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悟本养生,应该先学什么?
如果学药,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太多,药材的质量就先影响了治疗效果,除去相关的中医用药理论,还要了解鉴别各种临床常用药材的好坏优劣,太抽象。
如果从实践出发,学以致用的角度看,那么学针灸是最优之选。
《黄帝内经》,尤其一部《灵枢经》基本就是围绕针灸而作。针灸便于实践,效果突出,可操作性强,能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者,即便不会用针,也可变通。古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刮痧拔罐按摩点穴等等这些外治方法都要在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就算不能从医,作为业余爱好,对于自身与家人的保健也极为方便。
无药可用,无医可求时,用于自我与家人的防护,可说是能无中生有,哪怕仅凭一双手也可为用。
我当初自学,无人指导,初学课本教材,不知所云。后幸而能从针灸歌赋与黄帝内经入手,再跟师大量临床实践,反复体悟,方入医门。
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来评判民间会辩证的好中医?
这是一个难解的话题。
首先,社会评价一件事情是否有效可行一般都有通用的标准,这一点对民间中医不大适用。
第二,医学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同时涉及面很广。就算是现代医学(西医)分工很细,基本不会出现跨学科评价的情况,比如让一个消化科大夫评价神经外科的疗效,所以,专业精神就必须互相尊重学习成长
第三,民间中医自身封闭,自成逻辑,也让其他人不能评价。
第四,民间中医扎根社会人群,还是踏实做事,用疗效来收货口碑。千万不要陷入预设的评价体系陷阱。
中医难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医底层的逻辑思维没有打好基础,学更多的中医技艺也不能达到 上工十全九 。大部分中医都 明白 方从法出 法由证立,没有搞明白的是:证随机变。病机!
为何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抵制?
民间偏方,不属中医药范畴的药方,不是中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其他现代医疗仪器检查,然后进行病理分析而开出的药方。民间偏方只能在民间流传。在我国医疗技术落后的时期,特别是在农村缺医少药,民间偏方治疗人民疾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的赤脚医生曾经民间偏方和验方治愈许许多多人的疾病。民间偏方虽有治疗效果,有的非常有特效,一帖药就可以把病治好,但治病的疗效不稳定,对不同的人疗效不同,有的人很灵,有的人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的人没有一点用,反而病情加重。民间偏方副作用大,毒性大,对一些有并发症和年少体弱的人会产生诸多副作用,使病情加重,甚至会导致病人死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医学技木的发展,另外人们开如注重健康养生,了解了许多医疗医药常识,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民间偏方的抵制,导致许多人不敢用民间偏方。这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民间的偏方的许多药材都是从野外采挖回来的,只是简单的洗静哂干,有的直接采来就用,没有像中医药物那样通过严格炮制。药材通过炮制加工,可以减少药材的野性(烈性)和毒性,从而减少药材的副作用,提高药效。药材通过炮制可以去除杂味、异味和杂质,确保疗效的药物有效成分易容煎出,增加治疗效果,有利病者服用,保障了治疗用药安全,保障了病人生命安全。民间偏方的许多药材没有进行炮制加工,烈性强,毒性大,副作用大,治疗药效不稳定,可能对患者产生诸多不同的后遗症。
民间偏方用药份量是随意的,有时多有时少,没有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和患者体质病情来定量施药,而中医的药方是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和病情定量施药,修改药方、对药的份量和药物进行加减。民间偏方在治疗过程中一直是同样药始终不变的,治疗效果时好时差,副作用大,原病没有没有治好,因药的副作用引起其他病又要开始治疗了,这个时候赶快进医院治疗,不能再延误了。
民间偏方如能够对症下药的话,治疗效果也确实很灵,但是偏方难以做到对症下药,施药者缺少中医的专业知识,有的看起来是相似的病状,却是其他病因引起的,而民间偏方施药者并不了解,只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真正的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延误,以后花的钱会更多,劳民伤财。得了绝症的人无所谓,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
有些民间偏方的治病效果特别灵,有些西医和中医难以治疗的凝难杂症,偏偏被一些民间偏方治愈。在使用民间偏方时要慎重一点,如果一定要用,得必须到医院去确疹是什么病,对症下药,以勉发生意外事故。(谢邀)
被所谓的保健公司屡次蒙骗?
