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丸的作用,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防风通圣丸是一种解热解毒丸,具有很高的缓解外感和外感的功效。对头痛、发热、寒战、咽喉痛、小便短红有很好的疗效。可用于治疗以下疾病:肥胖、眼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脑病后遗症、慢性阑尾炎、高血压、斑秃。防风通神丸攻击力强,不宜长期服用。
龙胆泻肝丸有什么治疗功能?
大家好,龙胆泻肝丸其实算是一个类似于“藿香正气水”一样的万精油药物,因为它治疗范围太过防范,所以在我们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属于常用方剂,最常用的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因为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最常见,只有辩证正确 ,基本水疱会在数天消退,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该药的强大之处,但是仅供大家了解,不做用药指导。
龙胆泻肝汤原方由龙胆草、桅子、黄芩、泽泻、木通等十味药物组成。
《医方集解》曰“胆泻厥阴热,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桅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肾经之湿,木通、车前泻小肠、膀胱之湿以佐之;然皆苦寒下泻之药,故用归地以养血而补肝,用甘草以缓中而不伤脾胃,为臣使也”。
从中医角度看:
它是一种苦寒的方剂,主要用于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牙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但是临床一般,只要有胁痛、目赤、耳聋、耳肿、口苦、溺赤、舌红、脉弦数这些属于肝经湿热的症状,我都可以考虑使用龙胆泻肝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易伤脾胃,证候缓解就要停止服用,药量不能随意加大。长期或超剂量使用,将损伤脾肾之阳气。如果是女性的话,还会因胃凉引起月经不调。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
之所以叫“泻肝丸”是因为它有很好的利胆片护肝作用,很多研究学者做实验后得知:
龙胆泻肝颗粒小鼠灌胃给药,结果显示:本品对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引起的实验性肝损伤,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以及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坏死有保护和改善作用。龙胆泻肝颗粒大鼠十二指肠给药,结果表明,本品有明显的利胆作用,给药30分钟已很显著,60分钟时作用更强。
药理研究证明,龙胆泻肝方在抗炎、抑菌、提高免疫功能、抗过敏、利尿、镇痛等药理活性方面:
1.抑菌:本方水提醇沉液对乙型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葡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抗炎:本方水提醇沉液对大白鼠蛋清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增强免疫功能:本方连续腹腔给药6天,能使小白鼠胸腺重量显著增加,但脾脏无明显影响;连续给药5天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率、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
4、抗过敏:水提醇沉液对大白鼠被动过敏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保护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
所以通过上述作用我们可以得知,龙胆泻肝丸作用又变大了不少:
1.肝病:肝炎、肝脓肿
2.外科病:急性膀胱炎、急性胆囊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
3.妇科病: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子宫脱垂、女阴白斑、慢性宫颈炎、习惯性流产、
4.五官病:中耳炎、角膜溃疡、角膜炎、结膜炎、药疹、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口腔扁平苔藓、小儿情感交叉症、
5.男科病:急性睾丸炎、阴茎异常勃起、功能性不射精等。
以下7类人群慎用龙胆泻肝丸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一个小知识:
现在的龙胆泻肝丸已经去除了“木通”,因为肾内科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会导致尿毒,其药中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导致肾病。 同年2003年2月26日国家药监局通告,将含关木通的药物禁止生产。
但是有毒的木通并不是完全被禁:因为像风湿病、类风湿、肿瘤等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就经常用一些有毒中药才能奏效。马兜铃酸在德国1953年曾试用于抗癌、抗炎,因为其能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力,直到1964年发现有肾毒性时才停止了使用。所以如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纯马兜铃酸的治疗成分,我相信龙胆泻肝丸有它疗效也更佳。
作者寄语:我是林医生,每天用通俗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支持我,您的点赞是我的动力。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防风通圣丸治愈湿疹吗?
是可以治疗好的,但是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的复发,因为患者出现的湿疹,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皮肤疾病,跟身体免疫力下降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也可以吃一些维生素c片,增强皮肤的抵抗能力,另外也要做好防护,最好不要接触过敏原,也可以到医院做过敏原的检查。
荨麻疹长期服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就可以吗?
不建议长时间的服用中成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因为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副作用,也会产生抗药性,虽然有一定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有没有好转,如果没有好转,也要到医院更换成其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患者出现荨麻疹大部分都是因为过敏的因素造成的。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祛风药里面有个很重要的药物:防风,从名字可以窥探一二,这个药有解表、祛风、祛湿、止痛等功效,一般用在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风湿关节酸痛、颈项强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治疗外感表证,防风以治疗风寒感冒为主,但风热感冒或者风寒夹有湿热邪气,也可应用防风治疗,此类的药方很多,比如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防风通圣散;治疗风寒夹湿,关节酸痛的羌活胜湿汤,都有运用防风。
防风性质偏发散,走皮肤,经常搭配荆芥治疗一些皮肤疾病,比如消风散,这是使风湿邪气从皮肤发散而解的治疗思路,也是发汗法的延伸,治疗血虚生风导致的皮肤瘙痒,用当归饮子,里面也是用到此类的思路。
另外治疗风痰阻络,风寒邪气阻滞皮肤经络,防风经常搭配白附子、白僵蚕、蜈蚣、全蝎等药物,以治疗口眼歪斜、经络不通、肌肉跳动等病症,用防风驱邪发散的特性,也能治疗很多头身疼痛的病症,比如川芎茶调散。
借助防风升发升阳的特性,也有宣发郁火的作用,比如泻黄散用到防风,配合石膏、栀子等药物,能够治疗脾胃郁火的症状,也能够治疗很多皮肤疮疡的症状。
如果脾肺之气不足,出现畏寒风、汗出自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用玉屏风散治疗,里面黄芪、白术以固表止汗为主,加入防风发散风邪而不留邪,相得益彰。
用风药发散之性,也有一定的疏肝理脾之功效,痛泻要方调理肝脾,很多调和脾胃之类的方子,运用防风就有此作用,升阳益胃汤等方子就有此意。
所以,防风这个药的应用广泛,诸多虚实寒热证,兼有风邪,皆可应用防风治疗,灵活搭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
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