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原因,中度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贫血的原因有:1。红细胞生成性贫血,如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如肾功能不全,引起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贫血是由造血物质缺乏引起的,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2。贫血伴红细胞过度破坏,如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出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分为急性贫血和慢性贫血。
贫血该怎么办?
首先要到医院去检查贫血的原因及类型,只有查清病因,才能根治
人缺血会有什么症状?
缺血就是医学说的贫血,人缺血会有什么症状,如果简单的归纳,就两个字——“缺氧”;如果再详细的归纳,就是7个字——“组织缺氧的表现”;如果再进一步的归纳,就是——各组织、器官在缺氧后,产生的改变,从而表现出来的症状。
医学上的贫血贫血,其实就是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Hb)的下降。目前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男性成人Hb<120g/L,女性成人Hb<110g/L,孕妇Hb<100g/L(妊娠时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因被稀释而相对减少)。吸氧能不能纠正缺血症状?可以改善,但是效果不佳。血液只是在心血管内流动的一种流体组织,作用就是运输物质,就好比快递行业的运输车。一个快递公司,当运输车(血液)少了,货物(氧气)就运输不起来。所以,缺血时给予吸氧,但没运输的工具,效果自然就差。血液中的运输氧气的主要是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为什么会使人体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氧气大20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把氧气抛弃了),碳氧血红蛋白不仅不能携带氧气,而且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就是已上车的氧不能下车了)。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其实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低氧血症,因缺氧而各器官出现的症状,其中以脑部最明显。贫血的一般表现最显著的体征是皮肤黏膜苍白,一般以观察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以及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等较为可靠。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和思想不集中等,都是贫血早期和常见的症状,严重贫血时可有低热、皮肤干枯和毛发缺少光泽,并可出现下肢水肿。缺血多与少,也有不同的症状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ml的血液。因此,体重为60千克的人,血量为4.2~4.8升。包括了流动的血液和小部分滞留在肝、肺和静脉丛里的存储血量。失血量占循环血量10%以下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因为心脏活动的加强和血管的收缩,以及储存血量的释放,都可以调节、补充血量,因此身体可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失血量占循环血量10%~20%时,可有头晕、无力等症状,其中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失血量占循环血量20%以上时,则有冷汗、四肢冰冷、心慌、脉搏增快等急性失血症状。失血量占循环血量30%以上时,则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贫血不是一个疾病名称,不同原因缺血还有不同的其他症状1、缺铁性贫血头发失去光泽、变脆,同时有反甲、舌炎、吞咽困难和异嗜癖。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还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皮肤弹性差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贫血,可并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黑便等。2、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可表现为末梢神经炎,行走困难,触觉、位置觉减退或消失。叶酸缺乏还合并有情感改变。3、再生障碍性贫血除贫血外,还常伴有出血倾向和感染,出血部位广泛,除常见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外,还常有深部出血,如便血、血尿和颅内出血等。4、溶血性贫血贫血的同时还会出现皮肤、黏膜黄疸。急性溶血还可伴有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和高热,甚至出现肾衰竭。慢性溶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脾大和胆色素性胆结石等。5、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贫血这类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引起的贫血,常合并明显的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有时会伴有骨痛、发热等。人缺血会有什么症状?因缺血而引起的缺氧表现是共同症状。但不同的缺血原因还有其他的不同症状,寻找诱发缺血的病因,对预防、治疗贫血,甚是关键。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贫血只是一个症状,它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缺乏造血物质及造血功能不良两种情况。前者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常因饮食中缺乏生成红细胞必需的原料如铁、维生素B12、叶酸或蛋白质,亦可因慢性感染性疾病致吸收不良,或者是有些小儿因生长过快需要量增加所致,故避免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均衡饮食、不挑食。造血功能不良常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正常的造血组织被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等异常物质占据,亦可使造血功能低下,引起贫血。 2、溶血性贫血溶血可因红细胞内在原因及外在原因两方面所致。前者如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蚕豆病,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地中海贫血;后者如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及感染、灼伤、中毒,亦可破坏红细胞致溶血。溶血性贫血有一共同特点,即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黄染,体检时则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 3、失血又分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两种。前者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或外伤出血如脾破裂等。慢性失血常见于消化道溃疡、肛裂、钩虫病等,每次失血量虽不多,但日积月累,总量不少,亦可致贫血。前文提到的小朋友不仅有红细胞减少,还有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经过进一步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怪仅用铁剂治疗毫无效果。
贫血一般多久能恢复?
贫血的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贫血的病因。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一般给予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1-2个月时间即可完全恢复正常。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以在一个月内恢复正常。因此,对于缺铁性贫血或大细胞性贫血,大多数贫血可以很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