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的作用,母猪分娩时注射缩宫素是否合理?
在母猪分娩过程中,缩宫素的使用被高度认可,甚至可以说成为了猪场的必备药物,多数饲养人员认为缩宫素对母猪的产仔是有利的,只要有分娩过程就一定要使用。其实不然,缩宫素的使用是需要有一定适应症作为前提的,不能盲目使用,更不能滥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谨慎使用才能使其发挥最理想功效。
1 缩宫素的作用机理
缩宫素为生殖激素,形成于丘脑下部的垂体,是一种高度生物活性物质,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促进分娩的作用,缩宫素对脐带-胎盘血管有较强收缩作用,在分娩过程中来自子宫和产道的刺激可诱发缩宫素的释放。大剂量使用缩宫素可直接抑制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
2 缩宫素使用要点
2.1 缩宫素助产使用要掌握时机,在分娩过程中使用, 一定要在母猪产程过长(顺产1~2头,胎位正常且努责超过30 min时)或分娩后期产力明显不足的时候使用,切勿过早使用,产前或羊水破裂时使用都是不准确的。
2.2 缩宫素注射部位可选择颈部肌肉注射、外阴局部注射或耳静脉滴注。
2.3 缩宫素使用剂量应适宜,母猪建议1~2 ml/头。由于缩宫素只在短期内有作用,在体内会被迅速破坏。因此,根据子宫收缩及胎儿排出情况,可以考虑间隔1~2 h重复使用1次。
2.4 在分娩前6~20 h 使用氯前列醇钠注射1~2 ml/头可起到诱产,提高子宫敏感性,同时也可使宫颈完全打开的作用,比分娩过程中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要好。
2.5 母猪分娩后再次使用3~5 ml/头缩宫素,可促进子宫内的胎衣碎片和产道分泌物的排除,可减少产后感染几率。
3 正确认识缩宫素
3.1 缩宫素作为一种机体本身正常分泌的激素是随着机体的生理变化而随时变化的,如果人为从外界去注射的话,可干扰自体激素的再分泌,且激素都存在一个负反馈调节这样一种属性,经常性使用会造成内分泌紊乱。
3.2 缩宫素多应用于单胎动物,而猪属多胎动物,其生理结构决定了其并不适合缩宫素的使用,在分娩过程中缩宫素的使用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及脐带-胎盘血管的较强收缩,使在子宫深处的胎儿胎盘过早脱离母体胎盘,如果此时胎儿不能很快产出,就可能缺氧死亡。另外,使用缩宫素以后,由于胎儿脐带在子宫里面就发生了断裂,导致部分胎儿在子宫里面相互挤压,造成弱仔增多。
3.3 因缩宫素主要作用于子宫体,对子宫颈的作用十分微弱。所以,当子宫颈未开张或因助产过迟子宫不再收缩、子宫颈已经缩小时,用缩宫素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仔猪可能被封锁在子宫内,加重难产,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4 由于缩宫素使用后会引起子宫剧烈收缩,可显著增加母猪的疼痛,致使母猪产后极度疲劳,虚弱无力,不但影响产后恢复,同时也影响哺乳及产后带仔。
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
生孩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阴道自然分娩,也就是顺产。第二种就是剖宫产。
自然分娩又分为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从宫缩到子宫颈口开全的时间,初产妇平均需要11-12小时,经产妇只需6-8个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口全开到胎儿出生的时间,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只需数分钟。
第三产程:从胎儿生出到胎盘排出的时间,一般需要5-15分钟。如果胎儿生出后30分钟胎盘仍不排出,则需医生用手取出。
剖宫产又称剖腹产是一种产科手术,通过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取出胎儿。当出现胎儿窘迫、胎儿过大、骨盆过小、胎位不正、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未成熟等情况时,需选择剖腹产。
顺产和剖腹产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则需要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不论怎样都应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母猪在产仔过程先注射缩宫素?
感谢题主问题!首先恭喜母猪生产!
