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的功效与作用,奥美拉唑与哪些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英文简写PPI)类药物,于上世纪的1989年上市。很多有慢性胃病病史的朋友应该对“洛赛克”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洛赛克”就是最早的原研奥美拉唑在中国上市后的商品名称。
当然,如今,很多胃病的新病友可能就对奥美拉唑没有那么熟悉了,这是因为在它之后,PPI类药物又有了不少的新成员,比如,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
形象一些来理解,“质子泵”指的是胃黏膜壁细胞上的一种酶,这种酶的核心作用就是把“质子”也就是“氢离子”,给泵入胃腔里去;胃腔里有了足够的“氢离子”,才能够形成酸性的消化环境。而所谓“质子泵抑制剂”,就是抑制胃黏膜向胃内输送“氢离子”的药物,其主要效果则是胃酸减少、胃内的酸性环境变弱。让胃内的酸性环境变弱,最直接的好处,比如,减少酸性环境对胃黏膜的刺激,实现对胃黏膜的保护。
毫无疑问,在PPI类药物当中,奥美拉唑是具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以下这些常见的临床疾病或状况,都常常会用到奥美拉唑: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预防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引起的胃黏膜损害等。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据感染、抗血小板治疗,这些都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情况,相信需要或正在服用奥美拉唑的人群会非常庞大。而如今,随着全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对于中老年朋友们而言,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慢性疾病的情况非常普遍,而这时候,不同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需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了。
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概率还是不小的,这是因为,奥美拉唑在肝脏当中代谢,其关键的代谢酶有两个:CYP2C19和CYP3A4,这两种酶都属于肝药酶CYP的同工酶。而这个肝药酶CYP可不只是代谢奥美拉唑这一种药物,我们人体使用的很多种类的药物都需要这种酶的代谢。当我们同时使用奥美拉唑与其他也需要肝药酶CYP同工酶代谢的药物时,就有可能出现别的药物无法被有效代谢的情况,要么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要么可能增加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奥美拉唑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务必注意在临床上,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常常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而抗血小板药物除了阿司匹林之外,最常用的还有一种就是氯吡格雷了。为了预防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一些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需要使用PPI,一般来说,不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而是更推荐使用泮托拉唑等。这是因为,奥美拉唑与氯吡格雷都主要通过CYP2C19进行代谢,这导致它们之间可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是一种很传统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的药物,属于“洋地黄类药物”的一种。地高辛在临床上使用时,医生最害怕的就是洋地黄中毒。有研究发现,奥美拉唑与地高辛同时使用的时候,地高辛的机体吸收率可能会有所增加,这就导致更容易出现洋地黄中毒的表现;苯妥英钠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惊厥和癫痫的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洋地黄中毒所引起的一些心律失常。研究表明,奥美拉唑可能导致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延长,药物排泄减缓,因此,一般不建议苯妥英钠与奥美拉唑一起使用;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可以发挥抗真菌的功效,在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当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研究表明,奥美拉唑会抑制胃酸的分泌,而酸性减弱后的胃环境会导致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吸收减少,影响其药效。因此,一般不建议酮康唑和伊曲康唑与奥美拉唑一起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四环素是广谱抗生素,也可以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其特点是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概率较低。而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性环境以后,也会导致四环素的吸收减少,从而影响药效;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类的药物都采用了缓释制剂或肠溶制剂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维持药物在体内更长时间的浓度,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倍他乐克缓释片等。而缓释制剂和肠溶制剂常常有一个特点,就是遇酸不溶解,而在碱性环境中溶解。这样的好处是,减少药物在胃内的损失。然而,在使用了奥美拉唑以后,为胃内的酸性环境常常大大减弱,PH值显著上升,这就使得缓释制剂和肠溶制剂会在胃内被溶解而损失。因此,一般是不建议奥美拉唑与这些缓释制剂和肠溶制剂一起使用的;因为奥美拉唑降低胃内酸性环境,还有这样一些药物或保健品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铁制剂、钙补充剂、维生素B12和胰酶等。好的,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请把这些医学小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装过心脏支架的人现在感觉如何?
