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发病症状,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人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此处的核酸检测大多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但是没有任何症状,需要先排除是否为假阳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再次复核。
如果复核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可能是由于标本采集不规范、标本保存不当、实验室检查误差等导致的假阳性,不必过于担心,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即可。但如果复核后仍是阳性,没有任何症状可能是感染早期病毒载量较低,也可能提示为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当前的变异毒株为奥密克戎,其致病力显著下降,如果既往身体素质较好,且处于感染早期,此时体内病毒载量较少,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毒的复制,体内病毒含量增多,也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也有部分人在整个患病过程中,均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此类人通常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只要复核后确诊,均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患者需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症状?
这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很多网友私信我,好担心“中签”啊。我们来聊聊新冠肺癌感染了有哪些症状?我们结合第5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和2月9日钟南山院士领衔发表最新研究论文进行科普。钟老领街的文章对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下文中详细数据主要来源于此篇论文。
1.潜伏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但有传染性。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中位数3天,最长24天。人群普遍易感,意思是所有人都可以感染,报道有2名新生儿感染,最小的才出生30小时,幸好病情好转已回到妈妈身边。
2.传播途径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气溶胶也可以传播,警惕胃肠道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已经耳熟能详了,不赘述。气溶胶传播指病毒与空气物质混合悬浮于空气中,被吸入后可引起感染,预防措施与飞沫传播差不多,无非是注意通风和戴口罩。钟老在文章中描述,在一些患者的粪便样本,以及胃肠道、唾液、尿液、食道侵蚀出血部位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警惕我们消化道传播的可能。给我们最大提示是食物一定要煮熟,吃东西前一定要说洗手。
3.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1099例患者中,发热发生率87.9%,但在发病看医生时,发热的发生率为43.8%。意味着发病早期不一定发热。咳嗽发生率67.7%,发热与咳嗽是最主要表现。乏力也是常见症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症状合并出现。
4.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少见。在1099例病人中,腹泻发生率3.7%,呕吐发生率5.0%,鼻塞等其他症状暂时未查阅到权威信息。
5.胸部影像学检查多有肺炎表现。在入院时接受肺部CT检查的840名患者中,有76.4%表现为肺炎。典型的表现是毛玻璃阴影和双侧斑片影。
6.血液检查常见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1099例病人中,82.1%的患者淋巴细胞减少,33.7%患者白细胞减少,36.2%患者血小板减少。
小结:新冠肺炎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这些表现是很多病原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共有症状,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肺部CT、血液检查、有无新冠肺炎病人接触史等综合考虑,最关键的是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确诊。总而言之,有可疑症状赶快就诊,避免病情恶化,检查结果判断交给医生吧。核酸检测呈阳性却无新冠症状的人?
核酸检测呈阳性,若无新冠症状的人,若不治疗,会逐渐表现出症状吗?
看到这道题,包括陈医生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但实际上在现实疫情当中,它其实还隐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核酸检测阳性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如果一个人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的,那么可以100%确定这个人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注意我的用词是“感染过”,而不是说一定“正在感染”。
为什么?
大家来看一下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
可以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成分也不复杂,其中位于病毒中心的那个RNA就是我们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是它决定了病毒的感染性。因此,我们又把新型冠状病毒称之为RNA病毒,这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DNA病毒,不过相比DNA病毒,像新型冠状病毒等RNA病毒更加不稳定,因为RNA是单链,而DNA,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属于双螺旋结构,更加稳定(如下图)
所以,如果我们在一个人的体内检测到了新冠病毒核酸,那么是可以确定他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
但是,核酸检测阳性,我刚刚也说了是感染过,而不一定是正在感染,更不能说就这个人100%具有感染性!
大家可以再来看一下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除了病毒中心的核酸以外,还有一个蛋白质外壳等,这样才组成了一个完成的新型冠状病毒!
简单的来理解:那就是我们检测到了病毒核酸,但是不等于我们检测到了实打实的“活病毒”,也就是说哪怕是“死病毒”,也是存在病毒核酸的!
