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症状,低血压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低血压多发于年轻人,原因包括生理性原因、病理性的原因。
当收缩压为90mmHg左右,低压60mmHg左右即可称为低血压。
多数突发的低血压为生理性原因,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比如喝水比较少,中暑之后出汗摄入少,排放多,容量不足,就会造成血压偏低。这类情况不需要特别去关注,也不需要特别干预。
还有一部分低血压是病理性的低血压,包括血容量不够、慢性失血、急性失血、感染性休克,包括长期大量的腹泻等情况会导致容量不足、贫血。此类低血压患者要积极地进行干预,纠正原因,使得血压到达稳定的状态。
低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哪些呢?我们都知道高血压的患者都提倡低盐饮食,而低血压患者正好相反,日常可以食用盐分与水分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血压。
因为人体在摄入盐分之后就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晶体渗透压,导致容量负荷增加,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回升。
不仅如此,多食用水分含量高的食物也可以增加容量,引起血压上升,但要记住物极必反,也不要食用过多的食盐和水,否则会导致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
血压多少算低血压?
血压多少算低血压
成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所以成人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
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低血压一般均有明确的病因,常表现为晕厥或休克等,多因为创伤、大量失血、严重感染、过敏等引起。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呈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表现,包括原发性低血压(包括生理性低血压和体质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包括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和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继发性低血压(继发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神经、血管系统疾病等)。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王及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血压低有什么危害?
血压低的害处有哪些
血压低的害处与个人耐受程度、血压低的程度、基础疾病有关,有的人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严重者可危害全身多个系统,造成头晕、头痛、少尿、肾功能异常等,甚至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危及生命。
血压低的症状依据血压低的程度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轻者可无任何症状。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黑蒙、肢体酸软、乏力、心悸(活动时尤为明显,稍事活动即可加重);严重症状可影响重要组织脏器血液供应,例如:肾脏血液供应不良时可出现少尿、肾功能异常;大脑血液供应不良时可出现脑萎缩、记忆力下降、痴呆、睡眠差、晕厥等;心脏血液供应障碍时可以加重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症状,严重低血压甚至可以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低血压的治疗应该针对引起低血压的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加强锻炼,改善血管的调节功能;饮食注意增加血容量。平时适当锻炼,保持生活规律,防止过度疲劳,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郭素坤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低血压会怎么样?
测血压是我们在做体检和检查身体的时候必要的一个环节,有的人会出现低血压的现象。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低血压吃什么好以及如何预防低血压。一起了解一下。
低血压的症状
1、头晕
根据各人体质的不同,头晕也有短期性的或是持续性的。主要表现为体位突然的变化而出现头晕症,或是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甚至会妨碍思考,影响工作。
2、头痛
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有时是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在起床活动或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后脑勺和额部两旁的太阳穴。
3、烦躁,心悸,失眠
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一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者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忘记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却记得很清楚。
5、肢体麻木
常见现象为手指,脚趾麻木,一般经过治疗后症状会有所减轻。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低血压吃什么好
1、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
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所以,低血压患者应该加强营养,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多吃造血食物
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
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
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但食盐摄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如何预防低血压
1、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2、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4、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同时,平时还要避免吃那些降血压的食物,如蜂王浆、山楂、荸荠、番茄、胡萝卜、莲子等。
结语:低血压的人经常会出现头晕的现象,有时会烦躁和易激动,还有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低血压的饮食和高血压患者相反,应多吃些能够造血的食物和适当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平时注意加强营养和多进行体育锻炼。
低血压有哪些症状?
低血压是不一定有症状的,低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会有头晕乏力,心悸等表现,因为血压过低容易导致供血不足的。所以建议可以到医院进行血压的检查,正常的血压水平是120 80左右,如果低于90 60的话就算是低血压的,可能是遗传,心功能不好等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