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最明显的症状,新冠状肺炎病毒会出现白天咳嗽晚上不咳嗽的症状吗?
相信随着确诊数量的不断下降和治愈患者的不断增多,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对这场抗疫阻击战胜利的曙光。
但是在生活当中还是会有些朋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所顾虑,总觉得自己感冒后有点像新冠肺炎的症状,那么小克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到底有哪些?以及白天咳嗽但是晚上不咳嗽到底属不属于新冠肺炎的症状:
1.典型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以干咳,乏力,发热为主,基本上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都存在有以上症状的出现,但是这3种症状和有时并不会全部的出现,另外还有少数的轻症患者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而干咳,乏力,发热这三种症状也是普通感冒患者的常见症状,这时候有些其实是感冒的患者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其实新冠肺炎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所以对于没有和外来人员密切接触史以及没有外出的人员,大多都是一普通的感冒为主,所以没有必要去担心。
2.不典型表现:除了发热,干咳,乏力症状之外,有些新冠肺炎患者还会有腹泻,恶心,呕吐,胸闷等这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而这些不典型临床表现只发生在一些疑难病例或者是少数人身上,对于新冠肺炎的确诊还是要通过有无流行病史,有无密切接触史,有无外出史来进行判断。
3.新冠肺炎会有白天咳嗽晚上不咳嗽的症状吗?
新冠肺炎的典型表现是以干咳为主,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咳嗽发生的时间段,所以说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是不分时间段的,但是我们在临床上也无法通过咳嗽去直接诊断患者到底是新冠肺炎还是普通感冒,这时,仍然需要患者有无外出史和接触史来进行判断,再在后期进行肺部CT和核酸试验来确诊。
我是专注科普健康知识的小克,期待您的点赞和评论,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如果你被你亲戚传染了新冠病毒?
这次的新冠状病毒传染性很强,很多人都不幸被感染。当一个人被感染的时候起初没有明显症状,所以不会被发现这就是这次病毒的可怕之处。
当人不幸被感染的时候,因为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这就有可能会再次的传染给自己的亲人造成悲剧。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意外来临的时候躲是躲不掉的。所以我们要果断做出应对方法以免再次感染。
我们要果断把自己隔离起来,其次还有家人与我接触的所有人都采取隔离十四天以免感染更多人。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只有积极配合治疗相信一定会战胜病毒。
小孩感冒发烧怎么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给家长回答介绍过,医生多是通过流行病学、病原学、病史介绍、发病及症状特点、辅助检查、诊疗用药、预后判断等这几个方面鉴别,当然,用病原学检验的方法对于小儿感冒这类疾病的判断具有客观准确性,从而可以帮助医生指导用药。
病原体不同:病毒与细菌感染的病原体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检测,小儿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因此,家长在孩子感冒的时候,首先还是考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这是一种方法。
病毒性感冒: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饱病毒、腺病毒、EB病毒、柯萨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
而细菌感染:往往是病毒感染的一种继发性感染,多是由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感染;当然少部分由支原体、真菌感染。
流行特点不同(发病范围):由于病毒具有传染性,往往病毒感染会出现季节性流行趋势,多在冬春季节、气温下降的时候流行感冒,尤其是流感病毒。
而细菌感染多是散在和单一性发病,没有流行性感染趋势,各个季节均可散在发病。
症状不同:1、发热:
病毒性感冒:发热多呈不规则热,体温可持续性高热,但也有不发热的情况,精神及一般情况比如哺乳、睡眠及精神状态影响不大。自然热程5~7天,可以自行恢复正常。
而细菌性感冒:发热可呈间歇性,有驰张热或稽留热,大孩子或有畏寒、或寒战;精神状态及一般情况明显不如正常情况。其热程相对长,如果不用抗生素是不会退热的。
2、症状特征:
病毒性感冒:首发症状有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咽部干痒不适,后期有咳嗽。流感则是以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
而细菌性感冒:主要表现的是咽部疼痛、尤其吞咽疼痛明显,也会有鼻塞流涕,为黄稠鼻涕;伴有呼吸性的痰鸣音,继发气管及支气管感染,则会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
治疗及病程不同:如果初步判断病毒性感冒,普通感冒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尤其婴幼儿,而流感就需要在48~72小时内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治疗。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7~10天,可以自愈,一般预后良好,并发症少。
如果考虑细菌感染,就要应用抗生素,一般小儿抗生素应用原则是用药物半衰期短、抗菌范围小、肝肾影响小的青霉素类或ß-酰胺酶类,比较合适。抗生素应用都要做过敏皮试,阴性方可应用。细菌性感染病程是根据抗生素应用敏感性及疗效决定,一般会比病毒感染病程长。
感染新冠病毒后无任何症状?
