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症状,口炎有哪些类型?
儿童时期孩子经常会患有口炎,时间长了孩子表现为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健康的生长和发育。
口炎的类型:
小儿口炎
常见的口炎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细菌性口炎三种。其预防关键集中起来有五点:①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②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③注意饮食及器皿、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④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每天1次,连服3天;⑤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而诱发小儿鹅口疮及二重感染。
变应性口炎
(1)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请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2)如果曾有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每次就诊必须主动把药物过敏史告知医生,以免复发。
(3)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多、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
(4)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
膜性口炎
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清洁牙齿,正确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如何预防口炎?
平时预防口炎还是很重要的,还要清楚容易跟口炎的治疗方法。
1、要牢记“药者毒也”,即明白药物可“治病”也可“致病”。不要迷信药物万能,更不能随便用药,如果需要用药最好是在医师指导下,力求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
二、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请医生作出诊断和治疗。如果曾有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每次就诊必须主动把药物过敏史告知医生,以免复发。
三、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多、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同一种药物不宜使用过久。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现象。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禁忌口服阿莫西林,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另外,对氨基比林过敏的人,禁忌使用去痛片(索密痛),因为去痛片的主要成分便是氨基比林。
四、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例如,某人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又经强光照射,在手、足或头颈等裸露部位发生日光性皮炎或光毒性皮炎。那么,对于其他可致光敏反应的药物如灰黄霉素、奎尼丁、非那根、冬眠灵等也应慎用或最好不在露天工作期间服用。
那么,如何治疗口炎疾病?
局部治疗
(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对于水疱或局部红肿明显者,湿敷至损害消退。
(2)1%-2%龙胆紫药液外涂患处,一日2次。
(3)3%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敷,一日数次。
(4)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擦。
全身治疗
(1)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隔一日1次,共3~4次。
(2)西咪替丁:口服,一日3~4次,连用5天。
(3)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B。
(4)阿昔洛韦:
口服,一日5次。严重患者可静脉注射给药,将阿昔洛韦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一日2~3次,连用5天。
(5)继发感染者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
【更多健康科普文章和健康问答,请关注“华络健康”头条号】
舌头长口疮吃什么药?
舌头长口疮考虑是口腔溃疡的症状,口腔溃疡与缺乏维生素类或环境因素等是有关系的,是可以口服维生素B2和复合维生素类药物对症治疗的,注意口服药物期间禁食辛辣刺激生冷性食物或坚硬性的食物,同时还要多喝水,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婴儿鹅口疮没办法根治吗总是反复发作?
婴儿鹅口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根治的。首先,家长们需要知道鹅口疮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真菌叫白念珠菌,它可以在宝宝的口腔黏膜上形成白色的、状如“鹅口”的斑膜,所以我们称这种疾病为鹅口疮。在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和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中比较常见,另外,鹅口疮也常见于经常拉肚子、经常使用广谱抗生素、营养不良或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的宝宝。如果宝宝刚出生不久就发现患有鹅口疮,那可能是因为母亲生产时发生产道感染或母乳喂养时母亲的奶头未清洁,还可能因为人工喂养时奶嘴不够清洁而引起感染。
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首先观察病情的轻重,病情较轻的宝宝没有全身症状也没有疼痛感,而且不会影响喝奶。口疮最初表现为口腔粘膜上有白色块状样的小点,也可随病情进展融合成大片,一般不容易擦掉,如家长强行将其擦掉后,局部会呈红色、粗糙或出血样改变。病情较重的宝宝可出现发热、拒绝吃奶、吞咽困难等表现,宝宝的整个口腔都会覆盖一层白色的斑膜,严重者可达咽部、喉部、气管、食管、肺部等多个组织器官,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另外,家长们不要给患有鹅口疮的宝宝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药物可使病情加重。
建议家长带宝宝及时就医,若宝宝是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喂奶前清洁奶头,若宝宝是人工喂养,需注意奶嘴的清洁。鹅口疮治疗上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家长可给宝宝服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抑制真菌,或用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溶液在喂奶前后清洁宝宝的口腔,也可局部涂抹每毫升十万到二十万单位的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
本期答主:胡秋爽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识!有口腔溃疡?
