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症状需做肠镜检查,为什么有人说肠镜尽量不要做?
我是因为大便便血严重才选择做肠镜的。
医生判断是痔疮,但几乎天天便血的时候,我也想做肠镜。就是因为有很多顾虑和对去医院的恐惧,查了很多资料,总是下不定决心做。
当我终于下定决心做肠镜的时候,发现怀了二宝。于是,又坚持了二年,痔疮便秘导致的我太痛苦了,不管怎样也要做肠镜治疗痔疮。
就这样在二宝三个多月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先做个肠镜。便血还是很严重,我自己都怀疑是息肉了。
做之前,查了很多资料,有说没事的,又说很痛的,又说很酸爽的。
然后纠结做无痛的还是普通的,之前我父亲做的是普通的,说就是有点涨,建议我做普通的,一会就好了。但我因为先前做过胃镜,就是听一个做过的患者说,普通的就可以一会就好了,但我真正做普通胃镜的时候,大概没有心理预期,感觉太难受了。
看到很多人也选择无痛的。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无痛的。
先在前一天晚上按要求喝泻药,其实,按要求一点一点喝,不要着急,不要有心理负担。和平时喝水一样。这个泻类似感受和解小便一样。都是多跑几次厕所而已。权当减肥了。这是我的感受,但的人说这个过程很难受,对我而言还好。
第二天,老公陪着我一块去的,毕竟第一次做肠镜,还是有很恐惧的心理的。
医生先给打吊针,一会儿就推入了麻药,只感觉护士刚刚靠近我,我就开始意识模糊了,然后就没有直觉了。就像做梦一样,我脑海里全是我家大宝在我身边跑来跑去的身影,那时大宝刚刚住校,我在心里很挂念她。
然后,就是醒来听到老公和医生说话,拉我起来,感觉下腹部隐隐的痛。医生让坐在椅子上休息片刻就可以离开。肠子没啥问题。便血看来还是痔疮问题。
我老公调侃我,真有意思,说我从肠镜室里推出来的时候,睁着眼睛,但没有醒来,嘴里嘟囔着和说梦话一样,但只能听清三个字,就是大宝的名字。原来,即便是我意识模糊,潜意识里装着的是我最牵挂的宝宝。
半年后,终于下定决心做了痔疮手术,有是一段难忘经历。但终于把困扰多年的问题解决了。
我这拖拖拉拉耽误了三年的时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选择三年前就做肠镜,接受手术治疗痔疮。虽然有痛苦,但痔疮便血便秘的困扰太痛苦了。早检查早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现在,家人朋友还有周围的同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检,定期做胃镜肠镜。还是听医生的该体检的要体检,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没有异常感觉的人需要做肠镜检查吗?
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即使没任何症状,也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
肠镜是发现肠息肉、肠癌、肠道炎症最明确有效的检查,但肠道病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所以尽早做肠镜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耐受可以选择无痛肠镜,如果没问题,可以每3-5年再做一次,不需要每年都做。
一、“普通肠镜”、“无痛肠镜”怎么选?首先,不管是普通还是无痛肠镜,都需要做好肠道准备,也就是事先喝泻药清空肠道后,进镜检查才不会有粪便阻碍视野,观察的清楚才不会漏掉小息肉、小病变。
一般在预约肠镜检查时,医生会询问选择普通还是无痛的。
普通肠镜,即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镜检查,可能仅在内镜表面用麻药或润滑剂,因为我们的结肠是弯曲、褶皱的,为了更好地观察,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向结肠内充气,用气体将肠腔撑开,方便观察。
因为整个检查过程,患者是清醒并且能感知到的,可能会有腹胀不适,但多数是可以耐受的,不过因为紧张,可能会引起肠痉挛,或者患者心理害怕紧张不适,导致检查无法完成。
而无痛肠镜,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睡一觉”就做完了检查,患者不会有明显不适,可以顺利完成检查。
但是相比普通肠镜,无痛肠镜预约时间较长,费用也较贵,再加上麻醉可能会有一些风险,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过敏、心律失常等情况。
另外,无痛肠镜对医生操作要求较高,因为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对疼痛无反应,可能会增加穿孔风险,而普通肠镜过程中,出现疼痛不适可以及时和医生沟通,风险较低。
总的来说,不管是普通还是无痛,检查效果是一样的,如果不耐受还是建议选择无痛,毕竟过分紧张可能会影响操作,导致检查中断或者漏诊。
二、肠镜检查如何做好肠道准备?首先肠道准备不单纯就是喝泻药,而喝泻药也要遵医嘱,分次服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清洁度。
对于一些肠梗阻的患者来说,喝泻药要咨询医生详细剂量及方法,如果盲目大量喝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积水积气,增加肠穿孔风险,而对于一些不能喝泻药的患者来说,也可以通过灌肠来清洁肠道。
一般来说,肠道准备最好提前三四天开始,要吃一些好消化、清淡、无籽、少渣的食物,辛辣刺激、油腻、多籽、多渣的食物尽量就不要吃了,而肠道检查前1-2天主要以流食为主,以米粥、面条为主。
如果有长期便秘、消化不良、腹泻、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更要做好肠道准备,来明确是否有肠道病变。
需注意,如果在服用泻药过程中,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心悸等情况,要暂停服用,及时就医。
三、什么情况需要做肠镜检查?1、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如腹部隐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便血、大便不成形、大便习惯改变、食欲减退等。
