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您有使用过中药的亲身经历吗?
1982年的夏秋季,当我下班时天公不作美,电闪雷鸣,大雨漂泼,我操心家里的老母亲,冒着大雨,穿着雨衣冒雨往家赶,当我刚进门,只见我上中学的小妹焦急的等着我,原来我母亲突然出现急中风症状,只见她面色青紫,牙关紧咬,两眼紧闭,高烧39度8。已不醒人事。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我断定为急惊风(当时已经自学中医三年)。当时雨下的太大,无法送至医院,情急之下,我果断用针灸法,取人中,十宣,等急救穴,针至十分钟后母亲啊的一声惊醒,随后邻居给安奈近服下转危为安。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深信中医神奇的魅力,更坚定了我学习中医的信心。这些也只是我自学中医产生一些小插曲,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是勿容置疑的;我遵重国家医师资格证的方针规定,把学到的中医知识用于自身的晚年养生,对于亲人的健康维护也是其乐无穷。
被称为缠腰龙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没那么恐怖。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缠腰龙等,带状疱疹和水痘,都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小儿可以引起水痘,感染曾经得过水痘的成人则出现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多数症状不重,具有自限性,可以自愈,病程约2~3周,高龄老人约3~4周,不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缠满一圈人没救了”云云,不过是谣传罢了。
带状疱疹,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一般是可以痊愈的,其治疗目的是缓解急性期疼痛,控制皮疹的发展,缩短病程,防止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带状疱疹一般经过及时、积极、规范的治疗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治疗后都可以痊愈,少数患者可遗留后遗症,后遗症主要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般定义为,此病痊愈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者复发性的疼痛,最好界定为带状疱疹治愈后3个月以后仍出现疼痛。
儿童发生比较少,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的人发生率为30%左右。免疫力低下的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也比较高。疼痛在皮疹出现前或者出疹后,疼痛时间比较长或者比较剧烈,这样的人更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可以表现为持续的烧灼感,带有感觉过敏或发生阵发性的刺痛,但是疼痛程度不一。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个特点是,患者局部皮肤受刺激时可诱发疼痛,90%的患者都会出现。
另外头面部的带状疱疹侵犯三叉神经,当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的时候会引起病毒性角膜炎或全眼球炎,严重的患者可能因此失明。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时候,可能造成患者面瘫。当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头痛和颈项强直时应及时请神经内科医师协助诊治,以除外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外周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有关。要想不留后遗症,主要是缩短病程出现皮疹以后,72小时之内给予足量的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少量的口服激素,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后遗症,也可减轻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痊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一般不会复发,愈后复发的少见。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体免疫细胞具有记忆性,大多数人在得了一次带状疱疹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复发。
少数人在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重新激活,导致带状疱疹复发。复发性带状疱疹者一般比首发者症状轻。
一种叫蛇毒的皮肤病?
叫蛇毒的皮肤病没听说过,倒是有一种中医称为“蛇串疮”的皮肤病,这种皮肤病就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这种病毒是人小时候通过呼吸道吸入,刚开始感染的时候可以长水痘,也可以不长,就这么悄声无息的进入到身体里,长期潜伏着。等到某一天,抵抗力下降了,病毒开始出来活动,就出现了带状疱疹这个皮肤病。典型的皮肤表现是红斑基础上有成群水疱,伴有一阵阵针刺样或者闪电样疼痛,皮疹长在左侧或者右侧。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终身免疫的,也就是说一辈子就得一次。少数人有免疫缺陷的(比如艾滋病),可能会得两次以上。
治疗并不是很复杂,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对症止痛等。一般及时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通常2周左右就痊愈了。皮肤会恢复比较快。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恢复慢一些,治疗不及时,年纪越大,这种疼痛恢复的就越慢,容易有后遗神经痛发生。
幼儿急疹?
遇见过幼儿急疹的家长,被孩子突然高热可能会吓一跳,未曾遇见孩子患幼儿急疹,家长大概是不知道什么是幼儿急疹,孩子为什么会患此病?多大孩子易患此病?此病预后好不好?
