作用,三个月宝宝要打什么疫苗?
您好,我是育婴师睿睿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随着疫苗的普及,自宝宝出生后,就需要按照规定接种相对应的疫苗,可以最大程度上预防宝宝患病。宝宝出生后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次数、时间都是有规定和要求的,正常情况下,都是由社区医院给家长一个疫苗注射的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清楚相应的疫苗内容,家长一定要按照时间表给宝宝接种疫苗,不要漏掉必须接种的疫苗,避免给宝宝健康带来威胁。
▶ 三个月宝宝需要接种什么疫苗?
小儿麻痹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疫苗(第一次)
小儿麻痹疫苗:3个月的宝宝需要接种第二针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叫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目前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就是医生所说的糖丸,是由活的、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
百白破疫苗: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01宝宝为什么需要按时接种疫苗?宝宝出生后,自身带有一定的抗体,是从母体中带出来的,这种抗体会在宝宝出生后的6个月内帮助宝宝预防一些传染病的发生,起到暂时性免疫的作用。
但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环境因素和喂养的食物,都会影响宝宝体内的抗体,使宝宝对外界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减弱,而一些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如乙肝、脊髓灰质炎,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如果宝宝患上这些疾病,即使最终治好了,也是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按时接种疫苗的最大作用在于可以帮助宝宝产生抗体,使病菌在浸入身体后,自动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御病菌,避免宝宝感染这些疾病,当宝宝免疫后患上该疾病,病情也不会太过严重,治疗后也不会给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
02宝宝接种疫苗的时间表具体是什么?为了提高宝宝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家长需要有计划的按时给宝宝进行疫苗接种,来保护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宝宝接种的疫苗类型有很多种,每类疫苗接种的时间也都不相同,每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需要接种哪些固定的疫苗,都是有规定的,所以如果宝宝没有特殊情况(如宝宝生病或是出现不适等),家长都要按时带宝宝去社区或医院接种疫苗,并保管好疫苗本,这个对于将来宝宝进入幼儿园上学都是有用的。
▶ 宝宝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必须强制性接种。
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03给宝宝接种各类疫苗的禁忌原则是什么?接种疫苗的禁忌一般分两大类:
暂时禁忌: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宝宝,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恢复以后接受补种。
绝对禁忌:宝宝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这些宝宝是绝对不可以接种疫苗的。
所以家长在给宝宝接种疫苗前,要了解宝宝的相关信息后,或者给医生提供相应的信息,让医生判断后,看宝宝是否可以接种疫苗,避免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不好的影响和结果。
04以下几种疫苗给宝宝时要特别注意哪些?1、卡介苗
卡介苗宝宝出生第一针,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宝宝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要谨慎接种;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要延缓接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需要禁种。
注意事项: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色结节,伴有痛痒感,结节会变成脓包或溃烂,这个现象属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2-3个月自行愈合,如果宝宝出生时没接种,在2个月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计划免疫门诊进行补种。
2、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吃的疫苗,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禁忌:接种疫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4次,发热、急性病的宝宝,要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 的宝宝禁止接种;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接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宝宝服用糖丸时,30分钟内不能吃东西(包括母乳);接种后,如果宝宝吐奶或呕吐等,导致疫苗服用剂量不足,需要重新补服。
3、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必须接连打三针,宝宝在3个月时注射第一针,以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针,三针连续注射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
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延缓接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注意事项:接种后会引起局部硬结、发热等副反应,一般反应2-3天内消失;接种后体温超过38.5℃以上,带宝宝到医院治疗;局部红肿、硬结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要到医院对症治疗和定期观察,硬结尽量不切开;发生高热、局部硬结等症状较为严重的副反应,不能继续给宝宝注射百白破疫苗。
4、甲肝疫苗
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5、麻疹疫苗
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不需要接种;正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 (对鸡蛋过敏) 的宝宝要禁止接种;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能接种。
6、乙肝疫苗
禁忌: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7、乙型脑炎疫苗
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禁忌: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缓种。
05给宝宝接种疫苗前后需要注意什么?1、给宝宝接种疫苗前需要注意什么?
