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乃近功效与作用,养猪人如何确定自己养的猪是否得了蓝耳病?
如何确定猪场有可能得了蓝耳病?有哪些防范措施?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在非洲猪瘟爆发之前,蓝耳病堪称是猪场的头号杀手,很多猪场都谈“蓝”色变,对于蓝耳病的防控,也有很多人在做积极的探索。但是相对控制而言,预警更重要。
据研究表明:蓝耳病暴发前会有一些先兆:像14天内母猪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亡数占产仔数20%;仔猪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超过25%;或是副猪嗜血杆菌的大规模暴发;猪群带毒率在30% 以上;母猪更新率超过40%,如果猪场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这些先兆,极有可能爆发蓝耳病,这时我们一定要提前要做好蓝耳病的防控措施。
先兆一:母猪流产超过8%
青霉素钾和青霉素钠在养殖时哪个效果更好?
青霉素是养殖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然抗生素,在人上抗菌应用也很多,由于其价格低廉,且效果明显,深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我们在购买青霉素时,往往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就是买青霉素钠还是买青霉素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青霉素有何区别,临床生产又该如何使用?
一、青霉素
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类别的抗生素还有阿莫西林、头孢等,这一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能够在细菌快速繁殖期迅速杀灭,因而经常配伍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
二、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的相同点
青霉素钠和钾是最为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青霉素无法单独存在,需要结合钠离子或者钾离子才能保持稳定。因此青霉素钠和钾抗菌效果相同,起作用的是青霉素而不是钠钾离子,所以大家使用起来不必过分纠结。
三、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的区别和应用禁忌
1、青霉素钾不可以输液:青霉素钾溶解很快,如果输液钾离子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钾浓度快速升高,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对心脏影响负担过重。而青霉素钠溶解较慢,不会造成血钠浓度快速升高,但是青霉素钠同样不能用于高血钠病畜。
2、青霉素钾肌肉注射较疼:因为钾离子对于血管刺激作用比较明显,因此会造成疼痛感,临床上一般配合苯甲醇或者普鲁卡因等麻醉药物同时使用,以降低其疼痛感。
3、水肿疾病时忌用青霉素钠:比如肾脏功能受损引起的身体水肿,比如仔猪水肿病,或者圆环病毒导致的肝肾肿大,还有就是眼睛水肿、脑水肿时,不要使用青霉素钠。
4、电解质紊乱忌用青霉素钾:如果猪只排泄减少,尿液减少,除了使用呋塞米,可以配合青霉素钠,但是忌用青霉素钾。
5、仔猪腹泻脱水时使用青霉素钾:对于仔猪拉稀导致的虚弱或者脱水时,一般血液中缺少钾离子,可以选择青霉素钾,能够迅速溶解进入血液,补充丢失的血钾浓度,降低死亡率。
6、价位和应用范围区别:在养殖生产中,由于青霉素钾使用禁忌多,不能输液,而且肌肉注射疼痛,所以一般青霉素钠的应用较多,而且价位上青霉素钠更便宜一些。
四、青霉素在养猪生产中如何应用?
