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的作用,脐带血常温保存多久?
新生儿脐带血保存下来是近些年逐渐开始发展起来的。对于比较有资质的储存库,脐带血大概能存10-20年左右。脐带血里边主要存在一些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所以存脐带血是为将来治愈某些疾病,比如像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等进行移植的可能。储存脐带血是需要比较高标准的储存库,在我们国家一般是只有大城市才具有储存库的资质。如果是存在储存库里面,保存比较好能够存10-20年,能够起到对将来疾病有治疗作用的目的。
脐带血保存可以为孩子将来治疗某些疾病做保障,还可以捐献给需要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来挽救生命,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或有资质的储存库来进行脐带血保存。
存了脐带血?
脐带血要不要存,很多家长不了解,主要是不知道存脐带血有什么用,如果保存脐带血,需要走什么流程,以及要多少费用,儿童血液科医生来详细谈谈这些问题。
1、脐带血是什么,保存脐带血有什么用?脐带血就是宝宝出生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里的血液。脐带血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来源,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更科学的称呼应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遗传代谢病等等严重疾病的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提供的可以是骨髓、脐带血或者外周血。
如果有家人现在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家里有人患了将来有可能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疾病,可以考虑保存脐带血,但不是说保存了就一定用得上,能不能用上,还要进行基因配型,配得上、用得上的概率大概是千分之一。
对宝宝自身来说,假设以后万一得了白血病等等恶性疾病,是用不上自己的脐带血的,因为恶性疾病跟基因遗传有关,脐带血含有自身的原癌基因,并不能用来给自己治疗白血病。
如果我想给宝宝保存脐带血,需要做什么?保存脐带血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存在公共的脐带血库,另一个是存在私人脐带血库。
1、公共脐带血库
公共脐带血库就是把很多人的脐带血保存在一个储存库,库里的脐带血是捐赠的,保存也是免费的。医院有人得了白血病、地中海贫血、遗传代谢病等等需要移植时,就是去这些公共的脐带血库配型,寻找基因和患者最匹配的脐带血来进行移植治疗。
虽然我们是人口大国,但我们国家的脐带血库库存其实是很少的,能在脐带血库配得上对的概率很低。因此,国家提倡将新生儿脐带血捐赠到公共脐带血库,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捐脐带血就像献血一样,捐赠和保存都不用自己给钱。
2、私人的脐带血库
就是盈利性质的脐带血保存机构,家长可以将新生宝宝的脐带血保存在这里,然后一次性或每年支付一定的保管费,具体数额我不清楚,每个机构不同,大家可以上网去查一下。这种比较适合有兄弟姐妹患有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疾病的家庭,如果家人都是健康的,不建议自存脐带血。
保存脐带血,对宝宝本身有什么影响吗?保存脐带血的过程和操作会在妈妈分娩的医院进行,如果有想保存的家长,要提前咨询医院是否可以提供这项服务。如果有的话,医生会在规范的操作下,不威胁到产妇和婴儿安全的前提下去获取脐带血,绝大多数是安全的。获得脐带血后,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处理、检测和保存。
关于脐带血保存的关键知识点脐带血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疾病,比如重度地中海贫血、遗传代谢病、血液系统恶性病(如白血病)等。脐带血用于家庭成员的概率,会比宝宝自己用的概率大得多,不建议常规保存脐带血做为宝宝自己使用的保障。如果家人都很健康,没有患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疾病,花钱去保存脐带血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考虑捐赠到国家的公共脐带血库,挽救更多的生命。美国儿科学会的意见是,在当前可靠的证据支持下,权衡成本和收益,不支持保存脐带血到私人脐带血库。在是否给宝宝保存脐带血这个问题上,新手父母了解了上面的知识点后,相信可以做出更适合家庭的选择,如果还是拿不准,可以向专业的医生咨询,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存脐带血有没有必要?
随着婴儿呱呱落地,脐带也完成了它的使命,脐带血有三个归宿:垃圾桶、公共脐带血库、私人脐带血库。
生宝宝的父母多半都会听说和考虑过“私人脐带血库”,费用有点贵哦!宣传单看起来实在很有吸引力:"脐带血可以治疗上百种顽固疾病,包括白血病!“”天然完美配型,无异体排斥反应!“
"神奇"的脐带血:到底要不要存?怎么保存呢?