给宝宝接种疫苗前,如果宝宝有发热或其他特殊情况,家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疫苗接种,另外家长要注意,给宝宝接种疫苗前要注意以下几个事情:
注意宝宝的健康状况:宝宝最近是否有出现不适,有没有发烧、拉肚子、咳嗽等症状,这些信息要在接种前全部告知医生,让医生根据有效信息做参考,看宝宝是否可以接种相对应的疫苗,避免接种后造成反效果。
宝宝有无禁忌症和过敏史:心脏疾患、肝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化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以及有过敏史、惊厥史等都是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范围;如果宝宝正接受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物治疗,也是需要推迟接种的时间。
详细了解要接种的疫苗:接种前,家长要宝宝的疫苗接种本给医生登记,让医生了解宝宝相对应接种的疫苗,且家长自身要了解给宝宝接种什么疫苗,如果宝宝之前接种这个疫苗后,出现过一些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家长都要及时的告诉医生,让医生来判断宝宝这次能否继续再接种此疫苗。
接种前的护理:在接种前,家长要让宝宝吃好睡好,以免影响接种时的状态;还要给宝宝提前洗澡或洗净手臂,接种后宝宝暂时不能洗澡;如果天气较冷,给宝宝换上柔软宽大的衣服,给宝宝注射时卷袖子方便,也可以避免内衣摩擦针眼处的皮肤,导致宝宝出现不适。
2、给宝宝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什么?
给宝宝疫苗接种后,有些宝宝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有些宝宝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是接种部位的疼痛和红肿,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24-48小时左右,家长在此期间多注意观察就可以,不需要太过担心,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一下这些反应时,家长就要特别注意了,必要时带宝宝去打针的医院进行处理:
轻度或中度的发热:部分宝宝伴有头晕、恶心、没力气等,这时家长要注意时刻监测宝宝体温,当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用药物退热,同时注意给宝宝多喝水,避免受凉引起其他并发症。
轻度皮疹:接种后数小时或第二天后,宝宝身体局部可能出现皮疹,一般2天后会自行缓解,如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家长带宝宝到打针的地方,由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有严重的过敏反应、高热或异常哭闹:如果宝宝出现这些现象,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了,因为这些反应在注射任何疫苗是不会有的现象,要及时咨询相关医生。
接种疫苗后,小宝宝可以多给母乳或奶粉喝,添加辅食以后让宝宝多喝温开水,让宝宝多喝多排泄;宝宝日常饮食,不必忌口,适当增加鱼、蛋、瘦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也不要让宝宝进行剧烈运动,接种部位要给保持清洁,不要让宝宝抓或者挠。
接种后,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反应加重,出现高烧不退、红肿不消、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问题,家长可以请医生来诊断和处理。
06二类自费疫苗需要给宝宝接种么?很多家长认为二类疫苗不是国家必须要求接种的,所以不给宝宝接种也是可以的,在原则上没有一类疫苗重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二类疫苗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疾病发病率的区域差异等多种因素,不能将所有疫苗都纳入一类免费的范围,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自愿自费接种二类疫苗。
★【哪些二类自费疫苗是建议家长给宝宝接种?】
▶ 流感疫苗
婴幼儿时期宝的宝宝,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一旦出现流感,很容易受到侵害和传染,所以,对宝宝来说,二类疫苗中流感疫苗是很有必要的,流感疫苗一般在宝宝半岁-3岁间接种,第一次接种打两次,两次间隔一个月,以后每年打一次就可以,最佳时期是每年流感高发期之前给宝宝接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宝宝受流感侵袭。
▶ 水痘疫苗
水痘是常见的传染病,且传染性特别强,一般如果接触或者相互说话,都有可能被传染,水痘高发季节是在春冬两季,所以家长们要及时给宝宝及时接种水痘疫苗,且最好在上幼儿园前的一个月,避免宝宝上幼儿园后,因集体活动被传染。
▶ 7价、13价、23价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这种球菌危险性极高,一旦病发,很容易导致瘫痪、智力低下、耳聋甚至死亡,虽然感染率较低,但出于对宝宝健康的考虑,建议家长在宝宝5周岁前接种疫苗,以免宝宝的健康出现危险。
睿睿妈小贴士:
这里说的“价”指的是肺炎球菌的亚型,7价指这种疫苗含有了7种不同的,容易导致儿童感染的肺炎球菌亚型;13价疫苗是在7价的基础上,增加另外6种肺炎球菌亚型,也是儿童的易感亚型,引起中耳炎的亚型(有基础鼻炎容易合并中耳炎的孩子要留意哦)。
7价和13价都属于结合蛋白疫苗,7价已逐渐被13价取代,适用于5岁以下所有儿童,是各国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基础疫苗。
23价肺炎疫苗,属多糖疫苗,可以抵抗23类肺炎链球菌,但2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多糖抗原不能有效诱导2岁以下宝宝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所以23价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和65岁以上的老人。
▶ A+C流脑结合疫苗
