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没有副作用,喝凉的对身体好吗?
中药不可以喝凉的。中药冷喝会使得药物的效果失效,同时会造成腹泻、腹痛等现象,所以在喝中药的时候,一定要热着的时候喝。喝凉的中药不仅会使得体内进入寒气,同时也会影响到肠胃黏膜健康,会造成消化不良、肠胃痉挛等一系列现象。所以中药要热着喝才能起效。
你们喝中药最长时间喝了多久?
我的一个患者是比较严重的心衰,已经服中药三年啦,一切如常。关键是用稳妥的中药或说用上品的中药,换句话说用过去宫廷的中药谱也贴切,准确把握剂量,勤观察及时调整;心粗、一方到底、用经方、用民间处方都是不行的!记住中医药真正的老师是在源头——患者身上的临床实践,再无他处可循…
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映有哪些?
(1)毒性的含义
药物对于机体的伤寒性被称为毒性。
广义的毒药: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
狭义的毒药:容易造成人体的伤寒。
(2)影响毒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用量!(正所谓“除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如有毒的细辛:“辛不过钱”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剂量太少不够疗效,剂量太大则会产生毒副作用。)
其他:采集,贮存,炮制的方法,剂型和给药方式,配伍,患者的个体差异。
(3)对待中药的毒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中药的不良反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副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伴随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另一些作用可能引起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
2、毒性作用:药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异常变化或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的危害作用称为毒性作用,也叫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有的用药者经过某些药物致敏以后,再接触此药品后他原有的抗原体与药物再结合就造成组织的损伤或生理功能的紊乱。
4、特异质反映
5、药物的依赖性(如大麻,大麻能起到镇痛的作用,但如果剂量过多可能造成依赖。)
6、致癌作用
7、致畸作用(导致孕妇胎儿畸形)
8、致突变作用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为什么中药的副作用会小于西药?
回答:中药的副作用会小于西药,这句话基本是成立的!按照我的业务经历从三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1.药食同源占了300—400种,例:党参、木瓜、佛手、鱼腥草、甜葶苈子、蒲公英、苣荬菜、苦麻菜、绿豆、红豆、黑大豆等;2.来源于动植物的五千多中药材与中国人生活密切,几乎都有一段感人、甚至是惊心动魄的故事,像杜仲、刘寄奴、徐长卿、七叶一枝花,都有丰富的民间治验实例,有深厚的民族医学传承,是“大浪淘沙”过后的“精华”。3.从化学结构上说,植物化学成分、动物药成分来源于自然,与人类的生理、病理过程有很好的相容性、吸收性、安全性、调理治疗性,像虎骨、豹骨、龟板、鳖甲、牡蛎、土鳖虫、全蝎、蜈蚣、白花蛇、乌蛇等;欧洲也有类似的东西“生药学”,同样是“营养丰富”的必须借鉴学科。最近一直在努力研究中草药,试图找到解决疑难病的方法,感觉还是不错的!对中医药有个好印象只是个“入门”的门票…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你没有买过药吗?
你打开任意一盒中成药,说明书上面大概率看到的就是:
副作用与禁忌:尚不明确
“不明确”跟“无”的区别,应该是懂吧?
那有中医粉就说了,你说的是中成药,那草药药方呢?
我就问你,哪个中医敢跟你保证“人中黄”没有副作用?
北中医还有个喜欢喝“人中白”的在职教授,你问他敢不敢跟你说童子尿没副作用?
中医粉的逻辑可怕到了一定地步,有些药物古人吃过,现在还在卖,就认为没副作用了。但是你抓一个有名气的中医问问,谁敢给你打包票?
这,还用得着解释吗?
我是城市拂晓,祝你摆脱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