2、其他症状,如贫血、莫名消瘦、乏力、腹部包块等。
3、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病史的人群。
4、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人群,爱吃高脂肪、油炸、煎烤、腌制类食物,平时吃水果蔬菜较少的人群。
5、做了粪隐血试验呈阳性的人群。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
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所谓的肠镜检查,就是借助于安装在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镜下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便于操作人员能够观察到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
实际上,肠镜检查的功能有2个,一个是诊断功能;另一个是治疗功能。其中肠镜的诊断功能,主要是指可以发现B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的肠道问题,如肠道溃疡、糜烂、炎症、占位等,最终的目的是协助诊断肠炎、下消化道出血、肠炎、肠息肉、肠癌等。
而肠镜的治疗功能,主要是指在肠镜检查下进行治疗行为,如肠镜下止血、肠息肉切除等。
那么,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受检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分为2大类情况,一个是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另一个是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的情况。
下面我就从这2大方面,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临床上,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很多,总结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这些。
1.如果你近期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和/或出现了腹部肿块,便血,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2.如果你做了钡餐检查,显示肠道存在狭窄、溃疡等病变,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协助疾病诊断。
3.如果你出现了下消化道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好,可能需要进行肠镜下止血。
4.如果你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出现异常,并伴有腹痛不适,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协助疾病诊断。
5.如果你在准备肠癌手术前,还需要做术前的一些诊断,可能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以上仅仅是临床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举例,情形很多,具体请遵医嘱。
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也很多,总结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这些。
1.如果你既无肠道症状,也无肠道疾病,仅仅作为常规肠道筛查,那么,建议40岁以上,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50岁以上,2-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如果你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并且起病已经有8-10年,那么,建议及时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并根据确诊的临床分型,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定期检查。
(1)如果你属于广泛结肠型,需要隔年进行结肠镜复查;起病20年后,需要每年行结肠镜复查。
(2)如果你属于左半结肠型,从起病15年开始,需要隔年进行结肠镜复查。
(3)如果你属于直肠型,那么,无需进行结肠镜复查。
3.如果你刚刚进行了结肠癌手术,那么,建议术后1年内,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如果你在结肠癌手术之前,肿瘤发生了梗阻,当时无法做全结肠镜检查,那么,建议术后3-6个月,做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在肠癌术后的肠镜复查中,又发现了进展期腺瘤,那么,建议在1年内,做一次复查;相反,如果未发现进展期腺瘤,那么,建议3年内,做一次复查,然后每5年再做一次复查。
总结: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受检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分为2大类情况,一个是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另一个是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的情况。无论属于何种情形,建议把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的决定,交给医生来决定,即遵医嘱决定多长时间做一次肠镜。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做胃镜和肠镜你会害怕吗?