6月龄宝宝需要去接种A群流脑疫苗,很多医生会建议用A+C流脑结合来代替,因为国家免费的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自流脑疫苗使用后,对控制、降低流脑的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基本控制了流行,但C群却没有得到像A群的控制,所以建议直接用“A+C结合”来代替“A群”,给宝宝多一种保护。单价在100元以内,基础免疫3针,后续有加强1针。
▶ EV71疫苗(手足口疫苗)
EV71疫苗,是专门用于治疗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家长应该知道,手足口病是非常致命的,而且2-3岁的宝宝间爆发率极高,所以家长最好在3岁前给宝宝注射疫苗,避免错过时间,给宝宝的健康造成伤害。
▶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可以导致宝宝严重腹泻,并且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脱水的现象,发病季节主要是在秋冬季,保护宝宝免遭此病毒侵害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国产轮状病毒疫苗是口服制剂,服用后可以刺激体内产生抗体来预防轮状病毒性胃肠炎。需要家长注意:宝宝接种后不一定能获得百分百的预防效果,但是接种后再次受轮状病毒感染时,病症会减轻,宝宝不会很难受。
07给宝宝接种疫苗是国产好还是进口好?相信家长给宝宝到社区或医院接种疫苗时,有时医生会问给宝宝打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很多家长对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区别并不了解,不知道给宝宝选择哪种疫苗更好?
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相同点:
两者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已杀灭的病原体或者类似结构注入婴儿体内,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作用。
两者都是经过卫生部重重检验才上市的。
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不同点:
个别疫株不同。
接种对象的起始年龄不同,针次也有不同。
适应性或者禁忌有所差别。
生产工艺不同。
原料、辅料有所不同。
价格不同,由于运输成本和保存成本问题,进口比国产的贵好几倍。
睿睿妈提醒:
家长不需要过度相信进口的疫苗。
同样的疫苗,经过数据比较,在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是一样的,家长是可以放心的。
同样的疫苗,进口会比国产高一些,因为国产疫苗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保证国内人群的供应,所以定价不会太高,但是进口疫苗不受这方面的限制。
所以家长在给宝宝接种疫苗时,有国内的可以选择国内的,像有些疫苗(如五联疫苗、肺炎13价疫苗)国内不生产的,可以选择打进口的。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就可以,如家庭条件、自身要求等,不用太纠结,疫苗中心有国产可以接种国产,如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也可以及时了解和处理。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大家喜欢睿睿妈的回答,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疫苗接种为什么与入学挂钩?
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疫苗接种确实需要与入学挂钩,这主要是为了保证疫苗的接种覆盖率以及个人的安全。
1 预防接种是群体事件和吃药不一样,打疫苗有明显的人群效应。拉肚子你自己不吃药,不会影响到其他人。但你是否接种疫苗,并非 一个人的事情,而关乎整个群体的疾病预防率。当某种疫苗的接种覆盖率不能达到某一比例时(通常这一值至少大于85%),无法对该病原的传播形成有效的控制,无法建立的有效群体保护屏障,就会爆发大规模的疫情。最可怕的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打了疫苗的人可极可能被感染。
这其实很好理解,空气中飘着其微量的病毒。当它入侵第一个人时,由于接种过疫苗,免疫系统迅速把清除了。它又入侵第二个,也清除了。病毒没有繁殖和变异的空间。即使偶尔遇到了一个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也很可能因为病毒滴度过低、活力不高而不会引起感染。即便引起了感染,也只危害到这一个人,而不会引起疫情。
相反,如果病毒连续入侵的几个人都抗体,那么病毒就会在体内繁殖和变异,不仅数量增加,还会进化,让免疫系统更难识别和清除。空气中的病毒载体迅速提高,打过疫苗的人也可能因抗体水平不足而病倒。或者病毒彻底变异,那就相当于原有的疫苗彻底失效,瘟疫大规模爆发,这是极其可怕的。
2 保证每个孩子都被疫苗保护国家一类苗就有10余种,与入学挂钩也是为了让家长保证孩子都接种了基本的疫苗,而不要遗留,对每个孩子的生命安全负责。
3 疫苗接种与入学挂钩是国际惯例这也不是我国特色。美国法律明文规定:“所有新生都必须提供完整的疫苗纪录才能上课,没有按照学校要求提供疫苗记录则不被允许进入校园。同时,如果学校被查到学生未提供完整的疫苗记录,还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其它国家也都大同小异。
4 历史的教训1975 年,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因副作用严重在日本被禁,其覆盖率从 80% 骤降至 10%,百日咳病例数随之暴增,从 1970年的 370 例至 1979 年13000例;
2000年前后,美国因谣言和明星的助阵,开启了对麻疹的反疫苗行动。使得已经宣布在美国灭绝的麻疹卷土重来。2015年初,美国大面积爆发麻疹疫情;2000年左右法国麻疹疫苗覆盖率仅为 75%,达到保护作用须为 95%,因此在2008 至 2012 年法国爆发麻疹大流行,共发病 24000 例。因此,与入学挂钩就是为了强制保证疫苗的接种率达到能控制疫情的水平。如果因为假疫苗事件,家长们开始拒绝孩子疫苗接种,这才真正可怕。因为即使您的宝宝接种了疫苗,也会因为其他人的不接种,而使疫苗降效甚至失效。
服用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的注意事项?