近年来,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的事件频发,骗子的欺诈手段不断被破解,但是还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深陷各类保健品的骗局。有书君通过几个真实案例,来为大家剖析一下老人受骗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老年人十分渴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今年已经80多岁的耿奶奶,在小区其他老人的推荐下,参加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的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健康管理员得知她患有眼底黄斑,就推荐给她一款补硒治眼病的保健产品——硒萃胶囊。
在推销员的忽悠下,耿奶奶以每瓶466元的价格,先后买了120多瓶,花了5万多元钱。当时老人觉得:“辛苦一辈子,老了就想图个健康。花其它的钱我舍不得,但是想着为了能治好自己的病,多花点钱是为身体好,也值得。”
“刚开始我每天吃两粒,不管用,他们又让我吃3粒,后来增加到每天5粒。可是,吃了几十瓶之后,我这眼病还是没好,后来干脆不吃了。”耿奶奶十分气愤,她说,我之所以把养老钱拿出来买这个,就是相信了他们说的,这个能治好我的眼底黄斑。
老人被骗后才知道,眼底黄斑病是一种成因很复杂的病,到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眼底黄斑病与身体缺乏硒元素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都会出现各种疾病。但去医院看病的话他们又觉得见效慢、费用高。不仅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还会拖累子女。而骗子抓住老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大肆夸大他们的保健品的“功效”,谎称不仅能治好老年人的病,还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
这些不用去医院,还“包治百病”的“神药”,正是老年人求之不得的,所以老年人往往深陷骗局,还“乐此不疲”。
其次,老人渴望亲情,花钱买关爱。
宋老伯六十多岁,老伴去世,他自己独自生活。他说,“我自己生活,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儿女工作都忙,也顾不上我。”
每次回家之后,家里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宋老伯感到十分孤单寂寞。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人认识了卖保健品的小伙子小高。小高对他十分热情,并开始“温情”忽悠他买保健品。小高还总是提着水果拜访他,陪他聊天,甚至晚上留下帮着他做饭洗碗。
“小高还给我倒过洗脚水,甚至跪下叫我爸爸。我先后几次买了几万元的保健品,总共花了有近二十万块钱。最后,我花得一分存款都没有了,小高就再也不来了。”
但是宋老伯还是对小高很有感情的,他没有去找小高,他说“我是自愿花钱买关心,二十万,就当是买了一段有人陪伴的时间”。
在受骗老人中,绝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他们的子女们也都是人到中年。虽然老人平时孤单寂寞,也非常渴望子女的陪伴,但是老人理解子女们在外打拼,挣钱养家不容易,不忍心打扰子女的生活和工作,即使生活上遇到困难了,也尽量不去麻烦子女。
骗子们就抓住老人亲情缺失的弱点,对老人家嘘寒问暖,耐心陪老人说话,还帮忙做家务,并称呼老人“爸爸妈妈”,这让老人倍感温暖。虽然骗子是在虚情假意,但老人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情感依托,心甘情愿地买单。
还有,一些骗子抓住老年人爱贪小便宜和从众的心理特征实施诈骗。
最近,李大妈所住的小区里,来了一伙不认识的人搞促销活动。他们说公司刚刚开始运营,想通过发放礼品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希望大家多帮他们做做宣传。
第一天,他们免费发放的是一桶据说价值10多元的洗洁精,李大妈和院里的很多老人都喜滋滋地领取了这份奖品。第二天,奖品升级成为价值70多元的牛角梳子,这让老人们更加兴奋了,人手一把,喜笑颜开地拿回了家。
到了第三天,促销的人说,今天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了,要发放价值500元的葡萄酒。但是因为礼品价格比较高,只有10个,这伙人提出,先送给当场购买他们公司产品的人。
他们的产品是一种据说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酵素原液,一盒680元。老人开始犯嘀咕,觉得这东西卖得太贵。这时候,一个“托儿”出场了,建议厂家打折出售,这个提议得到了老人们的附和。于是,对方很爽快地将价格降到了400元一盒。
花400元买一盒酵素,还能获得一箱500元的葡萄酒,这个便宜不占怎么行?虽然自己根本不需要酵素,更不会喝酒,可李大妈觉得这么便宜的事情如果错过,那就是自己的损失。
因此,即使是用不着的东西,她也一定要买下来。
在“托儿”的带动下,老人们抢购了商家的酵素,并且搬走了那些“昂贵”的葡萄酒。事后,儿女来看望母亲,李大妈向他们炫耀自己的“战利品”,儿子仔细一看,这些东西全都是“三无产品”,洗洁精的成本可能连一块钱都不到,牛角梳子就是几元钱的塑料,葡萄酒和酵素连厂名都没有,就更不敢给家里人喝了。最后,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全被儿子扔进了垃圾桶。此时的骗子们也早逃之夭夭了。
老人之所以上当,是因为现如今这些6 0岁以上的老人,经历过战争、社会动荡、大饥荒、物质极度匮乏等特殊的历史阶段。苦日子过惯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保持了半辈子,他们渴望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也更容易被各种“小恩小惠”所吸引。
再加上老人的从众心理较强。通常是“别人都拿了,我不拿不就吃亏了”、“别人都那么做了,也没出什么事儿”、“别人比我买得还多呢”,肤浅地认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应该没问题。结果,深陷骗局不能自拔。
为了防止更多的老人陷入形形色色的保健品骗局,除了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外,最重要的是家人的关爱。家人的关爱,给了老人勇敢面对疾病的勇气,也伴他们消灭孤独,而且也不会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希望每位老人,都能够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