一、临床上母猪机体微循环障碍、热应激、病理性病毒感染及近段时间的非瘟(母猪呕吐、发烧、反流食物…)都会造成母猪身上发紫。母猪身上发紫治疗。肌注:头孢+黄芪多糖(100斤/支)混合单打,黄芪多糖可大剂量使用,一次可用2盒;配合Vc正常量单打另一边。1次/天,一般连用2-3天即可恢复
二、临床上,母猪分娩通常持续5小时以内,平均为2.5小时,超过7-8小时即为难产;分娩两个仔猪间隔期平均为15分钟,通常为5-30分钟。👍催产素使用事项。
1.催产素也称缩宫素,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必须用时和鱼腥草分开使用。
2.一般母猪生产时,在子宫颈尚未开放,骨盆过于狭窄及产道阻碍时禁用催产素。
3.生产中,除非母猪子宫口完全开张,同时难产间隔时间过长或产完后胎衣不下时,建议适量应用。
👍母猪消炎时,规模猪场使用鱼腥草时都当用水使用,消炎效果不理想,一般都单独使用头孢等。
小结:眼下这行情,有母猪产仔是猪场好事中的好事,求之不得!当前正适逢三伏天,气温潮热,猪场蚊虫滋生、霉菌泛滥,要加强精细喂养、做好精心护理等工作,防范未然,让母猪群健康繁育、多产仔产好仔是我们规模猪场的不懈追求……2019-7-31
双胞胎38周了?
准妈妈需要了解催产针的常识
在使用催产针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正确认识它的用途以及副作用。使用催产素并不像有的人想像的那样,好像是缩短了产程、减轻了疼痛,使正常的分娩变得更轻松和顺利。除非是过期妊娠或者其他必要的情况下,才应该遵从医生安排使用催产针。
“让医生打催产针,可以生得快点儿,减少宫缩时候的痛苦。”一位等待临盆的准妈妈这样说。
很多准妈妈都认为,请接生员打催产针可以让孩子快点生下来。虽然“催产针”能增强子宫收缩,如应用恰当,确有催生作用,但使用不恰当时,对产妇和胎儿都不利,严重时可威胁生命。因此,“催产针”不可以随便注射的。
催产针,也就是指产科医生常用的催产素,它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子宫收缩,以使婴儿娩出。是否使用催产针并非由产妇或家属来随意要求,它必需经产科医生进行细致地评估,并对产妇和胎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检测才可以决定。如B超测定胎盘的成熟度、胎儿的大小、羊水的状况等的检查,对产妇宫颈条件的检查,以及胎儿的入盆情况的检查等等。催产素使用得正确,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若使用不得当,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利,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催产针的副作用
1、催产素可引起子宫破裂,当胎位不正或骨盆狭窄时,用了催产素后,即使子宫收缩很强,但由于骨盆小,胎位不正,胎儿还是无法通过产道,而最后导致子宫破裂。
2、催产素可使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使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室息。由于宫缩不协调,不但不能使分娩加快,反而使分娩停顿。
所以,用催生针之前,一定要检查清楚骨盆大小、胎位情况。如均属正常,只是单纯子宫收缩无力而决定用催生针时,用很少一点加于葡萄糖内稀释(一般为2.5单位十葡萄糖500毫升),从静脉缓慢滴注,在滴注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要守护病人,注意子宫收缩、胎心及用药后分娩进展的情况。
另外,即便使用了催产素,也并不意味着宫缩及分娩就会立即开始,往往使用了催产素数小时后,临产才开始,而有的时候催产素根本没有起作用也是可能的。如果没有其他危险状况,使用了催产素仍不能自然分娩的,就只能通过剖宫产来解决了。
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使用催产素应该适量,切忌为了小的早点降生,急不可待地使用催产素,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
什么是催产针?
什么是催产针?
催产针是一种子宫平滑肌兴奋剂,注射后可促进子宫收缩,达到帮助产妇分娩的目的。
目前临床使用的催产针,成分为催产素,也叫缩宫素。在人体中,催产素是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使子宫平滑肌兴奋,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力度,为胎儿娩出提供足够的动力。产妇临产时,医护人员通过为部分产力不足者注射催产素,甚至调节给药的速度和剂量,让产妇的子宫按照分娩的节奏进行收缩,从而顺利分娩。如果超过预产期但并没有临产征兆的孕妇,在医生评估需要发动分娩时,也可以使用催产针促进分娩发动。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需要使用催产针,只有医生检查后认为可以通过增加子宫收缩力来帮助分娩的产妇可以使用,对于胎儿过大、通过产道有困难者,不能用催产针。另外,剖宫产的产妇,或者存在使用催产素禁忌的产妇,是不能注射催产针的。
催产素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可以用来促进子宫收缩而止血。
因此,虽然催产针主要用于催产,但并不是所有产妇都需要用,而且不单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需要由医生根据情况使用。
本内容由天津市第一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郑晓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