醋酸泼尼松也叫做强的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抗风湿等疾病。
其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以及抑制炎症物质的释放。免疫抑制是通过降低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合成与释放,降低淋巴细胞的分化与转化,减轻原发免疫反应,降低补体成分以及免疫球蛋白浓度。
许多人都知道,滥用激素或者不合理使用激素,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对自身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一个抑制作用,导致自身激素分泌紊乱,可导致体重增加,身体浮肿,出现医源性库欣综合征,伤口难以愈合,女性出现月经紊乱,胃肠道发生溃疡、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受到抑制,血压升高、血糖紊乱等。
2.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比如激动、谵妄、情绪不安,也可表现为冷漠、情绪消极等。
3.容易发生感染,比如出现肺炎、肺结核。
4.长期使用后如果突然撤药可能发生反跳现象,比如出现头晕、腹痛、低热、头痛乏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那些人不宜使用强的松?
1.对该药物过敏者;2.有严重精神障碍或癫痫疾患者;3.活动性消化性溃疡;4.骨折、创伤修复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孕妇、水痘、麻疹、霉菌感染、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以上情况通常不能使用,但是如果权衡利弊,确实需要使用的,应该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国家卫健委核查陕西商洛儿童接种疫苗问题?
谢邀!
网友发帖称陕西商洛发现多例儿童接种过期疫苗8月3日,网友@不正经蜀黍 在多个平台发布的网帖《疫苗凶猛!陕西商洛发现多例儿童接种过期疫苗,人数还在增加》虽有标题党、夸大其词的嫌疑,但是,反映的疫苗信息基本上还是真实的。
比如,其中批号为201601013的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有效期的确是2017年7月14日。
当地政府调查称疫苗都在有效期内,“过期”是因为信息录入错误当晚,商洛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食药监局牵头、公安等部门参与的调查组,对网民反映问题进行调查。
8月5日,商洛市政府新闻办称,经调查相关接种点疫苗出入库记录、疫苗接种信息登记及询问相关当事人,网络反映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A群流脑多糖疫苗,现已确证为有效期内疫苗。
网络反映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经查,4月27日该接种点共接种百白破疫苗20支,实际接种疫苗批号为201612024-01,均在有效期内。网络反映的麻腮风疫苗,经查在有效期内,为接种疫苗批号信息登记错误。
国家卫健委排除调查组进行核查在当地政府腹部调查结论的当日,国家卫健委就排出调查组对问题进行核查。
这也难怪,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涉疫苗问题成了当然的红线,相关机构自然会严阵以待雷厉风行。
信息录入错误,你信吗?很多网友对这个说法流露出极大的不信任。
具体来看,所谓录入错误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经查,4月27日该接种点共接种百白破疫苗20支,实际接种疫苗批号为201612024-01,均在有效期内】。政府所给出的疫苗批号跟网帖中疫苗本上的确不一致。
那么,这就存在两种可能,或是接种人员在接种本记录错了批号;或是当地政府撒谎了。
如果是前者,既然使用的疫苗批号201612024-01,接种本上的201603007-02这个批号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种,【网络反映的麻腮风疫苗,经查在有效期内,为接种疫苗批号信息登记错误】。意思是,负责疫苗信息管理的人员在进行疫苗批号信息登记时搞错了?