青霉素除了上面介绍的应用禁忌,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养殖户购买人用青霉素,包括160万单位和400万单位的比较多。青霉素在临床上针对各类细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比如丹毒丝菌,还有阴性球菌、放线杆菌等。
1、猪丹毒特效药:治疗猪单独最有效的药物就是青霉素,一般使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注射,常规量2-3倍效果更好,一天两次,连用3-4天。肌肉注射时可以配合地塞米松,可以配合阿莫西林拌料。对于反复发作的猪场,可以免疫丹毒疫苗。
2、手术和仔猪去势时使用:青霉素作为常规消炎药,在手术后用途涂抹在伤口表面,比如脐疝、阴囊疝、仔猪去势时,另外可以肌肉注射,抗菌消炎。
3、母猪产后消炎:母猪产后炎症较多,比如产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产道炎等,乳房炎一般用青霉素钾普鲁卡因封闭治疗,子宫炎一般用青链霉素清宫,产道炎和母猪常规产后消炎,可以选择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输液的方式。输液配方一般配合消炎、补液、恢复体能为主,可以选择葡萄糖生理盐水、青霉素、维生素C、黄芪多糖、维生素B等。
4、体表感染和皮肤病:仔猪体表伤口处理或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出血等,可以使用青霉素涂抹在伤口表面,还有葡萄球菌引起的油皮病,可以使用青霉素、地塞米松、消毒剂联合使用。
5、细菌性关节炎:对于细菌性关节炎,比如链球菌、副猪,可以使用青霉素+安痛定+磺胺的用药方案,能够快速抑菌镇痛。
五、青霉素配伍禁忌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是有配伍禁忌的,我们必须要注意,否则药效大打折扣,有的反而适得其反。
1、青霉素不能与磺胺类药物联用:青霉素与磺胺类抑菌剂联合使用,抗菌效果只能达到75%左右,但是临床常见的头孢和磺胺一面一针治疗链球菌是可以的。
2、青霉素不与四环素类药物联用:青霉素与四环素联用会产生拮抗反应,影响使用效果。
3、青霉素静脉输液不与林可霉素、四环素、头孢、维生素B、C联用:混合后会产生浑浊,不宜联合使用。
4、青霉素不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青霉素可使氨基糖苷类药物灭活,丧失抑菌效果,因此不能混合使用,但是可以静脉和肌肉注射分开使用。
六、青霉素使用注意问题
1、现配现用: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在溶液中溶解后,结构非常不稳定,药效维持时间短,如果超过24小时,药效下降50%以上,短时间可以在冰箱中保鲜保存。
2、青霉素过敏问题:在养殖中使用青霉素,可能造成部分动物过敏反应,因此使用前尽量先小群试验,再在大群推广,同时准备好肾上腺素或斯塞米松,以备不时之需。
综上所述,以上给大家介绍了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的区别与联系,临床上使用价格相对便宜的青霉素钠多一些,使用禁忌少,既能肌肉注射,又能输液。养殖朋友可以结合上面推荐的青霉素使用方法用于临床生产应用,但是要注意配伍禁忌和注意问题。
很多药物不能相互配伍?
前面的黎医生说了化学药品(俗称的西药)之间不能配伍的情况,我说一下中药的吧。分为三大类:中药和中药之间的配伍、中成药和中成药之间的配伍,中药和西药之间配伍。
一、中药与中药之间配伍中药之间不能相互配伍的药有两种:
1、相恶(wù):
相互作用引起疗效降低。
包括有:
人参和莱菔子(萝卜的种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
吴茱萸有一定降压作用,甘草有一定升高血压的作用,二者配伍,吴茱萸降压作用消失。
2、相反:
相互作用引起毒性增加。
相反就是中医药中“十八反”和“十九畏”中的内容,包括:
十八反:
海藻、大戟、芫花、甘遂与甘草;
半夏、瓜蒌、天花粉、浙贝、川贝、白蔹、白及和川乌、草乌、附子;
人参、党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细辛、白芍和藜芦。
十九畏:
硫磺和朴硝(芒硝);
水银和砒霜;
狼毒和密陀僧;
巴豆和牵牛子;
丁香和郁金;
川乌、草乌和犀牛角;
牙硝(芒硝)和三棱;
官桂(肉桂)和赤石脂;
人参和五灵脂。
但是相反的药到底是不是绝对不能同用,这个历代医家都有争论。有的古籍已经有记载使用了相反药之后的中毒情况,并记载了解救方法。
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道相反药引起中毒的例证。
也有不少相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可以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果。比如《金匮要略》中甘遂半夏汤,就是甘遂和甘草同用。
由此可见,十八反和十九畏到底是不是绝对不能用,需要看具体的功用。但如果是没有绝对把握的医生,就不建议使用。
所以现代《中国药典》已经规定,相反的药不能同用。如果必须要同用,需要医生确认后,双签名(即医生要在处方下方,以及相反药品旁边重复签字)才能给药师调剂。
中药调剂
二、中成药和中成药之间配伍中成药之间不能配伍的情况有4种:
1、 含十八反、十九畏药物
中成药大部分由中药制成,所以,两种中成药中如果含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药物,也需要避开。
2、 有毒中药重复使用
几种中成药中成分重复,叠加剂量高于中毒剂量,这样的药要避开使用。
如:
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丸中的朱砂重复使用;
大活络丸和天麻丸中附子重复使用,
