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积食有什么症状,2个月宝宝积食症状?
两个月的宝宝积食一般会引起口臭,恶心,呕吐,皮肤发黄,腹胀,腹痛,不爱吃饭,严重时还会引起高热等症状。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孩子的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或者是给孩子口服点助消化的药物。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饮食,尽量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面对小孩食积该怎么办?
你好,小孩子食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辨别:
1、看孩子口气,孩子这两天忽然口气很重,一般就是食积了。
2、看孩子是否腹涨,明目没吃什么东西,孩子肚子也很涨,那也是食积了。
3、看孩子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大便酸臭或溏薄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4、看孩子食欲,正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振,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5、看孩子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忽然夜里翻来翻去,烦躁多啼,夜卧不安,那也要注意,胃不和而卧不宁。
6、看孩子饮食状况,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面对小孩食积该怎么办呢?
下面教你治疗孩子积食的中医小儿推拿疗法,简单安全方便,自己在家就能给孩子轻松操作。
1、清补脾经、胃经
位置:脾经、胃经都位于拇指的桡侧面。
手法:清补脾胃就是在这个桡侧面上,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来回推,这就叫清补,一般可以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胃、补气血、清热利湿、和胃降逆、化痰止呕的功效。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呕吐、四肢无力等。
2、推四横纹
位置:掌面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本节之横纹处,属线型穴位。
手法:常用推法,术者左手掌托小儿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节处,以右手拇指外侧或螺纹面,来回推之。
功效:退热除烦、散瘀结、调中除胀、行气和血。治疗腹痛、腹胀、烦躁、疳积、消化不良、口唇破裂。
3、顺时针摩腹
手法: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厘米,顺时针揉腹100~200次。
功效:具有调畅气机、促进胃肠消化的作用。经常摩腹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
4、捏脊
手法:让孩子安静地趴在床上,家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后背的皮肤,由下向上沿着脊柱两侧,一边把皮肤捏起,一边向上推。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一般要捏3~5遍。捏脊推荐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
功效:捏脊具有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能,针对食积的孩子也非常适合,还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以上几个小儿推拿手法都很简单,自己在家就能操作,当然平时也要控制好孩子的饮食,要定时定量进食,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最好还是母乳喂养,希望能帮助到你。
宝宝出现哪些特征?
宝宝出现3个特征,说明脾虚积食已久,妈妈不可大意
小朋友常常不知道饥饱,看见好吃的就想吃,家长喂也不懂得拒绝,常常让家长们感觉不出来他们是饿了还是不饿。甚至有一些家长认为,小孩活动量相对较大,有时甚至多一点吃的,父母总是认为多跑跑就消化了。
但是,真是如此吗?不是的。其实很多孩子都存在着因为吃多而导致的积食问题,常见的特征如下:
第一: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孩子有不明原因的发烧,妈妈应该回想一下最近吃了太多的东西,宝宝积累食物后最有可能的连锁反应就是发烧。
第二:嘴里酸酸的味道。积食的原因是胃的食物过多,宝宝脆弱的胃不能消化吸收,导致食物不能按照正常情况消化和排泄,通过食道反噬,孩子就会张嘴闻到一股酸味。
第三:对食物不感兴趣。孩子平时最爱吃的食物,这两天连看都不看,连兴趣都不提,而且也吃的很少,这次家长要考虑的是是不是积食。
所以,孩子因为年纪小,有不舒服的时候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因此妈妈需要更加重视,多留心观察。
那么,宝宝积食了,家长该怎么做?
宝宝出现积食的表现后,可以每天泡一杯沙棘麦 芽 粉来帮宝宝调理肠胃,里面含有金棘末、山楂、山药等多种食材的浓缩 粉,可以增强宝宝肠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肠胃蠕动,严重的话要去医院及时就医。
宝宝积食症状?
你好,宝宝可以出现食欲下降,肚子胀气,消化不好的症状表现,另外要注意宝宝的饮食清淡,少吃多餐,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吃点调理脾胃的药物,例如醒脾养儿颗粒或者健脾散以及益生菌等调节方式,注意观察宝宝生长发育的指标是否达标,两岁以内注意补充维生素d。
宝宝积食怎么看出来?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腹胀,打嗝,排气,睡觉不踏实,还伴有哭闹情绪等症状,那么很有可能是积食。宝宝胃肠消化功发育还不完善,胃肠蠕动力弱,再加上肠道益生菌容易紊乱,所以容易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导致孩子出现积食情况,可以给孩子做做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