这点在我们核酸检测的操作流程中就有体现
大家可以看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要在水浴中将病毒“灭活”,然后才能提取核酸,也就是说先把病毒弄死,然后再把它裂解以后,才能把核酸提取出来!所以,那么哪怕这个病毒是死的,也是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的!
而只有活病毒才具有传染性,同时传染性强弱还跟活病毒量有关,但死病毒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经过这样的一个解释,我们再来说核酸检测呈阳性,若无新冠症状的人,不治疗,会逐渐表现出症状吗?就容易理解了!
答案,就是有可能,但也可能不会!
什么情况下有可能!
那就是确确实实,核酸检测阳性,你体内确实存在活病毒,开始可能你的免疫力比较好,或者病毒量比较小,没有症状,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病毒越来越多,你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遏制病毒的复制,这时候出现症状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有可能会发展为有症状得,新冠确诊病例!
什么情况下又可能不会?
第一种,那就是我刚刚提到的虽然你的核酸检测是阳性,但其实只是发现了病毒的“尸体”,实际上你体内的病毒已经死了,所以肯定也就不会出现症状。
第二种,那就是核酸检测阳性,体内也是存在活病毒,但是病毒量小,成不了气候,你的免疫力好,病毒完全被压制,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说是也出现症状,但是症状轻微,依托自身免疫力也能不治而愈了,这种人其实在这次疫情当中占了大多数,但不是所有的都没有治疗,一些相对应的对症治疗还是有的,比如广谱抗病毒、呼吸支撑等等。
所以对于一个人核酸检测呈阳性,若无新冠症状的人,这种是需要进行严格医学观察的,因为症状会不会出现,是一个需要动态观察的过程,不是你今天或者三五天没症状就一定以后都没有症状的,有的人潜伏期二三十天,最后发病是现实存在的事实!
而且哪怕你是一个无症状感染者,你也是一个传染源,必须要隔离!
如图:26日,河南新增的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就是由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的!
因此,不管你有没有症状,核酸阳性必须隔离,但要不要治疗,取决于你发不发病,以医学观察结果来定!
为什么感染新冠肺炎出现症状有早有晚?
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病有轻有重,有早有晚,甚至无症状。第5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还指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无症状感染者安然无恙,被他感染的人却可能丢命!为什么?
这是敌我双方战斗结果所决定,新冠病毒是敌人,想要攻城掠地。机体免疫系统是禁卫军,誓要保家卫国,当硝烟燃起之时,短兵相接,决定胜负关键在于兵力和单兵作战能力。
1.新冠病毒量大,活性强时,新冠肺炎症状出现早、重,反之出现晚。病毒侵入人体后,想要安居乐业,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否则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在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出现症状早晚决定于病毒数量和活性。侵入病毒数量大,活性强时,即兵力多,单兵作战能力强时,那免疫系统应接不暇,病毒就会迅速生长,在细胞内1小时可以复制6000次,而人体免疫细胞增殖速度跟不上,缺兵少将,寡不敌众,结果症状出现早。侵入病毒量少,活性弱时,与兔疫系统战争呈拉锯战,需要多个回合才能攻下城堡,结果症状出现就晚。侵入病毒数量更少时,会被免疫系统压得死死,毫无还手之力,结果出现无症状感染。
2.免疫力差,新冠肺炎症状出现早、重。在相同病毒条件下,免疫功能差的人新冠肺炎症状出现早。敌人虽然不强大,但守城的却是老弱病残,无力抵抗,迅速败下阵来,结果新冠肺炎症状出现早。在死亡病例中,大部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差,容易重症死亡。
3.警惕免疫系统“杀红了眼”引起炎症风暴,导致病重。免疫系统本来是人体禁卫军,起保护作用,但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突然“杀红了眼”,敌我不分,免疫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导致短时间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祸及心、肝、肺、肾等器官,伤害像风暴一样快而猛,使病情急转直下,甚至致命。
小结:新冠病毒感染后,新冠肺炎症状出现早晚取决于病毒与免疫系统之间博弈,病毒占上风则出现早,免疫系统占上风则出现晚。在病情发展中,还需要注意免疫系统免疫过度所致炎症风暴的伤害。青岛新增9例新冠检测阳性?