巜支架不可少,护理最重要》
如果以前走上上千步的路,会气喘吁吁的,装了支架,你就健步如常了。那么你的支架是值得拥有的。但是装了支架,必须遵医嘱用药,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的一个朋友七十三岁装的支架,已经三年有余,杜绝烟酒,坚持吃药,每天行走5000余步,状况尚可。营养问题一定要摆在首位,不可或缺的。
怎样能把血压降下来?
前日有位患者来电咨询,说:他今年40岁,偶尔会头晕腿软,有时还会全身没劲,医生确诊他是高血压,除了要药物治疗,还能看下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远离的?
如今,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它早就在近十年前开始向中青年的人群“伸出邪恶之手”。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可见,中青年患上高血压的现象,是值得重视的。
按时遵医嘱服用药物,平稳降压是关键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目前的临床医学技术仍没办法治愈高血压疾病,只能是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从而防止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更好的降低死亡的风险。因此,当你确诊有高血压疾病,就一定要把按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当作每日的必修课。临床上降压药物比较多,需根据自身的病情听从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按时服用。
另外,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患者朋友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千万不要服用急于求成,自己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者突然停药等错误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每位患者都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药物怎么选择、怎么吃,都需根据医生的具体指导。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高血压患者除了上述的药物治疗之外,日常的自我保健措施也是尤为重要的。高血压患者大多数都是肥胖者,这就要求人们要加强日常运动锻炼,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做好减肥措施。当然,抽烟、喝酒这些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自然是要统统戒掉的。如果你此刻感到头痛、血压有点升高,请不妨静下心来,在床上躺一会或者稍微抬起双腿坐一坐。
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是会引起心梗、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中青年想要守护宝贵的生命,就要远离高血压,从改变自身诱发高血压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高血压更好的远离自己。
正常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常心慌身体没劲,心电图查不出原因,原因有2个:1、确实是心脏出现了问题,但是心电图没有查出来;2、身体没有任何的疾病,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亚健康状态,通过调理可以恢复健康。
1、心脏出了问题用心电图不一定能够查出来,一般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心电图没有问题之后,医生一般会给开心脏彩超,若是心脏彩超也没有用的话,一般需要进行造影检查,如果造影检查没有问题的话,就真不是心脏的事情了。
有一个朋友,疫情期间天天在家躺着坐着,饿了吃饭,不饿不吃,为了方便经常喝凉水。一天皱着眉头跟我说心脏不舒服,心脏疼。疫情期间不愿意去医院,自己去药店买了硝酸甘油吃(朋友的母亲有心脏病),吃了1次告诉我说:完了,吃了硝酸甘油之后感觉心脏一直咚咚的跳,差点都跳出来了。我建议他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
去医院后,医生先是抽血,做心电图,做心脏彩超,查了一圈没查出什么问题,医生建议说应该不是心脏的问题,让去消化科看看。朋友不放心非让医生给开冠脉造影检查,医生开完了跟他说造影是小手术,必须有人陪同医生才给做。我询问他检查的结果,并细细查看了检查报告,又咨询了几个医生朋友,感觉不是心脏的问题。我问他近一阶段是不是吃饭不规律,经常喝冷水......。咨询之后我告诉他可能是胃病,让他去拿奥美拉唑+铋剂+阿莫西林先吃两天试试,在我的劝说下,朋友去药店买了治疗胃病的药,吃了1天后发现症状明显减轻,2天后几乎就不疼了。
身体的结构非常的复杂,如果感觉是心脏出了问题,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但同时也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像文中的朋友,医生建议去消化科看看,是凭多年的经验感觉他心脏并没有什么疾病。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状态。①心情压抑,很多人尤其是婚后多年的人都会有一种生活压的自己喘不过气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经常有人会不断的深呼吸,时间长了总感觉自己闷的慌,或总是感觉自己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致心慌不已。生活不易,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喝个下午茶,放松一下心情,偶尔来个短途旅行,给自己放个小假,保持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
②适度运动,一天的生活让很多人很疲乏,但是长久不运动会导致身体乏力,总感觉像要生病似的。而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对于所有人来讲每天保持30分钟的散步或是慢跑,可以保持充足的体力,让自己精神状态更加的饱满。
我是心血管黄医生,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动脉斑块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呢?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应该控制在怎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在高血压管理过程中容易被疏忽,但确实很重要,也很有讲究的问题!