但是,接种者记录的批号难道不是抄录实际接种疫苗包装上的信息?
因此,当地政府的调查结论的确有值得推敲之处。
好在,国家卫健委已经介入,在疫苗问题这个风口上,卫健委这种“异地办案”相信不会对谁会有所袒护。
真相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接种过期疫苗对孩子身体有哪些危害?先说说疫苗的有效期问题。
疫苗是生物药物,以这次涉及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为例,它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S20070026”。S是生物的生字汉语拼音首字母。
生物药在所有药物中脆弱性最高,生产、运输、储藏、使用等环节的规范最严格,而且有效期也最短,一般化学药有效期往往是2~3年,而生物药,比如疫苗,一般不超过1年。
过了有效期是不是就意味着必然失效或者会产生健康危害呢?
并不是。
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疫苗的稳定性相对较低,过期后效价有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机会有可能增加。而且,过期时间越长,效价降低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疫苗效价的降低,危害是如果这次的白白普疫苗一样,可能会影响疫苗保护性的建立。
其中,一类疫苗的保护性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接种的孩子自身建立起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反应性,即通俗说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一类疫苗有公共财政支付并强制性接种的目的是监理人群针对一种疾病的免疫屏障,目的是将疾病阻挡在人群之外,甚至像天花一样被消灭。这种免疫屏障以来适种人群的接种率,如果接种效价低的疫苗,即使接种率达标,也有可能破坏人群的免疫屏障。
因此,这有可能涉及破坏公共卫生安全。
二类疫苗,则主要是接种者自己获得特异性不保护,这是一种花钱防病,花钱买健康。如果效价降低,白花钱还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至于安全性,一般来说,即使过期的疫苗也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但是的确可以增加疫苗接种原本常见的发热、接种部位发炎肿痛等的机会。
因此,对于脆弱性最高的疫苗有效期,就必须丢弃,绝对不可再继续给人接种。
还有一点,一秒并不是用于病人的治疗药物,而是用于健康人用来预防疾病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必须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
只要是疫苗问题,最大的危害还在于破坏人们对疫苗的信任和信心可见,疫苗即涉及个人的健康安全,也涉及公共卫生安全,更涉及人们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信任。
因此,疫苗问题无小事!
有鉴于此,答主严正支持卫健委严肃查处这次商洛“过期疫苗”事件,在疫苗接种从业中建立起疫苗问题是涉及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任何人都不可触碰高压线意识,任何人都不能玩忽职守,更不能当成儿戏或者自己捞钱的“事业”。
为什么食用过后会加重慢性疾病?
所谓“发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发作的某些食物。
不过,发物并不一定是忌食的。很多人觉得发物就是单纯的忌口,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发物可以用来治病,很多疾病还要主动吃发物。
从中医学角度说,发物就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不同的食物在性能(偏性)上有差异,尽管都有其可食性和营养功能,但在患病服用中药时期,如果不了解发物和不重视忌口,饮食不当,则可能引起病变,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和引起严重后果。
发物是中医,西医没有这种理论,但不代表西医不存在发物的概念。实际上,各种疾病,医生至少会交代患者节制烟酒浓茶咖啡,在这里,烟、酒、浓茶、咖啡就相当于西医的发物。
由于中医的发物理论是成系统的,比较细致,而西医没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很多人觉得西医并不在乎发物不发物的问题。但事实上,西医的在这方面的禁忌完全不比中医少,只是多具体到某一疾病时才显现出来。
例如痛风患者不能食用豆制品、海鲜类等高嘌呤食物,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某些过敏患者不能吃奶制品肉制品等等。现代临床研究早已证实,忌食发物对于外科手术后减少创口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发物并不一定是忌食的。正确食用发物还有治病的作用。
发物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一方面由于发物具有的催发或诱发作用,食疗上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使用蘑菇、竹笋等发物,可起到助其透发、缩短病程的作用。又如多食海腥发物以催发牛痘等,都是利用了发物具有的透发作用。日常中最常见的就是姜汤了。对于风寒感冒患者来说,姜汤就是发物,可以用来发汗。
此外,中医从来没有说过发物理论适合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也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严厉不近人情。
发物诱发疾病,主要还是看个人健康情况和体质。如果体内没有伏邪,身体健康,患者适量吃发物是没有问题的。
那些把发物统统禁食的理论,不是医生说的,而是骗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