题主说说的查出来,其实就相当于做出确诊!而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做出确定诊断,从来都不是那么的简单。如果大家经常关注新闻的话,会发现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真的狡猾,想要确定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真的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判断!常规做出新型肺炎诊断,不能仅仅依靠x线或者是ct检查
情况下我们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往往要有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进行的查体以及相应的检查,三者互相印证,才能给患者做出一个确定的诊断。
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如果一个患者怀疑有半月板损伤,患者首先要有膝关节方面的疼痛,比如下蹲时候的疼痛或者是上下楼梯时候的疼痛,之后医生要给予其进行查体,做一些特异性的查体来判断是否会诱发患者疼痛,是否高度可疑,存在着半月板损伤,我怀疑存在着半月板损伤那么要给予其进行核磁检查,患者的核磁也提示半月板有撕裂,那么结合患者症状,医生的查体以及辅助检查,三者互相印证给出半月板撕裂的诊断,这就是确定诊断。
针对传染病,应该还有流行病学情况,比如是否过疫区或者是接触过疫区来的人。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湖北以外地区的患者如欲做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定诊断,要有如下条件:
首先,要列入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患者在发病的前14天要到过武汉市以及周边地区,或者是接触过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病人,又或者是接触过来自武汉周边地区有发热或者是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另外一个比较重要条件是聚集性发病。
●临床症状:(1)患者要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患者的血液学检查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是减少,或者是淋巴细胞计数有减少。(3)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比如磨玻璃影或者小结节影等。
高度可疑疑似病例的患者确诊需要满足:
●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的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目前主要确诊措施);
●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者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如此看来大家会发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确定诊断并不是那么简单,单纯的依靠ct或者是x线检查的结果确诊有可能漏诊或错误诊断,欲进行确定诊断必须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大家可以把这个核酸理解为病毒的尸体一部分,在患者的体内找到了病毒的尸体,我们才可以证明其确实被冠状病毒感染了。
为什么湖北省患者的诊断比较特殊?有人会说,新闻里说了,湖北省特殊,有些患者做了ct就可以做出诊断!
谢医生要说,您说的对,由于湖北省患者量比较多,尤其是武汉有大量的患者,是属于这次疫情的重灾区,对于所有疑似的患者都进行核酸检测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传染病又有其特点,如果不尽快的将患者筛查出来,那么一个疑似病例如没有被隔离,就有可能造成多个人的传染,又有可能造成另外多个人际之间的传播。
所以针对湖北省的特殊情况,第五版方案对于湖北省除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外,增加了一个诊断分类,那就是临床诊断病例分类。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血液学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或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满足这两项条件既可以诊断为疑似病例,针对疑似病例进行ct检查,如果存在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既可以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大家请注意,这不是临床确定诊断。
临床诊断的病例也需要被隔离,接受与确诊病例同样的治疗,而且也要接受病毒的核酸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症状轻的进入方舱医院进行诊治,如果重的进入定点医院进行诊治。
其实这对于控制疫源地疫情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控制住疫源地的疫情!
感染后无症状的患者怎么确诊感染后无症状的患者不是没有,但是相对来讲比较少,这样的人士对于控制疫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样的患者也要给予其进行ct或者是x线检查,当然现在习题检测会更加的准确,观察期是否存在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特征性的ct表现,但欲确定诊断也一样要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才能确定其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之后要给与其进行隔离,检测阴性之后才能出院。
总结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我们不能把它想象的特别简单,这需要一些综合的信息来做出最终的判断。
我们也希望这种感染后无症状的患者越少越好,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住疫情,彻底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疫。
现在疫情的拐点仍未到来,包括专家、学者们,包括我们老百姓,也都在时刻关注何时能到达疫情的拐点,我们所有人仍然需要注意尽量不出门,不聚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室内以及工作单位的通风和卫生消毒,为抗击疫情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感染Eb病毒会有什么症状吗?
EB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疾病,叫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嗜异性抗体阳性、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乏力等。
然而,最让人关注的是:EB病毒和肿瘤的相关性,以及类似艾滋病急性期症状。包括鼻咽癌、胃癌、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感染者)出现的B细胞淋巴瘤等等。
EB病毒感染以后,在儿童和青少年,一般来说会有4~6周的潜伏期。不过,在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也有一些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可持续1~2周,之后才会出现明显的发热和咽痛等表现。
成年人感染EB病毒,通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以持续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全身不湿为主,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累了或感冒了。当然也会有其他的症状,只是容易被忽略而已。
EB病毒感染症状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咽炎、扁桃体炎、咽喉痛、脾肿大、全身乏力、头痛、腹痛、恶心、呕吐、肝肿大、畏冷、皮疹、眼眶周围水肿,以及口腔黏膜疹等等。
发热一般为低热,在感染头两周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发热可以持续长达一个月。头两周的其他主要表现还有:咽炎和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多见于感染的第2周到第3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淋巴结,特别是后颈部,但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大约5%的EB病毒感染者,会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麻疹样皮疹或丘疹,通常出现在手臂和躯干。对于一些恐艾者来说,发生高危性行为以后,出现的EB病毒感染的症状,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产生恐慌。
回复最用心,靠谱龙医生!欢迎留言、讨论、点赞、转发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