正常舌象一般表现为舌质荣润,颜色淡红,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有根。简单的说,淡红舌,薄白舌是正常的舌象。
临床上出现的舌苔颜色有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青舌几种。
1. 淡白舌: 舌苔的颜色比正常的舌苔颜色淡点,缺少血色。患者多是因气血不足,或是阳虚寒证。如果舌苔颜色淡白而舌体瘦薄,多属气血不足。如果舌苔颜色淡白而舌体胖嫩,则是阳虚寒证。
2. 红舌: 舌苔的颜色比正常的舌苔颜色深点,或是显鲜红色,主要表现为热证。如果舌苔红,苔黄厚,甚至是舌上生有芒刺,为实热证;如果是舌红,舌苔少,甚至是没有苔,或有裂纹,患者可见虚热证。
3. 绛舌: 舌色较红舌更深或是略带暗红色,患者可见热证或是血瘀证。若舌绛,舌面有红点,或生芒刺,多为里热炽盛;若舌绛少苔或是无苔,或有裂纹,多为阴虚火旺。若舌绛少苔而润,或见瘀点、瘀斑,则多属血瘀。
4. 紫舌: 舌色为绛紫或青紫色。紫舌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气血不畅所导致的。可见热证也可见寒证。若舌绛紫而干燥,属热证;若舌淡紫或青紫而湿润,则为寒证。
5. 青舌: 舌色为青色,缺少血色,就像牛的舌头。主要为寒证、淤血。
你还伴随口腔溃疡,首先考虑是不是口腔卫生没有做做到位。排除口腔卫生后再考虑其它原因。
感染艾滋病有什么症状?
艾滋病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1981年首度证实以来,AIDS已夺取超过3,000万人的性命,成为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流行病之一,截至2011年6月底世界上约有6,4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每天平均有7,000宗新病例。
艾滋病的病程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病发,潜伏期可能为几个月到10年以上不等。病情发展临床上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很快进入急性感染期。病毒快速繁殖,每毫升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可达数百万。
在这个阶段(通常是感染后的2~4周),大多数病例都会产生类似流感或者单核血球增多症的病症,这被称作急性HIV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淋巴结病症,咽炎,皮疹,肌肉疼痛,疲乏,口腔溃疡,还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体重下降,神经系统病变等。每个病例的具体症状各有不同,每种症状是否发生皆有可能。
临床潜伏期
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应抑制病毒活动,并能减少血液中的病毒数量。从此病人进入艾滋病的临床潜伏期。潜伏期的长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短可能仅有两周,最长可达20年。通常在临床潜伏期,病人没有任何可见症状。
发病期
出现全身症状,如无故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下降、睡眠时冒汗等。进入这阶段的病人一般不会存活超过九个月,然而医学的进步,存活的时间也可能延长。
误解公众错误地认为接吻,分享玻璃杯,共同进餐,随地吐痰,公共厕所座位,咳嗽或打喷嚏都能传染艾滋病。
诊断艾滋病毒属滤过性病毒,由于其体积极为微小,现有的检测方法不能准确检出病毒存在,但身体会自然产生抗体对抗病毒,抗体增长在一段期间后将达至可被验出的程度,这段期间称为空窗期(或窗口期),由11天[29](最快)至三个月不等,亦有个别例子长达六个月,世卫及多数国家政府则采用三个月为准。在空窗期间接受艾滋抗体测试,有机会呈假阴性反应,因此必须等待怀疑受感染日起计最少三个月后接受测试,才可得出较准确结果。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可以关注兔肉菌每周收看不一样的趣味科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