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中冰片重复使用,冰片一般剂量不会中毒,但剂量过大会伤脾胃,导致胃痛。
3、 药品间功效相反
比如有的药是温热药,有的药是寒凉药,如果联合使用,有可能造成功效抵消而两种药都达不到效果。
如:
附子理中丸是温中散寒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疼痛、呕吐、腹泻等;
牛黄解毒片是清热解毒剂,用于热毒炽盛,上扰清窍导致的咽痛、牙痛、口舌生疮等。
在临床上,是存在有的人又有脾胃虚寒,又有口舌生疮的,所以这两种药一同使用,可能会造成药效降低。
4、 药物之间存在拮抗效果或者化学反应
这是现代中药化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西药之间会产生化学作用的效果一样。
比如含有麻黄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片、千柏鼻炎片、宣通理肺丸等,不能和降血压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丸、牛黄降压丸,以及扩血管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活心丹、心宝丸等合用,主要原因就是麻黄有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作用,如果和心血管药物同用,则会降低它们的疗效。
三、中药与西药之间配伍中药、中成药和西药之间也有相互作用,有的配伍可以增加疗效、降低毒性,同样地,有的配伍也会降低疗效、增加毒性。
降低疗效
甘草、鹿茸有一定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促进血糖升高,所以,它们及以它们制成的中成药,如人参鹿茸丸、全鹿丸等,不能和磺酰脲类降糖药同用,如胰岛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
麻黄及含有麻黄的中成药如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等,有拟肾上腺素作用,能收缩血管,所以,不能与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帕吉林等降压药同用。
增加毒性
含有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类的中药都含有强心苷,如六神丸、救心丹等。强心苷类的中药过量易引起中毒,所以它们不能和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苷K等强心苷类西药同用。
中药中发汗解表药荆芥、麻黄、生姜及其制剂防风通圣丸等,与西药中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合用,会导致发汗太过,产生虚脱。
另外中药中的酒剂、酊剂中含有酒精,酒精与很多西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二甲双胍、盐酸氯米帕明等同用,会造成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与一部分抗生素,如头孢类、硝咪唑类抗生素同用,会产生中毒,即“双硫仑反应”。
总结中药、中成药与西药之间,甚至药物与食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是很常见的现象。有几点要注意:
1、 药物之间不能相互配伍的有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探索中,所以几行字肯定不能完全涵盖,但大体分类就是一类是降低疗效,一类是增加毒性。
2、 药物之间不能相互配伍的现象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具体针对某一个人,到底会不会发生降低疗效或者增加毒性,也取决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了身体健康和安全,尽量选择不同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3、 微信群里经常转的一些饮食配伍禁忌,没有药物禁忌那么严格,如虾和杨梅不能一起吃,豆腐和蜂蜜不能一起吃等,很多都有过辟谣,不必全信。但如果自己吃了两种东西之后产生了不适,那肯定要注意,下次不能再同食这两种食物、药物了。
4、碰到拿捏不准的配伍禁忌药物,请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脚和脸出现这4种迹象?
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脏器,主要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并排泄废物,同时重吸收有用物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另外,还可分泌一些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同时也是甲状旁腺素、胰岛素等激素的灭活场所,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促进新陈代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脚和脸出现这4种迹象,十有八九肾已损伤!1、足小趾细短
我们脚部的足小趾,是与足少阴经相通的,所以说,小脚趾的健康,可以反映出肾脏的健康。
如果自己的足小趾粗大且厚实,说明你自身肾气充足,肾功能很好,但如果你的小脚趾单薄且细小,证明你的肾气出现了亏损,肾脏出现了问题。
肾脏如果出现了问题,会对身体伤害很大,不仅会造成肾炎,肾衰竭,还会导致尿毒症,所以,肾不好的人,平时除了按规律服药,保持运动以外,还要坚持饮食疗法!