尽管,正常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但是,高血压的患者,经常容易存在心率偏快的情况。根据2014年左右的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平均静息心率超过75次/分;单纯高血压患者当中,有接近40%的人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
毫无疑问,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仍然把<100次/分作为静息心率的管理目标,这无疑是不合适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到底应该如何监测心率,心率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多少,以及,用怎样的方法实现心率管理。
测量静息心率,并以此作为讨论基础不论是心率还是血压,都是一个随时可以存在波动的生理指标,最简单的例子,剧烈运动或心理紧张状态等,都可以让心率和血压快速升高。因此,为了排除这些额外的影响,对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学会测量静息心率。
测量前,避免运动、吸烟、饮酒、饮用咖啡与茶等;测量前,最好安静地休息5分钟,再进行测量;测量时,应该在合适的室温下,避免嘈杂的环境,不要与其他人交谈;测量时,最好是取舒适的坐位,双腿不要交叉;如果是采用触摸脉搏的方式测量心率,最好持续时间超过30秒;建议使用家用上臂式全自动血压计,在测量血压的同时,测量心率,每次测2个值后取平均值比较准确。由于在医院或体检机构中,不少的朋友在看到医护人员时,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心率的波动,因此,大家应该养成在家监测并记录心率的习惯。最好是在每天早晨晨起时,以及夜晚睡觉前,能分别测2次。长期夜间的心率过快,可能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有关,这些信息有时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如何用药。
高心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之所以说,心率偏高在高血压患者当中是需要被管理的,这是因为临床研究发现,高心率常常与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关:
有研究表明,在血压正常的人群当中,静息心率较快的这些人,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比静息心率慢的人要高;也有研究显示,对于60岁以上的收缩压增高的老年人而言,静息心率≥80次/分,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全因死亡率都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心率超过多少,应该进行医学干预?有医学研究发现,与静息心率在61~79次/分的人群相比,静息心率≥80次/分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明显增加;而心率在61~79次/分范围以内的高血压人群,其血压控制达标率是最高的且平均血压最低。
由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就明确了我国高血压患者心率需要进行干预的切点:静息心率>80次/分,或24小时动态心率监测的平均值>75次/分。
也就是说,对于确诊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而言,大家都应该对自己的静息心率进行监测,对发现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的情况,就应该意识到这需要进行医学管理和控制,理想的心率目标应该在61~79次/分。
此外,对于高血压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心率控制的目标会更加严格,需要控制到70次/分以内,甚至50~60次/分。
高血压患者,降心率,有哪些手段?首先,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情绪、活动、吸烟、饮酒、饮用咖啡等生理原因;也有药物、感染、发热、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因素。第一步要做的,应该是排查是否具有导致心率增快的一些诱因,如果有,应该拿掉这些诱因,可以帮助降低静息心率。
其次,并非降低心率就必须要使用药物,对于单纯高血压且心率增快的患者来说,优先应该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控制心率。主要的办法是:控制体重,有计划、逐步渐进地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耐力;同时,避免吸烟、饮酒、饮用咖啡和浓茶等习惯。
而对于高血压同时合并有代谢性疾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借助药物帮助控制心率,主要使用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具体的使用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有些无法耐受β-受体阻滞剂或者非交感神经激活所导致的心率增快,还可以使用CCB类钙离子拮抗剂,这本身就是一种常用于老年人群的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控制心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是需要对心率进行控制的,应该自我监测静息心率,当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时,应该启动心率管理治疗。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主要提倡非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方面,首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类药物也有帮助。
好的,关注“家有好医赵博士”,请把这些医学小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