01
什么是脐带血和脐带血干细胞?它有治病优势吗?
脐带血是产妇生产时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脐带血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脐带和胎盘血液中的干细胞,主要成分是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种血液细胞。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先天性代谢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脐带血干细胞的天然优势。脐带血中的干细胞不仅浓度高(是骨髓中干细胞的10倍以上)、品质优(病毒感染率低)、很重要的优势是移植后排斥反应相对轻微,不需要配型完全相合也能成功移植。
脐血采集不同于传统成人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不需要进行额外的麻醉或是长时间的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无痛、无副作用,是在断脐时进行,因此对母亲和孩子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2
脐带血应用现状如何?哪些情况限制了它的应用?
据统计,美国三大脐带血保存机构到目前为止,保存的百万份的脐血干细胞中自用的不超过300例,其中用于治愈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的更为少见,仅数十例。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称:孩子能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为仅为0.04%到0.0005%。
远期保存脐带血,可能你保存了十几年的血,虽然配型没问题,但到时这些血可能因为没有保存好,已经不能用了;
脐带血能否发挥强大的作用,主要看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数量,而不是看脐带血的量。单份脐血一般只适用40kg以下的患者移植使用,成年发病时单份脐血不够移植所用;
儿童期发病者往往基因方面存在问题,可能是遗传相关的。患者自己的脐血中可能同样携带这些基因,因此用自己的脐血进行移植,结局难以预料。如有些白血病的病因就是染色体或者基因的异常。
3
积德行善最好的方式---捐献脐带血!
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鼓励和提倡:所有人尽可能捐献脐带血给公共脐带血库。
私人脐带血库如此不靠谱,为什么有这么多宣传?和经济利益有关!
如果新生儿有兄弟姐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或者新生儿的父母一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且检测表明婴儿和患病父亲或母亲配型一致。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我们鼓励私人保存脐带血。
不鼓励普通人保存脐带血作为「生命保险」。我个人建议:捐献,而不是自存。捐献脐血和平时的献血不一样,捐献脐血对你没有任何的损失,这些脐带血如果你不捐献也是要被浪费掉的,还不如做个好事,捐献给公共的脐血库,就算是积德行善了。
小编补充:目前国内的脐带血教育还没有那么普及,大部分人有着疑问和顾虑。准妈妈若要储存或捐献脐带血,一定要查看脐带血库的资质,是否具有《血站执业许可证》。
生完小孩胎盘怎么办呢?
宝宝出生后,可以通过吃奶获取营养,在宝宝没出生之前,是靠胎盘汲取营养。
但是,你知道生完孩子后,胎盘应该怎么处理呢?
在民间,很多人把胎盘当成强身健体的补药或治愈疾病的“神药”。于是,就出现胎盘的花样吃法,有的剁馅包饺子,有的炸着吃,有的做成胶囊等等。
●胎盘是什么?
胎盘是胎儿和妈妈交换物质的重要器官,是胎儿胚膜和子宫内膜联合长城的器官。
足月的胎盘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接16-20cm,重450-650g,厚1-3cm的盘状。分两面,子面和母面,子面中间连接着脐带,周围布满了血管,通过供血来保证胎儿的营养,所以说胎盘就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中转站”,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吃、喝、拉、撒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胎盘大补吗?
中西医对胎盘的本身功效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
胎盘在中医中,又称为“紫河车”,但是,在2015年的国家药典委员会新修订的《中国药典》上,紫河车已经被踢出在内。
中国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后陈亮说,吃胎盘与吃猪肉没啥区别,虽然胎盘中含有干扰素、多种激素、有应用价值的酶等,但是经过高温处理后,生物活性成分早已荡然无存,剩下来只有脂肪和蛋白质。
●看似“养分丰富”,却危害健康。
在美国,一个严重的细菌感染新生儿的病例,引起了疾病控制中心对策关注,经调查得知,孩子的母亲服用了胎盘胶囊,并在胎盘胶囊中检测出了B族链球菌,因为在胶囊的制作过程中没做好杀菌,所以这些细菌通过母乳传染给了宝宝。美国疾控中心称,吃胎盘有益于产妇健康,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相反,还会危害母子健康。
首先,胎盘随着胎儿脱离子宫经过产道的过程中,会有多种细菌对其造成污染。
其次,胎盘是母体身体器官,如果孕妇是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那么胎盘可能成为传染源。
最后,如果胎盘之前已经发生病变,如胎盘肿瘤,单凭肉眼是不能被发现的。
所以建议不要食用胎盘,也不要盲目相信胎盘的价值。
胎盘应该如何处理?
