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症状,究竟是人类抵抗力变差?
现在处于重要的疫情时刻,涵仔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提高警惕,所以我希望不论你是正在健身还是准备健身亦或是不健身的你都能够看完这篇文章,多了解一些小知识,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动会暂时降低人的免疫力,给病毒一个可乘之机
注意这个词:高强度。你的身体会因为消耗极大暂时进入一段免疫抑制期(或者说免疫空窗期: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甚至容易长肿瘤。)。这个时间的长短要看这个人的体质还有运动的强度,通常是3-24小时,这个时候病毒很容易就趁虚而入。
当你长期过度训练的时候。如果你的训练的强度和量一直很大,你的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处于一个非常疲劳的状态,那你的免疫力也会下降。但是没关系啊,你休息一阵子身体就自动恢复了。而且一般的健身爱好者,练不到这个份儿上,不过你要是真的不放心的话,可以自测一下,如果最近你的运动表现降的厉害,睡眠质量非常差,身心疲惫,厌恶训练,并且每天早上你都测量你的起床的静息心率比平常要高12次以上,那就是过度训练,没跑了。量心率的话最好用一些仪器,去购物品牌搜心率就可以。
你一旦涉足过度训练,现在!立即!马上!开始休息。不过我觉得你们绝大多数人应该是缺乏训练的吧?这个时候可能有朋友高兴了,我正好有理由可以不运动。其实不是这样的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合理的运动对身体健康免疫的提升是一定有好处的,但是合理这两个字要一定拿捏的死死的。
非常时期健身的建议如下
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基础,还是要运动的,但是训练的量和强度都要小一点点。新手可以从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比如说慢跑啊,快走啊,骑车或者是家庭的徒手训练开始慢慢加量。千万不要突击剧烈运动,去尝试一个之前从来驾驭不了的量,这就是作死啊。练家子要开始减少自己的训练量到原来的80%-90%,这个量足以让我们维持现在的身材成果。而且说实话现在真不是一个拼命锻炼的时候,毕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关于健身房锻炼。如果你在疫区或者在疫区较近的地区,那么不去健身房这一类公共场所是最好的选择;那如果你所在地区暂时疫情不严重,那我建议你叉开健身房的高峰时段岔开人流去健身,但是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要带上口罩,注意勤洗手,练完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避免冷热交替。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对传统的健身行业,当然也包括涵仔,一个健身自媒体,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希望大家不要抛弃健身房,现在的局势很紧张,但是等到局势稳定以后,健身房永远是你强身健体,练出好身材的一个最好的选择。同时呢,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涵仔,近期会出一些家庭健身内容,让一些出不了门的朋友可以在家锻炼,保持一个好的身体。
在训练后的30分钟内马上补糖。因为糖分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的能量供给,练后及时补充,有利于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把病毒挡在门外。运动饮料、水果、面包以及各类中华民族的面食都是你很好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今天看到的一句话,面对疫情在行为上我们足够重视,但是在心态上我们要蔑视,不要过于慌张,因为慌张是不能改变局势的,他只是在无端的折磨自己,我们能做的是保证自己还有身边的亲友防护措施要做到位,同时我们要相信时代的进步,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为武汉祈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新型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病毒阳性?
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的美国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成功治愈的病例中,提到了在患者发病第7日采集的粪便样本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RNA。
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据第三人民医院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提醒广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时,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2月2日,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在广东省卫健委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间隙,回应了系列热点问题。
钟南山说:我们在不同的地方都发现,有一部分病人的粪便里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我们正在努力去分离出病毒,这需要点时间。检测出核酸阳性与真正分离出病毒不是一回事。
核酸是病毒的一段序列,检测出核酸阳性只能说粪便里可能存在活病毒。而分离出病毒,就是确认粪便里有活病毒,这个问题就更大了。但不管怎么说,在粪便里发现病毒核酸阳性,还是应该高度关注。
假如真的分离出病毒,就意味着它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会增加。特别是在湖北、江西这些地方,如果居民有随意到水体里洗马桶这种习惯,需非常警惕水体被病毒污染。
已经患病的人,粪便是否带病毒,病毒量有多少,要一步步调查。从初步的了解来看,尿里是没有的,但粪便确实要引起警惕。
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指出在鼻咽拭子、 痰、 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什么是粪口传播所谓粪口传播是指,病人的粪便中存在病原体(传染物质),排出体外后造成环境、水源或者食物污染,人们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可能感染。这实际上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另外,接触传播也可能是粪口传播的一种形式:人们接触到被粪便中的病毒颗粒污染的物件,再通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疾病。
常见粪口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可以明显引起腹泻的传染病,如诺如病毒胃肠炎、伤寒、霍乱等。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消化道症状,特别是腹泻和呕吐。也就是说,粪口传播和消化道症状往往是配对出现的,很少和呼吸道症状结伴而行。
比如,农民用病毒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如果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小伙伴们就可能会被感染。
在当前还不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是否通过粪口传染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需要更加关注厕所的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在马桶冲刷过程中会形成细小的颗粒,产生水雾后可能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所以也要对马桶、厕所进行消毒。要加强下水道密闭性,病毒携带者,尤其是肠胃道存在病毒的,可能会通过下水道污染整个下水道系统。
有些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发现下水道有反水、漏水的情况,应当加强马桶或便器的密封性,对于一些使用旱厕的农村地区,则需要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此外,相关污水处理环节需要严格执行国家无害化处理的规范,在合规的下水道处理方式下,应该是能保证杀灭病毒的。
预防粪口传染,居家隔离应注意什么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居家隔离时,除了之前的防护措施,最好单独使用厕所,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消毒,减少污染。谨慎的做法就是,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用完厕所冲水前,记得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就可以了,这个动作可以极大减少空气中的气溶胶浓度。
但是,在粪便中确实含有大量的病毒的前提下,密切接触和呼吸道直接传播的风险一定是大于抽水马桶产生气溶胶吸入的风险。所以勤洗手、戴口罩依旧很重要。
总之,在目前来说新型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病毒阳性,还不能确定存在粪口传播途径,但事物总是在变化中发展,病毒也同样存在进化和基因变异,随着疫情的发展是否出现新的传播风险,目前不得而知,但做好相应的防护是必要的,相信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可能有N个?
