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症状,丙肝症状有哪些?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病毒性肝炎临床上通常有五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其中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大多数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肾移植、吸毒等传染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丙型肝炎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人得了丙肝后都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直到出现明显症状去医院检查才诊断出丙肝,此时往往到了晚期,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1、恶心、呕吐是丙肝前期的重要症状。
2、30-39岁为丙型肝炎的高发年龄高发年龄。
3、流感样表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4、肝细胞性黄疸、右上腹疼痛、消瘦等症状。
5、小便的颜色加深,大便颜色正常或其他改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加。
6、晚期有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大量腹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
7、检查肝功时,HCV-RNA阳性,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异常,血清白蛋白降低,常常有牙龈出血等。
8、丙型肝炎约有50%发展成慢性肝炎,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25%发展成为肝硬化,大约需要20年时间;少数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大约需要30年时间。注意肝硬化时,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
除了以上的表现外,丙型肝炎还有很多临床症状,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
丙肝肝炎比乙型肝炎要轻很多,定期B超和肝功能检查,只要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90%的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都能全愈。但它又是一种比较容易恶化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丙肝病毒就会持续复制,使病情逐渐加重,不但会加大治疗难度,也会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写的不对或错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下次一定改过,谢谢大家!
乙肝患者的症状表现?
乙肝患者的症状有很多,比如,会出现身体乏力,恶心,呕吐,腹胀不适,还有就是脾脏肿大,肝硬化等等多种症状,如果是乙肝功能异常的话会导致转氨酶一定幅度的增高,如果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是需要进行保肝治疗的,所以一定要在最佳治疗时期进行治疗,以免增加治愈的一个难度。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有什么症状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肝功能正常,与正常人一样,无症状。如肝功能异常、乏力、食欲差、厌油等症状。严重有恶性、呕吐、眼黄、尿黄、皮肤黄。乙肝带菌者需要定期检查腹部颜色超标、乙肝DNA、肝功能、甲胎蛋白,需要注重休息,不要熬夜、劳累、饮酒。假如肝功能反复异常,可能要抗病毒。
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它是乙肝病毒侵犯肝细胞后,引起免疫系统攻击,进而造成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的肝脏炎性病变。
感染乙肝并不一定会得乙型肝炎病毒。总的来说,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下面,“问上医”就用趣味医学漫画为您介绍。
(1)入侵(病毒感染)
相对于成人,乙肝病毒更容易入侵婴幼儿。这时期的免疫系统弱小、不能识别入侵者。乙肝病毒入侵后,开始寻找他们喜欢的肝脏去侵占。
病毒进入肝脏后,会经历一段病毒大量繁殖的反应期以备“开战”。这期间免疫系统也不会对病毒进行大规模反击(免疫耐受)。此时的患者被称之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2)发现(免疫对抗)
随着发育成熟免疫细胞逐渐对病毒有了识别能力。与儿童不同,95%的成年人其免疫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乙肝病毒,并经过1-6个月的急性反应期后,将它们完全清除,并留下保护性的抗体,不会演变成慢性乙肝:
约90%的婴儿、30%-50%的儿童以及5%免疫力比较弱的成年人,会有一场抗击病毒的持久战。
战争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破坏,造成“肝炎”。
(3)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
如果自身免疫系统强大,或者接受治疗,那战争就会这样发展...
“小三阳”特征是:数量相对减少,繁殖慢,传染性弱。
(4)对抗胜利(转阴)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可以进一步的控制乙肝病毒。
(5)伪装(病毒变异)
然而还有一种可能,病毒伪装起来使人体免疫系统不易找到它。
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1)皮肤发黄
皮肤发黄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若出现黄疸,表明病情加重。
(2)蜘蛛痣
蜘蛛痣中间有一红点,周围有血丝状,当用细棒一端压迫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蜘蛛痣是肝炎常见症状中的一种。
(3)肝掌
肝炎患者的手掌跟正常人具有很大的区别,肝病的病人手掌心泛白无血色,但大鱼际和小鱼际明显发红。
(4)肝区疼痛
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面色晦暗,面部暗淡而无光泽度,严重的黑眼圈。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得了乙肝会出现肝掌症状吗?
得了乙肝会出现肝掌症状。肝掌多见于原发性的慢性肝脏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还有一些是脂肪肝反复发作,或者是长时间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会导致肝脏细胞对雌激素的灭能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