2、脚踝浮肿
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留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
如果是在早起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浮肿,特别是脚踝的部位,这时候很可能是肾脏出现问题了,要及时检查。
3、耳廓发黑
我们人体的耳朵与肾脏有很大关系。如果耳朵变黑,则是肾气衰败的现象,这类人群多半还有怕冷、阳痿。
《黄帝内经》中认为“黑属肾”,“肾色黑”。凡是鼻头变黑、眼圈变黑、耳朵变黑都是肾不好的表现。
4、清晨眼睑水肿
清晨起床,发现眼睑有点轻微水肿,可能是没有睡好,可能是睡前喝了太多水,但更可能的是,你的肾不那么好了。
这种眼睑水肿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大多会在午后自行消退。
肾有“六怕”,一个不沾最好!一:怕“喝水少”
体需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新陈代谢,每天至少要排出400ml的尿液,如果喝水少,就很难有充足的尿液,来带走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及进入到人体的外来毒素,长此以往,肾脏不出问题才怪呢!
二:怕“憋尿”
憋尿这种行为,违背的是一种生理自然规律,此外,经常憋尿,还导致尿液长时间滞留膀胱里,容易滋生细菌,使细菌逆行造成肾脏感染。
特别是老年女性、肾结石及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和加重泌尿系统的感染,而长期的肾脏感染,容易形成肾脏疤痕,导致肾功能的下降。
三:怕“熬夜”
肾病在劳累时,往往面临复发或是急性发作的危险。
同时,熬夜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睡眠不足的问题,同时那段时间还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而大家都应该清楚的是,免疫力下降常常会导致肾病的复发。
四:怕“咸”
饮食中的盐分大约95%是由肾脏代谢的,吃得过咸,会增加肾脏排泄负担。
加上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使人体的水分不易排出,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促使肾脏功能的减退。
同时,饮食过咸会导致身体部分水肿和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五:怕“纵欲”
“夫精者,生之本也”,纵欲太过,除伤肾精,对其他脏腑也会有所危害。
中国古代共有200多位君王,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纵欲所致。
六:怕“乱用药”
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混合性的止痛药,人体的血流速度会被迫降低,因此将严重影响肾脏的功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止痛药引起的肾衰竭患者也比较容易发生膀胱癌。
不管服用哪种止痛药,都只适合偶尔服用,绝对不能长期服用,如果长期需要依赖止痛药,就必须就医做彻底检查。
养肾,坚持做好“三步曲”,肾会越来越好第一步:促肾排毒
1、常喝茶
每天,饮用充足的水分,是养肾最简单的方式。
因为,一旦饮水过少,很可能引起浊毒的滞留,加重肾脏负担。
经常喝茶水,不仅可冲淡尿液,预防结石等肾脏疾病,还有助于肾脏排毒。
花楸桑果茶,泡水喝,可益肾精,抗衰老,保护肾脏,更健康。
用黑果花楸、黑果枸杞、桑葚果、洛神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益肾、益精、黑发明目、利尿排结石。
中医讲,黑色入肾,黑果花楸,对于肾脏健康有益,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极强,可延缓衰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洛神花,泡水喝,有助于排结石,减少肾脏内结石的形成,保护肾脏健康。
桑葚果入药,始载于 《唐本草 》,其味甘,入肾经,益肾滋阴、黑发明目、祛斑延年。
黑果枸杞,是一种独特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补肾益精、生津止渴、 补脑、抗衰老和活络通经作用。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补肾益精,延缓衰老,保护肾脏健康,十分有益。
2、揉足心
涌泉穴,在人体的足心,相当于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
并且,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敲打足心,按揉涌泉穴,排毒效果尤佳,尤其是促进肾脏排毒。
按揉足心,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第二步:温补肾阳
1、热水泡脚
肾经起始于足底,经常用热水泡脚,可驱寒,温补肾阳。
脚底部位,有肾经上的要穴,泡脚,可舒筋活络、刺激穴位,有益肾脏健康。
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以15-30分钟为宜,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泡脚水中,加点生姜水、或者肉桂水,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效果更佳。
2、晒晒太阳
晒太阳,是补阳气,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所以,经常晒太阳,有助于温补肾阳。
尤其是,晒晒后背和腰部,还可补充肾气。
寒冷的冬季,也要注意晒晒太阳哦。
第三步:强健肾气
1、搓一搓
搓腰部
腰为肾之府,经常搓腰部,有助于强健肾气。
尤其是,腰部的腰眼穴,经常搓一搓,不仅可强健肾气,还可温煦肾阳。
闲来无事,将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上下来回揉搓,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搓耳朵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人体的耳朵,也被称为“肾开关”。
经常搓搓耳朵,可通经活络,补肾养肝,有助于强健肾气。
2、抖一抖
“每日抖三抖,活到九十九。”
抖动,由自身发动的浑身颤抖,可浑身肌肉被调动起来,刺激末梢神经,增强抵抗力,达到养生之效。
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以脚跟和膝盖为轴,进行抖动。
拳背轻贴,肾俞穴,利用抖动,顺便按摩穴位,能激发肾气。
哪些东西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被认为是安全的后来又被认为是有害的?