据文献及网络报导,新冠病毒传染的途径依次为接触传染,飞沫传染,其它如空气粪口传染可能性很小。新冠病毒传染性比SARS,MERS及流感传染性要强,首先是新冠病毒与人细胞受体结合力很强,加上潜伏期较长,还有轻症及无症状带病毒者没有查出核酸阳性便象健康人一样活动,但仍然有传染性,还有极少数治愈病人因检测为假阴性出院后复阳感染他人。
本次新冠疫情会在什么时间点结束?
新冠疫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不管是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国外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还会长期存在。如果是说此次北京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预计一个月左右后,可以结束。
说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存在,是指新冠肺炎病毒会长期存在,可能导致疫情的反弹,甚至是第二波疫情。针对可能发生的第二波疫情,钟南山院士最近也再次提醒:今冬明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仍不会消失!
(下图:钟南山院士)
一. 此次北京市的疫情有望一个月左右后结束。针对此次北京市的疫情,最近,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目前,北京市疫情处于平稳期的过渡,发病的病人绝大多数都在我们控制的范围之内。下面还会有两周的“扫尾期”。考虑到“扫尾期”之后,还会有一个疫情的“巩固期”,所以,可以预测:北京市的疫情有望一个月左右后结束。
(下图: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接受采访)
二. 不管是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国外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还会长期存在。1. 国外的新冠肺炎疫情,或许还有存在很多年。
几天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说:这种流行病是一场健康危机,也是一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在许多国家,甚至是一场政治危机。就其影响来说,可能会持续数十年。
(下图: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很显然,谭德塞是对美国、巴西等国的疫情控制很是不满。就美国、巴西的最新疫情数字来说,美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逼近了260万例,巴西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了131万例,即便如此,两国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还在以3万例,甚至4万例以上的数字增加。
(下图:一些国家的最新疫情)
三. 国内疫情的结束,至少还需要一年以上。国外严重疫情的持续,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国家。消灭新冠肺炎疫情,在于消灭新冠病毒,要彻底消灭新冠病毒,唯有通过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按照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之前的话说:新冠肺炎疫苗最快要等到明年3月到6月面市。由此可以推算:国内疫情的结束,乐观估计,至少还需要一年以上。
(下图: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结束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对于国内民众来说,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出行、避免聚集、勤洗手等个人疫情防范措施。
广州最近已经开始回南天了?
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华南地区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形成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气温接近20°C,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回南天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是否有影响呢?
我们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来分析: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排出病毒后,病毒处于环境中。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但回南天20℃左右的气温还不足以“热死”它,需要在56℃以上,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有效灭活病毒。这也是气温相对较高的海南省,泰国等地区也会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原因。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回南天的一大特征是下雨,潮湿,阴晴不定。下雨的好处是:空气中带有病毒的飞沫会被雨水带到地上,分布在室外物体表面的病毒也被雨水冲洗刷掉。如果有刮风,空气中剩余的病毒飞沫被风吹散,使空气中病毒密度被稀释,这样一来感染其他人的机会就会有所减少。
回南天还有一特征是容易起雾。空气中有大量水汽,还可能含有比较多的PM2.5级别的可吸入颗粒物。当风比较小的时候,上述水汽和颗粒物稳定存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如果此时空气中有新冠病毒飞沫存在,可能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就比较长,这样也许会增加被健康人吸入的风险。
回南天空气湿度可以高达80%-90%。湿度对于新冠病毒的影响尚无直接证据,其他针对既往冠状病毒(比如MERS和SARS)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认为低湿度有利于病毒生存,但也有研究认为低湿度和很高湿度都有利于病毒生存。有专家综合了各种研究的结论,大致认为50%-70%相对湿度和较高的温度,是有利于防止传染的。
易感人群:回南天阴晴不定,气温虽然有所上升,但也处于极不稳定的情况,昼夜温差比较明显,不注意休息和保温的话一般人群或有基础病的人身体抵抗力会减弱,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尤其是患了一般感冒,流感,或其他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时,某些表现类似新冠肺炎,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
因此,我们说,回南天来临依然有增加新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风险,预防的话还是要记住那几点: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到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要勤洗手。
3.做好健康监测与就医: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由于大雾天则确实可能增加风险。建议在大雾天时暂时不要开窗通风,而是加强室内的空气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