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明确指出,胎盘归产妇所有,所以产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胎盘。
1. 交给医院:按照医疗垃圾,焚烧处理。
2. 带回家:要及时处理,禁止买卖,不要乱扔。
3. 特殊情况:产妇是乙肝、梅毒、艾滋病等患者,胎盘中可能含有残留病毒,必须由医院处理。
你生完孩子有没有吃胎盘呢?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万事要有科学依据,千万不要迷信“传言”。
为什么有报道称新冠病毒对儿童不易感染?
通常,最容易感染新疾病的是婴儿,老年个体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新的冠状病毒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一个例外。由于某些神秘的原因,婴儿没有像其他人群那样生病,科学家无法解释原因。
图注:已证明COVID-19冠状病毒对某些人具有致命性,但对婴幼儿群体受到的影响要小于其他群体2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中国的病毒感染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9例住院的1岁以下婴儿。考虑到当时据报道在中国大陆感染了65,000多人,这真是惊人。据《科学新闻》报道,这9例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报告了轻度发烧或呼吸道症状。
该报告紧随西北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COVID-19可以从感染的孕妇传播给未出生的胎儿。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还研究了脐带血和母亲的母乳,在每种情况下,两者均对该病毒呈阴性反应。尽管没有完全报道这种传播病例,但是医生没有测试这种病毒是否可以通过阴道分娩传播,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病毒很少发生。
什么能保护一些婴儿免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侵害?这可能意味着婴儿对这种病毒具有更强的抵抗力,这可能为该病毒的工作原理以及卫生官员如何治疗这种病毒提供线索。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幼儿处于如此低的风险中,但是这种病毒可能对婴儿的影响不同,类似于水痘病毒的儿童表现出比成人轻的症状。
官员们指出,尽管他们只能识别出一些冠状病毒住院的婴儿病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容易感染它。实际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对72,000多例病例进行了细分,结果显示其中416名是10岁以下的儿童。这些数字仍然很低,但是他们提出了新的理论,尽管这些孩子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症状,但这些感染孩子有可能以正常的速度感染他人。所有婴儿均至少有一位受感染的家庭成员,并且在其亲戚患病后患病。
有趣的是,在先前的SARS和MERS暴发期间,婴儿住院率也有所降低,这也是类似于COVID-19的冠状病毒。
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危险虽然大多数感染该病毒的儿童只会出现轻度症状,但一群选定的年轻人却患有严重的并发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检查了2000多例18岁以下的儿童,发现其中6%的病例是严重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和体内组织中的氧气含量低。该研究已被接受发表前,且被儿科杂志同行评审。
研究人员发现,在严重的6%(约125个孩子)中,一个14岁的男孩死亡,其中13个被认为是“危重”(处于呼吸或器官衰竭的边缘),而其他人则被归类为“严重”,因为他们症状表现为可怕的呼吸系统疾病。
不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儿科学副教授斯里尼瓦斯·穆西(Srinivas Murthy)博士说:“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医院应该为一些儿科患者做好准备,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儿童的病情。”
细胞因子起什么作用?据《新科学家》报道,COVID-19更为令人担忧的并发症之一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因子风暴,这一细节可能为儿童增强免疫反应提供了线索。
细胞因子是帮助损伤或感染周围的免疫细胞聚集的蛋白质,但是当它们长时间高水平积累时,这种有益的任务可能会出错。
当它们进入超速行驶时,就像在细胞因子风暴中一样,细胞因子具有相反的作用,增加了发炎的风险,并增加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幼儿对新的冠状病毒没有这种反应,尽管在流感的急性病例中,他们不受这种反应的影响。这种行为变化可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线索。
尽管对于为什么婴儿似乎能忍受冠状病毒生病的原因仍不为人知,但在已证明对其他脆弱人群致命的疾病之后,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