重磅消息:青岛,突发疫情!!10月11日,突然发现3例“无症状感染者”;10月12日,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确诊感染者。目前,已有9例新冠检测阳性感染者。10月11日,也就是发现新冠肺炎感染者当日,青岛便进行了“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初步发现这3名密切接触者和青岛市胸科医院有着“高度关联”!什么叫“流调排查”?就是对病毒感染者的活动轨迹以及接触人群进行范围划定,寻找病毒来源。何谓“分类检测”?分类检测,就是对不同病毒感染者进行病毒检测,从病毒层面确定病毒来源。青岛突发疫情,病毒源头到底在哪里?青岛新冠肺炎感染者,与胸科医院的“高度关联”,究竟是什么情况?“高度关联”,并不是病毒的“感染源”,只是说目前检测出的病毒感染者,初步判断是与胸科医院有“交集”,感染源头在这里。是否意味着青岛胸科医院就是“感染源”?初步已经排除,因为青岛胸科医院已经辟谣,说病毒感染源头并不是发生在本院内,也就是说是来自外面。青岛胸科医院,是青岛定点接诊境外病毒感染者的,所以很有可能是“境外输入”,这方面的概率较大。目前,青岛市已经检测了14万人,全部呈现出阴性。计划在5天内,对青岛市的民众,全部进行核酸检测!10月11日,同一天,我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已经开始进入了“第二轮”,第二阶段的疫情已经拉开序幕。2020年秋冬季,将会是疫情“第二轮”的阶段,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恰好,10月11日,青岛便出现了新冠疫情。可见,疫情防控的这根弦,一定不能丢。10月12日,原定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取消。青岛相关部门回应,并不是说疫情严重才不召开,而是为了公众负责。最后,采取了直播形式的发布会。10月12日,国家卫建委,也已派出工作组,赴青岛指导当地开展疫情防控。“网红专家”张文宏发声:此次青岛疫情的发生,符合“常态化”疫情的特征,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网传青岛新冠肺炎感染者,是在胸科医院内感染的!医院辟谣,没有其事,并予以了否认!10月12日,青岛市疾控中心负责人指出,青岛的确诊病例,并不是在医院内感染的,而是在医院内筛查时发现的!青岛市确诊病例,也不是在社区中发生的,并明确指出,本次疫情,风险较小!目前,青岛市内,并未发现“社区”确诊病例。全国再现“中风险”地区!10月12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宣布,将青岛楼山后社区,定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为什么要将青岛胸科医院所在地区定为“中风险”地区?就是因为有两点还未最后确定:(1)青岛新冠感染者的“感染源”,究竟是什么,还没有确定。如果是青岛本土病例,那么在6—10天的病毒窗口期,肯定会断断续续地出现感染者,肯定会有一个病毒传播链条存在。假若是境外输入,是外界感染,那么就要重新进行另一种溯源工作。(2)国庆期间,去青岛旅游的人群高达560万,因此对青岛疫情的溯源工作进度越快,越有利于防止疫情进行跨界传播。所以,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求国庆期间去过青岛的民众,要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对这一人群要进行密切跟进,进行必要的健康管理。早在9月24日,国庆前夕,青岛就发现了一家进口冷链产品的装卸工人,是无症状感染者。青岛市立即对这2名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接触者”进行了隔离观察,结果全部呈现阴性。同时,青岛市对全市涉及到的进口冷链产品全部封存管理,并未流进市场。疾控中心也在第一时间对新冠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这2名无症状感染者与进口冷冻水产品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也就是说,青岛市的这2名装卸工作,是因为被污染的进口冷冻水产品才被感染者的,感染源很是明确。有人不理解,什么情况下就应该进行风险等级的上升?判断标准就是,以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病例数量,来作为标准的。比如,无症状感染者,就不是确诊病例,所以就无需变更风险等级。此次青岛疫情发生后,人们对青岛市胸科医院部分独立区域,承担着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使得疫情传播,引起了专家和官方的警觉。很有可能,青岛此次疫情的病毒,就是外部传播,即境外输入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提醒民众:青岛市正在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和筛查,近期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要去青岛旅游和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