这个也太多了吧!题主应该问一下到底有哪些新事物的出现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副作用!这就很少了吧!
如果狭义上严格区分,绝大部分人类发明的东西都是有副作用的,药品就不用说了。比如手机,看多了屏幕还会使人堕落和近视,空调吹多了得空调病等等。但是这些一般不被认为是有害的,只要节制使用就行!
我在评论区看到许多人认为转基因是有害的,我就不得不打抱不平! 目前为止,经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食品,是没有出现过一次食品安全危机的。转基因食品的有害性目前没有被任何证据证实!
转基因食品千千万,只要有一个转基因食品被认定具有毒害性,那么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就此为止了。但目前还在争论之中,也从侧面佐证了转基因食品目前是安全的!这就类似于世界上关于黑天鹅的争议,如果地球上出现了一个黑天鹅,那么这个话题就得出确凿无疑的结论了。因为至今还在一直争论这个问题,也就说明:地球上还没有发现黑天鹅!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抗生素这个一开始被发明出来的药物被认定是最厉害的杀菌药,人们一开始并不认为抗生素有什么危害,于是有病没病就来几粒抗生素,包括市面上最常见的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
我想大家都听过抗生素滥用的报道吧!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对使用者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也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对的,你没有听错。如果你身体健康,而你的家人滥用抗生素,那么这种伤害也会强加在你的身上!
这就必须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假如你身体内有一万个细菌,其中99%的细菌会被阿莫西林杀死,剩下的1%是具有特殊抗体的细菌。那么剩下的这1%侥幸活了下来就会大肆繁殖。下一次再用阿莫西林就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了,因为这些细菌都是那1%具有抗体细菌的后代,这就是抗药性!
如果你发现如果再换作罗红霉素对付这些细菌,它们就会被大面积杀死。但是细菌中总有基因突变的个体,这些个体五花八门,总有一款是扛得住罗红霉素的药效的。那么你继续使用罗红霉素,那么剩下繁衍的都是些抗罗红霉素的细菌。这就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绎!
当你再用新的抗生素时,这些细菌之后繁衍的更加强大,你越用药,细菌越强大!直到最后演变成抵抗得住市面上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这些超级细菌会通过唾液和空气传到你周围人的体内,它们会继续繁殖,最后在人群中传染开来,于是大家都染上了超级细菌,大眼瞪小眼,你我他都无可奈何,就只能等待细菌的残害身体吧!
但是抗生素刚发明出来,没有人会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细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人会想到细菌还会有抗药性! 大家一开始认为抗生素就是杀菌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现在超级细菌屡出不鲜,欧美日已经严格把控抗生素的滥用,为了就是防止超级细菌进一步传播。而中国人在抗生素的认知上很浅薄,大家总是以为自己一年也得不了几次病,吃几粒抗生素也无妨。于是小小的一个感冒就要挂吊瓶,流个鼻涕就来一粒阿莫西林!毕竟抗生素在中国民众的眼里已经是神药了,而且我们的药品监管做的极差,几乎一个乡村卫生室就可以大肆购买到抗生素,医生只顾赚钱就行,谁管你会不会产生超级细菌!
中国抗生素年使用量大概是16万吨,全世界一半的抗生素都被中国人用了。中国平均每个人抗生素使用量超标正常值数十倍!这样下去,我们后代的体质只会越来越差!
所以我呼吁大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