胃镜已经成为检查胃病的金标准,更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利器;然而还是有不少人因为缺乏对胃镜的了解,从骨子里头拒绝胃镜。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目前已经很普遍了,做胃镜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在检查的时候确实会有难受的现象,有恶心呕吐的感觉,但并不怎么疼,只要配合医生,一般很快就能完成检查。
大多数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时仅有轻度不适感,一般熟练医生在十几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胃镜检查,因此大部分患者是能够承受的。如果对做胃镜有恐惧感的话,可以采用无痛胃镜检查。
首先,做胃镜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胃镜的可怕不是胃镜本身,更多是来源于患者的恐惧感和不配合。由于咽喉部本身对刺激非常敏感,胃镜由口中进入胃内,因为生理反射的原因,恶心呕吐不可避免。更有甚者,由于剧烈的呕吐,损伤了贲门部的黏膜,会造成“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出现呕血等症状。但其实只要在检查前严格遵守做胃镜的相关注意事项,放松心情,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地完成检查,且并没有如传说中的一般痛苦难受。
其次,胃病难受大部分人并没有非常典型的表现,无论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胆汁反流,甚至是长了肿瘤有时候表现出来的难受都跟普通胃炎表现出来的难受也不好区分,胃炎、胃溃疡、胃糜烂都会出现胃痛,在临床上很难从一个人不舒服来判断他到底得了什么胃病,所以做个胃镜是有必要的。
胃镜检查时,患者不宜憋气,要均匀呼吸。检查前应空腹6小时以上,检查后1-2日内应进行半流质饮食,忌生冷、刺激食物。我是中医胃肠王玉芬医生,更多关于胃肠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或私信问我,我会抽空给大家解答。做了肠镜还要指检吗?
肠镜检查和肛门指检各有优缺点,不能互相代替,有些疾病做了肠镜后,还需要做肛门指检。
一般情况下,在给病人做检查时,先做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是用医生的食指检查肛门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它简单,无需特殊器械,花费少,几乎没风险,成为检查肛门直肠下部病变的首选。不但可以检查肛管肿物大小、质地、活动度和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也可以检查齿线外有无凹陷,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和直肠内有无肿物,还可以检查直肠内有无狭窄及占位性病变。中国结肠癌发病率的60%左右,发生在直肠部位,因位置较低,有经验的肛肠科医师,依靠肛门指检可以初步检查出直肠癌。
除此之外,还以检查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子宫颈,后方可以触痛骶骨和尾骨。位置低的较大的直肠粘膜下脓肿,肛门指检可以触及到。也可以触及肛瘘的走行及内口。
但是,我们人的食指长度有限,平时肛门指检的高度一般可以达到8cm左右,在麻醉下,最多10cm,再往上食指就触及不到了,超过这个高度的病变,用肛门指检也就无法发现了。
如果需要检查直肠上超过8-10cm的结肠病变,就需要结肠镜检查了。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肛管上方、直肠及整个大肠内的病变,它可以发现有无大肠粘膜有无溃疡、出血、息肉、占位性病变,可以观察粘膜的颜色、充血、出血及炎症情况,并可以在病变的部位取活检,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缺点是结肠镜检查价格较贵,有些病人做肠镜时,感觉到腹痛、腹胀、不适等。还有可能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临床上,有些出现便血、便秘等症状的病人,在内科医师初诊后,做了结肠镜检查后,结肠内并未发现异常病变,会将病人转到肛肠科来。由于痔疮位于肛门口附近,肠镜检查时进入肛门后,很容易越过痔疮部位,如果痔疮区没有糜烂、出血,肠镜医师一般不会报告的。有些引起排便困难的疾病如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等,它们的粘膜没有发生病变,只是粘膜位置发生了改变,用结肠镜是检查不出来的。肛门指检可以灵敏地检查出直肠突向前方,患有直肠粘膜脱垂的病人,有经验的肛肠科医生,用肛门指检在其直肠内可以触及到脱垂的直肠粘膜,并感觉到壅塞感。
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检查方法,必要时结肠镜和肛门指检共同应用,相互配合,以更好地检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