什么是幼儿急疹?有何发病特点?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引起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其发病特点有: 典型的“热退疹出”
1、有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一般初起可以有类似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干咳,往往家长以为孩子感冒了。
2、多以8个月以上、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
3、起病急骤,突然发热,体温持续高达39℃-40℃,个别孩子因体温过高而出现热性惊厥。自然热程为3-5天会自行退热。
4、待3-5日发热体温退至正常,转而出现全身散在的玫瑰疹,以颜面、躯干及四肢多见,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疹约2-5mm,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也是快出快退,一般出疹1-2日自行褪祛。
5、但是孩子精神状态及一般情况较好,与发热不相对称,这是此病一大特点。即孩子虽然体温高,甚至面红耳赤,但是睡觉、哺乳饮食都正常。
幼儿急疹发热怎么处理?幼儿急疹看似体温高,而且孩子面红耳赤,但是,孩子精神状态都比较好,该吃该玩都和平常一样,所以家长可不必过分积极。其实,降温也只是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
1、观察体温: 3-4小时测一次体温,如果体温>38.5℃时,可以物理降温。同时多给孩子喝水,因为发热是会消耗大量水分,以免脱水。
2、口服退热药: 一般可以根据体重口服布洛芬,每㎏体重0.5ml,4-6小时一次。当然,如果6个月以下孩子如果是发热,则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切记,此两种药是一类的,不可以同时联合应用。
孩子出疹后如何护理?幼儿急疹的出疹快、褪祛也快,整个出疹、疹褪一般仅1-2天,个别2-3天,皮疹均为玫瑰色斑丘疹,散发于颜面部及躯干,一般不会结痂、水泡,不痒,因此,不要过多干预即可自行消退。
什么情况下需要将孩子送医院?1、如果是小婴儿尤其2-3个月孩子发热,最好还是去医院明确病情。
2、孩子精神状态是判断孩子病情轻重的晴雨表,如果孩子与平日精神不一样,少吃少喝及懒动,或总是睡觉,就要及时带去医院检查。
3、如果口服退热药,持续24-72小时高热,体温不退或反复高热,还是应该去医院让医生明确诊断。
4、发热伴随其它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气喘,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5、出现热性惊厥,一般家长初次遇上这种情况不会处理,还是去医院。
导致牙疼的原因有哪些?
牙疼的病因很多,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牙龈炎,包括牙龈受外界刺激以及上虚火导致。常见于身体抵抗力下降、作息时间不规律、口腔状况不不卫生、菌斑牙结石等。治疗措施为洗牙,保持牙龈健康。不熬夜、作息时间规律,多运动提高抵抗力。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二、牙周炎,常见于口内大量菌斑牙结石,其次为咬合错乱、牙合干扰、食物嵌塞等。牙周炎比牙龈炎病变部位深且严重,多伴有牙龈和牙槽骨的吸收。治疗措施为牙周刮治、彻底消除病原菌。有咬合干扰者做调合处理。有食物嵌塞者根据情况做充填、修复治疗。
三、急慢性牙髓炎以及急慢性根尖周炎,常见于龋齿深龋洞,其次为牙周炎、锲状缺损、畸形中央尖、牙齿过度磨耗等。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根尖周炎通常是在牙髓炎基础上演变而成,症状也各不相同。治疗措施基本相同:开髓引流、完善根管治疗。
四、锲状缺损,常见于经常横向刷牙人群以及咬合错乱患者。表现为牙颈部的V状缺损,由于离牙神经近出现冷热刺激痛。治疗措施为充填缺损区、咬合错乱者做调合处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牙齿损伤。
五、畸形中央尖,常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通常为牙齿发育畸形。这个额外的牙尖内也含有牙髓组织,当畸形中央尖磨耗或折断时可发生牙髓炎症导致疼痛。治疗措施为多次少量调磨牙尖,已经引起根尖周病变者做根管治疗。
六、牙外伤,常见于颌面部外伤及牙齿受外力作用的损伤。轻者引起牙震荡,重者引起折裂、折断、脱位等。治疗措施为能保留的牙齿做结扎固定、充填、再植等。损伤达到龈下根方超过两毫米以及周围骨组织破坏严重者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