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衣的功效与作用,像青蛙一样有几种动物?
蟾蜍、棘胸蛙等都与青蛙外表大致相似。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棘胸蛙: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蛙、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棘胸蛙属水栖型中流水生活型蛙类,并喜穴居生活,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列为宾馆、酒家推荐的山珍名菜,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故有山珍之称
农村里的蟾蜍人可以吃吗?
我们村里的村民章师雷4月底的时候,因听信了民间偏方“吃癞蛤蟆”对“老寒腿”有特效,他就在半夜三更到地里行动,一共捉到127只癞蛤蟆。殊不知,他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
捉癞蛤蟆竟然是犯罪的,村里很多人听说了都不太敢相信。但是几天以后,县检察院以非法狩猎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情。
在农村的房前屋后、小溪河滩、道路草丛,到处都是蟾蜍。特别是雨天,蟾蜍爬得满地都是,吓得有些大人和小孩不敢走路。蟾蜍是低等动物,繁殖能力很强,一对雌雄蟾蜍最多可产10000个卵,只要是阴凉潮湿环境即可,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低。没人会在意蟾蜍。现在竟然有人因为捉蟾蜍被判了罪。
先不要去讨论蟾蜍可不可以吃了。首先要明白,癞蛤蟆就是蟾蜍,蟾蜍为陆生野生动物,根据国家或地方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已知我国所有的蟾蜍科动物都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按“三有”保护动物进行保护管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蟾蜍肯定能吃,但是有非常严格的讲究的。第一,只有人工养殖的可以吃;第二,吃蟾蜍的方法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食材,蟾蜍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处理后才能入口。而且,通常一般人是不会冒然随意吃蟾蜍的——因为蟾蜍有毒。
蟾蜍的主要用途在于制蟾酥,提供中药材。蟾蜍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还有一个用途就是蟾蜍自行蜕下来的一层薄薄的蟾衣(也称蟾壳)。蟾酥和蟾衣是蟾蜍身上最有经济价值和重大作用的东西,但是必须要经过专业特殊处理。
蟾蜍虽然在陆地生活,但产卵时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水塘,雄性负责寻找合适的水体,雌性被其叫声吸引,体外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以水藻为食,成年后捕食昆虫为主,一般为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泥洞、草丛里;冬季在泥底冬眠。
随着城镇化不断开发建设、水利设施硬化建设、环境污染等引起蟾蜍栖息地减少和生殖能力下降,群体生长环境遭到致命性摧毁减少,种群开始出现了衰竭。所以,一定要严格保护好野生资源蟾蜍,维系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饲养的蛤蟆能吃吗?
可以吃,但是一定要在不停地用流水冲刷的情况下剥皮和摘除它的毒腺,再把肠肚拿去,冲洗干净就能食用了,味道还比较鲜美,就像吃石蹦、田鸡(青蛙)一样营养比较好,只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带有偏见的情况下再加上心里作用一直不敢食用而已了,再说天然蟾蜍的数量也比较少,又是捕食害虫的,所以国家也不提倡,到是近年一些有识之士,搞起了中药药材蟾衣的加工,每年收益均在30万元左右,也是一项比较成功的养殖典范。
癞蛤蟆也蜕皮吗?
当然会脱皮,癞蛤蟆蜕的皮叫蟾衣是一种名贵中药材。 《本草纲目》记载:蟾蜍脱下之壳,《本草纲目》上称之为“蟾宝”“月魄”。俗称“蟾衣”。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瘀,抗癌消肿之神效。实为难得之珍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取五月初五来行者,药性更佳,无不愈,” 顺便再告诉你一个关于蟾衣的故事:蟾蜍的故事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皇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皇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遇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呵斥并状告至皇母娘娘处。皇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常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皇母又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壁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这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来历。月精盆乃月中桂花树下一块宝石,吸取了九千年月亮精华,采了九千年的桂花仙露,修成一只解百毒的宝盆,内分七七四十九层。每年端午节午时循八卦运动,调节层次序列。因月精盆现在癞蛤蟆体内,因此癞蛤蟆每年端午节午时即躲藏起来,过了午时方再出现。蟾蜍仙糊里糊到了凡界,不知休年才能重列仙班。一时灰心丧气。雷神是蟾蜍仙的好友。告诉蟾蜍,遇虫吃虫,保护庄稼,每年吃满七七四万九千只活虫,就可将月精盆第一层脱下,并马上吃掉,吃满四十九层,就可功得园满,重回仙界。脱皮时雷神会来助功,雷声阵阵,金光照满每个角落。蟾蜍得到天声天光,就将那月精盆壳脱下吃掉。蟾蜍脱下之壳,《本草纲目》上称之为“蟾宝”“月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